ICS 13. 100
U 09
BHD
篇刀寧2
中
船舶工业集团公司标准
Q/CSSC 3016—2013
军工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标准 舰船造修企业
Assessment criterion of war industry units, work safety standardization for shipyard
2013-02 - 05 发布
2013-03-01 实施
中一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 发布
-QZCSSC 3016—2013
目次
前言....................................................................................................................................................................II
引言....................................................................................................................................................................IlL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3
4 一般要求..........................................................................................................................................................4
4.1原则...............................................................................................................................................................4
4.2建立和保持...................................................................................................................................................4
4.3评定与评审...................................................................................................................................................4
4.4评审基本条件...............................................................................................................................................4
4.5评审标准和标准化得分计算方法...............................................................................................................5
5详细要求..........................................................................................................................................................6
5.1安全生产目标...............................................................................................................................................6
5.2组织机构和职责...........................................................................................................................................7
5.3安全生产投入...............................................................................................................................................8
5.4法律法规和安全管理制度...........................................................................................................................8
5.5教育培训.....................................................................................................................................................13
5.6生产设备设施.............................................................................................................................................14
5.7作业安全.....................................................................................................................................................18
5.8隐患排查和治理.........................................................................................................................................21
5.9重大危险源监控.........................................................................................................................................22
5.10职业健康...................................................................................................................................................22
5.11应急救援...................................................................................................................................................23
5.12方故报告、调查和处理...........................................................................................................................23
5.13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24
附录A钢制、铝制舰船及军用海上结构物造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项目及评审标准(规范性附录)
附不B纤维增强塑料舰船造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项目及评审标准(规范性附录)...................52
附录C木质舰船造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项目及评审标准(规范性附录)...................................75
Z
I
Q/CSSC 3016—2013
1 / —»—
刖 百
本标准附录A、附录B、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船舶工业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船舶工业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康元、李传明、郭俊琦、刘建锋、占洪文、王靖瑶。
Q/CSSC 3016—2013
引言
为加强舰船造修企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落实《国务院安委会关于深入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 设的指导意见》(安委[2011]4号)、《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美丁印发军工 系统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的意见》(科工安密[2012]269号)等文件精神,规范舰船造修企业 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和达标评审工作,根据《国防科工局关于印发军「系统安全生产标准化考核评级办 法(试行)》(科工安密[2012] 1097号)要求,编制本标准。
本标准依据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国家和行业标准以及AQ/T 9006-2010《企业安全生产标 准化基本规范》,结合舰船造修企业的特点编制而成。
Q/CSSC 3016—2013
军工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标准舰船造修企业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舰船造修企业(以下简称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评审的一般要求和安全生产目标、 组织机构利职责、安全生产投入、法律法规和安全管理制度、教育培训、生产设备设施、作业安全、隐 患排查和治理、重大危险源监控、职业健康、应急救援、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等 方面的评审项目和评审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对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进行达标评审。
本标准所指舰船造修企业是指取得或拟取得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从事舰船建造(包括舰船分段 结构加工)、修理和造修兼营的企业。
本标准所指舰船包括各类排水或非排水、机动或非机动的钢质、铝质、纤维增强塑料和木质的水面 战斗舰艇、潜艇、军用辅助舰艇和军用海上结构物。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不包含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 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F本标准。
GB/T 2550气体焊接设备焊接、切割和类似作业用橡胶软管
GB 2894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GB/T 3608高处作业分级
GB 3883. 1手持电动工具的安全 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 4053 I司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
GB 4674磨削机械安全规程
GB 6067. 1起重机械安全规程 第1部分:总则
GB/T 6441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
GB 6514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漆工艺安全及其通风净化
GB 7231工业管道的基本识别色、识别符号和安全标识
GB 7691涂装作业安全规程安全管理通则
GB 8703辐射防护规定
GB/T 11651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
GB 12942涂装作业安全技术规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要求
GB∕λΓ 14058 Y射线探伤机
GB 14444涂装作业安全规程喷漆室安全技术规定
GB 15579弧焊设备安全耍求
GB 15603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
GB/T 16856. 1机械安全风险评价第1部分:原则
GBzT 16856. 2机械安全风险评价第2部分:实施指南和方法举例
GB 18218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GB 18871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GB 22207容积式空气压缩机安全要求
O/CSSC 3016—2013
GB 22448 500 kV以下工业X射线探伤机防护规则
GB 25201建筑消防设施的维护管理
GB 27607机械压力机安全技术要求
GB 27608联合冲剪机安全要求
GB 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33建筑采光设计标准
GB 50034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 5005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 50140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Z 2. 1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
GBZ 2.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
GBZ 158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
GBZ 159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
GBZ/T 160 (相关部分)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GBZ 188 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
GBZ/T 189 (相关部分)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GBZ/T 192 (相关部分)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
GBZ/T 225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指南
AQzT 9002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AQ/T 9004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导则
ΛQ∕T 9006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
ΛQ.-T 9007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指南•
CBT 300()船舶生产企业生产条件基本耍求及其评价方法
CBzT 3001船舶修理企业生产条件基本要求及其评价方法
CB 3381船舶涂装作业安全规程
CB 3660船厂起本作业安全耍求
CB/T 3745职业危害程度综合评价分级
CB 3771铸锻作业安全规程
CB 3785船舶修造企业高处作业安全规程
CB 3786船厂电气作业安全要求
CB 3787船厂厂内运输作业安全规程
CB/T 3795船舶上排、下水用气囊
CB/T 3969金属焊割用燃气入舱作业安全规定
CB 4203船厂安全标志使用要求
CB 4204船用脚手架安全要求
CB 4205重大件吊装作业安全耍求
CB 4270船舶修造企业明火作业安全规程
CB 4271船舶修造企业危险化学品作业安全规程
CB 4272船舶修造企业防汛防台安全要求
CB 4288船厂起垂设备安全技术要求
CBd293船舶进出—作业安全规程
CB 4294船舶试航安哈管理规定
CB 4295船舶f水作业安全规程
Q/CSSC 3016—2013
CB 4296船台、船坞、浮船坞、码头、港池安全管理规定
CB 4297船厂放射性检验作业安全规程
JB 8716汽车起重机和轮胎起重机安全规程
JB/T 8781剪板机安全技术要求
JB 10144抛(喷)丸设备安全要求
JGJ 130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 166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 5027高处作业吊篮安全规则
TSG R0004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2007年4月9日发布第493号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2009年1月24日发布第549号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2011年3月2日发布第591号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 2006年1月17日发布第3号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 2007年12月28日发布
第16号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 2009年4月1日发布第17
号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2010年5月24日发 布第30号
《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陈督管理暂行办法》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2010年12
月14日发布第36号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2011年8月5日发布 第40号
《安全生产培训管理办法》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2012年1月19日发布第44号
《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2012年4月27日发布第47
号
《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2012年4月27日发布第48号
《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 国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2012年4月27日发布
第49号
《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吋”监督管理暂行办法》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2012年4月
27日发布第51号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 国家质紺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2009年1月IQ日发布第70
号(含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140号修改)
3术语和定义
AQ/T 9006确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 1
生产安全事故 safety accident in production
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突发事件(包括造成死亡、疾病、伤害、损坏或其他损失的意外情况)的总 称。通常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使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中断。
注: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处理条例》的规定,生产安全货故分为四个等级,分别为:
a)特别重大事故:指造成30人以.匕先人或用00人以匕車伤f包括急件工业中揭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宜接 经济损失的事故:
3
Q/CSSC 3016—2013
b)重大事故: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 济损失的事故;
O 较大事故: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Iooo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 经济损失的事故;
d) 一般事故: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乖伤,或者IOoo万元以下宜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4 一般要求
4. 1原则
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应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隐患排查治理 为基础,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减少事故发生,保障人身安全健康,保证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
4. 2建立和保持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应采用“策划、实施、检査、改进”动态循环的模式,依据本标准的要求, 结合自身特点,建立并保持安全生产标准化系统;通过自我检查、自我纠正和自我完善,建立安全绩效 持续改进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4. 3评定与评审
4. 3. 1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实行企业自主评定、外部评审的方式。
4. 3.2企业应根据本标准的要求,对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情况进行自主评定,自主评定后申请 外部评审定级。
4. 3.3企业应每年进行一次自主评定。
4. 4评审基本条件
4. 4. 1申请安全生产标准化外部评审定级的企业应同时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a)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注册并取得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b)取得或拟取得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
c)持续开展舰船建造和(或)舰船修理生产经营活动一年及以上;
CI)依法生产,在考核年度内安全绩效符合表1规定的耍求。
4. 4.2基本条件中任意一项不符合,不予外部评审。
4. 5评审标准和标准化得分计算方法
4. 5. 1根据企业符合安全生产标准化要求的程度,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其中 一级为最高。
4. 5.2根据经营项目、生产能力、产品类型,企业分为:
a)钢质、铝质舰船造修企业;
b)纤维增强塑料舰船造修企业;
c)木质舰船造修企业。
4. 5. 3评审所对应的等级应同时满足标准化得分和安全绩效等要求,取最低的等级来确定标准化等级, 各类型企业评审等级应达到的标准化得分、需评审项比例和安全绩效见表Io
表1各类型企业评审等级应达到的标准化得分、需评审项比例和安全绩效
评审 等级 |
标准化 得分 |
需评审项分数占 评审项目总分比例 | |||
钢质、铝质舰船 造修企业 |
纤维增强塑料舰船 造修企业 |
木质舰船 造修企业 | |||
—级 |
≥90 |
≥80% |
申清评审之Ll前一年•内,未发生 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无死 亡生产安全事故 |
申请评审之Ll前一 年内,未发生一般 及以上生产•安生M 故.无死亡生产安 公用故 |
申请评审之一I前一 年内,未发生一般 及以I:生产安全事 故.无死亡牛.产女 企那故 |
二级 |
巨80 |
≥75% |
申清评审之日前一年内,未发生 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死亡 人员不超过一人________ |
4
Q/CSSC 3016—2013
表1 (续)
评审 等级 |
标准化 得分 |
需评审项分数占 评审项目总分比例 |
________ 安全绩效________________ | ||
钢质、铝质舰船 造修企业 |
纤维增强塑料舰船 造修企业 |
木质舰船 造修企业 | |||
三级 |
'70 |
270% |
申请评审之日前一年内,未发生 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生产 安全事故累计死亡人员不超过 两人 |
申清评审之日前一 年内,未发生一般 及以上生产安全事 故,无死亡生产安 全事故 |
申请评审之日前一 年内,未发生一般 及以上生产安全事 故,无死亡生产安 全事故 |
4.5.4企业达标评审项目、评审耍素及其分值见表2。
表2评审项目、评审要素及分值表
序号 |
评审项目 |
评审项目分值 |
_________评审要素_________ |
评审要素分值 | |
1 |
安全生产目标 |
30 |
目标 | ||
检查和考核 |
10 | ||||
2 |
组织机构和职责 |
80 |
组织机构和人员 |
40 | |
职责 |
20 | ||||
班组安全管理 |
20 | ||||
3 |
安全生产投入 |
40 |
安全生产费用 |
20 | |
工伤保险 |
20 | ||||
4 |
法律法规和安全管 理制度 |
210 |
法律法规、标准规范 |
15 | |
规章制度 |
15 | ||||
操作规程 |
MO | ||||
评估 |
10 | ||||
修订 |
20 | ||||
文件和档案管理 |
10 | ||||
5 |
教育培训 |
140 |
教育培训管理 |
20 | |
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教育培训 |
-20 | ||||
操作岗位人员教育培训 |
50 | ||||
特种作业人员教育培训 |
30 | ||||
其他人员教育培训 |
~10 | ||||
安全文化建设 |
-10 | ||||
6 |
生产设备设施 |
1040/ 570/ 530 |
生产设备设施建设 |
150 | |
生产设备设施 运行管理 |
钢质、铝质舰船造修企业 |
^830 | |||
纤维增强塑料舰船造修企业 |
360 | ||||
木质舰船造修企业 |
320 | ||||
新设备设施验收及旧设备设施拆除、报废 |
60 | ||||
7 |
作业安全 |
1050/ 950/ 770 |
生产现场管理 和生产过程控 制 |
钢质、铝质舰船造修企业 |
530 |
纤维增强塑料舰船造修企业 |
430 | ||||
木质舰船造修企业 |
250 | ||||
作业行为管理 |
260 | ||||
警示标志 |
120 | ||||
相关方管理 |
Iob | ||||
"⅛κ |
40 |
Q/CSSC 3016—2013
表2 (续)
序号 |
评审项目 |
评审项目分值 |
评审要素_________ |
评审要素分值 |
8 |
隐患排查和治理 |
60 |
隐患排查 |
15 |
排查范围和方族 |
15 | |||
隐患治理 |
20 | |||
预测预警 |
10 | |||
9 |
車大危险源麻控 |
40 |
辨识和评估 |
10 |
登记建档和备案 | ||||
监控和管理 |
20 | |||
10 © |
职业健康 |
150 |
职业健康管理 |
120 |
职业危害告知和警示 |
20~ | |||
职业危害申报 |
10 | |||
U |
应急救援 |
80 |
应急机构和队伍 |
________25________ |
应急预案___________________ |
25________ | |||
应急设施、装备、物资_____________ |
10_________ | |||
应急演练___________________ |
10_________ | |||
事故救援___________________ |
10 | |||
12 |
事故报告、调查和 处理 |
40 |
事故报告__ |
__________10_________ |
事故调查和处理_______________ |
30 | |||
13 |
绩效评定和持续改 进 |
40 |
绩效评定 |
__30________ |
持续改进 |
10 |
4. 5. 5各类型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项目总分为:
a)钢质、铝质舰船造修企业3000分。钢质、铝质舰船造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项日、评审要
素、评审内容、标准分值和评审标准见附录A;
b)纤维增强塑料舰船造修企业2430分。纤维増强塑料舰船造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项目、评
审要素、评审内容、标准分值和评审标准见附录B;
c)木质舰船造修企业2210分。木质舰船造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项目、评审要素、评审内容、 标准分值和评审标准见附录C。
4. 5.6企业自主评定和外部评审项目、总分、评分和分级标准相同。
4. 5.7标准化得分的计算方法按公式(D计算:
标准化得分=
需评审项目得分之和 需评审项目总分之和
(1)
5详细要求
5. 1安全生产目标
5. 1. 1目标
5. 1. 1. 1企业应根据自身安全生产实际,制定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制度。主要内容包括:安全生产目标 和指标的制定、分解、实施、检查、评估、考核、调整等内容。
5. 1. 1.2企业应按照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制度的规定,制定文件化的年度安全生产目标和指标分解计划 及实施计划。
5. 1. 1.3企业所屈基层单位和部门应根据在安全生产中的职能,将本单位和部门的年度安全生产目标 和指标分解为本单位和部门所屈机构和岗位的年度安全生产目标,并制定实施计划。
5. 1. 1.4企业应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签订安全生产负责人、班组和个人的三级安全生产责任田。
5. 1. 2检查和考核
Q/CSSC 3016—2013
5.12.1企业应定期对安全生产目标和指标实施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监测,并形成记录。
5. 1.2.2企业应定期对安全生产目标和指标的完成效果进行评估和考核,必要时,应及时调整安全生 产目标和指标的实施计划。
5. I.2.3企业应对安全生产目标和指标实施计划的评估、考核和调整形成记录。
5.2组织机构和职责
5.2. 1组织机构和人员
5.2. 1.1企业应制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人员管理制度。明确职责、管理事项、组织机构、人员配备 耍求等内容。
5.2. 1.2企业应根据有美规定和实际情况,设立安全生产委员会或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并以文件的形 式确定。
5.2.1.3企业应设置负责日常安全生产工作的管理部门,应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配备数量应 根据企业从业人员数量(含相关方人员)确定:
a)从业人员50人及以下的,至少配备一名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b)从业人员300人及以下的,至少配备二名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c)从业人员IOoO人及以下的,至少配备三名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d)从业人员超过IOOO人的,每增加IOOO人(含不满IOOO人)增加配备一名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5.2.1.4企业内部生产部门应根据部门从业人员数量(含相关方人员)和生产任务,配备专职或兼职 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
a)每150名从业人员配备一名部门专职或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b)每艘在建或在修舰船,每班次配备或指定一名专职或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5.2. 1.5在企业内部从事生产的相关方应配备专职或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专职或兼职安全生产管 理人员的配备数量应根据相关方从业人员数量、生产班次、作业场地确定:
a)每100名相关方从业人员配备一名专职或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b)每班次配备一名专职或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c)每一作业场地指定一人负责安全生产工作。
5.2. 1.6企业在厂外进行安装、调试、试验时,应指定专人负责安全生产工作。
5.2. 1.7企业应以文件形式发布专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名录。
5.2. 1.8企业的安全生产委员会或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每季度应至少召开一次安全专题会议,跟踪上次 会议工作耍求的落实情况,协调解决新出现的安全生产问题并制订相关工作要求,会议应形成记录或纪 要。
5. 2. 2职责
5.2.2. 1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部门、相关方和岗位的安全生产职责。制定安全 生产责任制的管理制度,主要内容包括:各部门、相关方和岗位安全生产职责范围、实施、检查、考核、 评审和更新等。
5.2.2.2企业主耍负责人应全面负责安全生产工作,并履行下列主要职责:
a)建立、健全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并保证有效执行;
b)组织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并保证其有效实施;
c)保证本单位必要的安全生产投入,并有效实施:
d)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e)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f)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5. 2. 2. 3企业应每半年对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情况进行检资利考核,并形成记录。
5. 2. 2.4企业应每年对安全生产责任制进行适宜性评审与更新,并形成记录。
5.2.3班组安全管理
5.2.3. 1企业应制定班组安全管理制度,指定班州安全员并明确职责,明确班组长资格、职责和各类 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并严格执行。
5. 2. 3. 2从业人员应热悉本岗位相美的危险源及其控制措施,严格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7
Q/CSSC 3016—2013
5.2.3.3定期开展安全检查活动,排查事故隐患并对查出的隐患实施了有效的纠正和预防措施,记于 齐全。
5-2.3.4建立并严格执行班前会、周安全活动日和“点检”、“巡检"制度,记录齐全。对新员工入 职、转岗和复工等均按照规定进行了安全教育培训,记录齐全。
5. 3安全生产投入
5. 3. 1安全生产费用
5.3.1.1企业应按有关规定制定安全生产费用管理制度。士耍内容包括:安全生产费用提取标准、年 度费用计划、使用项目、使用要求、使用办理程序、使用状况审査等。
5.3. 1.2企业的安全生产费用应专款专用,并建立安全生产费用使用台账。
5. 3. 1.3企业应制定安全生产费用的预算利使用计划,提取安全生产费用,安全生产费用应专用于巳 卜方面:
a)完善、改造和维护安全防护设备设施;
b)配备、维护、保养应急救援器材、设备支出和应急演练:
c)开展重大危险源和事故隐患评估、监控和整改;
d)安全生产检查、评价(不包括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安全评价)、咨询和标准化建设;
e)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
f)配备和更新现场作业人员安全防护用品;
g)安全生产适用的新技术、新标准、新工艺、新装•备的推广应用;
h)安全设施及特种设备检测检验;
D其他与安全生产宜接相关的物品或活动。
5. 3. 2工伤保险
5. 3.2. 1企业应制定工伤保险管理制度。主要内容包括:责任部门、办理程序、缴费比例、缴纳办理. 理赔程序等。
5. 3.2.2企业应缴纳足额的工伤保险费,并建立投保档案。
5. 3.2.3企业应保障伤亡员工获取相应的L伤保险赔付,并形成记录。
5- 4法律法规和安全管理制度
5. 4. 1法律法规、标准规范
5. 4. 1. 1企业应制定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要求的管理制度。主要内容包括: 适用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范围、责任部门、获取渠道和方式、标识、发放和冋收、存档等。
5. 4. 1.2企业各部门应及时识别和获取本部门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并跟踪、掌握有 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修订情况,及时提供给企业内负责识别和获取适用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主管部 门汇总。
5. 4. 1.3企业应每年以文件形式发布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其他要求的清单,并及时 将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文件发放给相关部门和从业人员。
5. 4. 1.4企业应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并将相关要求及时转化为本单位的规章制度,黄 彻到各项工作中。
5. 4. 1.5企业应及时对相关从业人员进行适用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培训,并形成记录。
5.4.2规章制度
5. 4. 2. 1企业应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文件管理制度。主要内容包括:责任部门、编制程序、编制 要求、审批发布、发放利回收、评审和修订、培训和考核等。
5. 4. 2.2企业应建立健全体系化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应包括:
a)安全生产目标管理;
b)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人员管理;
C)安全生产责任制管理;
d)安全生产费用管理;
e)工伤保险管理;
f)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管理;
g)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管理.;
8
Q/CSSC 3016—2013
预防措施,记录 全。对新员工入
用提取标准、年
费用应专用于以
化建设;
:例、缴纳办理、
主要内容包括: 档等。
并跟踪、掌握有 聿法规的主管部
为淸单,并及时 内规章制度,贯 f形成记录。
庙制程序、编制
h)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管理;
i)文件和档案管理;
j)安全教育培训管理;
k)建设项目"三同时”管理;
1)设备设施运行管理;
m)生产设备设施验收管理;
n)生产设备设施报废管理;
0)作业场所、环境管理;
P)危险作业许可证和现场管理:
q)警示和安全防护标志管理;
r)相关方管理;
s)相关方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管理;
t)变更管理;
U)隐患排查治理管理;
V)危险源管理:
W)职业健康管理;
X)应急救援管理;
y)事故管理;
Z)安全绩效评定管理;
aa)其他必须的管理要求。
5.4.2.3企业应根据」:作需要,将有效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发放到相关工作岗位。
5. 4. 2. 4企业应根据工作需耍,对相关岗位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培训和考核,并形成记 录。
5.4.3操作规程
5. 4. 3.1企业应制定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管理制度。主要内容包括:贡任部门、编制程序、编制耍求、 审批发布、发放和回收、评审和修订、培训和考核等。
5.4.3.2企业制定的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应执行相关的国家法律、法规、强制性国家标准、强制性行业 标准、强制性地方标准。
5.4.3.3企业应根据生产能力、生产工艺、生产组织方式等情况,针对作业操作中的安全生产风险进 行辨识,编制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操作规程体系,操作规程应包括下列作业:
a)钢质、铝质舰船造修企业:
1)机加工作业和船体结件加工作业:
..钻床作业;
..车床作业;
——刨床作业;
--钱床作业;
——磨床作业——应符合GB 4674的相关规定;
-健床作业:
..钳工作业;
——剪板机作业——应符合GB 27608的相关规定;
..弯板机作业;
一—弯管机作业;
..校平机作业;
——冲压设备作业——应符合GB 27607的相美规定;
——钢材预处理作业;
一数控切割作业;
9
Q/CSSC 3016—2013
——肋骨冷弯作业;
一其他机加工作业和船体结件加工作业。
2)明火作业:
——焊接作业——应符合CB/T 3969和CB 4270的相关规定:
——切割作业——应符合CB/T 3969和CB 4270的相关规定;
—水火弯板作业;
——铜工作业。
3)喷丸(砂)作业;
4)打磨作业;
5)涂装作业——应符合GB 6514、GB 7691和CB 3381的相关规定:
6)易燃易爆和有毒有害气体检测作业——应符合CB 4271的相关规定;
7)船体结构组装和安装作业:
—小组立作业;
一中组立作业;
—船台组立作业;
--船坞组立作业。
8)脚手架搭设和拆除作业——应符合CB 4204的相关规定;
9)高处作业——■应符合GB/T 3608和CB 3785的相关规定;
10)高空作业车作业;
11)高空吊篮作业;
12)有限空间作业——应符合GB 12942的相关规定;
13)放射性检验作业——应符合CB 4297的相关规定;
14)安装调试作业;
15)重大件移位作业;
16)起重作业——应符合CB 3660和CB 4205的相关规定;
17)制冷和空调作业:
18)下水作业——应符合CB 4295的相美规定:
19)进出坞作业——应符合CB 4293的相关规定;
20)进出浮船鳩作业:
21)上排作业;
22)密性试验作业;
23)拖带和靠泊作业;
24)驳油作业:
25)系泊试验作业——应符合CB 4294的相关规定;
26)航行试验作业——应符合CB 4294的相关规定;
27)高压水除锈作业;
28)清理油舱作业;
29)洗舱作业:
30)铸般作业-—-应符合CB 3771的相关规定;
31)电气作业——应符合CB 3786的相关规定;
32)厂内运输作业--应符合CB 3787的相关规定;
33)锅炉压力容器作业;
34)其他作业。
b)纤维增强塑料舰船造修企业:
1)木工机械作业;
2)模具制作作业;
3)树脂搅拌作业;
4)船艇糊制作业;
5)分片作业:
E
Q/CSSC 3016—2013
6) |
脱模作业; |
7) |
胶衣层制作作业; |
8) |
钻床作业; |
9) |
车床作业: |
10) |
刨床作业; |
11) |
供床作业; |
⑵ |
磨床作业; |
⑶ |
锋床作业; |
14) |
钳工作业: |
⑸ |
饭金作业: |
16) |
机电设备安装作业: |
17) |
焊接作业——应符合CB/T 3969和CB 4270的相关规定; |
⑻ |
发泡作业: |
19) |
喷涂作业; |
20) |
打磨作业; |
21) |
抛光作业; |
22) |
切割作业; |
23) |
电气作业——应符合CB 3786的相关规定; |
24) |
起重作业——应符合CB 3660和CB 4205的相关规定; |
25) |
下水作业——应符合CB 4295的相关规定; |
26) |
制冷和空调作业; |
27) |
密性试验作业; |
28) |
系泊试验作业一一应符合CB 4294的相关规定; |
29) |
航行试验作业—-应符合CB 4294的相关规定; |
30) |
其他作业, |
c)木质舰船造修企业: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⑵
13)
14)
15)
16)
17) ⑻
木料加工作业:
拼板作业;
组装作业;
捻工作业:
油灰工作业;
油漆作业;
车床作业:
刨床作业;
钻床作业;
焊接作业;
起電作业;
机电设备安装作业:
电气作业——应符合CB 3786的相关规定:
下水作业——应符合CB 4295的相关规定: 上排作业:
系泊试验作业——应符合CB 4294的相关规定;
航行试验作业——应符合CB 4294的相关规定; 其他作业。
5. 4.3.4企业应根据工作需要,将有效的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发放到相关工作岗位,规范从业人员的生 产作业行为。
5. 4.3.5企业应根据工作需耍,对相关岗位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的培训和考核,并形成记 录。
5. 4. 4评估
H
Q/CSSC 3016—2013
5.4.4.1企业应根据相关管理制度,每年对与安全生产有关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规章制度、操作 规程、技术要求等文件的执行情况和适用性进行一次全面复审评估,形成复审评估报告。
5.4.4.2复审评估报告应对与安全生产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规章制度、操作规程、技术要求 等文件的执行情况作出继续有效、修订或废止的评估结论。
5. 4.5修订
5. 4.5. I企业责任部门应根据复审评估结论、安全检查反馈的问题、生产安全事故案例、绩效评定结 果等,制定相关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技术要求等文件的制修订计划,并开展制修订工作。
5.4.5.2企业应确保与安全生产有关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技术要求等文件的有效性和适用性,保 证每个岗位所使用的均为最新有效版本,及时发放新文件、回收被废止的文件,并形成记录。
5.4.6文件和档案管理
5.4. 6.1企业应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技术要求等文件和档案的管理制度。主要内容包 括:责任部门、归档范围、归档要求、保存周期、保存条件等。
5.4.6.2企业应严格执行文件和档案管理制度,确保与安全生产有关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技术要 求等文件的编制、使用、评审、修订的效力。
5.4.6.3企业应建立主要安全生产过程、事件、活动、检查的安全记录档案,并加强对安全生产记录 的有效管理。安全生产记录主要包括:
a)安全生产目标和指标实施计划;
b)安全生产目标和指标实施监测记录:
c)安全生产目标和指标评估、考核和调整记录:
d)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名录;
e)安全生产会议记录或纪耍;
D安全生产责任制检查和考核记录:
g)安全生产责任制评审记录;
h)安全生产费用使用台账;
i)安全生产费用预算和使用计划;
j)工伤保险投保档案;
k)工伤保险赔付记录;
1)安全生产适用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清单;
m)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培训记录;
n)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培训和考核记录;
0)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培训和考核记录;
P)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技术要求复审评估报告;
q)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噪作规程和技术要求制修订计划:
r)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技术要求收发记录;
s)安全教育培训计划:
t)安全教育培训记录;
U)安全教育培训档案;
V)特种作业人员档案:
w)相关方作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记录;
X)安全文化建设计划:
y)新、改、扩建工程“二同时”文件档案;
Z)设备设施台帐;
aa)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
bb)安全设备设施台帐:
cc)安全设备设施检维修计划:
12
Q/CSSC 3016—2013
dd)设备设施检维修方案;
ee)危险物品处置方案;
ff)风险和隐患辨识、评估分级和控制措施;
gg)危险作业许可记录;
hh)危险作业现场管理记录;
ii)安全生产现场检查记录;
Jj)警示标志检查和维护记录;
kk)合格相关方档案;
11)隐患档案;
mm)隐患排查方案;
nn)隐患排查记录;
00)隐患治理方案;
PP)隐患治理临时应急预案;
qq)隐患治理评估报告;
rr)危险源档案;
ss)职业健康档案;
tt)职业危害场所记录;
UU)职业健康防护器具记录
W)急救用品、设备和防护用品记录;
^)应急救援训练记录;
XX)应急预案评审记录;
yy)应急设施检查维保记录;
ZZ)应急预案演练记录;
aaa)事故应急救援报告;
bbb)生产事故调查报告;
ccc)生产事故、事件统计分析报告;
ddd)安全生产标准化绩效评定报告;
eee)其他安全生产工作记录和档案。
5.5教育培训
5.5. 1教育培训管理
5.5. 1.1企业应根据《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和《安全生产培训管理办法》等有关耍求制定安 全教育培训管理制度。主要内容包括:责任部门、培训分类、培训程序、培训组织和实施、效果评价等。 5.5. 1.2企业应确定安全教育培训主管部门,根据管理规定及岗位需要,定期识别安全教育培训需求, 制定各类人员安全教育培训计划,提供相应的资源保证。
5. 5.1.3企业应根据培训计划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做好安全教育培训记录,建立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 训档案,实施分级管理,并定期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论改进培训计划。
5.5.2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教育培训
5. 5. 2. 1企业主要负责人应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 法律法规要求必须对其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进行考核的,应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任职。
5. 5.2.2企业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 管理能力。法律法规要求必须对其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进行考核的,应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任职。
5.5. 2.3企业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根据所负责的生户管理职责,由企业对其进行相关安全生产规 章制度、操作规程和技术耍求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任职。
5-5.3操作岗位人员教育培训
I 3
Q/CSSC 3016—2013
5.5.3.1企业应对操作岗位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生产技能培训,使其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 安全操作规程,并确认其能力符合岗位要求。未经安全教育培训,或培训考核不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应 上岗作业。
5. 5.3.2企业新进从业人员应进行企业、部门、班组的“三级”安全教育。
5. 5.3.3企业应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设施投入使用前,对有关操作岗位人员进行专门 的安全教育和培训。
5. 5.3.4企业操作岗位人员转岗、离岗六个月以上重新上岗者,应进行部门、班组安全教育培训,经 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5.5.4特种作业人员教育培训
5. 5.4. 1企业从事特种作业和特种设备操作的人员,应根据《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 定》取得特种作业和特种设备操作证书方可上岗作业。特种作业在岗人员应按规定的期限进行复审,确 保证书有效。
5. 5.4.2企业特种作业范围包括:
a)根据《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和《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的要 求确定特种设备作业种类、项目;
b)高空作业车作业;
c)高空吊篮作业;
d)坞壁作业车作业;
e)涂装作业;
f)易燃易爆和有毒有害气体检测作业;
g)火工、冷作、碳刨、铜工作业;
h)有限空间作业。
5. 5. 4. 3企业应建立特种作业人员档案。
5. 5. 5其他人员教育培训
5.5.5.1企业应对在企业区域内从事短期作业的相关方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作业人员进入作业现 场前,应由作业现场所在部门对其进行进入现场前的安全教育培训,并形成记录.
5.5.5.2企业应对需要在生产现场活动的外来参观、学习等人员进行有关安全规定、可能接触到的危 害及应急知识等内容的安全教育和告知,提供相应的劳保用品并指导正确使用,在企业内的活动应由专 人带领。
5. 5. 6安全文化建设
5.5. 6.1企业应根据AQ/T 9004的要求并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制定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计划,通过实 施安全文化建设,促进安全生产工作。
5.5.6.2企业应根据安全文化建设计划,采取多种形式的安全文化活动,引导全体从业人员的安全态 度和安全行为,逐步形成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共同遵守、带有本单位特点的安全价值观,实现法律和政 府监管要求之上的安全自我约束,保障企业安全生产水平持续提高。
5. 6生产设备设施
5. 6. 1生产设备设施建设
5. 6. 1. 1企业应根据《建设项目安全设施“::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和《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 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的要求制定新、改、扩建工程“三同时”管理制度。主要内容包括:安全生 产条件论证和安全及职业危害预评价、安全和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审查、施工安全、T程质量竣工验收、 安全利职业病防护设备设施验收评价等。
5. 6. 1.2企业建设项目的所有设备设施应符合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要求。
5. 6. 1.3安全和职业卫生设备设施应与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经验收后同时投入生 产和使用。
5. 6. 1.4企业应按规定对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总体开工方案、开工前安全条件确认 和竣.以佥收图阶段进行规范管理,并建立新、改、扩建匚程“三同时”文件档案。
5. 6. 1.5企业不应采用国家或行业明令禁止和淘汰的工艺和设备,产品和专用设备设施的设计应经过 安全评审,对新T艺、新设备、新技术和新材料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分析,并制定控制措施。
Q/CSSC 3016—2013
5.6.2生产设备设施运行管理
5.6.2. I企业应对生产设备设施进行规范化管理,建立设备设施台帐,保证其安全运行。
5.6.2.2企业的生产设备设施属于特种设备的,应符合《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相关规定,并建 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
5. 6. 2. 3企业的下列设备设施应符合有关安全管理要求和安全技术要求:
a)钢质、铝质舰船造修企业:
1)船台、船为——应符合CB 4296的相关规定;
—干船坞;
——浮船塢;
——船台。
2)上岸及下水设施;
—船排;
——升船机;
——气囊——应符合CB/T 3795的相关规定;
--下水滑道;
..下水小车;
——半潜驳。
3)码头——应符合CB 4296的相关规定;
..月西装码头;
——修船码头;
—材料码头。
4)港池或作业水域
5)起重设备——应符合GB 6067.1、CB 4288和JB 87L6的相关规定:
门式起重机;
—塔式起重机;
..门座式起重机:
..桥式起垂:机;
一浮式起重机;
——流动式起重机(主要指汽车吊);
...电梯:
—电动(手动)葫芦:
—其他起重设备。
6)专用运输设备:
..危险品运输车;
—大型平板车;
--又车:
—货运汽车;
——电瓶车。
7)脚手架(包括悬空脚手架、落地胴手架)——应符合CB 4204、JGJ 130和JGJ 166的相 关规定;
8)高空作业车;
9)高空作业吊篮一一应符合JGJ 5027规定;
10)坞壁作业车;
11)移动平台;
12)钢质托架;
13)射线探伤设备——应符合GB/T 14058和GB 22448的相关规定;
14)涂装设施设备——应符合GB 6514. GB 7691和GB 14444的相关规定:
-涂装厂房;
--涂料搅拌设备:
15
Q/CSSC 3016—2013
——除锈打磨设备;
--压力喷涂设备;
—钢板喷丸(砂)设备——应符合JBlOl44的相关管理规定;
——型材喷丸(砂)设备。
15)空压机——应符合GB 22207的相关规定;
16) T.业管道——应符合GB 7231的相关规定:
一乙欢管道;
--液化气管道;
——天然气管道:
-——-压缩空气管道;
——氧气管道;
一一二氧化碳气体管道;
——丙烯管道。
17)动力系统:
..输电设备:
--临时用电供电系统;
-—-固定式配电设备;
-—移动式配电设备。
18)压力容器设备——应符合TSG Rooo4的相关规定;
⑼ 防雷设备设施——应符合GB 50057的相关规定:
20)消防设备设施——应符合GB 2520k GB 50016和GB 50140的相关规定:
21)机加工设备:
一钻床;
■—车床:
--一刨床:
一跣床:
——磨床;
一锋床。
22)船厂专用设备:
一剪板机:
-弯板机——符合JB/T 8781的相关规定;
——弯管机;
--校平机:
--冲压设备;
..刨边机;
..热处理设备;
--钢材预处理设备;
—— 数控切割设备;
——肋骨冷仃设备。
23)热处理设备;
24)焊接和切割设备■-应符合GB/T 2550、GB 15579的相关规定:
-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设备:
-—-•埋弧焊设备;
-_■氣弧焊设备;
--电弧焊设备;
-一等掰子切割设备:
一火焰切割设备:
一-其他焊接和切割设备。
25)电动、气动「具——应符合GH 3883 1的相关规定:
Ki
O/CSSC 3016—2013
——手持电动、气动工具:
-—^^砂轮机:
——气刨:
——电刨。
26)通风设备:
27)其他设备、设施;
b)纤维增强塑料舰船造修企业:
D 成型车间;
2)起重设备:
——门座式起重机;
——桥式起重机;
--流动式起重机(主要指汽车吊);
..电梯;
--电动(手动)葫芦;
--其他起重设备。
3)港池或作业水域——应符合CB 4296的相关规定;
4)发泡设备:
5)喷涂设备;
6)纤维增强塑料切割设备;
7)焊接设备;
8)电力系统:
..输电设备;
--临时用电供电系统:
一固定式配电设备;
..移动式配电设备。
9)喷涂用空压设备:
10)吸尘用空压设备:
11)胶衣喷涂机:
12)喷枪;
13)抛光机;
14)打磨机;
15)切割机;
16)冲压设备;
17)钻床;
18)车床;
19)刨床;
20)钱床;
21)磨床;
22)锋床;
23)弯管机;
24)折边机;
25)剪板机;
26)压力容器设备:
27)通风设备;
28)其他设备、设施;
C)木质舰船造修企业:
D船台;
2)船排;
3)下水滑道;
17
Q/CSSC 3016——2013
4)肋骨型线平台;
5)起重设备;
6)木工机械;
7)蒸筒;
8)油灰加工设备:
9)车床:
10)套丝机;
1 ɪ)刨床;
12)钻床;
13)其他设备、设施。
5.6.2.4企业应指定专人负责管理安全设备设施,建立台账,对安全设备设施应制定年度检维修计划, 定期检维修。
5. 6. 2. 5设备设施大修前应制定检维修方案。检维修过程中应执行隠患控制措施并进行监督检查。
5.6.2.6安全设备设施不应随意拆除、挪用或弃置不用;确因检维修拆除的,应采取临时安全措施, 检维修完毕后立即复原。
5.6.3新设备设施验收及旧设备设施拆除、报废
5.6. 3.1企业相关设备设施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测、维修、改造、拆除和报废,应符合有 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要求。
5.6.3.2企业应制定新设备设施验收管理制度。主耍内容包括:责任部门、验收程序、验收标准、交 接要求、资产管理等。
5. 6.3.3企业应制定旧设备设施拆除、报废的管理制度。主要内容包括:责任部门、拆除和报废程序、 报废标准、处置耍求、资产管理等。
5. 6.3.4企业应按管理制度对新设备设施进行验收,确保使用质量合格、设计符合要求的设备设施。
5. 6. 3.5拆除的生产设备设施应按管理规定进行处置。拆除的生产设备设施涉及到危险物品的,应制 定危险物品处置方案和应急措施,并严格按规定组织实施。
5. 7作业安全
5. 7. 1生产现场管理和生产过程控制
5. 7. 1. 1企业应加强生产现场安全管理和生产过程的控制。对生产过程、生产现场及环境存在的风险 和隐患进行辨识、评估分级,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并形成记录。
5. 7. 1.2企业应制定以下作业场所、环境的安全和职业健康管理耍求和(或)控制要求文件:
a)钢质舰船、铝质舰船造修企业:
1)钢材存放场所;
2)设备及零部件库房;
3)机加工车间;
4) 喷丸(砂)车间:
5)钢材预处理车间;
6)下料车间;
7)分段组装车间及场地;
8) 试睑室、检验室;
9)变配电站;
10)能源站房:
--乙快站:
一天然气站;
——液化气站;
—压缩空气站;
——-氧气站;
——二氧化碳气站:
一丙烯站。
II)易燃、易爆及危险化学品库一应符合GB 15603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相关规定:
Q/CSSC 3016—2013
12)梯及平台-应符合GB 4053的相关规定;
13)厂内道路——应符合CB 3787的相关规定;
14)工作场所照明——应符合GB 50033和GB 50034的相关规定;
15)防汛防台设施—应符合CB 4272的相关规定;
16)其他作业场所和环境。
b)纤维增强塑料舰船造修企业:
1)纤维布、纤维毡贮存仓库;
2)易燃、易爆及危险化学品库一应符合GB 15603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相关规定;
3)设备及零部件库房;
4)模具制作场所;
5)模具贮存场所;
6)纤维布毡剪裁间;
7)树脂(包括引发剂、促进剂、触变剂等)配料间;
8)总装车间;
9)机加工车间;
10)其他作业场所和环境。
c)木质舰船造修企业:
1)木材加工车间;
2)木材堆场;
3)港池或作业水域;
4)其他作业场所和环境。
5. 7. 1.3企业应制定危险作业许可证和现场管理制度。主要内容包括:责任部门、作业项目及处所、 危害因素分析、安全措施、审批程序、相关作业许可证格式等。对于需耍进行现场管理的作业,在单项 作业许可证中还应明确现场人员职责等内容。
5. 7. 1.4企业应对下列危险作业实施许可管理,严格履行审批手续,并形成记录。作业许可应包含危 占因素分析和安全措施等内容:
a) 一级及以上明火作业;
b)涂装作业:
c)高温作业:
(J)临吋用电作业;
e)川级及以上高处作业(悬空、舷边临空或临水);
f)有限空间作业;
g)能源介质和危险化学品作业;
h)重大件吊装作业:
i)重大件移位作业;
J)下水作业;
k)进山塢作业:
D进出浮船鳩作业;
m)放射性检验作业;
n)立体交叉作业:
0)其他危险作业。
5.7. 1.5企业应对下列危险作业安排专人进行现场安全管理,并形成记录,确保安全规程的遵守和安 全措施的落实:
a)有限空间作业:
b)重大件吊装作业:
c)重大件移位作业;
19
Q/CSSC 3016—2013
d)水下作业;
e)进出坞作业;
f)进出浮船坞作业;
g)放射性检验作业;
h)锅炉点火试验作业
ɪ)密性试验作业;
j)串汕作业;
k)试车作业:
1)其他需专人进行现场管理的危险作业。
53.2作业行为管理
5. 7.2. 1企业应加强生产作业行为的安全管理。对作业行为隐患、设备设施使用隐患、工艺技术隐患 等进行辨识、分析,在相应的作业操作规程中规定控制措施。
5. 7.2.2企业应对从业人员作业行为进行现场检查,并形成记录,及时纠正违反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 规程的行为。主要包括:
a)使用不安全的设备设施;
b)违章操作设备设施;
c)在不安全的位置操作;
Ci)未使用或未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e)设备设施的安全隐患;
f)丄件、物品的安全隐患;
g)违章指挥;
h)其他违反安全规章伸ι度和操作规程的行为。
5.7.3 警示标志
5. 7. 3. 1企业应根据作业场所的实际情况,按照GB 2894及相关标准规范的规定,制定警示和安全防 护标志管理制度。主要内容包括:责任部门、标志分类和说明、标志设置要求、标志维护和更换等。
5. 7. 3.2企业应在卜列可能产生I嗜落、触电、打击、坠物、中毒、辐射等危险因素的作业场所以及存 在危险因素的通道、处所和设备设施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不标志或围栏、档板或警戒区域,进行危险警 示:
a)可能发生高处坠落事故的边缘、缺口、孔洞;
b)临时用电线路;
c)重大件吊装作业现场;
(I)涂装作业现场;
e)驳油作业现场;
f)放射性检验作业现场:
g)通道、场地中临时施工的沟、洞、堆物;
h)限行或禁行的通道、处所;
i)限高、限里、限速的通道、桥梁:
J)不稳定的高大结构物:
k)易燃易爆及危险化学品仓库、临时存放处所和操作现场:
1.)易燃易爆气体能源站房、盛大管道和分配箱柜;
m)变配电站室和箱柜:
n)放射源和射线装置;
0)禁止操作的设备设施:
P)职业危害因素现场;
2d
Q/CSSC 3016—2013
q)其他可能导致人员伤害的处所。
5. 7. 3. 3警示标志应符合GBZ 158和CB 4203的规定。
5. 7.3.4企业应定期对警示标志进行检查和维护,并形成记录。
5. 7.4相关方管理
5- 7.4. i企业应制定承包商、供应商等相关方管理制度。主要内容包括:资格预审、选择、服务前准 备、作业过程、提供的产品、技术服务、表现评估、续用等。
5.7.4.2企业应制定承包商、供应商等相关方的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管理制度。主要内容包括:责任 部门、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管理要求、执行文件、检査和考核要求、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管理协议格式 等。
5.7.4.3企业应建立合格相关方档案。根据服务作业行为定期识别服务行为风险,对存在安全生产风 险的情况应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5. 7.4.4企业应对进入同一作业场所的相关方的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统一协调、管理。
5. 7.4.5企业不应将项目委托给不具备相应资质或条件的相关方。企业和相关方的项目协议应明确规 定双方的安全生产责任和义务。
5- 7.5变更
5.7.5. 1企业应制定变更管理制度,对机构、人员、工艺、技术、设备设施、作业过程及环境等永久 性或暂时性的变化进行有计划的控制。主要内容包括:责任部门、隐患分析、相关措施、实施计划、验 收程序等。
5. 7.5.2企业应对变更制定实施计划,对变更的实施进行审批和验收,并对变更过程及变更后所产生 的隐患进行分析和控制。
5. 8隐患排查和治理
5. 8. 1隐患排查
5. 8. 1. 1企业应根据《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査治理暂行规定》、《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 行规定》和CB/T 3745的规定制定隐患排資治理管理制度。
5. 8. 1.2企业应根据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组织事故隐患排查工作,对隐患进行分析评估,确定隐 患等级,登记建档,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
5.8. 1.3隐患排查前应制定隐患排査方案,明确排充的目的、范围,选择合适的排查方法。隐患排查 方案应依据:
a)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要求;
b)设计规范、管理标准、技术标准;
c)企业的安全生产目标等。
5. 8.2排查范围和方法
5. 8. 2. 1企业隐患排查的范围应包括所有与生产经营相美的场所、环境、人员、设备设施和活动。
5. 8.2.2企业应根据安全生产的需要和特点,采用综合检査、专业检查、季节性检杏、节假日检查、 日常检查等方式进行隐患排查,并形成记录。
5.8.3隐患治理
5. 8.3. 1企业应根据隐患排查的结果,制定陰患治理方案,对隐患及时进行治理。隐患治理方案应包 括:
a)整改措施:
D工程技术措施;
2)管理措施;
3)教育措施;
4)防护措施;
5)应急措施。
b)责任部门和责任人;
c)资源保障;
d)整改时限。
5. 8. 3. 2企业在重大事故隐患治理前应采取临时控制措施并制定应急预案。
21
Q/CSSC 3016—2013
5.8.3.3企业在重大事故隐患和隐患治理完成后,应对治理情况进行验证和效果评估,并形成报告。
5.8.3.4重大事故隐患和隐患排查治理统计分析情况应按规定向安全监管部门和相关部门报告。
5.8.4预测预警
5. 8. 4.1企业应根据生产经营状况及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运用定量的安全生产预测预警技术,建立体 现企业安全生产状况及发展趋势的预警系统。
5.8.4.2企业应根据预警系统反映的问题,及时制定针对性预防措施并组织实施,对实施效果进行验 证、评价。
5.9重大危险源监控
5.9. 1辨识和评估
5. 9. 1.1企业应根据GB 15603、GB/T 16856.1、GB/T 16856.2、GB 18218和《危险化学品近大危险源 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制定危险源管理制度。主要内容包括:责任部门、方法、范围、程序、控制原则、 回顾、持续改进等。
5. 9.1.2企业应根据危险源管理制度对本单位的危险设备设施、系统、场所进行危险源辨识和安全评 估,确定危险源。
5.9.2登记建档和备案
5. 9.2. 1企业应对确认的危险源及时登记建档。
5.9.2.2企业应按照相关规定,将重大危险源向安全监管部门和相关部门备案。
5. 9. 2. 3检测用的放射源和设备应按照有关规定取得放射物品使用许可证。
5. 9. 3 监控和管理
5. 9. 3.1企业应根据危险源管理制度,制定危险源安全管理监控的技术措施和组织措施:
a)技术措施主要内容包括:设计、建设、运行、维护、检杏、检验等;
b)组织措施主要内容包括:职责明确、人员培训、防护器具配置、作业要求等。
5. 9. 3.2企业应实施危险源监控技术措施和组织措施。
5. 9. 3. 3企业应在危险源现场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5. 10职业健康
5. 10. 1职业健康管理
5. 10. 1. 1企业应根据《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和GBZ/T 225建立职业健康管理制度。主耍 内容包括:责任部门、体检规定、职业健康培训、岗位劳保用品配备、职业危害检测、职业危害处置、 职业健康档案、危害报警设置、现场急救用品配置等。
5. 10. 1. 2企业应根据《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和GBZ 188的规定,对从业人员进行上 岗、在岗和离岗体检。对于提示进行曼查的从业人员,应安排要查。
5. 10. 1. 3企业应为从事有毒、有害、放射性等有职业健康危害作业岗位的从业人员建立职业健康档案。
5. 10. 1. 4企业应结合从业人员所从事的作业岗位,根据GB/T 11651的规定制定个人防护装备配发标 准。
5. 10. 1. 5企业应按个体防护装备配发标准,为从业人员提供劳防用品-
5. 10. 1.6企业对在职业健康检查中发现有与所从事职业相关的健康损害的从业人员,应调离原工作岗 位,并妥善安置。
5. 10. 1. 7企业应根据GBZ 159、GBZ/T 160、GBZ/T 189、GBZ/T 192的相关规定,定期对作业场所职 业危害进行检测,在检测点设置标识牌予以告知,并将检测结果存入档案.
5. 10. 1. 8企业作业场所的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应满足:
a)化学有害因素的职业接触限值不超过GBZ 2.1规定;
b)物理因素的职业接触限值不超过GBZ 2. 2的规定;
c)放射性物质的剂量不超过GB 18871的规定,使用放射性核素时,遵守6B 8703的规定。
5. 10. 1. 9对于产生职业危害的作业场所,应采取防治措施,并形成记录。
5. 10. 1. 10对于存在职业危害的作业场所,作业人员应佩戴防护用具。
5. 10. 1. 11对可能发生急性职业危宙的有毒、仃害工作场所,应设图报警装置,制定应急预案,配置 现场急救用品、设备,设置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并定期组织演练。
5. 10. 1. 12各种防护器具应定点存放在安全、便于取用的地方,并有专人负责保管,定期进行检查和 维护,并形成记录。
22
平
要
1
■、
上
L 标
岗
职
Q/CSSC 3016—2013
5- 10.1. 13企业应指定专人对现场急救用品、设备和防护用品进行经常性的检维修,定期检测其性能, 确保其处于正常状态。
5. 10.2职业危害告知和警示
5.10. 2. 1企业与从业人员订立劳动合同时,应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及其后果和防护措施 如实告知从业人员,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
5. 10. 2.2企业应采用有效的方式对从业人员及相关方进行培训和宣传,使其了解生产过程中的职业危 害、预防和应急处理措施,降低或消除危害后果。
5. 10. 2. 3对存在严重职业危害的作业岗位,应按照GBZ 158要求设置警示标识和警示说明。警示说明 应载明职业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和应急救治措施。
5. 10.3职业危害申报
5. 10. 3. 1企业应按《职业危害项目申报办法》的要求及时、如实向当地主管部门申报生产过程存在的 职业危害因素,并依法接受其监督。
5. 10.3.2企业的职业危害因素发生变化时,应向原申报主管部门申请变更丿-
5. 11应急救援
5. 11. 1应急机构和队伍
5. 11.1. 1企业应根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制定事故应急 救援管理制度。主要内容包括:机构和职责、应急预案制定要求、应急资源管理和使用、事故救援实施 等。
5. 11. 1. 2企业应按规定建立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构或指定专人负责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
5-11. 1. 3企业应建立与本单位安全生产特点相适应的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或指定专兼职应急救援人 员。
5.11.1.4企业应定期组织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和人员进行训练,并形成记录。
5.11.1.5无需建立应急救援队伍的,可与附近具备专业资质的应急救援队伍签订服务协议。
5. 11.2应急预案
5. 11.2. 1企业应根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和AQ/T 9002的规定制定可能发生的生产安 全事故应急预案,并针对重点作业岗位制定应急处置方案或措施,形成安全生产应急预案体系,包括综 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例如:
a)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
b)高处坠落事故应急预案;
C)物体打击事故应急预案;
d)触电事故应急预案
e)中毒窒息事故应急预案;
f)淹溺事故应急预案;
g)起重事故应急预案;
h)火灾、爆炸事故应急预案;
i)特种设备事故应急预案;
J)有毒、有害和危险品泄漏爭故应急预案;
k)试航作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I)防汛防台应急预案;
m)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5. 112.2应急预案应根据有关规定报当地主管部门备案,并通报有关应急协作单位。
5. 11.2.3应急预案应定期评审,并形成记录。企业应根据评审结果或实际情况的变化对应急预案进行 修订和完善。
5. 11.2.4应急预案的评审、发布、培训、演练和修订应符合《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5.11.3应急设施、装备、物资
5. 11.3. 1企业应按规定建立应急设施、设立人员应急疏散区,配备应急装备,储备应急物资。
5. 11.3.2企业应对应急设施进行定期检查、维护、保养,并形成记录,确保其完好、可靠。
23
Q/CSSC 3016~2013
5. 11.4应急演练
5. 11.4. 1企业应按照AQ/T 9007的规定,定期组织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演练,形成记录,并对应急 演练效果进行评估。
5- 11.4. 2企业应根据应急演练评估结果,修订、完善应急预案,改进应急管理工作。
5. 11.5事故救援
5. 11.5. 1企业发生事故后,应立即启动相关应急预案,积极开展事故救援。
5. 11.5.2企业事故应急救援结束后应编制应急救援报告。
5. 12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
5. 12. 1事故报告
5. 12. 1. 1企业应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处理条例》的要求制定事故管理制度。主要内容包括:事 故报告、调查、统计和分析、处理等。
5. 12.1.2企业发生事故后,应按规定及时向上级单位、政府有关部门报告,并妥善保护事故现场及有 关证据。必要时向相关单位和人员通报。
5. 12.2事故调查和处理
5. 12.2. 1企业发生事故后,应依法成立事故处置组,明确其职责和权限,进行事故调查或配合上级部 门的事故调查。
5. 12.2.2企业事故处置组应根据有关证据、资料,查明事故发生的时间、经过、人员伤亡情况及直接 经济损失等,分析事故的直接、间接原因和事故责任,提出整改措施和处理建议,编制事故调查报告。
5- 12. 2. 3企业应向内部有关单位和人员通报事故整改措施和处理建议。
5. 12.2.4企业应对事故整改措施和处理建议提出的要求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和验证。
5.12.2.5企业应按照GB/T6441的规定,定期对生产事故、事件进行统计、分析,形成报告,并向企 业领导层汇报统计分析结果。
5. 13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
5. 13. 1绩效评定
5. 13. 1. 1企业应制定安全生产标准化绩效评定管理制度。主要内容包括:责任部门、评定组织、时间、 人员、内容范围、方法和技术、过程、报告和分析普。
5. 13. 1.2企业应根据安全生产标准化绩效评定管理制度,每年至少一次对本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实 施情况进行评定,验证各项安全生产制度措施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检查安全生产工作目标、指 标的完成情况,评定结果应形成报告,并向所有部门、所属单位和从业人员通报,作为年度考评的重要 依据。
5. 13. 1.3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结果报告应明确下列事项:
a)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效果;
b)安全生产工作目标、指标的完成情况;
C)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缺陷,所采取的改进措施;
d)统计技术、信息技术等在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过程中的使用情况和效果;
e)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过程中各种资源的使用效果;
f)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结论;
g)其他相关内容。
5. 13. 1.4对于责任履行、检作监控、隐患整改、考评考核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应由安全生产委员会或 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讨论,提出纠正、预防措施方案,并纳入后续的安全工作实施计划中。
5. 13. 1. 5企业主要负责人应对绩效评定工作全面负贡。
5. 13. 1. 6企业发生死亡事故后应对涉及的相关内容重新进行评定。
5. 13.2持续改进
企业应根据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评定结果所反映的趋势,制定相关工作计划和措施,对安全生产目标、 指标、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等进行修改完善,持续改进,不断提高安全绩效。
不
弘
妾
i]、
或
Q/CSSC 3016—2013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钢质、铝质舰船及军用海上结构物造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项目及评审标准
A. 1钢质、铝质舰船及军用海上结构物造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项目及评审标准见表A. 1。
A. 2在进行自主评定和外部评审时,应按照企业的实际生产状况选择相应的需评审内容,不需要评审的 评审内容分值不应计入。
A. 3评审要素中有"※”符号的评审内容表示否定项,若该项未满足要求,则该项涉及的评审要素不得 分。
表A. 1钢质、铝质舰船及军用海上结构物造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项目及评审标准
评审 项目 |
评审要素 |
评审内容 |
标准 分值 |
评审标准 |
1 安全 生产 冃标 |
1. 1 目标 (20 分) |
企业应根据自身安全生产实际,制定 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制度。主要内容包 括:安全生产目标和指标的制定、分 解、实施、检查、评估、考核、调整 等内容 |
*5 |
1)未制定该项制度的,扣20分; 2)制度内容与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不一 致的,发现一处扣2分,发现两处扣5分,发 现三处及以上扣20分: 3)内容不完整的,缺一项扣2分,缺两项扣5分, 缺三项及以上扣20分 |
企业应按照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制度 的规定,制定文件化的年度安全生产 目标和指标分解计划及实施计划 |
*5 |
D无年度安全生产目标和指标分解计划的,扣20 分; 2)无实施计划的,扣20分 | ||
企业所属基层单位和部门成根据在 安全生产中的职能,将本单位和部门 的年度安全生产目标和指标分解为 本单位和部门所属机构和岗位的年 度安全生产目标,并制定实施计划 |
*5 |
D无年凌安全生产目标和指标分解计划的,不得 分; 2)无实施计划的,不得分; 3)缺一个型尤单位和部门的指标实施计划的,扣 2分,缺两个扣5分,缺三个及以上扣20分 | ||
企业应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签 订安全生产负责人、班组和个人的: 级安全生产责任书。 |
5 |
答订的安全生产贡任书,每发现缺一人扣I分 | ||
1. 2 检査 和 考核 (10 分) |
企业应定期对安全生产目标和指标 实施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监测,并形 成记录 |
兴4 |
1)无安全目标和指标实施情况监督记录的,扣10 分: 2)检查和监督不符合制度规定的,每发现一处扣 2分,发现两处扣4分,发现工处及以上扣IO 分 | |
企业应定期对女全生产目标和指标 的完成效果进行评估和考咳,必要 时,应及时调恰安全生产目标和指标 的实施计划 |
*3 |
D未定期进行效果评估和考核的(含无评估报 告),扣10分; 2)未及时调整实施计划的,扣10分; 3) a能后的目标和指标以及实施计划未以文件形 式发布的,扣10分 | ||
企业应对安全生产目标和指标实施 计划的评估、考核和调整形成记录 |
米3 |
1)求形成记录的,扣10分; 2)记录保存不齐全的,每发现一项扣1分,发现 两处扣3分,发现三处及以上扣10分 |
25
Q/CSSC 3016—2013
表A. 1 (续)
评审 项目 |
评审 要素 |
评审内容 |
标准 分值 |
评审标准 |
2 组织 机构 和职 责 |
2. 1 组织 机构 和 人员 (40 分) |
企业应制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人 员管理制度。明确职责、管理事项、 组织机构、人员配备要求等内容 |
*5 |
1)未制定该项制度的,扣40分; 「 2)制度内容与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不一 致的,发现一处扣2分,发现两处扣5分,发 现三处及以上扣40分; 3)内容不完整的,缺一项扣2分,缺两项扣5 分,缺三项及以上扣40分___________ |
企业应根据有关规定和实际情况,设 立安全生产委员会或安全生产领导 小组,并以文件的形式确定 |
米5 |
1)未设置设立安全生产委员会或安全生产领导 小组的,扣40分: 2)未以文件形式发布的,扣40分 | ||
企业应设置负责日常安全生产工作 的管理部门、应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 理人员,配备数量应根据企业从业人 员数量(含相关方人员)确定: a)从业人员50人及以下的,至少配 备一名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b)从业人员300人及以下的,至少 配备二名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 员: c)从业人员!000人及以下的,至少 配备三名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 员; d)从业人员超过1000人的,每增加 1000人(含不满1000人)增加 配备一名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
※懲 |
1)未设置专门管理部门的,不得分: 2)未配备企业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扣40 分; 3)配备的企业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未满足要 求的,缺一人扣2分,缺两人扣5分,缺三人 及以上扣40分 | ||
企业内部生产部门应根据部门从业 人员数量(含相关方人员)和生产任 务,配备专职或款职安全生产管理人 员: a)每150名从业人员配备一名部门 专职或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b)每艘在建或在修舰船,每班次配 备或指定一名专职或兼职安全生 产管理人员 |
5 |
1)未配备部门专职或款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 不得分; 2)配备的部门专职或兼职女全生产管理人员未 满足要求的,缺一人扣1分,缺两人扣3分. 缺三人及以」二扣5分 | ||
在企业内部从事生产的相关方应配 备专职或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专 职或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配备 数量应根据相关方从业人员数量、生 产班次、作业场地确定: a)每100名相关方从业人员配备一 名专职或然职安全生产管理人 员; b)每班配备一名专职或兼职安全生 产管理人员; c)每一作业场地指定一人负责安全 生产工作__ |
※与 |
1)相关方未配备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缺一 个相关方单位扣5分,缺两个相关方单位扣 15分,缺三个及以上相关方单位扣40分: 2)相关方配备的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未满足 要求的,缺一一人扣1分,缺两人扣3分.缺三 人及以上扣5分 | ||
企业在厂外进行安装、调试、试验时, 应指定专人负责安全生产工作 |
3 |
未指定专人仇责女全生产工作的,不得分 | ||
~企业应以文件形式发布专兼职‘安全 生产管理人员名录 |
,? |
未以文件形式发布■与就职安•金生产管理人员名 录的,不得分 |
26
V
Q/CSSC 3016—2013
(π
足
名
表A. 1 (续)
评审 项目 |
评审 要素 |
评审内容 |
标准 分值 |
评审标准 |
2 组织 机构 和 职责 |
2. L 组织 机构和 人员 (40 分) |
企业的安全生产委员会或安全生产 领导小组每季度应至少召开一次安 全专题会议,跟踪上次会议工作要求 的落实情况,协调解决新出现的安全 生产问题并制订相关工作要求,会议 应形成记录或纪要 |
5 |
D未按时召开安全专题会的,不得分: 2)无会议记录或纪要的,扣5分; 3)未跟踪上次会议工作要求的落实情况的,扣5 分: 4)未针对新出现的安全生产问题制订新的工作 要求的,扣5分 |
2 组织 机构 和职 责 |
2. 2 职责 (20 分) |
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 明确各级单位、部门和人员的安全生 产职责。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的管理 制度,主要内容包括:各级人员和部 门安全生产职责范围、实施、检查、 考核、评审和更新等 |
*5 |
D未制定该项制度的,扣20分; I 2)制度内容与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不一 致的,发现一处扣2分,发现两处扣5分,发 现三处及以上扣20分; 3)内容不完整的,缺一项扣2分,缺两项扣5 分,缺三项及以上扣20分__________ |
企业主要负责人应全面负责安全生 产工作,并履行下列主要职责: a)建立、健全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责 任制,并保证有效执行; b)组织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 作规程,并保证其有效实施; c)保证本单位必要的安全生产投 入,并有效实施; d)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 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e)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 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f)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
*5 |
1)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职责不明确,扣20 分; 2)未履行主要职责,缺一项扣3分,缺两项扣5 分,缺二项及以上扣20分 | ||
企业应每半年对安全生产责任制的 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和考核,并形成记 录 |
5 |
1)未定期对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进行检查 和考核的,不得分; 2)被抽查人员对安全生产责任不清楚的,每一人 扣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企业应每年对安全生产责任制进行 适宜性评审与更新,并形成记录 |
5 |
D未定期进行适宜性评审的,不得分; 2)没有评审记录的,不得分__________ | ||
2. 3 班组 安全 管理 (20 分) |
企业应按有关规定制定班组安全管 理制度,指定班组安全员并明确职 责,明确班组长资格、职责和各类人 员的安全生产职责,并严格执行 |
*5 |
1)未制定该项制度的,扣20分: 2)制度内容与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不一 致的,发现一处扣2分,发现两处扣5分,发 现三处及以上扣20分; 3)内容不完整的,缺一项扣2分,缺两项扣5 分,缺三项及以上扣20分: 4)未指定班组安全员并明确职责的扣3分: 5)未明确班组长资格、职责的扣3分_____ | |
从业人员应熟悉本岗位相关的危险 源及其控制措施,严格执行安全技术 操作规程____________ |
*5 |
•从业人-员未核操祢规程进行作业的发现一处扣2 分,发现两处扣5分,发现三处及以上扣20分 | ||
定期开展安全检查活动,排查事故隐 患并对查出的隐患实施了有效的纠 正和预防措施,记录齐全______ |
*5 |
1)未开展安全检查活动的,不得分: 2)險患未纠正的发现一处扣2分,发现两处扣5 分,发现三处及以上扣20分__ | ||
建立并严格执行班前会、周安全活动 日和“点检”、"巡检”制度,记录齐 全C对新员工入职、转岗和复工等均 扱照规定进行了安全教育培训,记录 齐全__ |
5 |
未进行安全教育的发现一处扣2分; 2)未建立班前会、周安全活动Fl和“点检”、"巡 检”制度的扣2分: 3)活动记录不全的扣2分 |
27
O/CSSC 3016—2013
表A. 1 (续)
评审 项目 |
评审要素 |
评审内容 |
标准 分值 |
评审标准 |
安:安 生产 投入 |
3. 1 安全 生产 费用 (20 分) |
企业应制定安全生产费用管理制度。 主要内容包括:安全生产费用提取标 准、年度费用计划、使用项目、使用 要求、使用办理程序、使用状况审查 等 |
*5 |
1)未制定该项制度的,扣20分: 2)制度内容与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不一 致的,发现一处扣2分,发现两处扣5分,发 现三处及以上扣20分; 3)内容不完整的,缺一项扣2分,缺两项扣5分, 缺三项及以上扣20分_____________ |
企业的安全生产费用应专款专用,并 建立安全生产费用使用台账 |
*5 |
1)无台账的,扣20分; 2)台账内容不完整的,发现一处扣2分,发现两 处扣5分,发现三处及以上扣20分 | ||
企业应制定安全生产费用的预算和 使用计划,提取安全生产费用,安全 生产费用应专用于以下方面: a)完善、改造和维护安全防护设备 设施; b)配备、维护、保养应急救援器材、 设备支出和应急演练: c)开展重大危险源和事故隐患评 估、陈控和整改; d)安全生产检查、评价(不包括新 建、改建、扩建项目安全评价)、 咨询和标准化建设: e)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 f)配备和更新现场作业人员安全防 护用品; g)安全生产适用的新技术、新标准、 新工艺、新装备的推广应用; h)安全设施及特种设备检测检验: D北他与安全生产直接相关的物品 或活动____________ |
※懲 |
D无该使用计划的,不得分; 2)使用不符合要求的,发现一处扣2分,发现两 处扣5分,发现三处及以上扣20分 | ||
3. 2 工伤 保险 (20 分) |
企业应制定工伤保险管理制度。主耍 内容包括:责任部门、办理程序、缴 费比例、缴纳办理、理赔程序等 |
*5 |
1)未制定该项制度的,扣20分; 2)制度内容与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不一 致的,发现一处扣2分,发现两处扣5分,发 现三处及以上扣20分; 3)内容不完整的,缺一项扣2分,缺两项扣5分, 缺三项及以上扣20分_____________ | |
企业应缴纳足额的工伤保险费,并建 立投保档案 |
*5 |
1)未缴纳的,扣20分; 2)未建立投保档案的,扣20分; 3)未缴纳足额工伤保险费的,缺5f⅛员工扣2分, 缺10%员工5分,缺20%员工扣20分 | ||
企业应保障伤亡员工获取相应的工 伤保险赔付,并形成记录 |
※⑴ |
D未对工伤员工进行伤残等级鉴定的,扣20分: 2)伤残等级鉴定缺一人扣2分,缺两人扣5分, 缺三人及以上扣20分; 3)赔偿未达到国家和地方有关规定的,每涉及一 人,扣5分; 4)有关保险评估、年费、返回资料、肥偿等记录 不全的,每缺一项扣5分 |
Q/CSSC 3016—2013
表A. 1 (续)
评审 项目 |
评审要素 |
评审内容 |
标准 分值 |
评审标准 |
4 法律 法规 和 安全 管理 制度 |
4. 1 法律 法规、 标准 规范 (15 分) |
企业应制定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 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要求的管理 制度。主要内容包括:适用法律法规 和标准规范的范用、责任部门、获取 渠道和方式、标识、发放和回收、存 档等 |
*5 |
1)未制定该项制度的,扣15分; 2)制度内容与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不一 致的,发现一处扣2分,发现两处扣5分,发 现三处及以上扣15分; 3)内容不完整的,缺一项扣2分,缺两项扣5分, 缺三项及以上扣15分 |
企业各部门应及时识别和获取本部 门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 范,并跟踪、掌握有关法律法规、标 准规范的修订情况,及时提供给企业 内负责识别和获取适用安全生产法 律法规的主管部门汇总 |
2 |
D未定期识别和获取的,不得分: 2)每少一个部门定期识别和获取的,扣1分; 3)未及时汇总的,发现一项扣1分 | ||
企业应每年以文件形式发布适用的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其他 要求的清单,并及时将安全生产法律 法规、标准规范的文件发放给相关部 门和从业人员 |
3 |
1)未定期发布清•单的,不得分: 2)未向相关部门和从业人员发放文件的,不得分; 3)清中-中义件有缺项的,发现一项扣1分; 4)发放文件有缺项的,发现一项扣1分 | ||
企业应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 规范,并将相关要求及时转化为本单 位的规章制度,贯彻到各项工作中 |
*2 |
1)未及时转化的,发现一项扣1分; 2)制度内容与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不一 致的,发现一处扣I分,发现两处扣2分,发 现三处及以上扣15分 | ||
企业应及时对相关从业人员进行适 用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培 训,并形成记录 |
*3 |
1)未培训的,扣15分; I 2)无培训记录的,扣15分; 3)每缺一项文件培训的,扣1分 | ||
4. 2 规章 制度 (15 分) |
企业应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文 件管理制度。主要内容包括:贡任部 门、编制程序、编制要求、审批发布、 发放和回收、评审和修订、培训和号 核等 |
*5 |
1)未制定该项制度的,扣15分: - 2)制度内容与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不一 致的,发现一处扣2分,发现两处扣5分,发 现三处及以上扣15分; 3)内容不完整的,缺一项扣2分,缺两项扣5分, 缺三项及以上扣15分 |
29
Q/CSSC 3016—2013
表A. 1 (续)
评审 项目 |
评审要素 |
评审内容 |
标准 分值 |
评审标准 |
4 法律 法规 和安 全管 理制 ⅛ |
4. 2 规章制度 (15 分) |
企业应建立健全体系化的安全生产 规章制度,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应包 括: y a)安全生产目标管理; 以,、 b)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人员管F5/ c)安全生产责任制管理: d)安全生产费用管理; e)工伤保险管理; f)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管理; g)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管理; h)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管理; i)文件和档案管理; j)安全教育培训管理; k) 建设项目"三同时”管理; 1) 设备设施运行管理; nι)生产设备设施验收管理; n) 生产设备设施报废管理; 0)作业场所、环境管理; P) 危险作业许可证和现场管理; q) 警示和安全防护标志管理: 「)相关方管理; s) 相关方女金生产和职业健康爸• 理: t) 变更管理; U) 隐患排查治理管理; V) 危险源管理; W) 职业健康管理; X)应急救援管理; y) 事故管理: z)安全绩效评定管理: aa)其他必须的管理要求 |
下喲 |
本项为提示项,供企业自主评定和外部评审时,对 照检查用 |
企业应根据工作需要,将有效的安全 生产规章制度发放到相关工作岗位 |
*5 |
i)未发放的,扌n 15分: 2)无发放记录的,不得分: 3)未及时发放到工作岗位的,发现一处扣2分, 发现两处扣5分,发现三处及以上扣15分 | ||
企业应根据工作需要,对相关岗位从 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培 训和考核,并形成记录 |
5 |
D无培、训和考核记录的,不得分; 2)每缺一•项培训和考核的,扣1分 | ||
4.3 操作 规程 (140 分) |
企业应制定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管理 制度。主要内容包括:贡任部门、编 制程序、编制耍求、审批发布、发放 和回收、评审和修订、培训和考核等 |
*5 |
1)未制定该项制度的,扣HO分; 2)制度内容与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不一 致的,发现一处扣5分,发现两处扣20分,发 现三处及以上扣140分: 3)内容不完整的,缺一项扣5分,缺两项扣20分, 缺三项及以上扣MO分 | |
企业制定的安金生产操作规程应执 行相关的国家法律、法规、强制性国 家标准、强制性行业标注、强制性地 方标准 |
※^ |
未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发现一处 扣2分,发现两处扣5分,发现三处及以上扣!W 分 |
30
Q/CSSC 3016—2013
表A 1 (续)
评审 项目 |
评审要素 |
评审内容 |
标准 分值 |
评审标准 |
4 法律 法规 和 安全 管理 制度 |
4.3 操作 规程 (140 分) |
企业应根据生产能力、生产工艺、生 产组织方式等情况,针对作业操作中 的安全生产风险进行辨识,编制岗位 安全操作规程,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操 作规程体系,操作规程应包括下列作 业: 1)机加工作业和船体结件加工作 业: ..钻床作业; ——车床作业; ...刨床作业; ..钱床作业; ——磨床作业--应符合GB 4674的相关规定; -镂床作业: ——钳工作业: ..剪板机作业一一应符合GB 27608的相关规定: ..弯板机作业; ——弯管机作业; ——校平机作业: ——冲压设备作业"——应符金 GB 27607的相关规定: ——钢材预处理作业; ..数控切割作业: ——肋骨冷弯作业; --其他机加工作业和船体结 件加工作业。 2)明火作业: ..焊接作业——应符合CB∕? 3969和CB 4270的相关规定; ——切割作业--应符合CB/T 3969和CB 4270的相关规定: ——水火弯板作业; ——铜工作业。 3)喷丸(砂)作业: 4)打磨作业; 5)涂装作业——应符合GB 6514、 GB 7691和CB 3381的相关规定: 6)易燃易爆和有漳有害气体检测作 业——应符合CB 4271的相关规 定; 7)船体结构组装和安装作业: —小组立作业; -中组立作业; ——船台组立作业; ——船坞组立作业。 8)脚手架搭设和拆除作业--应符 |
UO |
1)根据企业作业情况确定评审项目,正常缺项减 除缺项分,然后按实际考评项目评分: 2)应有项缺一项扣5分,缺两项扣20分,缺三项 及以上扣110分 |
Q/CSSC 3016—2013
表A. 1 (续)
评审 项目 |
评审要素 |
评审内容 |
标准 分值 |
评审标准 |
4 法律 法规 和安 全管 理制 度 |
4.3 操作 规程 (140 分) 4.3 操作规程 (140 分) |
合CB 4204的相关规定: 9)高处作业——应符合GB/T 3608 和CB 3785的相关规定; 10)高空作业车作业; 11)高空吊篮作业; 12)有限空间作业——应符合GB 12942的相关规定: 13)放射性检验作业——应符合CB 4297的相关规定; 14)安装调试作业; 15)重大件移位作业; 16)起重作业——应符合CB 3660和 CB 4205的相关规定: 17)制冷和空调作业; 18)下水作业——应符合CB 4295的 相关规定; 19)进出坞作业——应符合CB4293 的相关规定; 20)进出浮船坞作业; 21)密性试验作业 22)上排作业: 23)拖带和靠泊作业; 24)驳汕作业; 25)系泊试验作业: 26)航行试验作业: 27)高压水除锈作业; 28)淸理油舱作业: 29)洗舱作业: 30)铸燃作业——应符合CB3771的 相关规定: 31)电气作业——应符合CB3786的 相关规定; 32)厂内运输作业——应符合 CB3787的相关规定: 33)锅炉压力容器作业; 34)其他作业。___ |
* 110 |
D根据企业作业情况确定评审项目,正常缺项减 除缺项分,然后按实际考评项目评分; 2)应有项缺一项扣5分,缺两项扣20分,缺三项 及以上扣110分 |
企业应根据ZT•作需要,将有效的安算 生产操作规程发放到相关工作岗位, 规范从业人员的生产作业行为 |
10 |
D未发放的,不得分; 2)无发放记录的,不得分; 3)未及时发放到工作岗位的,每发现一处扣1分 | ||
企业应根据工作需要,对相关岗位从 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的培 训和考核,并形成记录 |
10 |
D无培训和考核记录的,不得分; 2)每缺一项培训和考核的,扣1分 | ||
4.4 评侍 (10 分) |
企业应根据相关管理制度,每年对与 安全生产有关的法律法规、标准规 范、规章制度、操作规程、技术要求 等文件的执行情况和适用性进行一 次全面复审评估,形成复审评估报告 |
5 |
1)未进行复审评估的,不得分: 2)无复审评估报告的,不得分 | |
复审评估报告应对与安全生产相关 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规章制度、 操作规程、技术要求等文件的执行情 况作/继续有效、修订或废止的评估 结论 |
5 |
评估报告每缺一类文件内容的,扣2分 |
32
Q/CSSC 3016—2013
表A 1 (续)
评申 项目 |
评审要素 |
评审内容 |
标准 分值 |
评审标准 |
4 法律 法欣 和 安全 管理 制度 |
4.5 修-(20 分) |
企业责任部门应根据复审评估结论、 安全检查反馈的问题、生产安全事故 案例、绩效评定结果等,制定相关安 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技术要 求等文件的制修订计划,并开展制修 订工作______________ |
10 |
1)无修订计划和记录的,不得分; 2)应修订而未修订的,每项扣2分 |
企业应确保与安全生产有关的规童 制度、操作规程和技术要求等文件的 有效性和适用性,保证每个岗位所使 用的均为收新有效版本,及时发放新 文件、回收被废止的文件,并形成记 录_________________ |
10 |
1)无收回记录的,不得分; 2)每发现一份废止文件,扣2分 | ||
4. 6 义件 和 档案 管理 QO分) |
企业应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 规程和技术要求等文件和档案的管 理制度。主要内容包括:责任部门、 归档范围、归档要求、保存周期、保 存条件等 |
*5 |
D未制定该项制度的,扣10分; 2)制度内容与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不一 致的,发现一处扣2分,发现两处扣5分,发 现三处及以上扣10分; 3)内容不完整的,缺一项扣2分,缺两项扣5分, 缺二项及以上扣10分 | |
企业应严格执行文件和档案管理制 度,确保与安全生产有关的规章制 度、操作规程和技术要求等文件的编 制、使用、评审、修订的效力 |
5 |
1)未实行档案管理的,不得分: 2)文件档案管理不符合要求的,每份文件扣1分 | ||
田业应建 Q耍女全生产过程、再 件、活动、检查的安金记录档案,并 加强对安全生产记录的有效管理。安 全生产记录主要包括: a) 安全生产目标和指标实施计 划: b)安全生产目标和指标实施监测 记录; O 安全生产目标和指标评估、考 核和调整记录: (1)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名录; e)安全生产会议记录或纪要: f)安全生产责任制检查和考核记 录; g)安全生产责任制评审记录; h)安全生产费用使用台账; i)安全生产费用预尊和使用计 戈小 J)工伤保险投保档案; k) T伤保险赔付记录: I)安全生产适用法津法规、标准 规范清单; ɪn)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 培训记录: n)安全生产W章制度培训和考核 i己录: 。)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培训和考核 记录 |
本项为提示项,供企业自主评定和外部评审时.对 照检查用 |
39
Q/CSSC 3016—2013
表A. 1 (续)
评市 项目 |
评审要素 |
评审内容 |
标准 分值 |
评审标准 |
4 法律 法炊 和女 全管 理制 度 |
4.6 文件和档 案管理 (10 分) |
P)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 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技术要 求复审评估报告; q)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操作 规程和技术要求制修订计划; r)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 和技术要求收发记录; s)安全教育培训计划; t)安全教育培训记录; u)安全教育培训档案; V)特种作业人员档案; W)相关方作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 记录: X)安全文化建设计划; V)新、改、扩建工程“三同时… 文件档案: Z) 设备设施台账: aa)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 bb)安全设备设施台帐; CC)安全设备设施检维修计划: dd)设备设施检维修方案: ee)危险物品处置方案; fF)风险和施患隠患辨识、评估分 级和控制措施; gg)危险作业许可记录: hh)危险作业现场管理记录; ii)安全生产现场检6记录: jj)警示标志检位和维护记录; kk)合格相关方相案: ID依患档案: mm)幽世排:有方案: nn)吃患排件记录: 00)隨患治理方案: PP)随患治理临时应急预案: qq)隐•患治理评估报告: rr)危险源档案; ss)职业健康档案; tt)职业危害场所记录; uu)职业健康防护器具记录: W)急救用品、设备现防护用品记 录: WW )应急救援训练记录: XX)应急预案评审记录: yy)应急设施检查维保记录: ZZ) J电急狡案演练i U录: aaa) M故成急救援报告; bbb)生产事」故调查报告; ccc)生产事故、事件统计分析报 告• ddd)女全生产标准化绩效评定报 告: CoO) ! [•他'女今生产工作记录P卄当 案 |
本项为提示项,供企业自主评定和外部评审时,对 照检查用 |
31
Q/CSSC 3016—2013
表A. 1 (续)
评审 项目 |
评审要素 |
评审内容 |
标准 分值 |
评审标准 |
5 教育 培训 |
5. 1 教育 培训 管理 (20 分) |
企业应根据《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 规定》和《安全生产培训管理办法》 等有关要求,制定安全教育培训管理 制度。主要内容包括:责任部门、培 训分类、培训程序、培训组织和实施、 效果评价等 |
*5 |
D未制定该项制度的,不得分; 2)制度内容与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不一 致的,发现一处扣2分,发现两处扣5分,发 现二处及以上扣20分; 3)内容不完整的,缺一项扣2分,缺两项扣5分, 缺三项及以上扣20分 |
企业应确定安全教育培训主管部门, 根据管理规定及岗位需要,定期识别 安全教育培训需求,制定各类人员安 全教育培训计划,提供相应的资源保 证 |
※^ |
1)未明确主管部门的,扣20分: 2)无培训计划的,扣20分: 3)培训计划中每缺一类培训的,扣3分 | ||
企业应根据培训计划进行安全教育 培训,做好安全教育培训记录,建立 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档案,实施分 级管理,并定期对培训效果进行评 估,根据评估结论改进培训计划 |
10 |
1)未按计划进行培训的,每次扣3分; 2)培训记录不完整的,每缺一次扣2分: 3)培训档案不完整的,每份扣1分; 4)未实行分级管理的,扣5分; 5)未定期进行效果评估的,每次扣2分; 6)未根据评估结论改进培训计划的,每次扣2分 | ||
5. 2 安全生产 管理人员 教育培训 (20 分) |
企业主要负责人应具备与本单位所 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安全 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法律法规要求 必须对其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 进行考核的,应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任 职 |
*5 |
1)主要负责人未经考核合格就上岗的,不得分;- 2)培训要求不符合《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 要求的,一人次扣2分,两人次扣5分,二人 次及以上扣20分 | |
-丕业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具备 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 适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法 律法规要求必须对其安全生产知识 和管理能力进行考核的,应经考核會 格后方可任职 |
8 |
1)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未经培训考核合格或未按有 关规定进行再培训的,毎-人扣2分; 2)培训要求不符合《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 要求的,每一人次扣2分 | ||
企业束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根据 所负责的生产管理职责,由企业对其 进行相关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 程和技术要求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后 方可任职 |
7 |
1)兼职安全管理人员未经培训考核合格或未按有 关规定进行再培训的,每一人扣I分; 2)培训要求不符公《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 要求的,每一人次扣1分 | ||
5. 3 操作岗位 人员教育 培训 (50 分) |
企业应对操作岗位人员进行安全教 育和生产技能培训,使其熟悉有关的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并确认其能力符合岗位要求。未经安 全教育培训,或培训考核不合格的从 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
※出 |
未经培训考核合格就上岗的,一人次扣2分,两人 次扣10分,三人次及以上扣50分 | |
企业新进从业人员应进行企业、部 门、班组的"三级"安全教育 |
※吆 |
未进行"二级”安全教育的,一人次扣2分,两人 次扣10分,三人次及以」:扣50分_________ | ||
企业应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 新设备设施投入使用前,对有关操作 岗位人员进行专门的安全教育和培 训 |
10 |
未进行专门安全教育和培训的,每•人次扣2分 | ||
企业操作岗位人员转岗、离岗六个月 以上重新上岗者,应进行部门、班组 安全教育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 」二岗 |
10 |
未按•现定进行教育陪训并考核合格就卜岗的:每一 人次扣2分 |
35
Q/CSSC 3016—2013
表A. 1 (续)
评审 项目 |
评审要素 |
评审内容 |
标准 分值 |
评审标准 |
I 5 教育 培训 |
5.4 •特种作业 人员教育 培训 (30 分) |
企业从事特种作业和特种设备操作 的人员,应根据《特种作业人员安全 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的要求,取 得特种作业和特种设备操作证书方 可上岗作业。特种作业在岗人员应按 规定的期限进行复审,确保证书有效 |
*20 |
1)有特种作业和特种设备作业岗位但未配备相应 作业人员的,一个岗位扣5分,两个岗位扣15 分,二个及以上扣30分: 2)无特种作业和特种设备作业资格话书上岗作业 的,每一人次扣2分: 3)证书过期未及时审核的,一人次拼5分,两人 次扣15分,三人次及以上扣30分 I |
企业特种作业范围包括: a)根据《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 管理办法》和《特种作业人员 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 的要求确定特种设备作业种 类、项目: b) 高空作业车作业; c) 高空吊篮作业; cl) 坞壁作业车作业; e) 涂装作业: f)易燃易爆和有毒有害气体检测 作业; g) 火工、冷作、碳刨、铜工作业; h) 有限空间作业 |
本项为提示项,供企业自主评定和外部评审时,对 照检查用 | |||
企业应建立特种作业人员档案 |
※懲 |
1)无特种作业人员档案的,扣30分: I 2)档案资料不完想的,每一人次扣2分 | ||
5. 5 其他人员 教育培训 (10 分) |
企业应对在企业区域内从事短期作 业的相关方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 作业人员进入作业现场前,应由作业 现场所在部门对其进行进入现场前 的安全教育培训,并形成记录 |
5 |
1)未进行教育培训的,不得分: 2)无教育培训记录的,不得分; 3)对教育培训内容不清楚的,每一人次扣2分 I | |
企业应对需要在生产现场活动的外 来参观、学习等人员进行有关安全规 定、可能接触到的危害及应急知识等 内容的安全教育和告知,提供相应的 劳保用品并指导正确使用,在企业内 的活动应由专人带领 |
5 |
1)未进行安全教育和告知的,不得分: 2)未提供相应劳保用品的,不得分: 3)无专人带领的,不得分 | ||
5. 6 安全文化 建设 (10 分) |
企业应根据AQ/T 9004的要求并结合 企业的具体情况,制定企业安全文化 建设计划,通过实施安全文化建设, 促进安全生产工作 |
5 |
I)未制定计划的,不得分: 2)计划不合理的,每发现■-处扣2分 | |
企业应根据安全文化建设计划,采取 多种形式的安全文化活动,引导全体 从亚人员的安全态度和安全行为,逐 步形成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共同遵 守、带有本单位特点的安全价值观, 实现法律和政府监管要求之上的安 全自我约朿,保障企业安全生产水平 持续提寓__ |
5 |
1)未实施计划的,不得分; 2)计划实施有缺项的,每项扣2分 |
Q/CSSC 3016→013
表A.1 (续)
评审 项目 |
评审要素 |
评审内容 |
标准 分值 |
评审标准 |
6 生产 设存 没沌 设施 |
6. 1 生产设备 设施建设 (150 分) |
企业应根据《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 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建设项 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 办法》等有关要求,制定新、改、扩 建工程“三同时"管理制度。主要内 容包括:安全生产条件论证和安全及 职业危害预评价、安全和职业病防护 设施设计审查、施工安全、工程质単 强工验收、安全而职亚病防护设备養 施验收评价等 |
*20 |
D未制定该项制度的,扣150分; 2)制度内容与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不一 致的,发现一处扣5分,发现两处扣20分,发 现三处及以上扣150分; 3)内容不完整的,缺一项扣5分,缺两项扣20分, 缺♦项及以上扣150分 |
企业建设项目的所有设备设施应符 合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要求 |
*20 |
设备设施不符合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要求的, 一处扣5分,两处扣15分,三处及以上.扣150分 | ||
安全和职业卫生设备设施应与建设 项目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 经验收后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
40 |
1)安全和职业卫生设备设施未同时投入使用的,-每项扣10分; 2)未经验收就投用的,每项扣IC)分 | ||
企业应按规定对项目建议书、可行性 研究、初步设计、总体开工方案、开 工前安全条件确认和竣工验收等阶 段进行规范管理,并建立新、改、扩 建工程“三同时"文件档案 |
40 |
1)管理不规范未按规定进行阶段确认的,每个阶 段扣10分; 2)未进行竣工验收的,不得分 | ||
舎业不应采匣国家或彳了业明令禁也 JmwwfTi隘:,端而专用⅞ 备號猫⅛设计向及安全评审,对新 工艺、新设备、新技术和新材料进行 危险、有善因素辨识、分析,并制定 控制措施 |
*30 |
1)使用国家或行业叨令禁止和淘汰的工艺设备,^ 扣150分; 2)未对产品和专用设备设施的设计进行安全评审 的,扣150分: 3)未对"四新”开展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分析的, 发现一处扣15分,发现两处扣30分,发现三 ■以上扣150分 | ||
6. 2 生产咬备 设施运行 管理 (830 分) |
企业应对生产设备设施进行规范化 管理,卷圭箕备设#史整,保证其安 全运^亍j |
20 |
1)未建立设备设施台账的,不得分; 2)设备设施台帐不完整的,每缺一项设备设施扣 10分 | |
企业的生产设备设施属于特种设备 的,应符合《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的相关规定,并建立特种竣备室全⅜⅛ 术档案 |
20 |
D特种设备未按《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实施 使用管理的,不得分; 2)未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的,不得分; 3)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不完整的,每缺一项设 备扣10分 | ||
企业的下列设备设施应符合分关安 全管理要求和安全技术要求:: 1)船台、船鸠——应符合CB 4296 的相关规定: --干船坞: '浮船出: ...船分0 2)卜•岸及下水设施: --船恥 ..升船机: |
730 |
根据企业设备设施情况确定评审项目,正常缺项减 除缺项分,然后按实际考评项目评分,应有项按实 际分数扣分 |
37
Q/CSSC 3016—2013
表A. 1 (续)
评审 项目 |
评审要素 |
评审内容 |
标准 分值 |
评审标准 |
6 生产 设备 设施 设:施 |
6. 2 生产设备 发施运行 管理 (830 分) |
—气囊——应符合CB/T 3795 的相关规定; --卜水滑道; -—-下水小车; -一半潜驳。 3)码头——应符合CB 4296的相关 规定: --舶i装码头; ..修船码头: ..材料码头。 4)港池或作业水域 5)起重货备——应符合GB 6067. 1、 CB 4288和JB 8716的相关规定: ..门式起重机; --塔式起重机; --n座式起重机: --桥式起承机; ..浮式起重机; --流动式起重机(士耍指汽牟 吊): ...电林: --电动(手动)葫芦; ..其仙起帀:设备。 6)专用运输设备: ..危险品运输车: --大型平板不: --叉车: —货运汽车; —电瓶车。 7)脚手架(包括悬空脚手架、落地 脚手架)——应符合CB 4204、 JGJ 130和JGJ 166的相关规定; 8)高空作业车: 9)高空作业吊篮——应符合JCJ 5027规定: 10)坦壁作业车: U)移动平价: ⑵钢质托架: 13)射线探伤设备一一应符合GB/T 14058和GB 22448的相关规定; 14)涂装设施设备--应符合GB 6514、GB 7691 和 GB 144-14 的相 关一定: ...;余花一房: 一涂封搅拌设給 ..除锈打培没备: |
730 |
根据企业设备设施情况确定评审项目,正常缺项减 除缺项分,然后按实际考评项目评分,应有项按实 际分数扣分 |
SS
Q/CSSC 3016→013
表A. 1 (续)
评审 项目 |
评审要素 |
评审内容 |
标准 分值 |
评审标准 |
6 生产 设备 设施 设施 |
6. 2 生产设备 设施运行 管理 (830 分) |
..压力喷涂设备; ..钢板喷丸(砂)设,备--应 符合JB 10144的相关规定: ..■型材喷丸(砂)设备。 15)空压机——应符合GB 22207的相 关规定; 16)工业管道——应符合GB 7231的 相关规定: --乙快管道: --液化气管道;K --天然气管道: --压缩空气管道; --氧气管道; --二氧化碳气体管道: --丙烯管道。点/夕% - 17)动力系统: ..输电设备: ——临时用电供电系统; --固定式配电设备: ..移动式配电设备。 18)压力容器设备——应符合TSG R0004的相关规定; 19)防雷设备设施一一应符合GB 50057的相关规定; 20)消防设备设施——应符合GB 25201、 GB 50016 和 GB 50140 的 相关规定: 21)机加工设备: ..钻床; ——车床; ——刨床; 統床; --磨床; ----慌床。/ ...、 22)船厂专用设备: 一剪板机; ——弯板机——符合JB/T 8781 的相关规定; --弯管机; --校平机; ..冲压设备; ..刨边机: --热处理设备: --钢材预处理设备: --数控切割设备: |
730 |
根据企业设备设施情况确定评审项目,正常缺项减 除缺项分,然后按实际考评项目评分,应有项按实 际分数扣分 |
39
Q/CSSC 3016—2013
表A. 1 (续)
评审 项目 |
评审要素 |
评审内容 |
标准 分值 |
评审标准 |
6 生产 设备 设施 发施 |
6. 2 生产设备 设施运行 管理 (830 分) |
~—肋骨冷弯设冢 23)热处理设备; 24)焊接和切割设备--应符合GB/T 2550、GB 15579的相关规定: ——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设备: --埋弧焊设备; ..氫弧焊设备; --电弧焊设备: --等离子切割设备; --火焰切割设备; --其他焊接和切割设备。 25)电动、气动工具——应符合 GB 3883. 1的相关规定: ——手持电动、气动工具; --砂轮机; ——气刨;乂 ——电刨。 26)通风设备; 27)其他设备、设施。 |
730 |
根据企业设备设施情况确定评审项目,正常缺项減 除缺项分,然后按实际考评项目评分,应有项按实 际分数扣分 I |
电兴应理遅专△宏贲管理女全継 逐或3⅛空乙対国金W改施应 ⅛!⅛≡⅛i⅛,定回校至修^ |
20 |
1)未设专人管理的,不得分: 2)未建立台账的,不得分: 3)未制定年度检维修计划的,不得分: 4)未定期检维修的,不得分: 5)检维修内容有缺项的,每项扣3分; 6)检维修计划有缺项的,每项扣3分 | ||
"⅛设施大修前应制定检维修无莓~ 检维修过程中应执行隐患控制措施 并进行监督检查 |
20 |
未制定检维修方案的,每项设备设施扣3分 - | ||
安全设备设施不应随意拆除、挪用或 弃置不用;确因检维修需拆除的,应 采取临时安全措施,检维修完毕后立 即复原 |
20 |
1)随意拆除、挪用或弃置不用安全设备没施的, 每发现一台设备设施扣5分: 2)检维修后未及时复原的,每项扣3分 | ||
6.3 新设备设 施脸收及 I日设备设 施拆除、 报废 (60 分) |
企业相关设备设施的设计、制造、安 装、使用、检测、维修、改造、拆除 和报废,应符合有关法律法规、标准 规范的要求 |
※懲 |
不符合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要求的,发现一项 扣5分,发现两项扣10分,发现:•项及以上扣60 分 | |
速当竺国血设务段施验收聋理ItL 废厂壬耍届容包括:责任部门、验收 Mi序、验收标准、交接要求、资产管 理等 |
*20 |
D未制定该项制度一的,扣60正 2)制度内容4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沱不一 致的,发现一处扣5分,发现两处扣15分,发 现三处及以上扣60分; 3)内容不完整的,缺一项扣5分,缺两项扣15分, 缺三项及以上扣60分 |
-IO
Q/CSSC 3016—2013
表A.1 (续)
评审 I项目 |
评审要素 |
评审内容 |
标准 分值 |
评审标准 |
6 生产 设备 设施 设施 |
6.3 新设备设 施验收及 旧设备设 施拆除、报 废 (60 分) |
企⅛座制®目设备势施拆除、扱废的 歴冠礪%要内W包括「贡任部门、 拆麻和报废程序、报废标准、处置要 求、资产管理等 |
※懲 |
1)未制定该项制度的,扣60分;— 2)制度内容与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不一 致的,发现一处扣5分,发现两处扣15分,发 现三处及以上扣60分; 3)内容不完整的,缺一项扣5分,缺两项扣15分, 缺三项及以」二扣60分 |
企业应按管理制度对新设备设施进 行验收,确保使用质量合格、设计符 合要求的设备设施 |
10 |
未按管理制度规定进行验收的,每项扣5分 | ||
拆除的生产设备设施应按管理规定 进行处置。拆除的生产设备设施涉及 到危险物品的,应制定危险物品处置 方案和应急措施,并严格按规定组织 实施 |
10 |
1)未按管理制度规定处置的,每项扣5分; 2)涉及到危险物品而未制定危险物品处置方案和 应急措施的,每项扣3分 | ||
7 作业 安全 |
7. 1 生产现场 管理 和 生产过程 控制 (530 分) |
'⅞业应加强生产现场安全管理和生 产过程的控制。对生产过程、生产现 场及环境存在的风险和Ki患进行辨 识、评估分级,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并形成记录 |
*40 |
1)未进行风险和隐患辨识、评估分级,扣530分; 2)无风险和隐患辨识、评估分级记录的,不得分; 3)每缺一类风险和隐患辨识、评估分级的,扣10 分; 4)每缺一项风险和隐患控制措施的,扣5分 |
企业应制定以下作业场所、环境的安 全和职业健康管理耍求和(或)控制 要求文件: / 1) 钢材存放场所;J 2)设备及手部件库房;T 3) 机加工车间;√ ‘ 4) 喷丸(砂)车间:J 5) 钢材预处理车间; 6) 下料车间; J 7) 分段组装车间及场地;V 8) 试验室、检验手; 9) 变配电站:J 10)能源站房: ..乙煥站:/ —天然气站;工 ..液化气站; —压缩空气站:J —乳气站:// —二氧化碳气站J ...丙烯站。1 / 11)易燃、易爆及底险化学品库' 应符合GB 15603和《危险化学 品安公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 ⑵ 梯及平台——应符合GB 4053 的相关规定:7 |
240 |
根据企业作业场所、环境确定的评审项目,正常缺 项减除缺项分后,按实际参评项评分,应有项缺项 按实际分数扣分 |
41
Q/CSSC 3016—2013
表A. 1 (续)
评审 项目 |
评审要索 |
评审内容 |
标准 分值 |
评审标准 |
7 作业 安全 |
7. 1 生产现场 管埋 和 生产 过程控制 (530 分) |
13)厂内道路——应符合CB 3787 的相关规定;2 14)工作场所照明一一应符合GB " 50033和GB 50034的相关规定; 15)防汛防台设施——应符合CB 4272的相关规定;, 16)其他作业场所和环境 |
240 |
根据企业作业场所、环境确定的评审项目,正常缺 项减除缺项分后,按实际参评项评分,应有项缺项 按实际分数扣分 |
企业应制定危险作业许可证和现场 管理制度。主要内容包括:责任部门、 作业项目及处所、危害因素分析、安 全措施、审批程序、相关作业许可证 格式等。对于需要进行现场管理的作 业,在单项作业许可证中还应明确现 场人员职责等内容 |
*20 |
D未制定该项制度的,扣530分; 2)制度内容与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不一 致的,发现一处扣10分,发现两处扣30分, 发现三处及以上扣530分; 3)内容不完整的,缺一项扣10分,缺两项扣30 分,缺三项及以上扣530分 | ||
企业应对下列危险作业实施许可管 理,严格履行审批手续,并形成记录。 作业许可应包含危害因素分析和安 全措施等内容: a)二级及以上明火作业; b)涂装作业: c)高温作业: ci)临时用电作业; e) W级及以上高处作业(悬空、 舷边临空或临水): f)有限空间作业: g)能源介质和危险化学品作业; h)重大件吊装作业; i)北大件移位作业: j)下水作业: k)进出坞作业; 1)进山浮船坞作业; m)放射性检验作业; ɪɪ)立体交叉作业; 。)其他危险作业 |
120 |
1)根据企业实际危险作业确定的评审项目,正常 缺项减除缺项分后,按实际项目评分,应有项 缺一项扣10分,缺两项扣30分,缺三项及以 上扣120分; 2)参评项发现一项审批手续不完整的扣10分,发 现两项扣30分,发现三项及以上扣120分 | ||
企业应对下列危险作业安排专人进 行现场安全管理,并形成记录,确保 安全规程的遵守和安全措施的落实: ⑴有限空间作业; b)乖大件吊装作业: C)重大件移位作业: d)水下作业: c)进出妈作业; f)进出浮船坞作业; g)放射性检验作业; h)锅炉点火试验作业: i)密性试验作业; j)串汕作业: k)试车作、也: 1)共他需专人进行现场管理的危 险作业________ |
110 |
1)根据企业实际危险作业确定的评审项目,正常 缺项减除缺项分后,按实际参评项评分。应有 项缺一项扣10分,缺两项扣30分,缺三项及 以上扣UO分: 2)参评项发现一项危险作业未安排专人进行现场 安令管理或无现场安全管理记录的发现一项扣 10分,发现两项扣30分,发现三项及以上扣 110分 |
12
Q/CSSC 3016—2013
表A. 1 (续)
评审 项目 |
评审要素 |
评审内容 |
标准 分值 |
评审标准 |
7 作业 安全 |
7.2 作业行为 管理 (260 分) |
企业应加强生产作业行为的安全管 理。对作业行为隠患、设备设施使用 隠患、工艺技术隐患等进行矫识、分 析,在相应的作业操作规程中规定控 制措施 |
60 |
单项作业操作规程中未规定控制措施的,发现一项 扣10分,发现两项扣20分,发现三项及以上扣 60分 |
企业应对从业人员作业行为进行现 场检查,并形成记录,及时纠正违反 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的行为.主 要包括: a)使用不安全的设备设施: b)违章操作设备设施; C)在不安全的位置操作: d)未使用或未正确使用劳动防护 用品; e) 设备设施的安全隐一患: f)工件、物品的安全隐患; g)违章指挥: h)其他违反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 规程的行为__ |
200 |
D现场检查未形成记录的,扣50分: 2)存在违规行为的: (1)员工在5000人及以上的企业,每发现一人次 (处)扣10分,发现两人次(处)扣30分, 发现三人次(处)及以上扣200分; (2)员工在5000人以下、IOOo人及以上的企业, 每发现一人次(处)扣15分,发现两人次(处) 扣40分,发现三人次(处)及以上扣200分; (3)员工在IOOo人以下的企业,发现一人次(处) 扣20分,发现两人次(处)扣50分,发现三 人次(处)及以上扣200分 | ||
7.3 警示标志 (120 分) |
企业应根据作业场所的实际情况,应" 照GB 2894及相关标准规范的現定, 制定警示和安全防护标志管理制度. 主要内容包括:责任部门、标志分类 和说明、标志设晋要求、标忠维护和 更换等______________ |
*20 |
1)未制定该项制度的,扣L20分: 2)内容不完整的,鉢缺一项,扣5分 | |
企业应在.下列可能产生坠落、触电、 打击、∣⅛物、中毒、辐射等危险因素 的作业场所以及存在危险因素的通 道、处所和设备设施上没置明显的安 全警示标志或由栏、档板或戀戒区 域,进行危险强示: a)可能发生高处坠落事故的边 缘、缺口、孔洞: b) 临时用电线路; c) 重大件吊装作业现场: d)涂装作业现场; e)驳汕作业现场; f)放射性检验作业现场: g)通道、场地中临时施T的沟、 洞、堆物: h)限行或禁行的禁道、处所: i)限高、限重.、限速的通道侨梁: J)不稔定的高大结构物: k)易燃易爆及危险化学品仓库、 临时存放处所和操作现场: D 易燃易爆气体能源站房、盛天 管道和分配箱柜; nɪ) 变配电站室和箱柜: n)放射源和时线装置: 0)禁止操作的设备设施: P) 职业危吿因索现场: q)其他可能导致人员伤⅛:的处所 |
60 |
木设追或设豈的警示标志、任栏、档板、警戒区域 不符合规定的,发现一处扣10分,发现两处扣30 分,发现三处及以上扣60分 |
13
Q/CSSC 3016—2013
表A. 1 (续)
评审 项目 |
评审要素 |
评审内容 |
标准 分值 |
评审标准 |
7 作业 安全 |
7. 3 警示标志 (120 分) |
警示标志应符合GBZ 158和CB 4203 的规定 |
20 |
警示标志不符合规定的,发现一项扣5分,发现两 项扣10分,发现三项及以上扣20分 |
企业应定期对饗示标志进行检查和 维护,并形成记录 |
20 |
1)未检在和维护的,不得分: 2)未形成记录的,不得分: 3)未按规定定期检查和维护的,每次扣5分; 4)每次检查不完整的,扣5分 | ||
7. 4 相关方 管理 (100 分) |
企业应制定承磔、供应商笠磔T 售理制度。藕内一容而右■格预审、 至择、服务亜進令、⅛⅜i⅞程、魁 国声晶、"⅛术施承、差现评估、续用 等 |
*20 |
I)未制定该项制度的,扣100分; 2)制度内容与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不一 致的,发现一处扣5分,发现两处扣20分,发 现三处及以上扣100分; 3)内容不完整的,缺一项扣5分,缺两项扣20分, 缺三项及以上扣100分 | |
企业应制定承包商、供应商等相关方 的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管理制度。主 要内容包括:直任部门、安全陸和 职业JM废篁理屍求、显行文件、⅛ 和裁固嘛7!圣生产刈职"鱷康軍 亜灿3注 |
*20 |
D未制定该项制度的,扣IoO分: 2)制度内容与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不一 致的,发现一处扣5分,发现两处扣20分,发 现三处及以上扣100分: 3)内容不完整的,缺一项扣5分,缺两项扣20分• 缺三项及以上扣100分 | ||
企业应建立合格相:⅛方档峯。根据服 务作业行为定罢三辿庭昼为史叫 对存在安全生产RM面情况应相应 相应的控制措施 |
20 |
1)无档案的,不得分: 2)未定期进行风险评侪的,每一相关方扣5分; 3)存在安全生产风险而未制定控制措施的,每项 扣5分 | ||
企业应对进入同一作业区的相关方 的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统一协调、管理 |
20 |
D未进行统一管理的,不得分; 2)存在未统一管理现场的,每处扣5分 | ||
企业不应将项目委托给不貝备相应 资质或条件的相关方。企业和相关方 的项目协议应明确规定双方的安全 生产责任和义务 |
*20 |
1)协议中未明确双方安全生产责任和义务的,每 份协议扣5分; 2)发包给无相应资质的相关方的,扣100分 | ||
7. 5 变更 (40 分) |
企业应制定变更管理制度,对机构、 人员、工艺、技术、设备设施、作业 过程及环境等永久性或暂时性的变 化进行有计划的控制。主要内容包 括:责任部门、隐患分析、相关措施、 实施计划、验收程序等 |
20 |
1)未制定该项制度的,不得分: 2)制度内容与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不一 致的,发现…处扣5分,发现两处扣20分,发 现三处及以.上扣20分: 3)内容不完整的,每缺-项,扣5分,发现两处 扣10分,发现三处及以上扣20分 | |
企业应对变更制定实施计划,对变史 的实施进行市批和验收,并对变更过 程及变更后所产生的阳患进行分析 和控制 |
20 |
1)无变更实施计划的,每叫n「分: 2)未按计划实施的,每项扣5分: 3)无审批和验收报告的,每项扣5分 | ||
8 隐患 排查 和 治理 |
8. 1 隐患排查 (15 分) |
企业应根据《安全生产事故院患排查 治理暂行规定》、《危险化学品重大危 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和CB/T 3745的规定制定陰患排查治理管理 制度 |
*5 |
D无该项制度的,扣15分: 2)制度内容与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不一 致的,发现一处扣2分,发现两处扣5分,发 现三处及以上扣15分; 3)内容不完整的,缺一项容2分,跋两项扣5分, 缺三项及以上扣15分 |
44
Q/CSSC 3016—2013
表AI(续)
评审 项目 |
评审耍素 |
评审内容 |
标准 分值 |
评审标准 |
8 隐拒 排查 和治 理 |
8. 1 隐患排查 (15 分) |
企业应根据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 组织事故隐患排查工作,对隐患进行 分析评估,确定隐患等级,登记建档, 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 |
*5 |
I)无隠患登记档案的,扣15分; 2)无隐患评估分级的,扣15分; 3)隐患登记档案资料不全的,每项扣5分 |
摩忠排查前应制定隐患排查方案,明 确排查的目的、范围,选择合适的排 查方法。隠患排查方案应依据: a)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要求; b)设计规范、管理标准、技术标准; C)企业的安全生产目标等 |
*5 |
1)无排查方案的,扣15分; 2)排查方案依据缺少或不正确的,每项扣5分: 3)排查方案内容缺项的,每项扣5分 | ||
8. 2 排查范围 和方法 (15 分) |
企业隐患排查的范围应包括所有与 生产经营相关的场所、环境、人员、 设备设施和活动 |
*5 |
排查范围缺一处扣2分,缺两处扣5分,缺三处及 以上扣15分 | |
企业应根据安全生产的需要和特点, 采用综合检查、专业检查、季节性检 查、节假日检查、日常检查等方式进 行隐患排查,并形成记录 |
※懲 |
I)各类检查缺一项扣2分,缺两项扣5分,缺三 项及以上扣15分; 2)缺一类检查表扣2分,缺两类扣5分,缺三类 及以上扣15分___________________ | ||
8. 3 隐患治理 (20 分) |
企业应根据隐患排查的结果,制定隐 患治理方案,对隐患及时进行治理。 院患治理方案应包括: a)整改措施: 1) 工程技术措施; 2) 管理措施; 3) 教育措施; 4) 防护措施; 5) 应急措施。 b)责任部门; c)资源保障; ①整改时限 |
*5 |
I)未制定隐患治理方案的,扣20分; 2)隐患治理方案内容不全的,缺一项扣2分,缺 两项扣5分,缺三项及以上扣20分: 3)未按时限完成隐患治理的,每项扣5分 | |
企业在重大事故隐患治理前应采取 临时控制措施并制定应急预案 |
*5 |
应制定而未制定预案的,发现一项扣20分 | ||
企业在隐患治理完成后,应对治理情 况进行验证和效果评估,并形成报告 |
*5 |
未形成验证或评估报告的,发现一项扣2分,发现 两项扣5分,发现三项及以上扣20分 | ||
重大事故隐忠和隐患排查治理统计 分析情况应按规定向安全监管部门 和相关部门报告。 |
*5 |
重大事故隠患和傑忠排查治理统计分析报告未按 规定上报的扣20分。 | ||
8.4 侦测1页警 (10 分) |
企业应根据生产经营状况及隐患排 查治理情况,运用定员的安全生产预 测预警技术,建立体现企业安全生产 状况及发展趋势的预聆系统 |
5 |
1)无安全预警系统的,不得分; 2)未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测算和预报的,每项 扣1分; 3)未将隐患排查治理情况纳入安全预警系统的, 每项扣1分____________________ | |
企业应根据预警系统反映的问遡,及 时制定针对件预防措施并组织实施, 对实施效果进行验证、评价____ |
5 |
1)未针对问题制定预防措施的,每项扣1分; 2)未实施预防措施的,每項扣2分; 3)未对实施效果进行验证、评价的,每项扣2分 |
-!∙9-
Q/CSSC 3016—2013
表A. 1 (续)
评审 项目 |
评审要素 |
评审内容 |
标准 分值 |
评审标准 |
9 .重大 危险 源监 控 |
9. I 辨识 和 评佑 (10 分) |
企业应根据 GB15603、GB/T 16856. 1、 GB/T16856. 2、GB 18218 和《危险化 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 制定危险源管理制度。主要内容包 括:责任部门、方法、范围、程序、 控制原则、回顾、持续改进等 |
*5 |
I)未制定该项制度的,扣10分; I 2)制度内容与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不一 致的,发现一处扣2分,发现两处扣5分,发 现三处及以上扣10分; 3)内容不完整的,缺一项扣2分,缺两项扣5分, 缺三项及以上扣10分______________ |
企业应根据危险源管理制度对本单 位的危险设备设施、系统、场所进行 危险源辨识和安全评估,确定危险源 |
*5 |
I)未进行辨识和评估的,扣10分; 2)辨识和评估不充分、准确的,发现一处扣2分, 发现两处扣5分,发现三处及以上扣10分 | ||
9. 2 登记建档 和备案 (10 分) |
企业应对确认的危险源及时登记建 档 |
5 |
1)无危险源档案资料的,不得分; 2)档案资料不全的,每处扣2分_________ | |
企业应按照相关规定,将重大危险源 向安全监管部门和相关部门备案 |
*3 |
D未备案的,扣10分; 2)备案资料不全的,每项扣2分_________ | ||
检测用的放射源和设备应按照有关 规定取得放射物品使用许可证 |
2 |
1)未办理许可证的,不得分; 2)每少一项许可证的,扣1分___________ | ||
9. 3 监控 和 管理 (20 分) |
企业应根据危险源管理制度,制定危 险源安全管理监控的技术措施和组 织措施: a)技术措施主要内容包括:设计、 建设、运行、维护、检查、检脸 等: b)组织措施主要内容包括:职责明 确、人员培训、防护器具配置、 作业要求等 |
10 |
1)无监控技术措施的,扣10分: 2)无监控组织措施的,扣10分; 3)监控技术措施和组织措施不全的,每项扣3分 | |
企业应实施危险源监控技术措施和 组织措施 |
7 |
监控技术措施和组织措施实施不全的,每项扣3 分 | ||
企业应在危险源现场设置安全警示 标志 |
3 |
每缺一处警示标志的,扣1分 | ||
10 职业 健康 |
10. 1 职业健康 泠埋 (120 分) |
企业应根据《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 管理规定》和GBZ/T 225建立:职业健 康管理制度。主耍内容包括:责任部 门、体检规定、职业健康培训、岗位 劳保用品配备、职业危害检测、职业 危害处置、职业健康档案、危害报警 设訳、现场急救用品配置等 |
*5 |
1)未制定该项制度的,扣120分; 2)制度内容与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不一 致的,发现一处扣5分,发现两处扣20分,发 现三处及以上扣120分; ^ 3)内容不完整的,缺一项扣5分,缺两项扣20分, 缺三项及以上拍120分 |
企业应根据《用人单位职业健康能护 监督管理办法》和GBZ 188的规定, 对从业人员进行上岗、在岗和离岗体 检。对于提示进行复查的从业人员, 应安扑复位 . __ |
15 |
1)未定期对危害作业员人进行体检的,每少一人 次扣5分; 2)未安排复查的,每少一人次扣5分 | ||
企业应为从事存由、•行害、放射性等 有职业健康危害作业岗位的从业人 员建、了』只业健康档案 |
15 |
1)未建立职业健康档案的,不得分: 2)职业健康档案每缺一人的,扣5分 |
16
Q/CSSC 3016—2013
表A1 (续)
评审 项目 |
评审要素 |
评审内容 |
标准 分值 |
评审标准 |
IO 职业 健康 |
10. 1 职业健康 管理 (120 分) |
企业应结合从业人员所从事的作业 岗位,根据GB/T 11651的规定制定 个人防护装备配发标准______ |
5 |
1)未制定个人防护装备配发标准的,不得分: 2)作业岗位不全的,每缺一个岗位,扣2分 |
企业应按个体防护装备配发标准,为 从业人员提供劳防用品______ |
10 |
劳防用品配备不全的,每项或每一人次扣3分 | ||
企业对在职业健康检查中发现有与 所从事职业相关的健康损害的从业 人员,应调离原工作岗位,并妥善安 置___________________ |
5 |
应调离而未调离并妥善安置的,第人次扣3分 | ||
企业应根据 GBZ 159、GBZ/T 160、 GBZ/T 189、GBZ/T 192 的相关规定, 定期对作业场所职业危害进行检测, 在检测点设置标识牌予以告知,并将 检测结果存入档案 |
20 |
1)未定期识别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的或未进行 检测的,不得分; 2)检测的周期、地点、有毒有害因素等不符合要 求的,每项扣3分; 3)对存在危害的检测点未设置标识的,每缺一处 扣3分; 4)检测结果未存档的,一次扣2分__ | ||
企业作业场所的有害因素职业接触 限值应满足: a) 化学冇害因素的职业接触限 值不超过GBZ 2. 1规定: b) 物理因素的职业接触限值不 超过GBZ 2.2的规定: c) 放射性物质的剂量不超过GB 18871的规定,使用放射性核 素时,应遵守(B 8703的规定 |
*10 |
企业场所有宙柄索职业接触限值超标的,发现一场 所扣5分,发现两个场所扣20分,发现三处及以 上场所扣120分 | ||
对于产生职业危害的作业场所,应采 取防治措施,并形成记录 |
*5 |
1)未采取防治措施的,扣120分; 2)未形成记录的,不得分; 3)应采取防治措施而未采取的,每一场所扣5分 | ||
对于存在职业危害的作业场所,作业 人员应佩戴防护用具 |
10 |
在应佩戴防护用具的场所,发现未佩戴防护用具的 人员,每一人次扣5分 | ||
对可能发生急性职业危害的有毒、有 害工作场所,应设置报警装置,制定 应急预案,配置现场急救用品、•设备, 设置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耍的泄险区, 并定期组织演练 |
※懲 |
1)未设置报警装置,每缺一处扣5分; 2)缺报警装置或不能正常工作的,每缺一处扣5 分; 3)无应急预案的,扣120分; 4)无急救用品、设备、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 险区的,不得分________________ | ||
各种防护器具应定点存放在安全、便 于取用的地方,并有专人负责保管, 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并形成记录 |
5 |
1)未指定专人保管的,不得分; 2)未定期校验和维护的,每次扣3分 | ||
企业应指定专人对现场急救用品、设 备和防护用品进行经常性的检雏豚, 定期检测其性能,确保其处于正常状 态__________________ |
5 |
1)未指定专人负贡的,不得分: 2) I I常检维修每缺一次,扣3分; 3)有不能正常使用的,每项扣3分 |
47
Q/CSSC 3016—2013
表A. 1 (续)
评审 项目 |
评审要素 |
评审内容 |
标准 分值 |
评审标准 |
10 职业 健康 |
10. 2 职业危害 告知和 警示 (20 分) |
企业与从业人员订立劳动合同时,应 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 及其后果和防护措施如实告知从业 人员,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 |
* 10 |
未在劳动合同中写明的,发现一份扣5分,发现两 份扣15分,发现三份及以上扣20分 |
企业应采用有效的方式对从业人员 及相关方进行培训和宣传,使其了解 生产过程中的职业危害、预防和应急 处理措施,降低或消除危害后果 |
3 |
未进行培训和宣传的,不得分 | ||
对存在严重职业危害的作业岗位,应 按照GBZ 158要求设置警示标识和警 示说明。警示说明应载明职业危害的 种类、后果、预防和应急救治措施 |
7 |
I)未设置警示标识的,每个岗位扣3分; 2)未设置警示说明的,每个岗位扣3分; 3)警示说明不完整的,每个岗位扣1分 | ||
10. 3 职业危害 申报 (10 分) |
企业应按《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 法》的要求及时、如实向当地主管部 门申报生产过程存在的职业危害因 素,一并依法接受其监督 |
*5 |
1)未如实向当地主管部门申报,扣10分; 2)申报内容不符合规定的,每项扣2分 | |
企业的职业危害因素发生变化时,应 向原申报主管部门申请变更 |
*5 |
I)应申清变更而未申请变更的,扣10分; 2)申请变更行缺项的,每项扣3分________ | ||
11 应急 救援 |
11. 1 应急机构 和队伍 (25 分) |
企业应根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制 定事故应急救援管理制度。主耍内容 包括:机构和职责、应急预案制定要 求、应急资源管理和使用、事故救援 实施等 |
5 |
1)未制定该项制度的,扣25分: 2)制度内容丄j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不一 致的,发现一处扣2分,发现两处扣5分,发 现二处及以」••扣25分: 3)内容不完整的,缺一项扣2分,缺两项扣5分, 缺三项及以上扣25分 |
企业应按规定建立安全生产应急管 理机构或指定专人负责安全生产应 急管理工作 |
*5 |
未按规定建立•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构或指定专人 负责的,扣25分 | ||
企业应建立与本单位安全生产特点 相适应的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或指 定专兼职应急救援人员 |
*5 |
1)未建立队伍或指定专兼职人员的,扣25分: 2)队伍或人员不能满足要求的,不得分 | ||
企业应定期组织专兼职应急救援队 伍和人员进行训练,并形成记录 |
5 |
1)未定期训练的,不得分: 2)无训冻记录的,不得分; 3)未按规定进行训练的,每缺一次扣5分 | ||
无需建立应急救援队伍的,可与附近 具备专业资质的应急救援队伍签订 服务协议 |
5 |
1)应签订服务协汉而未签订的,不得分: 2)服务协议过期或失效的,不得分 |
48
Q/CSSC 3016—2013
表A.1 (续)
评审 项目 |
评审要素 |
评审内容 |
标准 分值 |
评审标准 |
11 应急 救援 |
11.2 应急预案 (25) |
企业应根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管理办法》和AQ/T 9002的规定制定 可能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并针对重点作业岗位制定应急处置 方案或措施,形成安全生产应急预案 体系。应包括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 急预案和现场处置预案,例如: a)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 b)高处坠落事故应急预案; c)物体打击事故应急预案; d)触电事故应急预案 e)中毒窒息事故应急预案; f)淹溺事故应急预案; g)起重事故应急预案; h)火灾、爆炸事故应急预案; i)特种设备事故应急预案; j)有毒、有害和危险品泄漏事故应 急预案; k)试航作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D防汛防台应急预案; 而事故现场处實方案 |
※懲 |
1)应制定而未制定应急预案的,扣25分; 2)应急预案不符合《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 办法》和AQ/T 9002规定的,一项扣5分,两 项扣10分,三项及以上扣25分: 3)应急预案无处置方案或措施的,每项扣3分 |
应急预案应根据有关规定报当地主 管部门备案,并通报有关应急协作单 位 |
*5 |
1)未按照规定进行备案的,扣25分; 2)未通报有关应急协作单位的,每项扣2分 | ||
应急预窠应定期评审,并根据评审结 果或实际情况的变化进行修订和完 善 |
5 |
1)未定期评审或无有关评审记录的,不得分: 2)未及时修订的,每项扣3分 | ||
应急预案的评审、发布、培训、演练 和修订应符合《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 案管理办法》 |
5 |
不符合《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规定的「 每项扣3分 | ||
11.3 应急设施、 装备、物资 (10 分) |
丘业应按规定建立应急设施,设立人 员应急疏散区,配备应急装备,储备 应急物资 |
*5 |
1)未建立应急设施,配备应急装备,储备应急物 资的,扣10分; 2)应急设施和装备物质缺一项的扣3分,缺两项 扣7分,缺三项及以上扣10分 | |
企业应对应急设施并进行经常性的 检查、维护、保养,并形成记录,确 保其完好、可靠 |
5 |
1)无检查、维护、保养记录的,不得分: 2)应急设施有不完好、不可除的,每处扣3分 | ||
11.4 应急演练 (10 分) |
企业应按照AQ/T 9007的规定,定期 组织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演练,形 成记录,并对应急演练效果进行评估 |
*5 |
I)未定期进行演练的,缺一次扣2分缺两次扣5 分,缺三次及以上扣10分: 2)无应急演练记录的,缺一次扣2分,缺两次扣5 分,缺三次及以上扣10分: 3)对应急演练效果未进行评估的,缺一次扣2分 | |
企业应根据应急演练评估结果,修 订、完善应急预案,改进应急管理工 作__________________ |
5 |
未根据评估结论修订应急预案的,每项扣3分- | ||
11. 5 事故救援 (10 分) |
企业发生事故后,应立即启动相关应 急预案,积极开展事故救援_____ |
※了 |
1)出现名故未启动应急预案开展救援的,扣10分: 2)出现较重大事故未立即救援的,终止评审 | |
企业事故应急救援结束后应编制应 急救援报告____________ |
*3 |
应急救援报告有缺项的,扣10分 |
-19
Q/CSSC 3016—2013
表A. 1 (续)
评审 项目 |
评审要素 |
评审内容 |
标准 分值 |
评审标准 |
12 事故 报告 调査 和 处理 |
12. I 事故报告 (10 分) |
企业应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处 理条例》的要求制定事故管理制度。 主要内容包括:事故报告、调查、统 计和分析、处理等 |
*5 |
1)未制定该项制度的,扣10分: 2)制度内容与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不一 致的,发现一处扣2分,发现两处扣5分,发 现三处及以上扣10分; 3)内容不完整的,缺一项扣2分,缺两项扣5分, 缺三项及以上扣10分 |
企业发生事故后,应按规定及时向上 级单位、政府有关部门报告,并妥善 保护事故现场及有关证据。必要时向 相关单位和人员通报 |
*5 |
1)未及时报告的,扣10分; 2)未有效保护现场及有关证据的,扣10分; 3)报告的事故信息内容与规定不符的,不得分 4)应通报相关单位和人员未通报的,扣3分 | ||
12. 2 事故调査 和处理 (30 分) |
企业发生事故后,应依法成立事故处 置组,明确其职责和权限,进行事故 调查或配合上级部门的事故调查 |
*10 |
1)未成立事故处置组的,扣30分; 2)未进行事故调查的,不得分; 3)不配合上级部门事故调查、隐瞒若故真实情况 的,不得分,并加扣15分 | |
企业事故处置组应根据有关证据、资 料,查明事故发生的时间、经过、人 员伤亡情况及直接经济损失等,分析 事故的直接、间接原因和事故责任, 提山整改措施和处理建议,编制事故 调查报告 |
※了 |
1)无调查报告的,扣30分; 2)对事故调查事项不清的,每项扣5分; 3)对事故原因分析不清楚,无明确结论的,每项 扣5分; 4)对事故责任分析不清楚的,无明确结论的,扣5 分; 5)未提出整改措施和处理建议的,每项扣10分 | ||
企业应向内部有关单位和人员通报 事故整改措施和处理建议 |
*3 |
D未通报的,扣30分;- 2)未通报至有关单位和人员的,每少一个单位和 人员,扣2分 | ||
企业应对事故整改措施和处理建议 提出的要求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和 验证 |
7 |
1)未进行检查和验证的,不得分; 2)有未落实项的,每缺一项,扣5分 | ||
企业应按照GB/T 6441的规定,定期 对生产事故、事件进行统计、分析, 形成报告,并向企业领导层汇报统计 分析结果 |
3 |
1)未定期统计分析的,不得分; 2)统计分析不符合规定的,每项扣2分; 3)未向领导层汇报结果的,扣3分 | ||
13 绩敏 评定 和 持续 改进 |
13. 1 绩效评定 (30 分) |
企业应制定安全生产标准化绩效评 定管理制度。主要内容包括:责任部 门、评定组织、时间、人员、内容范 雨、方法和技术、过程、报告和分析 等 |
*5 |
1)未制定该项制度的,扣30分; 2)制度内容与国家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不一致的, 发现一处扣2分,发现两处扣5分,发现三处 及以上扣30分; 3)内容不完整的,缺一项扣2分,缺两项扣5分, 却三项及以上扣30分 |
企业应根据安全生产标准化绩效评 定管理制展,得年至少一次对本企业 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实施情况进行评 定,验证各项安全生产制度措施的适 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检査安全生 产T作口标、指标的完成情况,评定 结果应形成报告,并向所有部门、所 属单位和从业人员通报,作为年度考 评的帀要依据 |
*5 |
1)年度内未进行评定的,扣30分: 2)未形成评定报告的,不得分; 3)报告内容不全面的,每项扣3分; 4)未通报评定结果的,每次扣5分 |
50
Q/CSSC 3016—2013
表A. 1 (续)
评审 项目 |
评审要素 |
评审内容 |
标准 分值 |
评审标准 |
13 绩效 评定 和 持续 改进 |
13. 1 绩效评定 (30 分) |
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结果报告应明 确下列事项: a)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效果; b)安全生产工作目标、指标的完成 情况: c)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过程中出现 的问题和缺陷,所采取的改进措 施: d)统计技术、信息技术等在安全生 产标准化实施过程中的使用情况 和效果; e)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过程中各种 资源的使用效果: f)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的适宜性、 充分性和有效性结论: g)其他相关内容 |
5 |
])未形成评定结果报告的,不得分; 2)内容不完整的,每缺一项,扣3分 |
对于贡任履行、检查监控、隐患整改、 考评考核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应由安 全生产委员会或安全领导机构讨论, 提出纠正、预防措施方案,并纳入后 续的安全工作实施计划中 |
5 |
1)应形成而未形成纠正、预防措施方案的,每项 扣5分; 2)未对前次纠正、预防措施方案的落实效果评价 的,每项扣3分 | ||
企业主要负责人应对绩效评定T作 全面负责 |
3 |
主要负责人未红1织和参与评定工作的,不得分- | ||
企业发生死亡事故后应对涉及的相 关内容.亜新进行评定 |
7 |
D未及时重断评定的,不得分; 2)评定中未提出纠正措施的,不得分; 3)评定内容有缺项的,每项扣5分 | ||
13. 2 持续改进 (10 分) |
企业应根据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评定 结果所反映的起势,制定相关匚作计 划和措施,对安全生产目标、指标、 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等进行修改完 善,持续改进,不断提高安全绩效 |
10 |
1)末制定工作计划和措施的,扣5分; 2)修订完善的记录与评定结果不一致的,每项扣2 分 |
51
Q/CSSC 3016—2013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纤维增强塑料舰船造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项目及评审标准
B. 1纤维增强塑料舰船造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项目及评审标准见表B. Io
B.2在进行自主评定和外部评审时,应按照企业的实际生产状况选择相应的需评审内容,不需要评审的 评审内容分值不应计入。
B. 3评审要素中有“※"符号的评审内容表示否定项,若该项未满足要求,则该项涉及的评审要素不得 分。
表B. 1纤维增强塑料舰船造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项目及评审标准
评审 项目 |
评审要素 |
评审内容 |
标准 分值 |
评审标准 |
1 安全 生产 目标 |
I. I 目标 (20 分) |
企业应根据自身安全生产实际,制定 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制度。主要内容包 括:安全生产目标和指标的制定、分 解、实施、检查、评估、考核、调整 等内容 |
*5 |
1)未制定该项制度的,扣20分: 2)制度内容与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不一 致的,发现一处扣2分,发现两处扣5分,发 现三处及以上扣20分; 3)内容不完整的,缺一项扣2分,缺两项扣5分, 缺三项及以上扣20分_____________ |
企业应按照安全生产日标管理制度 的规定,制定文件化的年度安全生产 目标和指标分解计划及实施计划 |
※.5 |
D无年度安全生产目标和指标分鮮计划的,扣20 分: 2)无实施计划的,扣20分______________ | ||
企业所属基层单位和部门应根据在 安全生产中的职能,将本单位同部门 的年度安全生产目标和指标分解为 本单位和部门所属机构和岗位的年 度安全生产目标,并制定实施计划 |
*5 |
1)无年度安全生产目标和指标分解计划的,不得 分; 2)无实施计划的,不得分; 3)缺一个基层单位和部门的指标实施计划的,扣2 分,缺两个扣5分,缺三个及以上扣20分 | ||
企业应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签 订安全生产负责人、班组和个人的三 级安全生产责任书。 |
5 |
签订的安全生产责任书,每发现缺一人扣1分- | ||
1. 2 检查 和 考核 (10 分) |
企业应定期对安全生产目标和指标 实施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监测J,并形 成记录 |
※耳 |
D无安全目标和指标实施情况监督记录的,扣10 分: 2)检查和监督不符合制度规定的,每发现一处扣2 分,发现两处扣4分,发现三处及以上扣10分 | |
企业应定期对安全生产IJ标和指标 的完成效果进行评估和考核,必要 时,应及时调整安全生产目标和指标 的实施计划 |
*3 |
I)未定期进行效果评估和考核的(含无评估报 告),扣10分; 2)未及时调整实施计划的,扣10分: 3)调整后的目标和指标以及实施计划未以文件形 式发布的,扣10分_________________ | ||
企业应对安全生产目标和指标实施 计划的评估、考核和调幣形成记录 |
※:5 |
1)未形成记录的,扣10分: 2)记录依存不齐全的,每发现一项扣1分,发现 两处扣3分,发现三处及以上扣10分_____ |
52
表B.1 (续)
Q/CSSC 3016—2013
评审 项目 |
评审要素 |
评审内容 |
标准 分值 |
评审标准 I |
2 纨织 机构 和和 贡 |
2. 1 组织 机构 和 人员 (40 分) |
企业应制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人I 员管理制度。明确职责、管理事项、 组织机构、人员配备要求等内容 |
*5 |
1)未制定该项制度的,扣40分: 2)制度内容与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不一致 的,发现一处扣2分,发现两处扣5分,发现三处 及以上扣40分; 3)内容不完整的,缺一项扣2分,缺两项扌口 5分,映 三项及以上扣40分________________ |
企业应根据有关规定和实际情况,设 立安全生产委员会或安全生产领导 小组,并以文件的形式确定 |
來5 |
1)未设置设立安全生产委员会或安全生产领导小 组的,扣40分; 2)未以文件形式发布的,扣40分__________ | ||
企业应设置负贵日常安全生产工作 的管理部门、应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 理人员,配备数量应根据企业从业人 员数量(含相关方人员)确定: a)从业人员50人及以下的,至少 配备一名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 员; b)从业人员300人及以下的,至少 配备两名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 员•; c)从业人员Looo人及以下的,至 少配备三名专职安全生产管理 人员: d)从业人员超过IOoO人的,每增 加Iooo人(含不满IOOO人)增 加配备一名专职安全生产管理 人员 |
※懲 |
1)未设置专门管理部门的,不得分: 2)未配备企业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扣40分: 3)配备的企业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未满足要求的, 缺一人扣2分,缺两人扣5分,缺三人及以上扣 40分 | ||
企业内部生产部门应根据部门从业-人员数量(含相关方人员)和生产任 务,配备专职或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 员: a)每150名从业人员配备一名部门 专职或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b)每般在建或在修舰船,每班次配 备或指定一名专职或兼职安全 生产管理人员 |
5 |
1)未配备部门专职或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不得 分; 2)配备的部门专职或兼职安全牛产管理人员未满足 要求的,缺一人扣1分,缺两人扣3分,缺三人及 以上扣5分 | ||
在企业内部从事生产的相关方应配 备专职或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专 职或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配备 数量应根据相关方从业人员数量、生 产班次、作业场地确定: a)每100名相关方从业人员配备一 名专职或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 员; b)每班配备一名专职或兼职安全 生产管理人员; c)每一作业场地指定一人负贡安 全生产工作 |
*5 |
1)相关方未配备無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映一个相 关方单位扣5分,缺两个相关方单位扣15分,缺 三个及以上相关方单位扣40分; I 2)相关方配备的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未满足要求 的,缺一人扣1分,缺两人扣3分,缺三的及以上 扣5分 |
S3
Q/CSSC 3016—2013
表B. 1 (续)
评审 项目 |
评审要素 |
评审内容 |
标准 分值 |
评审标准 |
2 组织 机构 和 职贡 |
2. 1 组织 机构 和 人员 (40 分) |
企业在厂外进行安装、调试、试验时, 应指定专人负责安全生产工作 |
3 |
未指定专人负责安全生产工作的,不得分 |
企业应以文件形式发布专兼职安全 生产管理人员名录 |
2 |
未以文件形式发布专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名录的, 不得分_____________________ | ||
企业的安全生产委员会或安全生产 领导小组每季度应至少召开一次安 全专题会议,跟踪上次会议工作要求 的落实情况,协调解决新出现的安全 生产问题并制订相关工作要求,会议 应形成记录或纪要 |
5 |
1)未按时召开安全专题会的,不得分: 2)无会议记录或纪要的,扣5分; I 3)未跟踪上次会议工作要求的落实情况的,扣5分; 4)未针对新出现的安全生产问题制订新的工作要求 的,扣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2. 2 职责 (20 分) |
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 明确各级单位、部门和人员的安全生 产职责。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的管理 制度,主要内容包括:各级人员和部 门安全生产职责范围、实施、检查、 考核、评审和更新等 |
來5 |
1)未制定该项制度的,扣20分: 2)制度内容与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不一致 的,发现一处扣2分,发现两处扣5分,发现三处 及以上扣20分; 3)内容不完整的,缺一项扣2分,缺两项扣5分,缺 三项及以上扣20分 | |
企业主耍负责人应全面负责安全生 产工作,并履行下列主要职责: a)建立、健全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责 任制,并保证有效执行; b)组织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 操作规程,并保证其有效实施; c)保证本单位必要的安全生产投 入,并有效实施; d)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 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隠 患; e)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 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f)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
*5 |
D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职贡不明确,扣20分; 2)末履行主耍职责,缺一项扣3分,缺两项扣5分, 缺三项及以上扣20分 | ||
企业应每半年对安全生产责任制的 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和考核,并形成记 录 |
5 |
1)未定期对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和考 核的,不得分: 2)被抽查人员对安全生产责任不清楚的,每人扣L分 | ||
企业应每年对安全生产责任制进行 适宜性评审与更新,并形成记录 |
5 |
D未定期进行适宜性评审的,不得分; 2)没有评审记录的,不得分_____________ | ||
2.3 班组安全 管理 (20 分) |
企业应制定班组安全管理制度,指定 班组安全员并明确职责,明Ι确班组长 资格、职贡和各类人员的安全生产职 责,并严格执行 |
來5 |
1)未制定该项制度的,扣20分; 2)制度内容与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不一致 的,发现一处扣2分,发现两处扣5分,发现三处 及以上扣20分: 3)内容不完整的,缺一项扣2分,缺两项扣5分,缺 三项及以上扣20分 | |
从业人员应熟悉本岗位相关的危险 源及其控制措施,严格执行安全技术 操作规程__ |
*5 |
从业人员未按操作规程进行作业的发现一处扣2分1 发现两处扣5分,发现三处及以上扣20分 | ||
定期开展安会检查活动,排査事故隐 忠并对查出的隠患实施了有效的纠 正和f页防措施,记录齐全 |
*5 |
1)未开展安全检查活动的,不得分: 2)隐患未纠正的发现一处扣2分,发现两处扣5分, 发现三处及以上扣20分_____________ |
5 I
Q/CSSC 3016—2013
表B. 1 (续)
评审 项目 |
评审要素 |
评审内容 |
标准 分值 |
评审标准 |
2组 织机 构和 职責 |
2. 3 班组安全 管理 (20 分) |
建近并执行班前会、周安全活动日和 "点检”、"巡检"制度,记录齐全。 对新员T入职、转岗和复工、全员等 均按照规定进行了安全教育培训,记 录齐全 |
5 |
1)未进行安全教育的发现一处扣2分; 2)未建立班前会,周安全活动日和“点检”、"巡 检”制度的扣2分; 3)活动记录不全的扣2分 |
3 安令 生产 投入 |
3. I 安全 生产 费用 (20 分) |
企业应按相关规定制定制定安全生 产费用管理制度。主要内容包括:安 全生产费用提取标准、年度费用计 划、使用项目、使用要求、使用办理 程序、使用状况审查等 |
*5 |
1)未制定该项制度的,扣20分; 2)制度内容与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不一 致的,发现一处扣2分,发现两处扣5分,发 现三处及以上扣20分; 3)内容不完整的,缺一项扣2分,缺两项扣5分, 缺三项及以上扣20分_____________ |
‘企业的安全生产费用应专款专用,并 建立安全生产费用使用台账 |
*5 |
D无台账的,扣20分; 2)台账内容不完整的,发现一处扣2分,发现两 处扣5分,发现三处及以上扣20分______ | ||
企业应制定安全生产费用的预算和~-使用计划,提取安全生产费用,安全 生产费用应专用于以下方面: a)完善、改造和维护安全防护设备 设施; b)配备、维护、保养应急救援器材、 设备支出和应急演练: c)开展里大危险源和事故隠患评 估、监控和整改: (I)安全生产检杳、评价(不包括新 建、改建、扩建项目安全评价)、 咨询和标准化建设; e)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 f)配备和更新现场作业人员安全 防护用品: g)安全生产适用的新技术、新标 准、新工艺、新装备的推广应用: h)安全设施及特种设备检测检验; i)其他与安全生产立接相关的物 品或活动 |
※懲 |
1)无该使用计划的,不得分; 2)使用不符合要求的,发现一处扣2分,发现两 处扣5分,发现三处及以上扣20分 | ||
3.2 T.伤 保险 (20 分) |
企业应制定工伤保险管理制度。主要 内容包括:责任部门、办理程序、缴 费比例、缴纳办理、理赔程序等 |
*5 |
1)未制定该项制度的,扣20分; 2)制度内容与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不一 致的,发现一处扣2分,发现两处扣5分,发 现三处及以上扣20分; 3)内容不完整的,缺一项扣2分,缺两项扣5分, 缺三项及以上扣20分_____________ | |
企业应缴纳足额的T伤保险费,并建 立投保档案 |
※务 |
1)未缴纳的,扣20分; 2)未建立投保档案的,扣20分; 3)未缴纳足额工伤保险费的,缺5%员工扣2分, 缺10%员工5分,缺20%员工扣20分_______ | ||
企业应保障伤亡员T获取相应的.T 伤保险赔付,并形成记录 |
※⑴ |
1)未对工伤员工进行伤残等级鉴定的,扣20分; 2)伤残等级鉴定少一人扣2分,少两人扣5分, 少三人及以上扣20分: 3)赔偿未达到国家和地方有关规定的,每涉及一 人,tn 5分; 4)有关保险评估、年费、返回资料、贿偿等记录 不全的,每缺一项扣5分____________ |
-55--
Q/CSSC 3016—2013
表B. 1 (续)
评审 项目 |
评审要素 |
评审内容 |
标准 分值 |
评审标准 |
4 法律 法规 和安 全管 理制 度 |
4. 1 法律 法规、 标准 规范 (15 分) |
企业应制定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 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要求的管理 制度,主要内容包括•:适用法律法规 和标准规范的范困、责任部门、获取 渠道和方式、标识、发放和回收、存 档等 |
*5 |
1)未制定该项制度的,扣15分; 2)制度内容与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不一 致的,发现一处扣2分,发现两处扣5分,发 现三处及以上扣15分; 3)内容不完整的,缺一项扣2分,缺两项扣5分, 缺三项及以上扣15分 |
企业各部门应及时识别和获取本部 门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 范,并跟踪、掌握有关法律法规、标 准规范的修订情况,及时提供给企业 内负责识别和获取适用安全生产法 律法规的主管部门汇总 |
2 |
D未定期识别和获取的,不得分; 2)每少一个部门定期识别和获取的,扣1分; 3)未及时汇总的,发现一项扣1分 | ||
企业应每年以文件形式发布适用的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其他 要求的清单,并及时将安全生衿法律 法规、标准规范的文件发放给相关部 门和从业人员 |
3 |
1)未定期发布清单的,不得分; 2)未向相关部门和从业人员发放文件的,不得分: 3)活单中文件有缺项的,发现一项扣1分: 4)发放文件有缺项的,发现一项扣1分 | ||
企业应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 规范,并将相关要求及时传化为本单 位的规章制度,贯彻到各项「作中 |
*2 |
D未及时转化的,发现-项扣1分: 2)制度内容勺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不一 致的,发现一处扣1分,发现两处扣2分,发 现三处及以上扣15分; | ||
企业应及时对相关从业人员进行适 用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培 训,并形成记录 |
※^ |
D未培训的,扣15分; 2)无培训记录的,扣15分; 3)每缺一项文件培训的,扣1分 | ||
4. 2 规章制度 (13 分) |
企业应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交" 件管理制段。在要内容包括:责任部 门、编制程序、编制要求、审批发布、 发放和回收、评审和修订、培训和考 核等 |
*5 |
1)未制定该项制度的,扣15分; 2)制度内容与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不一 致的,发现一处扣2分,发现两处扣5分,发 现三处及以上扣15分: 3)内容不完整的,缺一项扣2分,缺两项扣5分, 缺三项及以•上扣15分 |
,6
Q/CSSC 3016—2013
表B.1 (续)
发
3
评审 项目 |
评审要素 |
评审内容 |
标准 分值 |
评审标准 |
4 法律 法规 和 安全 管理 制度 |
4.2 规章制度 (15 分) |
企业应建立健全体系化的安全生产 规章制度,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应包 括: a)安全生产目标管理; b)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人员管理; c)安全生产责任制管理; d)安全生产费用管理: e)工伤保险管理; f)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管理; g)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管理; h)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管理; i)文件和档案管理; j)安全教育培训管理; k)建设项目"三同时”管理; 1)设备设施运行管理; m)生产设备设施验收管理: n)生产设备设施报废管理; O)作业场所、环境管理; P)危险作业许可证和现场管理: q)警示和安全防护标志管理: 『)相关方管理: s)相关方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管 理; t)变更管理; U)隐患排查治理管理: V)危险源管理; W)职业健康管理: X)应急救援管理; V)事故管理: Z)安全绩效评定管理; aa)其他必须的管理要求 |
本项为提示项,供企业自主评定和外部评审时,对 照检查用 | |
企业应根据工作需要,将有效的安全 生产规章制度发放到相关工作岗位 |
*5 |
1)未发放的,扣15分; 2)无发放记录的,不得分: 3)未及时发放到工作岗位的,发现一处扣2分, 发现两处扣5分,发现三处及以上扣15分 | ||
企业应根据工作需要,对相关岗位从 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培 训和考核,并形成记录 |
5 |
1)无培训和考核记录的,不得分: 2)每缺一项培训和考核的,扣1分 | ||
4.3 操作规程 (140 分) |
企业应制定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管理 制度。主要内容包括:责任部门、编 制程序、编制要求、审批发布、发放 和回收、评审和修江、培训和考核等 |
*5 |
1)未制定该项制度的,扣MO分; 2)制度内容与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不一 致的,发现一处扣5分,发现两处扣20分,发 现三处及以上扣Mo分; 3)内容不完整的,缺一项扣5分,缺两项扣20分, 缺三项及以上扣140分_____________ | |
企业制定的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应执 行相关的国家法律、法规、强制性国 家标准、强制性行业标准、强制性地 方标准 |
*5 |
未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发现一处 扣2分,发现两处扣5分,发现:.处及以上扣140 分 |
57
Q/CSSC 3016~2013
表B. 1 (续)
评审 项目 |
评审要素 |
评审内容 |
标准 分值 |
评审标准 |
4 法律 法规 和安 全管 理制 度 |
4. 3 操作规程 (140 分) |
企业应根据生产能力、生产工艺、生 产组织方式等情况,针对作业操作中 的安全生产风险进行辨识,编制岗位 安全操作规程,建立健全安令生产操 作规程体系,操作规程应包括下列作 业: 1)木工机械作业; 2)模具制作作业: 3)树脂搅拌作业; 4) 船艇糊制作业: 5) 分片作业; 6) 脱模作业; 7)胶衣层制作作业; 8)钻床作业: 9) 车床作业; 10)刨床作业; 11)铢床作业; ⑵磨床作业; 13)锋床作业; 14)钳工作业; 15)饭金作业: 16)机电设备安装作业: 17)焊接作业——应符合CB/T 3969 和CB 4270的相关规定; 18)发泡作业: 19)喷涂作业; 20)打磨作业: 21)抛光作业; 22)切割作业; 23)电气作业——应符合CB 3786 的相关规定: 24)起重作业——应符合CB 3660 和CB 4205的相关规定; 25)下水作业——应符合CB 4295 的相关规定; 26)制冷和空调作业; 27)密性试验作业; 28)系泊试验作业一一应符合CB 4294的相关规定; 29)航行试验作业一一应符合CB 4294的相关规定; 30)其他作业 |
LLO |
I)根据企业作业情况确定评审项目,正常缺项减 除缺项分,然后按实际考评项目评分; 2)应有项缺一项扣5分,缺两项扣20分,缺三项 及以上扣110分 |
企业应根据工作需要,将有效的安全 生产操作规程发放到相关工作岗位, 规范从业人员的生产作业行为 |
10 |
U未发放的,不得分; 2)无发放记录的,不得分; 3)未及时发放到工作岗位的,每发现-处扣I分 | ||
企业应根据工作需要,对相关岗位从 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的培 训和考核,并形成记录 |
10 |
L)无培训和考核记录的,不得分; 2)每缺一项培训和考核的,扣1分 |
58
Q/CSSC 3016—2013
表B.1 (续)
评审 项目 |
评审要素 |
评审内容 |
标准 分值 |
评审标准 |
4 法律 法规 和 女全 管理 制皮 |
4. 4 评估 (10 分) |
企业应根据相关管理制度,每年对与 安全生产有关的法律法规、标准规 范、规章制度、操作规程、技术要求 等文件的执行情况和适用性进行一 次全面复审评估,形成复审评估报告 |
5 |
1)未进行复审评估的,不得分: 2)无复审评估报告的,不得分 |
复审评估报告应对与安全生产相关 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规章制度、 操作规程、技术要求等文件的执行情 况作出继续有效、修订或废止的评估 结论_______________ |
5 |
评估报告每缺一类文件内容的,扣2分 | ||
4. 5 修订 (20 分) |
企业责任部门应根据复审评估结论、 安全检查反馈的问题、生产安全事故 案例、绩效评定结果等,制定相关安 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技术要 求等文件的制修订计划,并开展制修 订工作______________ |
10 |
1)无修订计划和记录的,不得分; 2)应修订而未修订的,每项扣2分 | |
企业应确保与安全生产有关的规章 制度、操作规程和技术要求等文件的 有效性和适用性,保证每个岗位所使 用的均为最新有效版本,及时发放新 文件、回收被废止的文件,并形成记 录__________________ |
10 |
D无收回记录的,不得分: 2)每发现一份废止文件,扣2分 | ||
4. 6 文件和档 案管理 (10 分) |
企业应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 规程和技术要求等文件和档案的管 理制度。上要内容包括:贡任部门、 归档范I制、归档要求、保存周期、保 存条件等 |
*5 |
D未制定该项制度的,扣10分; 2)制度内容9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不一 致的,发现一处扣2分,发现两处扣5分,发 现三处及以上扣10分; 3)内容不完整的,缺一项扣2分,缺两项扣5分, 缺三项及以上扣10分 | |
企业应严格执行文件和档案管理制 度,确保与安全生产有关的规章制 度、操作规程和技术要求等文件的编 制、使用、评审、修订的效力 |
5 |
1)未实行档案管理的,不得分: 2)文件档案管理不符合要求的,每份文件扣1分 | ||
企业应建立主要安全生产过程、事 件、活动、检查的安全记录档案,并 加强对安全生产记录的有效管理。安 全生产记录主要包括: a) 安全生产目标和指标实施计 戈小 b) 安全生产目标和指标实施监测 记录: c) 安全生产目标和指标评估、考 核和调整记录; d) 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名录: e) 安全生产会议记录或纪要: f) 安全生产货任制检查和考核记 录: g) 安令生产责任制评审记录: h) 安全生产费用使用台账; i) 安全生产费用预算和使用计 划: j) 工伤保险投保档案:_______ |
本项为提示项,供企业自主评定和外部评审时,对 照检查用 |
59
Q/CSSC 3016—2013
表B. 1 (续)
评审 项目 |
评审要素 |
评审内容 |
标准 分值 |
评审标准 |
4 法律 法规 和安 全全 理制 度 |
4. 6 文件和档 案管理 (10 分) |
~~工伤保险赔付记录; 1) 安全生产适用法律法规、标准 规范清单; m)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 培训记录; n)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培训和考核 记录: 0)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培训和考核 记录 P)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 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技术要 求复审评估报告; q) 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操作 规程和技术要求制修订计划: I')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 和技术要求收发记录; S)安全教育培训计划; L) 安全教育培训记录; U)安全教育培训档案; V)特种作业人员档案: W) 相关方作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 记录: X)‘安全文化建设计划: y) 新、改、扩建工程"三同时” 文件档案: Z) 设备设施台账; aa)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 bb)安全设备设施台帐; cc)女全设备设施检维修计划: dd)设备设施检维修方案: e?)危险物品处置方案: ff)风险和隐患隐患辨识、评估分 级和控制措施: gg)危险作业许可记录; hh)危险作业现场管理记录: i i)安全生产现场检查记录: jj)警示标志检查和维护记录: kk)合格相关方档案; 11)隐患档案: 硒)隐患排查方案: nn)隐患排布记录: 00)附患治理方案: PP)隐患治理临时应急预案•: qq)隠患治理评估报告: rr)危险源档案: ss)职业健康档案; 1匚)职业危⅛:场所记录: |
本项为提示项,供企业自主评定和外部评审时,对 照检查用 |
60
表B.1 (续)
Q/CSSC 3016—2013
评审 项目 |
评审要素 |
评审内容 |
标准 分值 |
评审标准 |
4 法律 法规 和 安全 管理 制度 |
4. 6 文件和档 案管理 (10 分) |
UU)职业健康防护器具记录; VV)急救用品、设备和防护用品记 录; WW)应急救援训练记录; XX)应急预案评审记录; yy)应急设施检查维保记录 ZZ)及急预案演练记录; aaa)事故应急救援报告; bbb)生产事故调查报告; ccc)生产事故、事件统计分析报告; ddd)安全生产标准化绩效评定报 告; eee)其他安全生产工作记录和档案 |
本项为提示项,供企业自主评定和外部评审时,对 照检查用 | |
5 教育 培训 |
5. 1 教育 培训 管理 (20 分) |
企业应根据《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 规定》和《安全生产培训管理办法》 等有关要求,制定安全教育培训管理 制度。主要内容包括:责任部门、培 训分类、培训程序、培训组织和实施、 效果评价等 |
*5 |
1)未制定该项制度的,不得分; 2)制度内容与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不一 致的,发现一处扣2分,发现两处扣5分,发 现三处及以上扣20分; 3)内容不完整的,缺一项扣2分,缺两项扣5分, 缺三项及以上扣20分 |
企业应确定安全教育培训主管部门, 根据管理规定及岗位需要,定期识别 安全教育培训需求,制定各类人员安 全教育培训计划,提供相应的资源保 证 |
*5 |
1)未明确主管部门的,扣20分: 2)无培训计划的,扣20分; 3)培训计划中毎缺一类培训的,扣3分 | ||
企业应根据培训计划进行安全教育 培训,做好安全教育培训记录,建色 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档案,实施分 级管理,并定期对培训效果进行评 估,根据评估结论改进培训计划 |
10 |
1)未按计划进行培训的,每次扣3分: 2)培训记录不完整的,每缺一次扣2分; 3)培训档案不完整的,每份扣1分; 4)未实行分级管理的,扣5分: 5)未定期进行效果评估的,每次扣2分; 6)未根据评估结论改进培训计划的,每次扣2分 | ||
5. 2 安全生产 管理人员 教育培训 (20 分) |
企业主要负责人应具备与本单位所 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安全 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法律法规要求 必须对其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 进行考核的,应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任 职 |
*5 |
主耍次责人未经考核合格就上岗的,不得分: 培训要求不符合《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要 求的,一人次扣2分,两人次扣5分,三人次及以 上扣20分 | |
企业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具备 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 适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法 律法规要求必须对其安令生产知识 和管理能力进行考核的,应经考核合 格后方可任职 |
8 |
D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未经3训考核合格或未按有 关规定进行再培训的,每一人扣2分: 2)培训耍求不符合《生产经营单位安令培训规定》 耍求的,每一人次扣2分 | ||
企业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根据 所负贡的生产管理职贺,由企业对其 进行相关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 程和技术要求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后 方可任职 |
7 |
1)兼欣姦膏面人员未经培训考核合格或未按有 关规定进行再培训的,每一人扣1分; 2)用训要求不符合《牛.产经管单位安全培训规定》 要求的,每一人次扣1分 |
-61-
O/CSSC 3016—2013
表B. 1 (续)
评审 项目 |
评审要素 |
评审内容 |
标准 分值 |
评审标准 |
5 教育 培训 |
5. 3 操作岗位 人员教育 培训 (50 分) |
企业应对操作岗位人员进行安全教 育和生产技能培训,使其熟悉有关的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并确认其能力符合岗位要求。未经安 全教育培训,或培训考核不合格的从 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_______ |
※企 |
未经培训考核合格就上岗的,一人次扣2分,两人 次扣10分,三人次及以上扣5()分 |
企业新进从业人员应进行企业、部 门、班组的"三级"安全教育 |
※臣 |
未进行"三瓦ʒ'安全教育的,一人次扣2分,两人 次扣10分,三人次及以上扣50分 | ||
企业应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 新设备设施投入使用前,对有关操作 岗位人员进行专门的安全教育和培 训 |
10 |
未进行专门安全教育和培训的,每一人次扣2分 | ||
企业操作岗位人员转岗、离岗六个月 以上重新上岗者,应进行部门、班组 安全教育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 」二岗__________ |
10 |
未按规定进行教育培训并考核合格就上岗的,每一 人次扣2分 | ||
5. 4 特种作业 人员教育 培训 (30 3() |
%业从事特种作业和特种设备操作 的人员,应根据《特种作业人员安全 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的要求,取 得特种作业和特种设备操作证刊方 可上岗作业。特种作业在岗人员应按 规定的期限进行复审,确保证书有效 |
*20 |
1)有特种作业和特种设备作业岗位但未配备相应 作业人员的,一个岗位扣5分,两个岗位扣15 分,三个及以上扣3G分: 2)无特种作业和特种设备作业资格证书k岗作业 的,每一人次扣2分; 3)证书过期未及时审核的,一人次扣5分,两人 次扣15分,一人次及以卜扣30分_______ | |
企业特种作业范任包括: a) 根据《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 管理办法》和《特种作业人员 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 的要求确定特种设备作业种 类、项目: b) 高空作业车作业: c)高空吊篮作业; d)坞壁作业车作业; e) 涂装作业; f)易燃易瀑和有毒有害气体检测 作业: g) 火工、冷作、碳刨、铜工作业; h) 有限空间作业 |
本项为提示项,供企业自主评定和外部评审时,对■ 照检查用 | |||
企业应建立特种作业人员档案 |
※懲 |
1)无特种作业人员档案的,扣30分; 2)档案资料不完整的,每一人次扣2分_____ | ||
5. 5 其他人员 教育培训 (10 分) |
企业应对在企业区域内从小短期作 业的相关方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 作业人员进入作业现场前,应由作业 现场所在部门对其进行进入现场前 的安全教育培训,并形成记录 |
5 |
1)未进行教育培训的,不得分: 2)无教育培训记录的,不得分: 3)对教育培训内容不清楚的,每一人次扣2分 | |
企业应对需要在生产现场活动的外 来参观、学习等人员进行有关安全规 定、可能接触到的危害及应急知识等 内容的安全教育和告知,提供相应的 劳保用品并指导正确使用,在企业内 的活动应由专人带领_______ |
5 |
1)未进行安全教育和告知的,不得分: 2)未提供相应劳保用品的,不得分: 3)无专人带领的,不得分 |
62
O/CSSC 3016—2013
表B. 1 (续)
评审 项目 |
评审要素 |
评审内容 |
标准 分偵 |
评审标准 |
5 教育 培训 |
5. 6 安全文化 建设 (10 分) |
企业应根据AQ/T 9004的要求并结合 企业的具体情况,制定企业安全文化 建设计划,通过实施安全文化建设, 促进安全生产工作 |
5 |
1)未制定计划的,不得分; 2)计划不合理的,每发现一处扣2分 |
企业应根据安全文化建设计划,采取 多种形式的安全文化活动,引导全体 从业人员的安全态度和安全行为,逐 步形成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共同遵 守、带有本单位特点的安全价值观, 实现法律和政府监管要求之上的安 全自我约束,保障企业安全生产水平 持续提高 |
5 |
D未实施计划的,不得分: 2)计划实施有缺项的,每项扣2分 | ||
6 生产 设备 设施 |
6. 1 生产设备 设施建设 (150 分) |
企业应根据《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 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建设项 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 办法》等有关耍求,制定新、改、扩 建工程“三同时”管理制度。主要内 容包括:安全生产条件论证和安全及 职业危害预评价、安全和职业病防护 设施设计审查、施工安全、工程质员 竣工验收、安全和职业病防护设备设 施验收评价等 |
*20 |
1)未制定该项制度的,扣150分: 2)制度内容与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不一 致的,发现一处扣5分,发现两处扣20分,发 现三处及以上扣150分: 3)内容不完整的,缺一项扣5分,缺两项扣20分, 缺三项及以上扣150分 |
企业建设项目的所有设备设施应符 合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要求 |
*20 |
设备设施不符合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要求的, 一处扣5分,两处扣15分,三处及以上扣150分 | ||
安全和职业」1生设备设施应与建设 项目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 经验收后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
40 |
D安全和职业卫生设备设施未同时投入使用的, 每项扣10分; 2)未经验收就投用的,每项扣10分 | ||
企业应按规定对项目建议书、可行性 研究、初步设计、总体开工方案、开 工前安全条件确认和竣工验收等阶 段进行规范管理,并建立新、改、扩 建工程"三同时”文件档案 |
40 |
1)管理不规范未按规定进行阶段确认的,每个阶 段扣10分; 2)未进行竣工验收的,不得分 | ||
企业不应采用国家或行业明令禁止 和淘汰的工艺和设备,产品和专用设 备设施的设计应经过安全评审,对新 工艺、新设备、新技术和新材料进行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分析,并制定 控制措施 |
*30 |
1)使用国家或行业明令禁止和淘汰的工艺设备, 扣150分; 2)未对产品和专用设备设施的设计进行安全评审 的,扣150分; 3)未对"四新"开展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分析的, 发现一处扣15分,发现两处扣30分,发现三 处及以上扣150分 | ||
6.2 生产设备 设施运行 管理 (360 分) |
企业应对生产设备设施进行规范化 管理,建立设备设施台帐,保证其安 全运行 |
20 |
D未建立设备设施台帐的,不得分: 2)设备设施台帐不完整的,每缺一项设备设施扣 10分 | |
企业的生产设备设施屈于特种设备 的,应符合《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的相关规定,并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技 术档案 |
20 |
L特种设备未按《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实施 使用管理的,不得分; 2)未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的,不得分; 3)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不完整的,每缺一项设 备扣10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3
Q/CSSC 3016—2013
表B. 1 (续)
评审 项目 |
评审要素 |
评审内容 |
标准 分值 |
评审标准 |
6 生产 设备 设佬 |
6.2 生产设备 我施运行 管理 (360 分) |
企业的下列设备设施应符合有关安 全管理要求和安全技术要求: 1)成型车间: 2)起亜设备: ——门座式起重机; ..桥式起重机; —流动式起重机(主耍指 汽车吊): ..电梯; —电动(手动)葫芦; ..其他起垂设备。 3)港池或作业水域——应符合CB 4296的相关规定: 4)发泡设备: 5)喷涂设•备; 6)纤维增强塑料切割设备; 7)焊接设备; 8)电力系统: --输电设备; --临时用电供也系统; 一固定式配电设备; --移动式配电设备。 9)喷涂用空旅设备; 10)吸尘用空压设备; 11)胶衣喷涂机; 12)喷枪: 13)抛光机: 14)打磨机; 15)切割机; 16)冲压设备; 17)钻床; 18)车床: 19)刨床; 20)钱床; 21)磨床; 22)组床; 23)弯管机: 24)折边机; 25)剪板机: 26)压力容⅛⅛设备: 27)通风设备; 28)北他设备、设施 |
260 |
根据企业设备设施情况确定评审项目,正常缺项减 除缺项分,然后按实际考评项目评分,应有项按实 际分数扣分 |
企业应指定专人负贡管理安全设备 设施,建立台账,对安全设备设施应 制定年度检维修计划,定期检维修 |
20 |
D未设专人管理的,不得分: 2)未建立台账的不得分; 3)未制定年度检维修计划的,不得分; 4)未定期检维修的,不得分; 5)检维修内容有缺项的,每项扣3分; 6)检维修计划有缺项的,每项扣3分 |
6 I
Q/CSSC 3016—2013
表B. 1 (续)
评审 项目 |
评审要素 |
评审内容 |
标准 分值 |
评审标准 |
6 生产 设设 设施 |
6. 2 生产设备 设施运行 管理 (360 分) |
设备设施大修前应制定检维修方案。 检维修过程中应执行隐患控制措施 并进行监督检查_________ |
20 |
未制定检维修方案的,每项设备设施扣3分 |
安全设备设施不应随意拆除、掷用或 弃置不用;确因检维修需拆除的,应 采取临时安全措施,检维修完毕后立 即复原_____________ |
20 |
1)随意拆除、挪用或弃置不用安全设备设施的, 每发现一台设备设施扣5分; 2)检维修后未及时复原的,每项扣3分 | ||
6. 3 新设备设 施验收及 旧设备设 施拆除、 报废 (60 分) |
企业相关设备设施的设计、制造、安 装、使用、检测、维修、改造、拆除 和报废,应符合有关法律法规、标准 规范的要求___________ |
※工 |
不符合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要求的,发现一项 扣5分,发现两项扣IO分,发现三项及以上扣60 分 | |
企业应制定新设备设施验收管理制 度。主要内容包括:责任部门、验收 程序、验收标准、交接要求、资产管 理等 |
*20 |
1)未制定该项制度的,扣60分: 2)制度内容与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不一 致的,发现一处扣5分,发现两处扣15分,发 现三处及以上扣60分; 3)内容不完整的,缺一项扣5分,缺两项扣15分, 缺三项及以上扣60分_____________ | ||
企业应制定旧设备设施拆除、报废的 管理制度。主要内容包括:责任部门、 拆除和报废程序、报废标准、处置要 求、资产管理第 |
※懲 |
【)未制定该项制度的,扣60分; 2)制度内容与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不一 致的,发现一处扣5分,发现两处扣15分,发 现三处及以卜二扣60分; 3)内容不完整的,缺一项扣5分,缺两项扣15分, 缺三项及以上扣60分_____________ | ||
企业应按管理制度对新设备设施进 行验收,确保使用质量合格、设计符 合要求的设备设施 |
10 |
未按管理制度规定进行验收的,每项扣5分 | ||
拆除的生产设备设施应按管理规定 进行处置。拆除的生产设备设施涉及 到危险物品的,应制定危险物品处置 方案和应急措施,并严格按规定组织 实施 |
IO |
D未按管理制度规定处胃的,每项扣5分; 2)涉及到危险物品而未制定危险物品处置方案和 应急措施的,每项扣3分 | ||
7 作业 安全 |
7. 1 生产现场 管理 和 生产过程 控制 (430 分) |
企业应加强生产现场安全管理和生 产过程的控制。对生产过程、生产现 场及环境存在的风险和隐患进行辨 识、评估分级,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并形成记录___________ |
*40 |
1)未进行风险和隐患辨识、评估分级,扣530分; 2)无风险和隐患辨识、评估分级记录的,不得分; 3)每缺…类风险和隐患辨识、评估分级的,扣LO 分:每缺一项风险和隐患控制措施的,扣5分 |
企业应制定以下作业场所、环境的安 全和职业健康管理要求和(或)控制 要求文件: 1)纤维布、纤维毡贮存仓库; 2)易燃、易爆及危险化学品库--应符合GB 15603和《危险化学 品安全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 3)设备及零部件库房; 4)模具制作场所: 5)模具贮存场所: 6)纤维布毡剪裁间; 7)树脂(包括引发剂、促进剂、触 变剂等)配料间: 8)总装车间: 9)机加工车间: 10)其他作业场所和环境 |
120 |
根据企业作业场所、环境确定的评审项目,正常缺 项减除缺项分后,按实际参评项评分,应有项缺项 按实际分数扣分 |
65
Q/CSSC 3016—2013
表B. 1 (续)
评审 项目 |
评审要素 |
评审内容 |
标准 分值 |
评审标准 |
7 作业 安全 |
7. 1 生产现场 管理 和 生产过程 控制 (430 分) |
企业应制定危险作业许可证和现场 管理制度。主要内容包括:责任部门、 作业项目及处所、危害因素分析、安 全措施、审批程序、相关作业许可证 格式等。对于需要进行现场管理的作 业,在单项作业许可证中还应明确现 场人员职责等内容________ |
*20 |
1)未制定该项制度的,扣530分; 2)制度内容与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不一 致的,发现一处扣10分,发现两处扣30分, 发现三处及以上扣530分; 3)内容不完整的,缺一项扣10分,缺两项扣30 分,缺三项及以上扣530分 |
企业应对下列危险作业实施许可管— 理,严格履行审批手续,并形成记录。 作业许可应包含危害因素分析和安 全措施等内容: a)两级及以上明火作业; b)涂装作业: c)高温作业:1 d)临时用电作业; e)【II级及以上高处作业(悬空、舷 边临空或临水); f)有限空间作业; g)能源介质和危险化学品作业; h)重大件吊装作业; i)電大件移位作业; J)下水作业; k)进出境作业: 1)进出浮船坞作业: m)放射性检验作业: " n)立体交叉作业;C⅛fi咻V 。)其他危险作业__________ |
140 |
D根据企业实际危险作业确定的评审项目,正常 缺项减除缺项分后,按实际项目评分,应有项 缺一项扣10分,缺两项扣30分,缺三项及以 上扣140分; 2)参评项发现一项审批手续不完整的扣10分,发 现两项扣30分,发现三项及以上扣140分 | ||
企业应对下列危险作业安排专人进 行现场安全管理,并形成记录,确保 安全规程的遵守和安全措施的落实: a)有限空间作业; b)重大件吊装作业; c)重大件移位作业; d)水下作业; e)进出坞作业; f)进出浮船坞作业; g)放射性检验作业; h)锅炉点火试验作业; i)密性试验作业; j)串油作业: k)试车作业: 1)其他需专人进行现场管理的危 险作业 |
110 |
1)根据企业实际危险作业确定的评审项目,正常 缺项减除缺项分后,按实际参评项评分。应有 项缺一项扣10分,缺两项扣30分,缺三项及 以上扣110分; 2)参评项发现一项危险作业未安排专人进行现场 安全管理或无现场安全管理记录的发现一项扣 10分,发现两项扣30分,发现三项及以上扣 110分 | ||
7.2 作业行为 管理 |
企业应加强生产作业行为的安全管 理。对作业行为隐患、设备设施使用 陰患、工艺技术隐患等进行辨识、分 析,在相应的作业操作跳程中规定控 制措施_____________ |
60 |
单项作业操作规程中未规定控制措施的,发现一项 )11 10分,发现两项扣20分,发现三项及以上扣 60分 |
66
30
常 项 以
发
常 :有 !及
场 扣 扣
项
扣
Q/CSSC 3016—2013
表B.1 (续)
评审 项目 |
评审要素 |
评审内容 |
标准 分值 |
评审标准 |
7 作业 安全 |
7.2 作业 行为 管理 (260 分) |
企业应对从业人员作业行为进行现 场检查,并形成记录,及时纠正违反 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的行为。主 要包括: a)使用不安全的设备设施; B.违章操作设备设施; c)在不安全的位置操作; d)未使用或未正确使用劳动防护 用品: e)设备设施的安全隐患; f)工件、物品的安全隐患: g)违章指挥; h)其他违反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 规程的行为__________ |
200 |
L)现场检查未形成记录的,扣50务 2)存在违规行为的,每发现一人次(处)扣10分, 发现两人次(处)扣30分,发现三人次(处) 及以I二扣200分 |
7.3 警小标志 (120 分) |
企业应根据作业场所的实际情况,按 照GB 2894及相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制定警示和安全防护标志管理制度。 主要内容包括:贡任部门、标志分类 和说明、标志设置要求、标志维护和 更换等_____________ |
*20 |
D未制定该项制度的,扣120分; 2)内容不完揑的,每缺一项,扣5分 | |
W:血应在下列可能产生坠落、触电、 1打击、坠物、中毒、辐射等危险因素 的作业场所以及存在危险因素的通 道、处所和设备设施上设置明显的安 全警示标志或围栏、档板或警戒区 域,进行危险警示: a)可能发生高处坠落事故的边缘、 缺口、孔洞; b)临时用电线路: c)重大件吊装作业现场: d)涂装作业现场: e)驳油作业现场; f)放射性检验作业现场; g)通道、场地中临时施工的沟、洞、 堆物: h)限行或禁行的通道、处所; 1)限高、限重、限速的通道、桥梁; j)不稳定的高.大结构物: k)易燃易爆及危险化学品仓库、临 时存放处所和操作现场; 1)易燃易爆气体能源站房、露天管 道和分配箱柜; m)变配电站室和箱柜; n)放射源和射线装置; 0)禁止操作的设备设施; P)职业危害因素现场; q)其他可能导致人员伤害的处所 |
60 |
未设置或设置的警示标志、围栏、档板、警戒区域 不符合规定的,发现一处扣IO分,发现两处扣30 分,发现三处及以上扣60分 | ||
7.3 警示标志 (120 分) |
警示标志应符合GBZ 158和CB 4203 的规定______________ |
20 |
啓示标志不符合规定的,发现一项每5分,发现两 项扣10分,发现三项及以上扣20分 | |
企业应定期对警示标志进行检查和 维护,并形成记录 |
20 |
1)未检查和维护的,不得分; 2)未形成记录的,不得分; 3)未按规定定期检在和维护的,每次扣5分; 4)每次检查不完校的,扣5分___________ |
Q/CSSC 3016—2013
表B. 1 (续)
评审 项目 |
评审要素 |
评审内容 |
标准 分值 |
评审标准 |
7 作业 安全 |
7. 4 相关方 管理 (100 分) |
企业应制定承包商、供应商等相关方 管理制度。主要内容包括:资格预审、 选择、服务前准备、作业过程、提供 的产品、技术服务、表现评估、续用 等 |
*20 |
1)未制定该项制度的,扣100分; 2)制度内容与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不一 致的,发现一处扣5分,发现两处扣20分,发 现三处及以上扣100分; 3)内容不完整的,缺一项扣5分,缺两项扣20分, 缺三项及以上扣100分______________ |
企业应制定承包商、供•应商等相关方 的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管理制度。主 要内容包括:责任部门、安全生产和 职业便康管理要求、执行文件、检查 和考核要求、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管 理协议格式等 |
*20 |
1)未制定该项制度的,扣100分: 2)制度内容与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不一 致的,发现一处扣5分,发现两处扣20分,发 现三处及以上扣100分; 3)内容不完整的,缺一项扣5分,缺两项扣20分, 缺三项及以上扣100分 | ||
企业应建立合格相关方档案。根据服 务作业行为定期识别服务行为风险, 对存在安全生产风险的情况应制定 相应的控制措施 |
20 |
D无档案的,不得分; 2)未定期进行风险评估的,每一相关方扣5分: 3)存在安全生产风险而未制定控制措施的,每项 扣5分 | ||
企业应对进入同一作业区的相关方 的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统一协调、管理 |
20 |
I)未进行统一管理的,不得分; 2)存在未统一管理现场的,每处扣5分 | ||
企业不应将项目委托给不具备相应 资质或条件的相关方。企业和相关方 的项目协议应明确规定双方的安全 生产贡任和义务 |
*20 |
D协议中未明确双方安全生产责任和义务的,每 份协议扣5分; 2)发包给无相应资质的相关方的,扣100分 | ||
7.5 变更 (40 分) |
企业应制定变更管理制度,对机构、 人员、工艺、技术、设备我施、作业 过程及环境等永久性或暂时性的变 化进行有计划的控制。主要内容包 括:责任部门、隐患分析、相关措施、 实施计划、验收程序等 |
20 |
1)未制定该项制度:的,不得分: 2)制度内容与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不一 致的,发现一处扣5分,发现两处扣20分,发 现三处及以上扣20分; 3)内容不完整的,每缺一项,扣5分,发现两姓 扣10分,发现三处及以上扣三分 | |
企业应对变更制定实施计划,对变史 的实施进行审批和验收,并对变更过 程及变更后所产生的隐患进行分析 和控制 |
20 |
1)无变更实施计划的,每项扣5分: 2)未按计划实施的,每项扣5分; 3)无审批和验收报告的,每项扣5分 | ||
8 隐患 排査 和治 理 |
8. 1 胆患排排 (15 分) |
企业应根据《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 治理暂行规定》、《危险化学品爪大危 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和CB/T 3745的规定,制定隐制排査治理管理 制度 |
*5 |
1)无该项制度的,扣15分; 2)制度内容与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不一 致的,发现一处扣2分,发现两处扣5分,发 现三处及以上扣15分; 3)内容不完整的,缺一项扣2分,缺两项扣5分, 缺三项及以上扣15分______________ |
企业应根据I总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发, 组织期故隐患排查工作,对隐忠进行 分析评估,确定吃患等级,登记建档, 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 |
*5 |
1)无僕患登记档案的,扣15分; 2)无隐患评估分级的,扣15分; 3)隐患登记档案资料不全的,每项扣5分 | ||
隐患排查前应制定附患排查方案,明 确排走的目的、范围,选择合适的排 住方法,EJ患排查方案应依据: a)育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要求: b)设计规范、管理标准、技术标准: c)企业的安全生产日标等 |
*5 |
1)无排查方案的,扣15分: 2)排查方案依据缺或不正确的,每项扣5分: 3)排查方案内容缺项的,每项扣5分 |
Hz
Q/CSSC 3016—2013
表B.1 (续)
评审 项目 |
评审要素 |
评审内容 |
标准 分值 |
评审标准 |
8 隐患 排查 和 治理 |
8. 2 排查范围 和方法 (15 分) |
企业隐患排查的范围应包括所有与 生产经营相关的场所、环境、人员、 设备设施和活动 |
*5 |
排查范围缺一处扣2分,缺两处扣5分,缺三处及 以上扣15分 |
企业应根据安全生产的需耍和特点, 采用综合检查、专业检査、季节性检 查、节假「I检査、H常检在券方式进 行隐患排查,并形成记录 |
※懲 |
1)各类检直缺一•项扣2分,缺两项扣5分,缺三 项及以上扣15分; 2)缺一类检查表扣2分,缺两类扣5分,缺三类 及以上扣15分 | ||
8. 3 隐患治理 (20 分) |
企业应根据隐患排在的结果,制定隐 患治理方案,对隐患及时进行治理。 隐患治理方案应包括: a) 整改措施: 1) 工程技术措施; 2) 管理措施: 3) 教育措施: 4) 防护措施; 5) 应急措施。 b)责任部门; c) 资源保障; d) 整改时限__ |
*5 |
1)未制定隐患治理方案的,扣20分; 2)隐患治理方案内容不全的,缺一项扣2分,缺 两项扣5分,缺三项及以上扣20分; 3)未按时限完成隐患治理的,每项扣5分 | |
企业在連大事故隠患治理前应采取 临时控制措施并制定应急预案 |
*5 |
应制定而未制定预案的,发现一项扣20分 | ||
企业在隐患治理完成后,应対■治理情 况进行验证和效果评估,并形成报告 |
*5 |
未形成验证或评估报告的,发现一项扣2分,发现 两项扣5分,发现三项及以上扣20分 | ||
重大事故丽和隠患排查治理统计 分析情况应按规定向安全代管部门 和相关部门报告。__ |
*5 |
重大事故隠患和隙患排查治理统计分析报告未按 规定」二报的扣20分。 | ||
8. 4 预测预警 (10 分) |
企业应根据生产经营状况及IS患坏一 查治理情况,运用定量的安全生产预 测预警技术,建立体现企业安全生产 状况及发展趋势的预警系统 |
5 |
D无安全预警系统的,不得分; 2)未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测算和预报的,每项 扣1分: 3)未将隐患排査治理情况纳入安全预警系统的, 每项扣1分____________________ | |
企业应根据预警系统反映的问题,及 时制定锌对性预防措施并组织实施, 对实施效果进行验证、评价 |
5 |
D未针对问题制定预防措施的,每项扣1分;- 2)未实施预防措施的,每项扣2分; 3)未对实施效果进行验证、评价的,每项扣2分 | ||
9 重大 危险 源监 控 |
9. 1 辨识 和 评估 (10 分) |
企业应根据 GB 15603、GB/T 16856? K GB/T 16856.2、GB 18218 和《危险化 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 制定危险源管理制度。主变内容包 括:贡任部门、方法、范围、程序、 控制原则、回顾、打续改进等 |
*5 |
1)未制定该项制度的,扣10分; 2)制度内容与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不一 致的,发现一处扣2分,发现两处扣5分,发 现三处及以上扣10分: 3)内容不完整的,缺一项扣2分,缺两内扣5分, 缺三项及以上扣10分 |
企业应根据危险源管理制度对本单 位的危险设备设施、系统、场所进行 危险源辨识和安全评佔,确定危险源 |
*5 |
1)未进行辨识和评估的,扣10分: 2)辨识和评估不充分、准确的,发现一处扣2分, 发现两处扣5分,发现三处及以上扣10分 | ||
9. 2 登记建档 和备.案 (IO 分) |
企业应对确认的危险源及时登记建一 档 |
5 |
1)无危险源档案资料的,不得分; 2)档案资料不全的,每处扣2分 | |
企业应按照相关规定,将重大危险源 向安全监管部门和相关部门备案 |
*3 |
1)未备案的,扣10分; 2)备案资料不全的,每项扣2分_________ | ||
检测用的放射源和设备应按照有关 规定取得放射物品使用许可证 |
2 |
1)未办理许可证的,不得分; 2)每少一项许可证的,扣1分___________ |
69
Q/CSSC 3016—2013
表B. 1 (续)
评审 项目 |
评审要素 |
评审内容 |
标准 分值 |
评审标准 I |
9 重大 危险 源监 控 |
9. 3 监控 和 管理 (20 分) |
企业应根据危险源管理制度,制定危 险源安全管理监控的技术措施和组 织措施: a)技术措施主要内容包括:设计、 建设、运行、维护、检查、检验 等: b)组织措施主要内容包括:职责明 确、人员培训、防护器具配置、 作业要求等 |
10 |
1)无监控技术措施的,扣10分; 2)无监控组织措施的,扣10分; 3)监控技术措施和组织措施不全的,每项扣3分 |
蔭业应实施危险源监控技术措施和 组织措施 |
7 |
监控技术措施和组织措施实施不全的,每项扣3 分 | ||
舎业应在危险源现场设置安全警示 标志 |
3 |
每缺一处警示标志的,扣1分~ | ||
10 职业 健康 |
10. 1 职业健康 管理 (120 分) |
企业应根据《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 管理规定》和GBZ/T 225建立职业健 康管理制度。主要内容包括:贡任部 门、体检规定、职业健康培训、岗位 劳保用品配备、职业危害检测、职业 危害处置、职业健康档案、危害报警 设置、现场急救用品配置等 |
*5 |
1)未制定该项制度的,扣120分; 2)制度内容与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不一 致的,发现一处扣5分,发现两处扣20分,发 现三处及以上扣120分; 3)内容不完整的,缺一项扣5分,缺两项扣20分, 缺三项及以上扣120分 |
企业应根据《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 监督管理办法》和GBZ 188规定,对 从业人员进行上岗、在岗和离岗体 检。对于提示进行复查的从业人员, 应安排复查 |
15 |
4)未定期对危害作业员人进行体检的,每少一人 次扣5分: 5)未安排复自的,每少一人次扣5分 | ||
企业应为从小有毒、有害、放射性等 有职业健康危害作业岗位的从业人 员建立职业健康档案 |
15 |
I)未建立职业健康档察的,不得分: 2)职业健康档案每缺一人的,扣5分 | ||
企业应结合从业人员所从于的作业 岗位,根据GB/T 11651的规定制定 个人防护装备配发标准 |
5 |
1)未制定个人防护装备配发标准的,不得分; 2)作业岗位不全的,每缺一个岗位,扣2分 | ||
企业应按个体防护装备配发标准,为 从业人员提供劳防用品 |
10 |
劳防用品配备不全的,每项或每一人次扣3分- | ||
企业在职业健康检查中发现有马所 从事职业相关的健康损害的从业人 员,应调离原工作岗位,并妥善安置 |
5 |
应调离而未调离并妥善安置的,每一人次扣3分 | ||
企业应根据 GBZ 159、GBZ/T 160、 GBZ/T 189、GBZ/T 192 的相关规定, 定期对作业场所职业危害进行检测, 在检测点设置标识牌予以筑細,并将 检测结果存入档案 |
20 |
1)未定期识别作业场所职业危守因素的或未进行 检测的,不得分; 2)检测的周朔、地点、有毒有害因索等不符合要 求的,•毎項瓶3分; 3)存在危害的检.涮点未设置标识的,缺一处扣3 分; 4)检测结果未存档的,一次扣2分________ | ||
企业作业场所的有古因索职业接触 限值应满足: a)化学有害因素的职业接触限值 不超过GBZ 2. 1规定; b)物理因素的职业接触限值不超 过GBZ 2.2的规定; c)放射性物质的剂量不超过GB 18871的规定,使用放射性核素 时,遵守GB 8703的以!定 |
※懲 |
企业场所存書因索职业接触限值超标的,发现 一场所扣5分,发现两个场所扣20分,发现三 处及以.卜,场所扣120分 |
70
表B.1 (续)
Q/CSSC 3016—2013
评审 项目 |
评审要素 |
评审内容 |
标准 分值 |
评审标准 |
LO 职业 健康 |
10. 1 职业健康 管理 (120 分) |
对于产生职业危害的作业场所,应采 取防治措施,并形成记录 |
*5 |
1)未采取防治措施的,扣120分: 2)未形成记录的,不得分; 3)应采取防治措施而未采取的,每一场所扣5分 |
对于存在职业危害的作业场所,作业 人员应佩戴防护用具 |
LO |
在应佩感防护用具的场所,发现未佩戴防护用具的 人员,每一人次扣5分 | ||
对可能发生急性职业危害的有毒、有 害工作场所,应设置报警装置,制定 应急预案,配置现场急救用品、设备, 设置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 并定期组织演练 |
*10 |
1)未设置报警装置,每缺一处扣5分: 2)缺报警装置或不能正常工作的,每缺一处扣5 分: 3)无应急预案的,扣120分: 4)无急救用品、设备、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 险区的,不得分_______________ | ||
各种防护器具应定点存放在安全、便 于取用的地方,并有专人负责保管, 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并形成记录 |
5 |
1)未指定专人保管的,不得分; 2)未定期校验和维护的,每一次扣3分 | ||
企业应指定专人对现场急救用品、设 备和防护用品进行经常性的检维修, 定期检测其性能,确保其处于正常状 态 |
5 |
I)未指定专人负责的,不得分; 2)日常检维修每缺一次,扣3分: 3)有不能正常使用的,每项扣3分 | ||
10. 2 职业危害 告知和警 示 (20 分) |
企业与从业人员订立劳动合同时,应 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 及其后果和防护措施如实告知从业 人员,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 |
※工 |
未在劳动合同中写明的,发现一份扣5分,发现两 份扣15分,发现三份及以上扣20分 | |
企业应采用有效的方式对从业人员 及相关方进行培训和宣传,使其了解 生产过程中的职业危害、预防和应急 处理措施,降低或消除危害后果 |
3 |
未进行培训和宣传的,不得分 | ||
对存在严重职业危害的作业岗位,应 按照GBZ 158要求设置警示标识和警 示说明。警示说明应载明职业危害的 种类、后果、预防和应急救治措施 |
7 |
1)未设置警示标识的,每个岗位扣3分; 2)未设置警示说明的,每个岗位扣3分: 3)警示说明不完整的,每个岗位扣L分 | ||
10.3 职业危害 申报 (10 分) |
企业应按《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 法》的要求及时、如实向当地主管部 门申报生产过程存在的职业危害因 素,并依法接受其监督 |
*5 |
1)未如实向当地主管部门申报,扣10分; 2)申报内容不符合规定的,每项扣2分 | |
企业的职业危害因素发生变化时,应 向原申报主管部门申请变更 |
*5 |
1)应申请变更而未申请变更的,扣10分: 2)申请变更有缺项的,每项扣3分 | ||
11 应急 救援 |
11. 1 应急机构 和队伍 (25 分) |
企业应根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制 定事故应急救援管理制度。主要内容 包括:机构和职责、应急预案制定要 求、应急资源管理和使用、事故救援 实施等 |
5 |
T)*相j京该项制展的,扣25分; 2)制度内容与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池规范不一 致的,发现一处扣2分,发现两处扣5分,发 现二处及以上扣25分: 3)内容不完整的,缺一项扣2分,缺两项川5分, 缺二项及以上扣25分 |
企业应按规定建立安全生产应急管 理机构或指定专人负责安全生产应 急管理工作__ |
*5 |
未按规定建立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构或指定专人 负贡的,扣25分 | ||
企业应建立与本单位安全生产特点 相适应的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或指 定专兼职应急救援人员______ |
*5 |
1)未建立队伍或指定专兼职人员的,扣25分:— 2)队伍或人员不能满足要求的,不得分 |
71
O/CSSC 3016—2013
表B. 1 (续)
评审 项目 |
评审要素 |
评审内容 |
标准 分值 |
评审标准 |
11 应急 救援 |
11. 1 应急机构 和队伍 (25 分) |
企业应定期组织专兼职应急救援队 伍和人员进行训练,并形成记录 |
5 |
1)未定期训练的,不得分; 2)无训练记录的,不得分: 3)未按规定进行训练的,每缺一次扣5分 |
无需建立应急救援队伍的,可与附近 具备专业资质的应急救援队伍签订 服务协议 |
5 |
1)应签订服务协议而未签订的,不得分: 2)服务协议过期或失效的,不得分 | ||
11. 2 应急急案 (25) |
企业应根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管理办法》和AQ/T 9002的规定制定 可能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并针对重点作业岗位制定应急处置 方案或措施,形成安全生产应急预案 体系。应包括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 急预案和现场处置预案,例如: a)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 b)高处坠落事故应急预案: c)物体打击事故应急预案; d)触电事故应急预案 e)中毒窒息事故应急预案; f)淹溺事故应急预案: g)起重事故应急预案; h)火灾、爆炸事故应急预案; i)特种设备事故应急预案; j)有僚、有害和危险品泄漏事故应 急预案; k)试航作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1)防汛防台应急预案: m)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
※懲 |
1)应制定而未制定应急侦案的,扣25分; 2)应急预案不符合《生产安全屮故应急预案管理 办法》和AQ/T 9002规定的,一项扣5分,两 项扣10分,三项及以上扣25分; 3)应急预案无处置方案或措施的,每项扣3分 | |
"'应急预案应根据有关规定报当地主 管部门备案,并通报有关应急协作单 位 |
*5 |
1)未按照规定进行济案的,扣25分: 2)未通报有关应急协作单位的,每项扣2分 | ||
应急预案应定期评审,并根据评审结 果或实际情况的变化进行修订和完 善 |
5 |
D未定期评审或无有关评审记录的,不得分; 2)未及时修订的,每项扣3分 | ||
应急预案的评审、发布、培训、演练 和修订应符合《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 案管理办法》 |
5 |
不符合《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规定的, 每项扣3分 | ||
11.3 应急设 施、装备、 物资 (Io 分) |
企业应按规定建立应急设施,设立人 员应急硫散区,配备应急装备,储备 应急物资 |
*5 |
D未建立应急设施,配备应急装备,储备应急物 资的,扣10分; 2)应急设施和装备物质缺一项的扣3分,缺两项 扣7分,缺三项及以上扣10分_________ | |
企业应对应急设施并进行经常性的 检查、维护、保养,并形成记录,确 保其完好、可靠 |
5 |
D无检查、维护、保养记录的,不得分; 2)应急设施有不完好、不可靠的,每处扣3分 | ||
1 L 4 应急演演 (10 分) |
企业应按照AQ/T 9007的规定,定期 组织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演练,形 成记录,并对应急演练效果进行评估 |
*5 |
D未定期进行演练的,缺一次扣2分,缺两次扣5 分,缺三次及以上扣10分; 2)无应急演练记录的,缺一次扣2分,缺两次扣5 分,缺三次及以上扣10分; 3)对应急演练效果未进行评估的,每缺一次扣2 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2
表B. 1 (续)
Q/CSSC 3016—2013
引理 两
:的,
麺^
耳项
扣5
f∏5
∏ 2
评审 项目 |
评审要素 |
评审内容 |
标准 分值 |
评审标准 |
11 应急 救援 |
11.4 应急演练 (10 分) |
企业应根据应急演练评估结果,修 订、完善应急预案,改进应急管理工 作 |
5 |
未根据评估结论修订应急预案的,每项扣3分- |
11. 5 事故救援 (10 分) |
企业发生事故后,应立即启动相关应 急预案,积极开展屮故救援 |
*7 |
D出现事故未启动应急预案开展救援的,扣10分: 2)出现较建大事故未立即救援的,终止评审 | |
企业事故应急救援结束后应编制应 急救援报告 |
*3 |
3)应急救援报告有缺项的,扣10分 | ||
L2 事故 报告 调查 和处 理 |
12. I 事故报告 (10 分) |
企业应根据《生产安金事故报告和处 理条例》的要求制定事故管理制度。 主要内容包括:事故报告、调查、统 计和分析、处理等 |
*5 |
1)未制定该项制度的,扣10分; 2)制度内容与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不一 致的,发现一处扣2分,发现两处扣5分,发 现三处及以上扣10分; 3)内容不完整的,缺一项扣2分,缺两项扣5分, 缺三项及以上扣10分 |
企业发生事故后,应按规定及时向上 级单位、政府有关部门报告,并妥善 保护事故现场及有关证据。必耍时向 相关单位和人员通报 |
※^ |
1)未及时报告的,扣10分; 2)未有效保护现场及有关证据的,扣10分: 3)报告的事故信息内容与规定不符的,不得分 4)应通报相关单位和人员未通报的,扣3分 | ||
12. 2 事故调査 和处理 (30 分) |
企业发生.任故后,应依法成U事故处 置纽,明确JC职责和权限,进行事故 调查或配合上级部门的事故调查 |
※山 |
1)未成立加山处克疝的,扣30分: 2)未进行事故调查的,不得分: 3)不配合」二级部门事故调查、隐瞒少故真实情况 的,不得分,并加扣15分 | |
企业事故处置组应根据有关证据、资 料,杳明事故发生的时间、经过、人 员伤亡情况及直接经济损失等,分析 事故的直接、间接原因和事故货任, 提出整改措施和处理建议,编制事故 调查报告 |
欢7 |
I)无调查报芹的,扣30分; 2)对事故调查事J页不清的,每项扣5分; 3)对事故原因分析不清楚,无明确结论的,每项 扣5分: 4)对事故责任分析不清楚的,无明确结论的,扣5 分; 5)未提H;整改措施和处理建议的,每项扣10分 | ||
企业应向内部有关单位和人员通报 事故整改措施和处理建议 |
*3 |
1)未通报的,扣30分; 2)未通报至有关单位和人员的,每少一个单位和 人员,扣2分 | ||
企业应对费故整改措施和处理建议 提出的要求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和 验证 |
7 |
1)未进行检查和验证的,不得分; 2)有未落实项的,每缺一项,扌n 5分 | ||
企就取按照GB/T 6441的观定,定期 对生产步故、事件进行统计、分析, 形成报告,并向企业领导层•:L报统计 分析结果 |
3 |
1)未定期统计分析的,不得分: 2)统计分析不符合规定的,每项扣2分: 3)未向领导层汇报结果的,扣3分 |
73
O/CSSC 3016—2013
表B. 1 (续)
评审 项目 |
评审要素 |
评审内容 |
标准 分值 |
评审标准 |
13 绩效 评定 和持 续改 进 |
13. 1 纟贞效评定 (30 分) |
企业应制定安全生产标准化绩效评 定管理制度。主要内容包括:责任部 门、评定组织、时间、人员、内容范 围、方法和技术、过程、报告和分析 等 |
*5 |
D未制定该项制度的,扣30分; 2)制度内容与国家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不一致的, 发现一处扣2分,发现两处扣5分,发现三处 及以上扣30分: 3)内容不完整的缺一项扣2分,缺两项扣5分, 缺三项及以上扣30分 |
企业应根据安全生产标准化绩效评 定管理制度,每年至少一次对本企业 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实施情况进行评 定,验证各项安全生产制度措施的适 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检查安全生 产工作目标、指标的完成情况,评定 结果应形成报告,并向所有部门、所 属单位和从业人员通报,作为年度考 评的重要依据 |
*5 |
D年技内未进行评定的,扣30分; 2)未形成评定报告的,不得分: 3)报告内容不全面的,每项扣3分; 4)未通报评定结果的,每次扣5分 | ||
13. 1 绩效评定 (30 分) |
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结果报告应明 确下列事项: a)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效果: b)安全生产工作目标、指标的完成 情况; c)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过程中H: 现的问题和缺陷,所采取的改进 措施: d)统计技术、信息技术等在安全生 产标准化实施过程中的使用情 况和效果; e)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过程中各 种资源的使用效果: 3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的适宜性、 充分性和有效性结论; g)其他相关内容 |
5 |
1)未形成评定结果报告的,不得分; 2)内容不完整的,每缺一项,扣3分 | |
对于责任履行、检查监控、隐患整改、 考评考核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应由安 全生产委员会或安全领导机构讨论, 提出纠正、预防措施方案,并纳入后 续的安全工作实施计划中 |
5 |
1)应形成而未形成纟吼、预防措施方案的,每项 扣5分; 2)未对前次纠正、预防措施方案的落实效果评价 的,每项扣3分 | ||
企业上要负责人应对绩效评定工作 全面负责 |
3 |
主要负贡人未组织和参与评定工作的,不得分- | ||
企业发生死亡事故后应对涉及的相 关内容重新进行评定 |
7 |
1)未及时帀新评定的,不得分: 2)评定中定中未纠正措施的,不得分: 3)评定内容有缺项的,每项扣5分________ | ||
13.2 持续改进 (10 分) |
企业应根据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评定 结果所反映的趋势,制定相关工作计 划和措施,对安公生产日标、指标、 规堂制度、操作规程等进行修改完 善,持续改进,不断提高安全绩效 |
10 |
J)未制定二「作计划和措施的,扣5分; 2)修订完善的记录E评定结果不一致的,每项扣2 分 |
的,
Ξ½
工
你
Z价
12
Q/CSSC 3016—2013
附录C (规范性附录) 木质舰船造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项目及评审标准
C. 1木质舰船造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项目及评审标准见表C. L
C.2在进行自主评定和外部评审时,应按照企业的实际生产状况选择相应的需评审内容,不需要评审的 评审内容分值不应计入。
C. 3评审耍素中有“※”符号的项目表示否定项,若该项未满足要求,则该项涉及的评审耍素不得分。
表C. 1木质舰船造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项目及评审标准
评审 项目 |
评审要素 |
评审内容 |
标准 分值 |
评审标准 |
1 安全 生产 目标 |
1. 1 目标 (20 分) |
企业应根据自身安全生产实际制 定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制度。主要内 容包括:安全生产目标和指标的制 定、分解、实施、检查、评估、考 核、调整等内容 |
*5 |
D未制定该项制度的,扣20分: 2)制度内容与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不一 致的,发现一处扣2分,发现两处扣5分,发 现三处及以上扣20分: 3)内容不完整的,缺一项扣2分,缺两项扣5分, 缺三项及以上扣20分_____________ |
企业应按照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制度 的规定,制定文件化的年度安全生 产目标和指标分解计划及实施计划 |
*5 |
1)无年度安全生产目标和指标分解计划的,扣2 分; 2)无实施计划的,扣20分 | ||
企业所属基层单位和部门应根据在 安全生产中的职能,将本单位和部 门的年度安全生产目标和指标分解 为本单位和部门所属机构和岗位的 年度安全生产目标,并制定实施计 划___________ |
×5 |
I)无年度安全生产目标和指标分解计划的,不得 分; 2)无实施计划的,不得分; 3)缺一个批层单位和部门的指标实施计划的,扣2 分,缺两个扣5分,缺Y个及以上扣20分 | ||
企业应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姿 订安全生产负责人、班组和个人的三 级安全生产责任书。 |
5 |
签订的安全生产责任书,每发现缺一人扣1分- | ||
ɪ. 2 检查 和 考核 (10 分) |
企业应定期对安全生产目标和指标 实施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监测I,并 形成记录 |
※乙 |
D无安全目标和指标实施情况监督记录的,扣10 分; 2)检查和监督不符合制度规定的,每发现一处扣2 分,发现两处扣4分,发现三处及以上扣10分 | |
企业应定期对安全生产目标和指标 的完成效果进行评估和考核,必要 时,应及时调整安全生产目标和指 标的实施计划 |
*3 |
D未定期进行效果评估和考核的(含无评估报 告),扣10分: 2)未及时调整实施计划的,扣10分; 3)调整后的目标和指标以及实施计划未以文件形 式发布的,扣10分________________ | ||
企业应对安全生产目标和指标实施 计划的评估、考核和调整形成记录 |
※:3 |
1)未形成记录的,扣10分; 2)记录保存不齐全的,每发现一项扣1分,发现 两处扣3分,发现三处及以上扣10分_____ | ||
2 组织 机构 和职 责 |
2. 1 组织 机构 和 人员 (40 分) |
企业应制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人 员管理制度。明确职责、管理事项、 组织机构、人员配备要求等内容 |
來5 |
D未制定该项制度的,扣40分: 2)制度内容向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不一 致的,发现一处扣2分,发现两处扣5分,发 现三处及以上扣40分; 3)内容不完整的,缺一项扣2分,缺两项扣5分, 缺三项及以上扣40分_____________ |
企业应根据有关规定和实际情况, 设立安全生产委员会或安全生产领 导小组,并以文件的形式确定 |
*5 |
D未设置设立安全生产委员会或女全生产领导小 组的,扣40分: 2)未以文件形式发布的,扣40分 |
O/CSSC 3016—2013
表C1 (续)
评审 项目 |
评审要素 |
评审内容 |
标准 分值 |
评审标准 |
2 组织 机构 和职 责 |
2. 1 组织 机构 和 人员 (40 分) |
企业应设置负责日常安全生产工作 的管理部门应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 理人员,配备数量:应根据企业从业 人员数量(含相关方人员)确定: a)从业人员50人及以下的,至少 配备一名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 员: b)从业人员300人及以下的,至 少配备两名专职安全生产管理 人员; c)从业人员IoOO人及以下的,至 少配备三名专职安全生产管理 人员: d)从业人员超过IoOO人的,每增 加IOOO人(含不满1000人) 增加配备一名专职安全生产管 理人员 |
※懲 |
D未设置专门管理部门的,不得分: 2)未配备企业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扣40分; 3)配备的企业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未满足要求 的,缺一人扣2分,缺两人扣5分,缺三人及 以上扣40分 |
企业内部生产部门应根据部门从业 人员数量(含相关方人员)和生产 任务,配备专职或兼职安全生产管 理人员: a)每150名从业人员应配备一名 部门专职或兼职安全生产管理 人员: b)每艘在建或在修舰船,每班次 应配备或指定一名专职或兼职 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
5 |
1)未配备部门专职或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 不得分: 2)配备的部门专职或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未满 足要求的.缺一人扣1分,缺两人扣3分,缺 二:人及以上扣5分 | ||
在企业内部从事生产的相关方应配 备专职或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专职或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配 备数量应根据相关方从业人员数 量、生产班次、作业场地确定: a)每100名相关方从业人员应配 备一名专职或兼职安全生产管 理人员; b)每班应配备一名专职或兼职安 全生产管理人员; c)每一作业场地应指定一人负责 安全生产工作 |
*5 |
I)相关方未配备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缺一 个相关方单位扣5分,缺两个相关方单位扣15 分,缺三个及以上相关方单位扣40分; 2)相关方配备的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未满足要 求的,缺一人扣1分,缺两人扣3分,缺三人 及以上扣5分 | ||
企业在厂外进行安装、调试、试验 时,应指定专人负责安全生产工作 |
3 |
未指定专人负责安全生产工作的,不得分 | ||
企业应以文件形式发布专兼职安全 生产管理人员名录 |
2 |
未以文件形式发布专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名录 的,不得分 | ||
企业的安全生产委员会或安全生产 领导小组每季度应至少召开一次安 全专题会议,跟踪上次会议工作要 求的落实情况,协调解决新出现的 安全生产问题并制订相关工作要 求,会议应形成记录或纪要 |
5 |
D未按时召开安全专题会的,不得分; 2)无会议记录或纪要的,扣5分; 3)未跟踪上次会议工作要求的落实情况的,扣5 分; 4)未针对新出现的安全生产问题制订新的工作要 求的,扣5分 |
76
Q/CSSC 3016—2013
表C. 1 (续)
评审 项目 |
评审要素 |
评审内容 |
标准 分值 |
评审标准 |
2 组织 机构 I和 职责 |
2.2 职责 (20 分) |
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 明确各级单位、部门和人员的安全 生产职责。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的 管理制度,主要内容包括:各级人 员和部门安好生产职责范围、实施、 检查、考核、评审和史新等 |
*5 |
1)未制定该项制度的,扣20分; 2)制度内容与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不一 致的,发现一处扣2分,发现两处扣5分,发 现三处及以上扣20分; 3)内容不完整的,缺一项扣2分,缺两项扣5分, 缺三项及以上扣20分 |
企业主要负责人应全面负责安全生 产工作,并履行下列主要职责: a)建立、健全本单位的安全生产 责任制,并保证有效执行; b)组织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 操作规程,并保证其有效实施; c)保证本单位必要的安全生产投 入,并有效实施; d)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 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 隐患: e)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 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f)及时、如实报备生产女金事故 |
*5 |
1)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职责不明确,扣20分; 2)未履行主要职责,缺一项扣3分,缺两项扣5 分,缺三项及以上扣20分 | ||
企业应每半年对安全生产责任制的 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和考核,并形成 记录 |
5 |
D未定期对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和 考核的,不得分: 2)被抽查人员对安全生产责任不清楚的,每一人 扣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企业应每年对安全生产责任制进行 适宜性评市与更新,并形成记录 |
5 |
1)未定期进行适宜性评审的,不得分: 2)没有评审记录的,不得分____________ | ||
2.3 班组 安全 管理 (20 分) |
企业应制定班组安全管理制度,指 定流组安全员并明确职责,明确班 组K资格、职責和各类人员的安全 生产职责,并严格执行 |
*5 |
D未制定该项•制度的,扣20分; 2)制度内容与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不一 致的,发现一处扣2分,发现两处扣5分,发 现三处及以上扣20分; 3)内容不完整的,缺一项扣2分,缺两项扣5分, 缺三项及以上扣20分; 4)未指定班组安全员并明确职责的扣3分; 5)未明确班组长资格、职责的扣3分 | |
从业人员应與悉本岗位相关的危险 源及其控制措施,严格执行安全技 术操作规程 |
*5 |
从业人员未按操作规程进行作业的发现一处扣2 分,发现两处扣5分,发现三处及以上扣20分 | ||
定期开展安全检:i⅛活动,排查事Sr 隠患9f对查出的隐患实施了有效的 纠正和預防措施,记录齐全 |
*5 |
1)未开展安全检查活动的,不得分; 2)隠患未纠正的发现一处扣2分,发现两处扣5 分,发现三处及以上扣20分 | ||
建立并严格执行0吊T我敏澤活动 日和"点检”、"巡检"制度,记录齐 全,对新员工入职、转岗和复工、全 员等均按照规定进行了安全教行培 训,记录齐全 |
5 |
1)未进行安全教育的发现一处扣2分; 2)未建立班前会、周安全活动日和“点检”、“巡 检”制度的扣2分: 3)活动记录不全的扣2分 |
Q/CSSC 3016—2013
表C 1 (续)
満
缺
15
要 入
要
评审 项目 |
评审要素 |
评审内容 |
标准 分值 |
评审标准 |
2 组织 机构 和 职责 |
2. 2 职责 (20 分) |
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 明确各级单位、部门和人员的安全 生产职责。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的 管理制度,主要内容包括:各级人 员和部门安全生产职责范围、实施、 检查、考核、评审和更新等 |
*5 |
1)未制定该项制度的,扣20分; 2)制度内容与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不一 致的,发现一处扣2分,发现两处扣5分,发 现三处及以上扣20分; 3)内容不完整的,缺一项扣2分,缺两项扣5分, 缺三项及以上扣20分 |
企业主要负责人应全面负责安全生 产工作,并闕行下列主要职责: a)建立、健全本单位的安全生产 责任制,并保证有效执行; b)组织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 操作规程,并保证其有效实施: c)保证本单位必要的安全生产投 入,并有效实施; d)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 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 隐患: e)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 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F)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
*5 |
1)企业主要负責人安全生产职责不明确,扣20分; 2)未履行主要职责,缺一项扣3分,缺两项扣5 分,缺三项及以上扣20分 | ||
企业应每半年对安全生产责任制的 落实情况进行检住和考核,并形成 记录 |
5 |
1)未定期对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和 考核的,不得分; 2)被抽貧人员对女全生产责任不清楚的,每一人 扣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企业应每年对安全生产贡任制进行 适⅛性评审与更新,并形成记录 |
5 |
1)未定期进行适宜性评审的,不得分; 2)没有评审记录的,不得分____________ | ||
2.3 班组 安全 管理 (20 分) |
企业应制定班组安全管理制度,指 定班组安全员并明确职责,明确班 组长资格、职贡和各类人员的安全 生产职责,并严格执行 |
*5 |
1)未制定该项制度的,扣20东 I 2)制度内容与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不一 致的,发现一处扣2分,发现两处扣5分,发 现三处及以上扣20分; I 3)内容不完整的,缺一项扣2分,缺两项扣5分, 缺三项及以上扣20分; 4)未指定班组安全员并明确职责的扣3分; 5)未明确班组长资格、职责的扣3分 | |
从业人员应熟悉本岗位相关的危险 源及其控制措施,严格执行安全技 术操作规程 |
*5 |
从业人员未按操作规程进行作业的发现一处扣2 分,发现两处扣5分,发现三处及以上扣20分 | ||
定期开展安全俭先活动,排查事⅛Γ 隐患并对查出的检患实施了有效的 纠正和预防措施,记录齐全 |
*5 |
1)未开展安全检查活动的,不得分: 2)隐,患未纠正的发现一处扣2分,发现两处扣5 分,发现三处及以上扣20分 | ||
建立并严格执行班前会、周安全活动 口和“点检”、"巡检"制度,记录齐 全。对新员工入职、转岗和复工、令 员等均按照规定进行了安全教育培 训,记录齐全 |
5 |
未进行安全教育的发现一处扣2分; 2)未建立班前会、周安全活动日和“点检”、“巡 检”制度的扣2分: 3)活动记录不全的扣2分 |
77
Q/CSSC 3016—2013
表C. 1 (续)
评审 项目 |
评审要素 |
评审内容 |
标准 分值 |
评审标准 |
3 女全 生产 投入 |
3. L 安全生产 费用 (20 分) |
企业应按相关规定制定安全生产费 用管理制度。主要内容包括:安全 生产费用提取标准、年度费用计划、 使用项目、使用要求、使用办理程 序、使用状况审查等 |
*5 |
D未制定该项制度的,扣20分; 2)制度内容与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不一 致的,发现一处扣2分,发现两处扣5分,发 现三处及以上扣20分; 3)内容不完整的,缺一项扣2分,缺两项扣5分, 缺三项及以上扣20分______________ |
企业的安全生产费用应专款专用, 并让"•安全生产费用使用台账 |
*5 |
1)无台账的,扣20分; 2)台账内容不完整的,发现一处扣2分,发现两 处扣5分,发现三处及以上扣20分 | ||
企业应制定安全生产费用的预算和 使用计划,提取安全生产费用,安 全生产费用应专用于以下方面: a)完善、改造和维护安全防护设 备设施< . b)配备、维护、保养应急救援器 材、设备支出和应急演练; c)开展重大危险源和M故随患评 估、监控和整改: d)安全生产检查、评价(不包括 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安全评 价)、咨询和标准化建设: e)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 f)配备和史新现场作业人员安全 防护用品: g)安全生产适用的新技术、新标 准、新工艺、新装备的推广应 用: h)安全设施及特种设备检测检 验; i)其他与安全生产直接相关的物 品或話动___________ |
※爲 |
D无该使用计划的丁不得分; 2)使用不符合要求的,发现一处扣2分,发现两 处扣5分,发现三处及以上扣20分 | ||
3.2 工伤 保险 (20 分) |
企业应制定工伤保险管理制度。主 要内容包括:责任部门、办理程序、 缴费比例、缴纳办理、理赔程序等 |
*5 |
未制定该项制度的,扣20分: 2)制度内容与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不一 致的,发现一处扣2分,发现两处扣5分,发 现三处及以上扣20分; 3)内容不完整的,缺一项扣2分,缺两项扣5分, 缺三项及以上扣20分 | |
企业应缴纳足额的T伤保险费,并 建立投保档案 |
*5 |
1)未缴纳的,扣20分; 2)未建立♦投保档案的,扣20分; 3)未缴纳足额的工伤保险费的,缺5%员工扣2分, 缺10%员T 5分,缺20。6员工扣20分 | ||
企业应保障伤亡员工获取相应的工 伤保险赔付,并形成记录 |
※懲 |
I)未对工伤员工进行伤残等级鉴定的,扣20分: 2)伤残等级鉴定少一人扣2分,少两人扣5分, 少一人及以上扣20分: 3)赔偿未达到国家和地方有关规定的,每涉及一 人,扣5分: D有关保险评估、年费、返冋资料、赔偿等记录 不金的,每缺一项扣5分____________ |
78
Q/CSSC 3016—2013
表C. 1 (续)
评审 项目 |
评审要素 |
评审内容 |
标准 分值 |
评审标准 |
4 法律 法规 和安 全管 理制 度 |
4. 1 法律 法规、 标准 规范 (15 分) |
企业应制定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 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要求的管 理制度。主要内容包括:适用法律 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范围、责任部门、 获取渠道和方式、标识、发放和回 收、存档等_____________ |
來5 |
1)未制定该项制度的,扣15分; 2)制度内容与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不一 致的,发现一处扣2分,发现两处扣5分,发 现三处及以上扣15分; 3)内容不完整的,缺一项扣2分,缺两项扣:5分, 缺三项及以上扣15分 |
企业各部门应及时识别和获取本部 门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 规范,并跟踪、掌握有关法律法规、 标准规范的修订情况,及时提供给 企业内负责识别和获取适用安全生 产法律法规的主管部门汇总____ |
2 |
1)未定期识别和获取的,不得分: 2)每少一个部门定期识别和获取的,扣1分; 3)未及时汇总的,发现一项扣1分 | ||
企业应每年以文件形式发布适用的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其 他要求的清单,并及时将安全生产 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文件发放给 相关部门和从业人员_______ |
3 |
1)未定期发布清单的,不得分; 2)未向相关部门和从业人员发放文件的,不得分; 3)清单中文件有缺项的,发现一项扣1分; 4)发放文件有缺项的,发现一项扣1分 | ||
企业应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 准规范,并将相关要求及时转化为 本单位的规章制度,贯彻到各项工 作中 |
*2 |
1)未及时转化的,发现一项扣1分: 2)制度内容与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不一 致的,发现一处扣1分,发现两处扣2分,发 现三处及以上扣15分: | ||
企业应及时对相关从业人员进行适 用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 培训,并形成记录 |
*3 |
1)未培训的,扣15分; 2)无培训记录的,扣15分: 3)每缺一项文件培训的,扣1分 | ||
4.2 规駕制度 (15 分) |
企业应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放的文 件管理制度。主要内容包括:贡任 部门、编制程序、编制要求、审批 发布、发放和回收、评审和修订: 培训和考核等 |
來5 |
1)未制定该项制度的,扣15分: 2)制度内容与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不一 致的,发现一处扣2分,发现两处扣5分,发 现三处及以上扣15分; 3)内容不完整的,缺一项扣2分,缺两项扣5分, 缺三项及以上扣15分 | |
企业应建立健全体系化的安全生产 规章制度,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应包 括: a)安全生产目标管理; b)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人员管 理; c)安全生产责任制管理: d)安全生产费用管理; e)工伤保险管理: f)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管理; g)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管理; h)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管理: 1)文件和档案管理; J)安全教育培训管理; k)建设项目"三同时”管理; 1)设备设施运行管理; m)生产设备设施验收管理: |
本项为提示项,供企业自主评定和外部评审时,对 照检查用 |
;9
Q/CSSC 3016—2013
表C. 1 (续)
评审 项目 |
评审要素 |
评审内容 |
标准 分值 |
评审标准 |
4 法律 法规 和 安全 管理 制度 |
4. 2 规章 制度 (15 分) |
n)生产设备设施报废管理; - 0)作业场所、环境管理: P)危险作业许可证和现场管理; q)警示和安全防护标志管理; r)相关方管理; S)相关方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管 理; t)变更管理; U)隐患排查治理管理; V)危险源管理; W)职业健康管理; X)应急救援管理; y)事故管理; Z)安全绩效评定管理; aa)其他必须的管理要求 |
本项为提示项,供企业自主评定和外部评审时,对 照检查用 | |
企业应根据工作儒要,将有效的安 全生产规章制度发放到相关工作岗 位 |
*5 |
1)未发放的,扣15分; 2)无发放记录的,不得分; 3)未及时发放到工作岗位的,发现一处扣2分, 发现两处扣5分,发现三处及以上扣15分 | ||
企业应根据工作需要,对相关岗位 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展的 培训和考核,并形成记录 |
5 |
D无培训和考核记录的,不得分; 2)每缺一项培训和考核的,扣1分 | ||
4.3 操作 规程 (140 分) |
企业应制定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管理 制度。主要内容包括:责任部门、 编制程序、编制要求、审批发布、 发放和回收、评审和修订、培训和 考核等 |
*5 |
D未制定该项制度的,扣140分; 2)制度内容与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不一 致的,发现一处扣5分,发现两处扣20分,发 现三处及以上扣140分; 3)内容不完整的,缺一项扣5分,缺两项扣20分, 缺三项及以上扣140分 | |
企业制定的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应执 行相关的国家法律、法规、强制性 国家标准、强制性行业标准、强制 性地方标准 |
*5 |
"≡执行函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发现一处 扣2分,发现两处扣5分,发现三处及以上扣140 分 | ||
企业应根据生产能力、生产工艺、 生产组织方式等情况,针对作业操 作中的安全生产风险进行辨识,编 制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建立健全安 全生产操作规程体系,操作规程应 包括下列作业: 1) 木料加工作业; 2) 拼板作业: 3) 组装作业; 4) 捻工作业; 5) 油灰工作业; 6) 油漆作业; 7) 车床作业; 8) 刨床作业; 9) 钻床作业; K))焊接作业: 11) 起重作业; |
110 |
D根据企业作业情况确定评审项目,正常缺项减 除缺项分,然后按实际考评项目评分; 2)应有项缺一项扣5分,缺两项扣20分,缺三项 及以上扣Ilo分 |
80
Q/CSSC 3016—2013
表C. 1 (续)
评审 项目 |
评审要素 |
评审内容 |
标准 分值 |
评审标准 |
4 法律 法规 和 女企 管理 制度 |
4.3 操作 规程 (140 分) |
12) 机电设备安装作业; 13) 电气作业——应符合CB 3786 的相关规定; VD 下水作业——应符合CB 4295 的相关规定: 15)上排作业; 峪)系泊试验作业——应符合CB 4294的相关规定; 17) 航行试验作业——应符合CB 4294的相关规定; W 其他作业 |
110 |
1)根据企业作业情况确定评审项目,正常缺项减 除缺项分,然后按实际考评项目评分; 2)应有项缺一项扣5分,缺两项扣20分,缺三项 及以上扣110分 |
企业应根据工作驚要,将有效的安 全生产操作规程发放到相关工作岗 位,规范从业人员的生产作业行为 |
10 |
1)未发放的,不得分; 2)无发放记录的,不得分; 3)未及时发放到工作岗位的,每发现一处扣1分 | ||
企业应根据工作需要,对相关岗位 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的 培训和考核,并形成记录 |
LO |
D无培训和考核记录的,不得分; 2)每缺一项培训和考核的,扣1分 | ||
L 4 评估 (10 分) |
企业应根据相关管理制度,每年对 与安全生产有关的法律法规、标准 规范、规章制度、操作规程、技术 要求等文件的执行情况和适用性进 行一次全面复审评估,形成复审评 估报告 |
5 |
1)未进行复审评估的,不得分; 2)无复审评估报告的,不得分 | |
复审评估报告应对与安全生产杆!关 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规章制度、 操作规程、技术要求等文件的执行 情况作出继续有效、修订或废止的 评估结论____________ |
5 |
评估报告每缺一类文件内容的,扣2分 | ||
4.5 修订 (20 分) |
企业责任部门应根据复审评估结 论、安全检查反馈的问题、生产安 全步故案例、绩效评定结果等,制 定相关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 程和技术要求等文件的制修订计 戈九并开展制修订工作 |
10 |
1)无修订计划和记录的,不得分; 2)应修订而未修订的,每项扣2分 | |
企业应确保与安全生产有关的规韋 制度、操作规程和技术要求等文件 的有效性和适用性,保证每个岗位 所使用的均为最新行效版本,及时 发放新文件、回收被废止的文件, 并形成记录 |
10 |
D无收回记录的,不得分: 2)每发现一份废止文件,扣2分 | ||
4. 6 文件 和 档案 管理 (10 分) |
企业应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 作规程和技术要求等文件和档案的 管理制度。主要内容包括:责任部 门、归档范困、归档要求、保存周 期、保存条件等 |
*5 |
1)未制定该项制度的,扣10分; 2)制度内容与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不一 致的,发现一处扣2分,发现两处扣5分,发 现三处及以上扣10分: 3)内容不完整的,缺一项扣2分,缺两项扣5分, 缺三项及以上扣10分 |
81
Q/CSSC 3016—2013
表C. 1 (续)
评审 项目 |
评审要素 |
评审内容 |
标准 分值 |
评审标准 |
企业应严格执行文件和档案管理制 度,确保与安全生产有关的规章制 度、操作规程和技术要求等文件的 编制、使用、评审、修订的效力 |
5 |
D未实行档案管理的,不得分; 2)文件档案管理不符合要求的,每份文件扣1分 | ||
4 法律 法规 和 安金 管理 制制 |
4. 6 文件 和 档‘案 管理 (10 分) |
企业应建立主要安全生产过程、事 件、活动、检查的安全记录档案, 并加强对安全牛•产记录的有效管 理。安全生产记录主要包括: a) 安全生产目标和指标实施计 划; b)安全生产目标和指标实施监测 记录: c) 安全生产目标和指标评估、考 核和调整记录; cl) 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名录; e) 安全生产会议记录或纪要; f) 安全生产责任制检查和考核记 录; g) 安全生产责任制评审记录; h) 安全生产费用使用台账; D 安全生产费用预算和使用计 划: ■ 工伤保险投保档案; k) 工伤保险赔付记录; 1) 安全生产适用法律•法规、标准 规范清单: πι)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隹规范 培训记录: n)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培训和考核 记录; 0) 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培训和考核 记录 P)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 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技术要 求复审评估报告; q) 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操作 规程和技术要求制修订计划; r)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 和技术耍求收发记录: s) 安全教育培训计划: I) 安全教育培训记录; U)安全教育培训档案•: V)特种作业人员档案: W) 相关方作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 记录; X) 安全文化建设计划; V) 新、改、扩建工程"三同时… 文件档案: Z) 设备设施分账: aa)特种设备安令技术档案: ∣)b)安全设备设施台帐: cc)安全设备发施检维修计划: dd)危险物品处置方案: |
本项为提示项,供企业自主评定和外部评审时,对 照检查用 |
82
Q/CSSC 3016→013
表Cl (续)
评审 项目 |
评审要素 |
评审内容 |
标准 分值 |
评审标准 |
4 法律 法规 和安 全管 理制 度 |
4.6 文件和档 案管理 (10 分) |
ee)设备设施检维修方案; Ff)风险和隐患隐患辨识、评估分 级和控制措施; gg)危险作业许可记录; hh)危险作业现场管理记录; i i)安全生产现场检件记录: Jj)警示标志检查和维护记录; kk)合格相关方档案; 11)隐患档案; ≡)隠患排查方案; nn)隠患排查记录; 00)隠患治理方案; PP)隐患治理临时应急预案; qq)隐患治理评估报告; rr)危险源档案: ss)职业健康档案; tt)职业危害场所记录; UU)职业健康防护器具记录; VV)急救用品、设备和防护用品记 录: WW)应急救援训练记录; XX)应急预案评审记录: yy)应急设施检查维保记录 ZZ)应急预案演练记录; aaa)事故应急救援报告: bbb)生产事故调查报告; ccc)生产事故、事件统计分析报告: ddd)安全生产标准化绩效评定报 告; eee)其他安全生产工作记录和档案 |
本项为提示项,供企业自主评定和外部评审时,对 照检查用 | |
5 教育 培训 |
5. 1 教育 培训 管理 (20 分) |
企业应根据《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 训规定》和《安全生产培训管理办 法》等有关要求,制定安全教育培 训管理制度。主要内容包括:责任 部门、培训分类、培训程序、培训 组织和实施、效果评价等 |
*5 |
I)未制定该项制度的,不得分: 2)制度内容与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不一 致的,发现一处扣2分,发现两处扣5分,发 现三处及以上扣20分; 3)内容不完整的,缺一项扣2分,缺两项扣5分, 缺三项及以上扣20分______________ |
企业应确定安全教育培训主管部 门,根据管理规定及岗位需要,定 期识别安全教育培训需求,制定各 类人员安全教育培训计划,提供相 应的资源保证__________ |
*5 |
D末明确主管部门的,扣20分; 2)无培训计划的,扣20分; 3)培训计划中每缺一类培训的,扣3分 | ||
企业应根据培训计划进行安全教育 培训,做好安全教育培训记录,建 立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档窠,实 施分级管理,并定期对培训效果进 行评估,根据评估结论改进培训计 划________________ |
10 |
D未按计划进行E両而,每次扣3分: J 2)培训记录不完整的,每缺一次扣2分; 3)培训档案不完整的,每份扣1分: 4)未实行分级管理的,扣5分; 5)未定期进行效果评估的,每次扣2分; 6)未根据评估结论改进培训计划的,每次扣2分 | ||
5. 2 安全生产 管理人员 教育培训 |
企业主要负责人应具备与本单位所 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安全 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法律法规要 求必须对其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 力进行考核的,应经考核合格后方 可任职_____________ |
*5 |
1)主要负责人未经考核合格就上岗的,不得分:- 2)培训要求不符合《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 要求的,一人次扣2分,两人次扣5分,上人 次及以.上扣20分 |
.83
Q/CSSC 3016—2013
表C. 1 (续)
评审 项目 |
评审要素 |
评审内容 |
标准 分值 |
评审标准 |
5 教育 培训 |
5. 2 安全生产 管理人员 教育培训 (20 分) |
企业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具备 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甘活动相 适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 法律法规要求必须对其安全生产知 识和管理能力进行考核的,应经考 核合格后方可任职________ |
8 |
1)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未经培训考核合格或未按有 关规定进行再培训的,每一人扣2分; 2)培训要求不符合《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 要求的,每一人次扣2分 |
企业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根据 所负责的生产管理职责,由企业对 其进行相关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 作规程和技术要求培训,并经考核 合格后方可任职_________ |
7 |
1)兼职安全管理人员未经培训考核合格或未按有 关规定进行再培训的,每一人扣1分; 2)培训要求不符合《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 要求的,每一人次扣1分 | ||
5.3 操作岗位 人员教育 培训 (50 分) |
企业应对操作岗位人员进行安全教 育和生产技能培训,使其熟悉有关 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 程,并确认其能力符合岗位要求。 未经安全教育培训,或培训考核不 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
*18 |
未经培训考核合格就上岗的,一人次扣2分,两人 次扣10分,三人次及以上扣50分 | |
企业新进从业人员应进行企业、部 门、班组的"三级"安全教育 |
※腔 |
未进行"三级”安全教育的,一人次扣2分,两人 次扣10分,三人次及以上扣50分 | ||
企业应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 新设备设施投入使用前,对有关操 作岗位人员进行专门安全教育和培 训 |
10 |
未进行专门安全教育和培训的,每一人次扣2分 | ||
企业操作岗位人员转岗、离岗六个 月以上重新上岗者,应进行部门、 班组安全教育培训,经考核合格后, 方可上岗 ............... |
10 |
未按规定进行教育培训并考核企格就上岗的,每一 人次扣2分 | ||
5. 4 特种作业 人员教育 培训 (30 分) |
企业从事特种作业和特种设备操作 的人员,应根据《特种作业人员安 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的要求, 取得特种作业和特种设备操作证书 方可上岗作业。特种作业在岗人员 应按规定的期限进行复审,确保证 书有效 |
*20 |
D有特种作业和特种设备作业岗位但未配备相应 作业人员的,一个岗位扣5分,两个岗位扣15 分,三个及以上扣30分: 2)无特种作业和特种设备作业资格证书上岗作业 的,每一人次扣2分; 3)证书过期未及时审核的,一人次扣5分,两人 次扣15分,三人次及以上扣30分_______ | |
企业特种作业范围包括: a) 根据《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 管理办法》和《特种作业人员 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 的要求确定特种设备作业种 类、项目; b) 高空作业车作业: c) 高空吊篮作业; d) 坞壁作业车作业; e) 涂装作业; f)易燃易瀑和有毒有害气体检测 作业: g) 火工、冷作、碳刨、铜工作业; h) 有限空间作业 |
本项为提示项,供企业白主评定和外部评审时,对 照检查用 | |||
企业应建立特种作业人员档案 |
*10 |
1)无特种作业人员档案的,扣30分: 2)档案资料不完整的,每一人次扣2分_____ |
8-1
O/CSSC 3016—2013
表C.1 (续)
评审 项目 |
评审要素 |
评审内容 |
标准 分值 |
评审标准 |
5 教育 培训 |
5.5 其他人员 教育培训 (10 分) |
企业应对在企业区域内从事短期作 业的相关方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 训。作业人员进入作业现场前,应 由作业现场所在部门对其进行进入 现场前的安全教育培训,并形成记 录_________________ |
5 |
D未进行教育培训的,不得分: 2)无教育培训记录的,不得分; 3)对教育培训内容不清楚的,每一人次扣2分 |
企业应对需要在生产现场活动的外 来参观、学习等人员进行有关安全 规定、可能接触到的危害及应急知 识等内容的安全教育和告知,提供 相应的劳保用品并指导正确使用, 在企业内的活动应由专人带领___ |
5 |
D未进行安全教育和告知的,不得分; 2)未提供相应劳保用品的,不得分; 3)无专人带领的,不得分 | ||
5.6 安全文化 建设 (10 分) |
企业应根据AQ/T 9004的要求并结 合企业的具体情况,制定企业安全 文化建设计划,通过实施安全文化 建设,促进安全生产工作_____ |
5 |
D未制定计划的,不得分; 2)计划不合理的,每发现一处扣2分 | |
企业应根据安全文化建设计划,采 取多种形式的安全文化活动,引导 全体从业人员的安全态度和安全行 为,逐步形成为全体员工所认同、 共同遵守、带有本单位特点的安全 价值观,实现法律和政府监管要求 之上的安全自我约朿,保隙企业安 全生产水平持续提高 |
5 |
1)未实施计划的,不得分; 2)计划实施有缺项的,每项扣2分 | ||
6 生产 咬备 设施 设施 |
6. 1 生产设备 设施建设 (150 分) |
企业应根据《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 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建设 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 暂行办法》等有关要求,制定新、 改、扩建工程"三同时"管理制度。 主要内容包括:安全生产条件论证 和安全及职业危害预评价、安全和 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审查、施工安 全、工程质量竣工验收、安全和职 业病防护设备设施验收评价等 |
*20 |
1)未制定该项制度的,扣150分: 2)制度内容与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不一 致的,发现一处扣5分,发现两处扣20分,发 现三处及以上扣150分; 3)内容不完整的,缺一•项扣5分,缺两项扣20分, 缺三项及以上扣150分 |
企业建设项目的所有设备设施应符 合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要求 |
*20 |
设备设施不符合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要求的, 一处扣5分,两处扣15分,三处及以上扣150分 | ||
安全和职业卫生设备设施应与建设 项目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 经验收后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
40 |
D安全和职业卫生设备设施未同时投入使用的, 每项扣10分; 2)未经验收就投用的,每项扣10分 | ||
企业应按规定对项目建议书、可行 性研究、初步设计、总体开工方案、 开工前安全条件确认和竣工验收等 阶段进行规范菅理,并建、Z新、改、 扩建工程"三同时”文件档案 |
40 |
1)管理不规范未按规定进行阶段确认的,每个阶 段扣10分: 2)未进行竣工验收的,不得分 | ||
企业不应采用国家或行业明令禁止 和淘汰的工艺和设备,产品和专用 设备役施的设计应经过安全评审, 对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和新材 料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分析, 并制定控制措施 |
*30 |
1)使用国家或行业明令禁止和淘汰的工艺设备, 扣150分; 2)未对产品和专用设备设施的设计进行安全评审 的,扣150分; 3)未对"四新"开展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分析的, 发现一处扣15分,发现两处扣30分,发现三 处及以上扣150分_________________ |
85
Q/CSSC 3016—2013
表C 1 (续)
评审 项目 |
评审要素 |
评审内容 |
标准 分值 |
评审标准 |
6 生产 设备 设施 设施 |
6. 2 生产设备 设施运行 管理 《320分) |
企业应对生产设备设施进行规范化 管理,建立设备设施台帐,保证其 安全运行____________ |
20 |
1)未建立设备设施台帐的,不得分: 2)设备设施台帐不完整的,每缺一项设备设施扣 10分 |
企业的生产设备设施属于特种设备 的,应符合《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 例》的相关规定,并建立特种设备 安全技术档案 |
20 |
1)特种设备未按《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实施 使用管理的,不得分: 2)未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的,不得分: 3)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不完整的,每缺一项设 备扣IO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企业的对下列设备设施应符合有关 安全管理要求和安全技术要求: 1)船台; 2)船排; 3)下水滑道; 4)肋骨型线平台; 5)起重设备; 6)木工机械: 7)蒸筒: 8)油灰加工设备; 9)车床; 10)套丝机; 11)刨床; 12)钻床: 13)其他设备、设施 |
220 |
根据企业设备设施情况确定评审项目,正常缺项减 除缺项分,然后按实际考评项目评分,应有项按实 际分数扣分 | ||
企业应指定专人负责管理安全设备 设施,建S台账,对安全设备设施 应制定年度检维修计划,定期检维 修 |
20 |
1)未设专人管理的,不得分: 2)未建立台账的,不得分; 3)未制定年度检维修计划的,不得分; 4)未定期检维修的,不得分: 5)检维修内容有缺项的,每项扣3分: 6)检维修计划有缺项的,每项扣3分_______ | ||
设备设施大修前应制定检维修方 案。检维修过程中应执行隐患控制 措施并进行监督检查 |
20 |
未制定检维修方案的,每项设备设施扣3分 | ||
安全设备设施不应随意拆除、挪用 或弃置不用:确因检维修需拆除的, 应采取临时安全措施,检维修完毕 后立即复原 |
20 |
1)随意拆除、挪用或弃置不用安全设备设施的, 每发现一台设备设施扣5分; 2)检维修后未及时复原的,每项扣3分 | ||
6. 3 新设备设 施验收及 W设备发 施拆除、 报废 (60 分) |
企业相关设备设施的设计、制造、 安装、使用、检测、维修、改造、 拆除和报废,应符合有关法律法规、 标准规范的要求 |
※懲 |
不符合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要求的,发现一项 扣5分,发现两项扣10分,发现三项及以上扣60 分 | |
企业应制定新设备设施验收管理制 度。主要内容包括:费任部门、验 收程序、验收标准、交接要求、资 产管理等 |
*20 |
1)未制定该项制度的,扣60分; 2)制度内容与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不一 致的,发现一处扣5分,发现两处扣15分,发 现三处及以上扣60分; 3)内容不完整的,缺一项扣5分,缺两项扣15分, 缺三项及以上扣60分_____________ | ||
企业应制定IN设备设施拆除、报废 的管理制度。主要内容包括:贡任 部门、拆除和报废■程序、报废标准、 处置要求、资产管理等 |
*10 |
D未制定该项制度的,扣60分: 2)制抜内容与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不一 致的,发现一处扣5分,发现两处扣15分,发 现三处及以上扣60分: 3)内容不完整的,缺一项扣5分,缺两项扣15分, 缺三项及以上扣60分 |
Nn
Q/CSSC 3016—2013
表C.1 (续)
评审 项目 |
评审要素 |
评审内容 |
标准 分值 |
评审标准 |
6 生产 设备 设施 设施 |
6.3 新设备设 施验收及 旧设设设 施拆除、 报废 (60 分) |
企业应按管理制度对新设备设施进 行验收,确保使用质址企格、设计 符合要求的设备设施 |
10 |
未按管理制度规定进行验收的,每项扣5分 |
拆除的生产设备设施应按管理规定 进行处置。拆除的生产设备设施涉 及到危险物品的,应制定危险物品 处置方案和应急措施,并严格按规 定组织实施 |
10 |
1)未按管理制度规定处置的,每项扣5分; 2)涉及到危险物品而未制定危险物品处置方案和 应急措施的,每项扣3分 | ||
7 作业 安全 |
7. 1 生产现场 管理和生 产过程控 制 (250 分) |
企业应加强生产现场安全管理和生 产过程的控制。对生产过程、生产 现场及环境存在的风险和隐患进行 辨识、评估分级,制定相应的控制 措施,并形成记录 |
※如 |
1)未进行风险和隐患辨识、评估分级,扣530分; 2)无风险和隐患辨识、评估分级记录的,不得分; 3)每缺一类风险和隐和辨识、评估分级的,扣10 分;每缺一项风险和隐患控制措施的,扣5分 |
企业应制定以下作业场所、环境的 安全和职业健康管理要求和(或) 控制要求文件: 1)木材加工车间; 2)木材堆场: 3)港池或作业水域; 4)其他作业场所和环境 |
40 |
-根据企业作业场所、环境确定的评审项目,正常缺 项减除缺项分后,按实际参评项评分,应有项缺项 按实际分数扣分 | ||
企业应制定危险作业许可证和现场 管理制度。主要内容包括:贡任部 门、作业项目及处所、危害因索分 析、安全措施、审批程序、相关作 业许可证格式等。对于需要进行现 场管理的作业,在单项作业许可证 中还应明确现场人员职责等内容 |
*20 |
1)未制定该项制度的,扣530分; 2)制度内容9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不一 致的,发现一处扣10分,发现两处扣30分, 发现二处及以上扣530分: 3)内容不完幣的,缺一项扣10分,缺两项扣30 分,缺二项及以上扣530分 | ||
企业应对下列危险作业实施许可管 理,严格履行审批手续,并形成记 录。作业许可应包含危害因素分析 和安全措施等内容: a)两级及以上明火作业; b)涂装作业: c)高温作业: d)临时用电作业: e) Hl级及以上高处作业(悬空、 舷边临空或临水); f)有限空间作业; g)能源介质和危险化学品作业: h)重大件吊装作业; i)重大件移位作业; j)下水作业; k)进 > 坞作业: 1)放射件检脸作业: m)立体交叉作业: n)其他危险作业 |
100' |
1)根据企业实际危险作业确定的评审项目,正常 缺项减除缺项分后,按实际项目评分,应有项 缺一项扣10分,缺两项扣30分,缺三项及以 上扣100分; 2)参评项发现一项审批手续不完整的扣10分,发 现两项扣30分,发现三项及以上扣100分 |
87
O/CSSC 3016—2013
表C. 1 (续)
评审 项目 |
评审要素 |
评审内容 |
标准 分值 |
评审标准 |
7 作业 安全 |
7. 1 生产现场 管理 和 生产过程 控制 (250 分) |
企业应对下列危险作业安排专人进 行现场安全管理,并形成记录,确 保安全规程的遵守和安全措施的落 实: a)有限空间作业; b)垂大件吊装作业: c)重大件移位作业; cl)水下作业; e)进出坞作业; f)放射性检验作业; g)锅炉点火试验作业; h)密性试验作业; D 串汕作业; j)试车作业; k)其他需专人进行现场管理的危 险作业 |
50 |
1)根据企业实际危险作业确定的评审项目,正常 缺项减除缺项分后,按实际参评项评分。应有 项缺一项扣10分,缺两项扣30分,缺三项及 以上扣50分; 2)参评项发现一项危险作业未安排专人进行现场 安全管理或无现场安全管理记录的发现一项扣 10分,发现两项扣30分,发现三项及以上扣 50分 |
7.2 作业行为 管理 (260 分) |
企业应加强生产作业行为的安全管 理。对作业行为隐患、设备设施使 用除患、工艺技术隐患等进行辨识、 分析,在相应的作业操作规程中规 定控制措施 |
60 |
单项作业操作规程中未规定控制措施的,发现一项 扣10分,发现两项扣20分,发现三项及以上扣 60分 | |
企业应对从业人员作业行为进行现 场检查,并形成记录,及时纠正违 反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的行 为。主要包括: a)使用不安全的设备设施; b)违章操作设备设施: c)在不安全的位置操作; d)未使用或末正确使用劳动防护 用品; e)设备设施的安全隐患; f)工件、物品的安全隐患: g)违章指挥; h)其他违反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 规程的行为 |
200 |
D现场检查未彫成记录的,扣50分: 2)存在违规行为的,每发现一人次(处)扣10分, 发现两人次(处)扣30分,发现三人次(处) 及以I-Jn 200分 | ||
7. 3 警示 标志 (120 分) |
企业应根据作业场所的实际情况, 按照GB 2894及相关标准规范的规 定,制定警示和安全防护标志管理 制度。主要内容包括:贡任部门、 标志分类和说明、标志设置要求、 标志维护和更换等 |
*20 |
1)未制定该项制度的,扣120分: 2)内容不完整的,每映一项,扣5分 | |
企业应在下列可能产生坠落、触电、 打击、坠物、中毒、辐射等危险因 素的作业场所以及存在危险因素的 通道、处所和设备设施上设置明显 的安全警示标志或围栏、档板或警 戒区域,进行危险警示: a)可能发生高处坠落事故的边 缘、缺口、孔洞: b)临时用电线路; |
60 |
未设置或设先的警示标忐、围栏、档板、警戒区域 不符合规定的.发现一处扣10分,发现两处扣30 分,发现二处及以上扣60分 |
88
Q/CSSC 3016—2013
表C.1 (续)
评审 项目 |
评审要素 |
评审内容 |
标准 分值 |
评审标准 |
作业 安全 |
7. 3 警示 标志 (120 分) |
C)重大件吊装作业现场: d)涂装作业现场: e)通道、场地中临时施工的沟、 洞、堆物: D 限行或禁行的通道、处所; g)限高、限重、限速的通道、桥 梁; h)不稳定的高大结构物: i)易燃易爆及危险化学品仓库、 临时存放处所和操作现场: j)易燃易爆气体能源站房、露天 管道和分配箱柜; k)变配电站室和箱柜; D禁止操作的设备设施; m)职业危害因素现场; n)其他可能导致人员伤害的处所 |
60 |
未设置或设置的警示标志、围栏、档板、警戒区域 不符合规定的,发现一处扣10分,发现两处扣30 分,发现三处及以上扣60分 |
警示标志应符合GBZ 158和CB 4203 的规定 |
20 |
警示标志不符合规定的,发现一项扣5分,发现两 项扣10分,发现三项及以上扣20分 | ||
-企业应定期对警示标志进行检告和 维护,并形成记录 |
20 |
1)未检查和维护的,不得分; 2)未形成记录的,不得分: 3)未按规定定期检查和维护的,每次扣5分: 4)每次检查不完整的,扣5分 | ||
7.4 相关方 管理 (IOO 分) |
企业应制定承包商、供应商等相关 方管理制度。主要内容包括:资格 预审、选择、服务前准备、作业过 程、提供的产品、技术服务、表现 评估、续用等 |
*20 |
D未制定该项制度的,扣100分; 2)制度内容与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不一 致的,发现一处扣5分,发现两处扣20分,发 现三处及以上扣100分; 3)内容不完整的,缺一项扣5分,缺两项扣20分, 缺三项及以上扣100分 | |
企业应制定承包商、供应商等相关 方的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管理制 度。主要内容包括:责任部门、安 全生产和职业健康管理要求、执行 文件、检查和考核要求、安全生产 和职业健康管理协议格式等 |
*20 |
1)未制定该项制度的,扣100分; 2)制度内容与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不一 致的,发现一处扣3分,发现两处扣20分,发 现三处及以上扣IoO分; 3)内容不完整的,缺一项扣5分,缺两项扣20分, 缺三项及以上扣100分 I | ||
企业应建立合格相关方档案。根据 服务作业行为定期识别服务行为风 险,对存在安全生产风险的情况应 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
20 |
D无档案的,不得分; 2)未定期进行风险评估的,每一相关方扣5分: 3)存在安全生产风险而未制定控制措施的,每项 扣5分 | ||
企业应对进入同一作业区的相关方 的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统一协调、管 理 |
20 |
D未进行统一管理的,不得分; 2)存在未统一管理现场的,每处扣5分 | ||
企业不应将项目委托给不具备相应 资质或条件的相关方。企业和相关 方的项目协议应明确规定双方的安 全生产责任和义务 |
^20 |
1)协议中未明确双方安全车产责任和义务的,每 份协议扣5分: 2)发包给无相应资质的相关方的,扣100分 |
89
Q/CSSC 3016—2013
表C. 1 (续)
评审 项目 |
评审要素 |
评审内容 |
标准 分值 |
评审标准 |
7 作业 安全 |
7.5 变史 (40 分) |
企业应制定变更管理制度,对机构、 人员、工艺、技术、设备设施、作 业过程及环境等永久性或暂时性的 变化进行有计划的控制。主要内容 包括:责任部门、隐患分析、相关 措施、实施计划、验收程序等 |
20 |
D未制定该项制度的,不得分; 2)制度内容与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不一 致的,发现一处扣5分,发现两处扣20分,发 现三处及以上扣20分; 3)内容不完整的,每缺一项,扣5分,发现两处 扣10分,发现三处及以上扣20分 |
企业应对变更制定实施计划,对变 更的实施进行审批和验收,并对变 更过程及变更后所产生的隐患进行 分析和控制 |
20 |
1)无变更实施计划的,每项扣5分: 2)未按计划实施的,每项扣5分; 3)无审批和验收报告的,每项扣5分 | ||
8 隐患 排汽 和 治理 |
8. 1 隐患排資 (15 分) |
企业应根据《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 查治理暂行规定》、《危险化学品重 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和 CB/T 3745的规定制定隐患排查治理 管理制度 |
*5 |
D无该项制度的,扣15分; 2)制度内容与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不一 致的,发现一处扣2分,发现两处扣5分,发 现二处及以上扣15分; 3)内容不完整的,缺一项扣2分,缺两项扣5分, 缺三项及以上扣15分 |
企业应根据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制 度,组织事故隐患排查工作,对隐 窓进行分析评估,确定阳患等级, 登记建档,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理措 施 |
*5 |
1)无隐患登记档案的,扣15分; 2)无隐患评估分级的,扣15分: 3)隐患登记档案资料不全的,每项扣5分 | ||
隐患排查前应制定隠患排O方案,__ 叨确排查的目的、范围,选择合适 的排充方法。隐忠排查方案应依据: a)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要求; b)设计规范、管理标准、技术标准; c)企业的安全生产目标等 |
*5 |
1)无排查方案的,扣15分; 2)排查方案依据缺或不正确的,每项扣5分; 3)排查方案内容缺项的,每项扣5分 | ||
8.2 排查范围 和方法 (15 分) |
企业隐患排查的范围应包括所有与 生产经营相关的场所、环境、人员、 设备设施和活动 |
*5 |
排查范围缺一•处扣2分,缺两处扣5分,缺三处及 以上扣15分 | |
企业应根据安全生产的需要和特 点,采用综合检查、专业检查、季 节性检查、节假日检查、日常检查 等方式进行隐患排查,并形成记录 |
10 |
1)各类检查缺一项扣2分,缺两项扣5分,缺三 项及以上扣15分; 2)缺一类检查表扣2分,缺两类扣5分,缺三类 及以上以15分 | ||
8. 3 隐患治理 (20 分) |
企业应根据隐患排查的结果,制定 隐患治理方案,对随患及时进行治 理。除患治理方案应包括: 日 整改措施: 1) 工程技术措施; 2) 管理措施; 3) 教育措施; 4) 防护措施; 5) 应急措施。 U 贡任部门: d 资源保障; 州 整改时限 |
*5 |
1)未制定隐患治理方案的,扣20东 2)隘患治理方案内容不全的,缺一项扣2分,缺 两项扣5分,缺三项及以上扣20分: 3)未按时限完成隐患治理的,每项扣5分 |
90
Q/CSSC 3016—2013
表C.1 (续)
评审 项目 |
评审要素 |
评审内容 |
标准 分值 |
评审标准 |
8 隐患 排查 和治 理 |
8.3 隐患治埋 (20 分) |
企业在重大事故隐患治理前应采取 临时控制措施并制定应急预案 |
*5 |
应制定而未制定预案的,发现一项扣20分 |
企业在隐患治理完成后,应对治理 情况进行验证和效果评估,并形成 报告_______________ |
*5 |
未形成验证或评估报告的,发现一项扣2分,发现 两项扣5分,发现三项及以上扣20分 | ||
重大事故隐患和隐患排查治理统计 分析情况应按规定向安全监管部门 和相关部门报告。_________ |
※^ |
重大事故隐患和隐患排查治理统计分析报告未按 规定上报的扣20分。 | ||
8.4 预测预警 (10 分) |
企业应根据生产经营状况及隐患排 查治理情况,运用定量的安全生产 预测预警技术,建立体现企业安全 生产状况及发展趋势的预警系统 |
5 |
1)无安全预警系统的,不得分; 2)未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测算和预报的,每项 扣1分; 3)未将隐患排查治理情况纳入安全预警系统的, 每项扣1分___________________ | |
企业应根据预警系统反映的问题, 及时制定针对性预防措施并组织实 施,对实施效果进行验证、评价 |
5 |
D未针对问题制定预防措施的,每项扣1分; 2)未实施预防措施的,每项扣2分; 3)未对实施效果进行验证、评价的,每项扣2分 | ||
9 車:人 危险 源监 控 |
9. 1 辨识 和 评估 (IO 分) |
企业应根裾 GB15603MB/T 16856. 1、 GB/T 16856.2、GB 18218 和《危险 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智行规 定》制定危险源管理制度。主要内 容包括:货任部门、方法范围、程 序、控制原则、冋顾、持续改进等 |
*5 |
D未制定该项制度的,扣10分; 2)制度内容与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不一 致的,发现一处扣2分,发现两处扣5分,发 现三处及以上扣10分: 3)内容不完整的,缺一项扣2分,缺两项扣5分, 缺三项及以上扣10分 |
企业应根据危险源管理相度对本单 位的危险设备改施、系统、场所进 行危险源辨识和安金评估,确定危 险源__ |
※弓 |
1)未进行辨识和评估的,扣10分: 2)辨识和评估不充分、准确的,发现一处扣2分, 发现两处扣5分,发现三处及以上扣10分 | ||
9. 2 登记建档 和备案 (10 分) |
企业应对确认的危险源及时登记建 档 _ |
5 |
1)无危险源档案资料的,不得分; 2)档案资料不全的,每处扣2分_________ | |
企业应按照相关规定,将与大危险 源向安全院管部门和相关部门备案 |
*3 |
1)未备案的,扣10分; 2)备篠资料不全的,每项扣2分_________ | ||
检测用的放射源和设备应按照有关 规定取得放射物品使用许UJ证 |
2 |
1)未办理许可证的,不得分; 2)每少一项许可证的,扣1分___________ | ||
9.3 监控 和 管理 (20 分) |
企业应根据危险源管理制度:制定 危险源安全管理监控的技术措施和 组织措施: a)技术措施主要内容包括:设计、 建设、运行、维护、检查、检 验等; b)组织措施主要内容包括:职贡 明确、人员培训、防护器具配 理、作业耍求等 |
10 |
1)无监控技术措施的,扣10分: 2)无监控组织措施的,扣10分; 3)监控技术措施和组织措施不全的,每项扣3分 | |
丕业应实施危险源监控技术措施和 组织措施 |
监控技术措施和组织措施实施不全的,每项扣3分 | |||
企业应在危险源现场设置安全警示 标忐 |
3 |
每缺一处警示标志的,扣1分 | ||
10 职业 健康 |
10. 1 职业健康 管理 (120 分) |
企业应根据《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 督管理规定》和GBZ/T 225建立职 业健康管理制度。主要内容包括: 责任部门、体检规定、职业健康培 训、岗位劳保用品配备、职业危‘占 检则、职业危害处置、职业健康档 案、危害报警设置、现场急救用品 配置等 |
※^ |
1)未制定该项制度的,扣120分; 2)制度内容与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不一 致的,发现一处扣5分,发现两处扣20分,发 现三处及以及扣120分: 3)内容不完整的,■一项扣5分,缺两项扣20分, 缺三项及以」••扣120分 I |
91
Q/CSSC 3016—2013
表C.1 (续)
评审 项目 |
评审要素 |
评审内容 |
标准 分值 |
评审标准 |
10 职业 健康 |
10. I 职业健康 管理 (120 分) |
企业应根据《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 护监督管理办法》和GBZ 188的规 定,对从业人员进行上岗、在岗和 离岗体检。对于提示进行复查的从 业人员,应安排复查_______ |
15 |
D未定期对危害作业员人进行体检的,每少一人 次扣5分; 2)未安排复查的,每少一人次扣5分 |
企业应为从事有毒、有害、放射性 等有职业健康危害作业岗位的从业 人员建立职业健康档案______ |
15 |
I)未建立职业健康档案的,不得分: 2)职业健康档案每缺一人的,扣5分 | ||
企业应结合从业人员所从事的作业 岗位,根据GB/T 11651的规定制定 个人防护装备配发标准______ |
5 |
D未制定个人防护装备配发标准的,不得分: 2)作业岗位不全的,每缺一个岗位,扣2分 | ||
企业应按个体防护装备配发标准, 为从业人员提供劳防用品 |
10 |
劳防用品配备不全的,每项或每一人次扣3分 | ||
企业对在职业健康检查中发现有与 所从事职业相关的健康損害的从业 人员,应调离原工作岗位,并妥善 安置 |
5 |
应调离而未调离并妥善安置的,每一人次扣3分 | ||
企业应根据 GBZ 159、GBZ/T 160、 GBZ/T 189、GBZ/T 192 的相关规定, 定期对作业场所职业危害进行检 测,在检测点设置标识牌予以2知, 并籽检测结果存入档案 |
20 |
D未定期识别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的或未进行 检测的,不得分; 2)检测的周期、地点、有毒有害因素等不符合要 求的,每项扣3分: J 3)对存在危需的检测点未设也标识的,每缺一处 扣3分; 4检测结果未存档的,一次扣2分________ | ||
企业作业场所的有害因素职业接触 限值应满足: a)化学有片因素的职业接触限值 不超过GBZ 2. 1规定: b)物理因素的职业接触限值不超 过GBZ 2.2的规定 |
※随 |
企业场所有害因索职业接触阻值超标的,发现一场 所扣5分,发现两个场所扣20分,发现三处及以 上场所扣120分 | ||
对于产生职业危害的作业场所,应 采取防治措施,并形成记录 |
來5 |
1)未采取防治措施的,扣120分; 2)未形成记录的,不得分: 3)应采取防治措施而未采取的,每一场所扣5分 | ||
对于存在职业危害的作业场所,作 业人员应佩戴防护用具 |
10 |
在应佩戴防护用具的场所,发现未佩戴防护用具的 人员,每一人次扣5分 | ||
对可能发生急性职业危害的有毒、 有害工作场所,应设置报警装置, 制定应急预案,配置现场急救用品、 设备,设置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 泄险区,并定期组织演练 |
※懲 |
1)未设置报警装置,每缺一处扣5分: 2)然报警装置或不能正常工作的,每缺一处扣5 分: 3)无应急预案的,扣120分: 4)无急救用品、设备、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 险区的,不得分________________ | ||
各种防护器具应定点存放在安令、• 便于取用的地方,并有专人负责保 管,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并形成 记录 |
5 |
1)未指定专人保管的,不得分; 2)未定期校验和维护的,每次扣3分 | ||
企业应指定专人对现场急救用品、 设备和防护用品进行经常性的口言 修,定期检测其性能,确保北处于 正常状态 |
5 |
1)未指定专人负贡的,不得分: 2)丨丨常检维修每缺一次.扣3分: 3)育不能正常使用的,每项扣3分 |
92
Q/CSSC 3016—2013
表C.1 (续)
评审 项目 |
评审要素 |
评审内容 |
标准 分值 |
评审标准 |
10 职业 健康 |
10.2 职业危害 告知和警 示 (20 分) |
企业与从业人员订立劳动合同时, 应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危 害及其后果和防护措施如实告知从 业人员,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 |
*10 |
未在劳动合同中写明的,发现一份扣5分,发现两 份扣15分,发现二份及以上扣20分 |
企业应采用有效的方式对从业人员 及相关方进行培训和宣传,使其了 解生产过程中的职业危害、预防和 应急处理措施,降低或消除危害后 果_________________ |
3 |
未进行培训和宣传的,不得分 I | ||
对存在严重职业危害的作业岗位, 应按照GBZ 158要求设置警示标识 和警示说明。警示说明应载明职业 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和应急救 治措施_____________ |
7 |
1)未设置警示标识的,每个岗位扣3分; 2)未设置警示说明的,每个岗位扣3分: 3)警示说明不完整的,每个岗位扣I分 | ||
10.3 职业危害 申报 (10 分) |
企业应按《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 法》的要求及时、如实向当地主管 部门申报生产过程存在的职业危害 因素,并依法接受其监督 |
*5 |
1)未如实向当地主管部门申报,扣10分; 2)申报内容不符合规定的,每项扣2分 | |
企业的职业危害因素发生变化时, 应向原申报主管部门申请变更___ |
*5 |
1)应申清变更而未申清变更的,扣10分: 2)申请变更有缺项的,每项扣3分__ | ||
1 [ 应急 救援 |
11. 1 应急 机构 和 队伍 (25 分) |
企业应根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 案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标准规 范制定事故应急救援管理制度。主 要内容包括:机构和职责、应急预 案制定要求、应急资源管理和使用、 事故救援实施等 |
5 |
1)未制定该项制度的,的25分; 2)制度内容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不一 致的,发现一处扣2分,发现两处扣5分,发 现三处及以上扣25分; 3)内容不完整的,缺一项扣2分,缺两项扣5分, 缺三项及以上扣25分_____________ |
企业应按规定建立安全生产应急管 理机构或指定专人负责安全生产应 急管理工作 |
*5 |
未按规定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构或指定专人 负责的,扣25分 | ||
企业应建立与本单位安全生产特点 相适应的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或 指定专兼职应急救援人员 |
*5 |
1)未建立队伍或指定专兼职人员的,扣25分: 2)队伍或人员不能满足要求的,不得分 | ||
企业应定期组织专兼职应急救援队 伍和人员进行训练,并形成记录 |
5 |
1)未定期训练的,不得分: 2)无训练记录的,不得分; 3)未按规定进行训练的,每缺一次扣5分 | ||
无需建立应急救援队伍的,可与附 近具备专业资质的应急救援队伍签 订服务协议 |
5 |
1)应签订服务协议而未签订的,不得分: 2)服务协议过期或失效的,不得分 |
93
Q/CSSC 3016→013
表C 1 (续)
评审 项目 |
评审要素 |
评审内容 |
标准 分值 |
评审标准 |
11 眼急 救援 |
IL 2 应急预案 (25) |
企业应根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 案管理办法》和AQ/T 9002的规定 制定可能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 预案,并针对重点作业岗位制定应 急处置方案或措施,形成安全生产 应急预案体系。应包括综合应急预 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预案, J列如: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 a)高处坠落事故应急预案; b)物体打击事故应急预案; c)触电事故应急预案 d)中毒窒息事故应急预案; e)淹溺事故应急预案; f)起重事故应急预案; g)火灾、爆炸事故应急预案; h)特种设备事故应急预案; D有毒、有害和危险品泄漏事故 应急预案; j)试航作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k)防汛防台应急预案; D 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
※懲 |
1)应制定而未制定应急预案的,扣25分; 2)应急预案不符合《生产安金事故应急预案管理 办法》和AQ/T 9002规定的,一项扣5分,两 项扣10分,三项及以上扣25分: 3)应急侦案无处置方案或措施的,每项扣3分 |
应急预案应根据有关规定报当地主 管部门备案,并通报有关应急协作 单位 |
*5 |
D未按照规定进行备案的,扣25分; 2)未通报有关应急协作单位的,每项扣2分 | ||
应急预案应定期评审,并根据评审 结果或实际情况的变化进行修订和 完善 |
5 |
1)未定期评审或无有关评审记录的,不得分; 2)未及时修订的,每项扣3分 | ||
应急预案的评审、发布、培训、演 练和修订应符合《生产安全事故应 急预案管理办法》 |
5 |
不符合《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规定的, 每项扣3分 | ||
IL 3 应急设 施、装备、 物资 (10 分) |
企业应按规定建立应急设施,设立 人员应急疏散区,配备应急装备, 储备应急物资 |
*5 |
D未建立应急设施,配备应急装备,储备应急物 资的,扣10分; 2)应急设施和装备物质缺一项的扣3分,缺两项 扣7分,缺三项及以」•.扣10分___________ | |
企业应对应急设施并进行经常性的 检查、维护、保养,并形成记录, 确保其完好、可靠 |
5 |
1)无检查、维护、保养记录的,不得分; 2)应急设施有不完好、不可靠的,每处扣3分 | ||
11. 4 应急演练 (10 分) |
企业应按照AQ/T 9007的规定,定 期组织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演 练,形成记录,并对应急演练效果 进行评估 |
*5 |
1)未定期进行演练的,缺一次扣2分,缺两次扣5 分,缺三次及以上扣10分; 2)无应急演练记录的,缺一次扣2分,缺两次扣5 分,缺三次及以上扣10分; 3)对应急演练效果未进行评估的,每缺一次扣2 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企业应根据应急演练评估结果,修 订、完善应急预案,改进应急管理 工作 |
5 |
未根据评估结论修订以急预案的,每项扣3分 | ||
11.5 事故救援 (10 分) |
企业发生事故后,应立即启动相关 应急预案,积极开展事故救援 |
※了 |
1)出现事故未启动应急预案开展救援的,扣10分: 2)出现较重大事故未立即救援的,终止评审 | |
企业事故应急救援结朿后应编制应 急救援报告 |
*3 |
应急救援报告有缺项的,扣10分 |
ι∣ I
Q/CSSC 3016—2013
表C.1 (续)
评审 项目 |
评审要索 |
评审内容 |
标准 分偵 |
评审标准 |
12 事故 报告 调査 和处 理 |
12. 1 事故报告 30分) |
企业应根据《生产安全,Η故报告和 处理条例》的要求制定事故管理制 度。主要内容包括:事故报告、调 杏、统计和分析、处理等 |
*5 |
1)未制定该项制度的,扣10分; — 2)制度内容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不一 致的,发现一处扣2分,发现两处扣5分,发 现三处及以上扣10分: 3)内容不完整的,缺一项扣2分,缺两项扣5分, 缺三项及以上扣10分_____________ |
企业发生事故后,应按规定及时向 卜一级单位、政府有关部门报告,并 妥善保护事故现场及有关证据。必 要时向相关单位和人员通报__ |
*5 |
1)未及时报告的,扣10分; 2)未有效保护现场及有关证据的,扣10分; 3)报告的事故信息内容与规定不符的,不得分 4)应通报相关单位和人员未通报的,扣3分 | ||
12. 2 事故退汪 和处理 (30 分) |
企业发生事故后,应依法成立丁故 处置组,明确其职责和权限,进行 事故调食或配合上级部门的事故调 查__________________ |
※懲 |
1)未成立事故处置组的,扣30分: 2)未进行事故调查的,不得分; 3)不配合上级部门事故调查、隐瞒事故真实情况 的,不得分,并加扣15分 | |
企业事故处置组应根据有关证据、 费料,查明事故发生的时间、经过、 人员伤亡情况及直接经济损失等, 分析事故的直接、间接原因和事故 责任,提出整改措施和处理建汉, 编制力故调丑报告 |
*7 |
D无调查报告的,扣30分; 2)对事故调查事项不淸的,每项扣5分; 3)对事故原因分析不清楚,无明确结论的,每项 扣5分: 4)对事故贡任分析不清楚的,无明确结论的,扣5 分; 5)未提出整改措施和处理建议的,每项扣10分 | ||
企业应向内部有关单位和人员通报 事故整改措施和处理建议 |
*3 |
一L)未通报的,扣30分: 2)未通报至有关电位和人员的,每少一个单位和 人员,扣2分____________________ | ||
企业应对事故整改措施和处理建议 提前的要求的落食情况进行检查和 验证 |
7 |
1)木进行检查和验证的,不得分: 2)有未落实项的,每缺一项,扣5分 | ||
企业"按照GB/T 6441的规定.定 期对生产事故、事件进行统计、分 析,形成报告,并向企业领导层汇 报统计分析结果 |
3 |
1)未定期统计分析的,不得分: 2)统计分析不符合规定的,每项扣2分; 3)未向领导层汇报结果的,扣3分。 | ||
13 绩效 评定 和持 续改 |
13. 1 级效评定 (30 分) |
企业应制定安全生产标准化绩效评 定管理制度。主要内容包括:责任 部门、评定组织、时间、人员、内 容范围、方法和技术、过程、报告 和分析等 |
*5 |
1)未制定该项制度的,扣30分; 2)制度内容与国家法律法规、标?隹规范不一致 的,发现一处扣2分,发现两处扣5分,发现 二处及以上扣30分; I 3)内容不完整的缺一项扣2分,缺两项扣5分, 却三项及以上扣30分_____________ |
企业应根据安全生产标淮化績牧评 定管理制度,每年至少一次对本企 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实施情况进行 评定,验证各项安全生产制咬措施 的适宜住、充分性和有效性,检查 安全⅛产工作0K、指标的完成情 况,评定结果应形成报告.并向所 有部门、所屈T- ¾和从业人员通报, 作为用度考评的帀要:依据 |
※^ |
1)年度内未进行评定的,扣30东 2)未形成评定报告的,不得分: 3)报告内容不全血的,每项扣3分: D未通报评定结果的,每次扣5分 |
95
Q/CSSC 3016—2013
表C. 1 (续)
评审 项目 |
评审要素 |
评审内容 |
标准 分值 |
评审标准 I |
13 绩效 评定 和持 续改 进 |
13. 1 绩效评定 (30 分) |
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结果报告应明 确下列事项: a)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效果; b)安全生产工作目标、指标的完 成情况; c)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过程中出 现的问题和缺陷,所采取的改 进措施; d)统计技术、信息技术等在安个 生产标准化实施过程中的使用 情况和效果; e)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过程中各 种资源的使用效果; f)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的适宜 性、充分性和有效性结论; g)其他相关内容__ |
5 |
D未形成评定结果报告的,不得分; 2)内容不完整的,每缺一项,扣3分 |
对于责任履行、检查监控、防患整 改、考评考核等方而存在的同題, 应由安全生产委员会或安全领S机 构讨论,提;"纠正、预防措施方案, 并纳入后续的安全工作实施计划中 |
5 |
D应形成向未形成纠正、•预防措施方案的,每项 扣5分; 2)未对前次纠正、预防措施方案的落实效果评价 的,每项扣3分 | ||
企业主要负责人应对绩效评定工作 全面负责____________ |
3 |
主要仇贡人未组织和参M评定工作的,不得分 | ||
企业发生死亡事故后应对涉及的相 关内容帀新进行评定 |
7 |
1)未及时重新评定的,不得分: 2)评定中未提出纠正措施的,不得分: 3)评定内容有缺项的,每项扣5分__ | ||
13. 2 持续改进 (IO 分) |
企业应根据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评定 结果所反映的趋势,制定相关工作 计划和措施,对安全生产EI标、指 标、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等进行修 改完善,持续改进,不断提高安全 绩效 |
10 |
1)未制定T作计划和措施的,扣5五 2)修订完善的记录与评定结果不一致的,每项扣2 分 |
96
Q/CSSC 3016—2013
表1 (续)
评审 等级 |
标准化 得分 |
需评审项分数占 评审项目总分比例 |
________ 安全绩效________________ | ||
钢质、铝质舰船 造修企业 |
纤维增强塑料舰船 造修企业 |
木质舰船 造修企业 | |||
三级 |
'70 |
270% |
申请评审之日前一年内,未发生 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生产 安全事故累计死亡人员不超过 两人 |
申清评审之日前一 年内,未发生一般 及以上生产安全事 故,无死亡生产安 全事故 |
申请评审之日前一 年内,未发生一般 及以上生产安全事 故,无死亡生产安 全事故 |
4.5.4企业达标评审项目、评审耍素及其分值见表2。
表2评审项目、评审要素及分值表
序号 |
评审项目 |
评审项目分值 |
_________评审要素_________ |
评审要素分值 | |
1 |
安全生产目标 |
30 |
目标 | ||
检查和考核 |
10 | ||||
2 |
组织机构和职责 |
80 |
组织机构和人员 |
40 | |
职责 |
20 | ||||
班组安全管理 |
20 | ||||
3 |
安全生产投入 |
40 |
安全生产费用 |
20 | |
工伤保险 |
20 | ||||
4 |
法律法规和安全管 理制度 |
210 |
法律法规、标准规范 |
15 | |
规章制度 |
15 | ||||
操作规程 |
MO | ||||
评估 |
10 | ||||
修订 |
20 | ||||
文件和档案管理 |
10 | ||||
5 |
教育培训 |
140 |
教育培训管理 |
20 | |
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教育培训 |
-20 | ||||
操作岗位人员教育培训 |
50 | ||||
特种作业人员教育培训 |
30 | ||||
其他人员教育培训 |
~10 | ||||
安全文化建设 |
-10 | ||||
6 |
生产设备设施 |
1040/ 570/ 530 |
生产设备设施建设 |
150 | |
生产设备设施 运行管理 |
钢质、铝质舰船造修企业 |
^830 | |||
纤维增强塑料舰船造修企业 |
360 | ||||
木质舰船造修企业 |
320 | ||||
新设备设施验收及旧设备设施拆除、报废 |
60 | ||||
7 |
作业安全 |
1050/ 950/ 770 |
生产现场管理 和生产过程控 制 |
钢质、铝质舰船造修企业 |
530 |
纤维增强塑料舰船造修企业 |
430 | ||||
木质舰船造修企业 |
250 | ||||
作业行为管理 |
260 | ||||
警示标志 |
120 | ||||
相关方管理 |
Iob | ||||
"⅛κ |
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