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71. 120^83.200

G 9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 25434—2010


橡胶塑料压延机安全要求

Safety requirements of rubber calenders & plastics calenders


2010-11-10 发布


2011-10-0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 25434—2010


目 次

前言........................................................................................................................m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3

4危险列举...............................................................................................................6

4.1机械危险............................................................................................................6

4.2电气危险............................................................................................................7

4.3热危险...............................................................................................................7

4.4 噪声危险............................................................................................................7

4.5忽略人类工效学原则产生的危险 ..............................................................................7

4.6由于能源供应失效引起的危险 .................................................................................7

4.7控制系统故障引起的危险 .......................................................................................7

4.8滑倒、绊倒和跌落危险.............................................................................................7

5安全要求及措施 ......................................................................................................7

5.1机械危险的安全要求及措施 ....................................................................................7

5.2电气危险的安全要求及措施....................................................................................15

5.3热危险的安全要求及措施.......................................................................................16

5.4噪声危险的安全要求及措施....................................................................................16

5.5忽略人类工效学原则产生的危险的安全要求及措施......................................................17

5.6由能源供应失效引起的危险的安全要求及措施............................................................17

5.7控制系统故障引起的危险的安全要求及措施...............................................................17

5.8滑倒、绊倒和跌落危险的安全要求及措施 ..................................................................17

6安全要求及措施的验证.............................................................................................17

7使用信息...............................................................................................................20

7.1使用说明书.........................................................................................................20

7.2标志..................................................................................................................21

附录A (资料性附录)压延机不同类型示例.....................................................................22

附录B (资料性附录)压延工艺示例..............................................................................23

附录C (资料性附录)物料加工时产生的危险..................................................................24

附录D (资料性附录)吸入区尺寸L的计算(对同直径的喪筒).............................................25

附录E (资料性附录)吸入区的固定防护装置..................................................................26

附录F (资料性附录)限制移动从而防止进人吸入区的特殊防护示例 ....................................27

附录G (资料性附录)本标准引用相关标准情况对照.........................................................28


标准分享网WWW. bzfxw. com免费下载


GB 25434—2010


前 言


本标准的第5章除5. 1. 1. 9e)外为强制性的,第6章为强制性的,第7章除7. 1. Ie),7. 1. 2j)7. 1. 2k)7.1. 2m)外为强制性的,其余为推荐性的。

本标准修改采用欧洲标准EN 12301 2000《橡股塑料机械 压延机 安全要求》(英文版)。

本标准仅由于引用国家标准带来技术性差异,引用相关标准情况对照表参见附录G

为便于使用,本标准作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a)用“前言”代替欧洲标准"前言”;

b)用“本标准”代替“本欧洲标准":

C)删除了 EN 123OL2OOO 介绍;

d〉删除了 EN 12301 2000的资料性附录ZA

e)删除了"参考文献"

f)增加了附录G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和附录G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橡胶塑料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71)归口 .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大连橡胶塑料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橡胶工业研究设计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黄树林、李香兰、杨宥人、夏向秀、何成。


m


GB 25434—2010


橡胶塑料压延机安全要求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橡胶塑料压延机的安全要求。

本标准涉及橡胶塑料压延机安全要求中的定义、危险列举、安全要求及措施、安全要求及措施的验 证及使用信息,

本标准适用于加工橡胶和塑料的压延机(以下简称压延机),包括固定在机架上的所有部件(压延机 不同类型示例见附录A,压延工艺示例见附录B)

本标准不适用于:

--两権压延机,与一台挤出机(辐头)一起形成的一台完整独立的设备;

—-两辐或三辐压光、层压或压花设备(其不是压延机),其在薄膜生产线中作为挤出机的下游 设备。

本标准不包括下列危险:

-- 由被加工物料引起的危险(见附录O

—-加工爆炸性材料或易产生爆炸性气体材料引起的危险;

-- 由于易燃材料接触了压延机热部件导致的起火危险(例如:当漏油时):

— 由电磁、激光或电离辐射引起的危险:

——如果压延机安装在一个易爆环境中引起的危险。

www.zxw.c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251.1人类工效学 公共场所和工作区域的险情信号 险情听觉信号(GB/T 1251.工一 2008, ISO 7731 2003,IDT)

GB/T 3767 声学声压法测定噪声源声功率级反射面上方近似自由场的工程法 (GB/T 3767—1996,eqv ISO 3744 1994)

GB/T 3768声学声压法测定噪声源声功率级反射面上方采用包络测量表面的简易法 (GB/T 3768—1996,eqv ISO 3746,1995)

GB 4208—2008 外壳防护等级(IP 代码)(IEC 60529 2001,1DT)

GB 5226.1-2008机械电气安全 机械电气设备 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IEC 60204-12005,Inr)

GB/T 6881.2-2002声学声压法测定噪声源声功率级混响场中小型可移动声源工程法第 1部分:硬壁测试室比较法(IS03743-1:1994,IDT)

GB/T 6881. 3-2002声学声压法测定噪声源声功率级混响场中小型可移动声源工程法第

2部分:专用混响测试室法(ISO 3743-2 : 1994,IDT)

GB/T 8196-2003 机械安全防护装置固定式和活动式防护装置设计与制造一般要求 <ISO 14120,2002,MOD)

GB 12265. 3—1997机械安全避免人体各部位挤压的最小间距

GB/T 14574 声学 机器和设备噪声发射值的标示和验证(GB/T 14574—2000,eqv ISO 48711996)

GB/T 15706. 1-2007 机械安全 基本概念与设计通则 第1部分:基本术语和方法 (ISO 12100-1 2003,IDT)


标准分享网 www.bzfxw.com 免费下载


GB 25434-2010


GB/T 15706.2-2007机械安全 基本概念与设计通则 第2部分:技术原则(ISoI2100-2 2003, IDT)

GB/T 16404-1996声学 声强法测定噪声源的声功率级 第1部分:离散点上的测量(eqv ISO 9614-1 = 1993)

GB/T 16404.2-1999声学声强法测定噪声源的声功率级第2部分:扫描测量(eqv ISO 9614-2i1996)

GB/T 16538声学 声压法测定噪声源声功率级 现场比较法(GB/T 16538—2008,ISO 3747 2000, IDT)

GB 16754-2008机械安全急停设计原则OSO 13850 2006 ,IDT)

GB/T 16855.1-2008机械安全 控制系统有关安全部件 第1部分:设计通则(ISoI3849-1 2006, IDT)

GB/T 17248. 2-1999声学机器和设备发射的噪声工作位置和其他指定位置发射声压级的 测量一个反射平面上方近似自由场的工程法(eqv ISO 112011995)

GB/T 17248. 3-1999声学机器和设备发射的噪声工作位置和其他指定位置发射声压级的 测量 现场简易法(eqv ISO 11202 = 1995)

GB/T 17248.4—1998声学机器和设备发射的噪声由声功率级确定工作位置和其他指定位 置的发射声压级(eqv ISO 11203:1995)

GB/T 17248.5-1999声学机器和设备发射的噪声工作位置和其他指定位置发射声压级的 测量 环境修正法(eqv ISO 11204:1995)

GB/T 17454.1-2008机械安全 压敏防护装置 第1部分:压敏垫和压敏地板的设计和试验通 则(ISo 13856-1 2001,1DT) ..

(GB 17888.1-2008,ISO U122-1 2001 ,IDT)

GB 17888. 2机械安全 进人机械的固定设施 第2部分:工作平台和通道(GB 17888.2丿一2008, ISO 14122-2:2001,IDT)

GB17888.3机械安全 进入机械的固定设施 第3部分,楼梯、阶梯和护栏(GB 1788& 32008, ISO 14122-3 2001, IDT)

GB 1788&4机械安全 进入机械的固定设施 第4部分:固定式直梯(GB 17888. 4-2008, ISO 14122-4:2004,IDT)

GB/T 181532000机械安全可接触表面温度确定热表面温度限值的工效学数据

GB 18209. 1机械安全指示、标志和操作第1部分:关于视觉、听觉和触觉信号的要求 (GB 18209. l-2000,idt IEC 61310-11995)

GB/T 18831-2010机械安全带防护装置的联锁装置设计和选择原则(ISCu4119 1998/ Amd. 1:2007, MOD)

GB/T 19436.1-2004机械电气安全 电敏防护装置 第1部分L般要求和试验(IEC 61496-1:1997,1DT)

GB/T 19670 机械安全 防止意外启动(GB/T 19670—2005,ISO 14118:2000,MoD)

GB/T 19876-2005机械安全与人体部位接近速度相关防护设施的定位(ISCII3855: 2002, MOD)

GB 23821-2009机械安全防止上下肢触及危险区的安全距离(ISCM3857 2008/DT)

GB/T 25078. 1-2010 声学低噪声机器和设备设计实施建议第1部分:规划USO/ TR 11688-li1995,IDT)

GB/T 25078. 2-2010声学低噪声机锯和设备设计实施建议第2部分:低噪声设计的物理基 础(ISo/TR 11688-2 = 1998,IDT)


2


GB 25434—2010


EN 614-1J995机械安全 人类工效学设计原则 第1部分:术语和通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 1

压延机 calender

通过将物料持续拉伸到两馄或多辐之间,用于加工橡胶、塑料、胶浆或分散体的机器。各辐两端由 机架支撑。

可能的操作过程举例:

一"持续压延橡胶、塑料的片材或型材:

--将一片(层)或几片(层)送到输送带上;

--采用加热或粘合剂,将两层或两层以上橡胶、塑料片材进行层压:

塑料印花。

1显示了一个典型的压延过程和大部分部件的定位情况及各区的划分。图中各标号对应于第 3章中相应的分条号。



3. 5. 3


3. 11


3.8

3.3

3. 5.1

3.4

3.9

3. 11

3.4


3. 5.1


3. 11


77777777777777/

'?〃〃〃/〃/〃



3. IO


3.4

3.4

3.3

3.9

3. 5.2


3. 5.3


3.12


3.11


橡胶/塑料线路 帘线/帘布线路 压延制品线路


3. 2—

一机架;

3. 5. 2—

一挡料板:

3.10-

3. 3—

一压延根筒:

3. 5. 3—

-喂料装置;

3ill∙

3. 4—

一辅助辐;

3. 8—

一程隙调节装置;

3.12

3. 5. 1—

一切割装置:

3. 9—

一喂料区:


)一一出料区:

--工作区:

★——压延辑筒的吸入区。


1纤维帝布(织物或金属网)双面涂覆工艺的原料流程的四辐压延机举例


标准分享网 www.bzfxw.com 免费下载


GB 25434—2010


3.2

机架frame

压延机用以固定压延編筒轴承、一些辅助細轴承和辅助装置的部件。

3.3

压延纏筒calendar roll

具有平滑的表面,表面抛光或喷砂的辐筒。架在空中,由机架上的导向轴承,根据各塩筒之间的关 系来定位。塩可量孔或钻孔以使其温度可以由液体循环来进行控制。

3.4

辅助軽 secondary roller

用在压延工艺中区别于压延辐筒的一种辐。其可被驱动也可调节温度。辅助辐包括:压力辑、印花 辐、拉丝导向辐、张力辐、剥离辐、展平根和牵引辐等。

3.5

辅助设备 ancillary equipment

本标准中介绍了下列辅助设备:

3.5. 1

切割裝置 CUtting equipment

将片材切边修整到一定宽度的装置,其可将片材切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宽度规格,下面是不同型式切 割装置的举例:

—— 固定刀(金属丝或刀片);

一旋转刀(切割盘)。

.一.

www.zxw.

固定在喂料区两边的挡板,用以确定被压延的片材的宽度,并且限制物料位置,防止物料超出正常 工作区。

3. 5.3

喂料装置 feeding device

在喂料区中用来填入和分配物料的装置,例如:工作台式、栅板式、加料槽式、固定或往复传送带式。 3.6

压延辑筒速度 calendar rolI SPeed

軽筒的线速度0的单位为m/min。本标准中应用下列速度:

——启动生产时,低辐速5,

..制造者提供的最高権速‰x?

——正常生产速度%,其介于"和七峰之间;

—降低的辐速%,当生产过程中需要操作者靠近辐筒时的辐速。

3.7

停车角 stopping angle

高速的压延机辐筒,从启动了安全装置或急停装置后,至根筒由制动而停止,这段时间里所转过的 角度.

此角度是在压延机空运转,并且机筒以最高速度Ug旋转时所测得(见3. 6)

本标准应用下列停车角:

——给定停车角α:由机器制造者给定的停车角;

——最大停车角ami停车角的上限值;


减速的停车角%:当極以降低松速L旋转时,所获得的停车角。


4


GB 25434—20W


3.8


細隙调节装置 nip adj listing device

通过加大或减小辑隙来改变塩筒间相对位置的装置。

3.9

喂料区 feed zone

给压延机加入物料(橡胶或塑料等)或材料(帘布、纺织品和纤维织物等)的区域。一台压延机可有 一个或多个喂料区。

3. 10

出料区 discharge zone

压延制品排出的区域。

3. 11

工作区 working zone

操作者执行正常操作的区域。一台压延机可有一个或多个工作区。

3* 12

压延綻筒的吸入区 trapping zone at the calendar rolls

吸入区存在是当两个压延混筒相互接近,并向辐隙方向相对旋转时,易发生卷入和碾压危险的 区域。

吸人区是由辑筒的长度X和横截面尺寸SL所围成的空间(见图2) i

--当根筒理论上相接触时S12 mm,不考虑報筒直径;

一一L=√^D,当两混筒的直径D不同时,应当取较大的直径。在附录D中给出一个计算L的 公式:

--不管辐隙多大丄始终保持不变。



X,5L 决定吸人区的尺寸

2压延辐筒的吸入区

3. 13

压延犍筒的危险区 danger zone at the calendar rolls

当进入3.12中所规定的吸入区,而安装在吸入区中间附近的保护机构不能阻止时,在压延机上就 存在着危险区。

危险区是在輻筒的喂料侧,由辘长X和阴影断面[见图3和图7a)]所围成的空间。


5


标准分享网 www.bzfxw.com 免费下载


GB 25434—2010


此部分由下列尺寸决定:

--在吸入区入口处的直线尺寸S(3.12),

-—根据给定的停车角a所确定的根筒上的两段圆弧(见3.7)

-大圆弧的圆心是直线尺寸S的中点,其半径为F,F为根据给定的停车角a所确定的掘筒上的 弧线长度。



3压延極筒的危险区


4危险列举


4.1机械危险

..

条号。



4.1-3.3

4. 1. 1

4.1. 3. 2


4.1.2


4.1.2


4. 1.1


4. 1. 3. 2


6


4以四裡压延机为例,主要机械危险的定位


GB 25434—2010


4. 1.1压延報筒之间或压延辑筒与物料之间的卷入和碾压危险

这些危险可由下列原因引起:

..启动时:

--正常操作中的正向运转时;

..反向运转时;

—清理或清洗操作中;

—机器设定、过程转换、故障排查和维护操作中。

4.1.2辅助辐的卷入和碾压危险

4.1.3由辅助设备引起的危险

4.1.3.1由切割装置引起的切割危险。

4. 1. 3. 2挡料板和压延混筒间的剪切和碾压危险。

4. 1. 3. 3由往复喂料传送带引起的冲击和挤压危险.

4.2电气危险

4.2.1直接或间接接触导电部件引起的电击或灼伤。

4.2.2由静电荷引起的电击或火灾。

4.3热危险

4. 3. 1接触压延机的热部件或热物料引起的灼伤。

4.3.2胶管或胶管配件破裂,热传导液喷出引起的烫伤。

4. 3.3红外辐射引起的灼伤。

4.4噪声危险

由噪声引起的危险,例如:听力损害、干扰语言交流或影响听觉O

4.5忽略人类工效学原则产生的危

更换印花辑或辐筒时,过多地使..

4.6由于能源供应失效引起的危险

由于能源供应失效而安全装置失灵引起的卷入或碾压危险。

4.7控制系统故障引起的危险

控制系统的安全相关部件失灵引起的机械危险。

此危险可由下列原因引起:

..意外的启动;

--控制模式失效,包括设定、启动、过程转换、清洗、故障排查、维护和反向运转;

--意外的速度变化;

--个或几个安全装置失灵。

4.8滑倒、绊倒和跌落危险

在工作位、到工作位或离开工作位时引起的滑倒、绊倒和跌落危险。

5安全要求及措施

5. 1机械危险的安全要求及措施

5. 1. 1在压延糧筒处的危险

5. 1. 1. 1通过在吸入区入口位置设置安全防护而防止进入到3. 12所规定的吸入区

至少应采用下列措施中的一项,方可阻止进入吸入区,

a)根据GB/T 8196—20033. 2的要求,沿橋的整个长度上设置一个固定防护装置。此装置应

满足下列准则:

--防护和根筒表面的间隙不超过6 mm

——防护和辐筒切面的角度不少于90"


标准分享网 www.bzfxw.com 免费下载


GB 25434-2010


在资料性附录EF中给出布局示例,除了圆横截面以外的其他布局也可采用.

对于带开口的防护装置,其安全距离应根据GB 23821L-2009中的表3或表4确定。

如果此防护装置需要移走(由于清洗或设定等原因),其应被设计成带防护锁定的联锁防护形式(根 据 GB/T 8196—2003 3. 6 的要求)。

b)将喂料装置定位,以使其作为上述提及的固定防护。配以一个联锁机构,它能使塩筒只有当 喂料装置处在合适的位置时才能转动。

5.1.1.2通过在吸入区以外设置防护从而防止进入吸入区

5.1.1.1中所介绍的防护方式由于加工上的原因而不能采用时,至少应采用下列措施中的一项,■ 方可阻止进入吸入区:

a)防止进入的防护装置:

——根据GB/T 8196-20033. 6的要求,应采用一种带防护锁定的联锁防护;

--依据GB/T 8196-20033. 5的联锁防护要求,根据GB/T 19876-2005定位:

--联锁防护装置的类型应根据GB/T 18831-2010选择.

b)松筒制动跳闸装置:

--机械驱动跳闸装置:

D 跳闸杆(见5. 1.1.4)

2:) 其他装置,例如依据GB/T 17454. 1-2008选择的压敏垫,且根据GB/T 198762005定位。

--非机械驱动跳闸装置,例如依据GB/T 19436. 1-2004的光电装置,且根据 GB/T 19876-2005 定位。

依据GB/T 19876-2005计算的距离应从吸入区人口处开始测量。

如果一个联锁防护装置或一个非机械驱动跳闸装置已被定位,而操作者还能站立在防护装置或跳闸 ..

5. 1.1,3防护和安全装置的性能列于5. 1.1.2

5. 1.1. 3.1压延胡筒的停止

无论有意还是无意,也无论用身体的任一部位,只要打开了联锁防护或启动了跳闸装置,就应在3. 7 中规定的停车角内,使細筒由制动而停止.

只要操作者的手指触及到3.13规定的危险区,制动就应马上启动,并且在手指伸进3.12规定的吸 入区之前,根筒就应停止[见图5a)b)c)]



1-压延辎;           4 ~跳闸杆:

2 吸入区;            5——操作者.

3--危险区:

a)操作者伸出的手指在危险区之外

5通过启动跳闸装置而制动压延机(当采用5. 1. 1.4所述的跳闸杆时)


8


GB 25434—2010



b)指尖伸进危险区:            C)指尖伸进吸人区:压延机已经停车

由操作者的身体启动跳闸杆而制动

5 (续)

如果制动时能源失效,辐筒应在最大停车角aa(12O。)内停止(见3. 7)。当压延辐筒的最高速度 %囂见3. 6)超过120 m/minmu可能随∙M的增大而上升到最大值(160。)。

例如:当压延辐的最大速度‰11 = 140 m/min时,那么

“C。、/ 140 m/ɪnin , “八。

a-=12° X 120 m/min =14

当速度大于160 m/min时,在斗争于或小于160°的角度下使辐筒停止是不可能的,此时应用一个带 防护锁紧的联锁防护。 …

www.zxw.c

5. 1. 1.3.2崔筒分离

由于有意或无意启动了跳闸装置或辐筒分离联锁防护装置被打开,压延辐筒随之停止后,辐筒应分 离,可以通过下列形式:

..自动;或

——采用专门的手动控制方式,其不需要手动重新设定就能动作。

極筒分离应越快越好,分离的辐隙越大越好,且不小于30 mm

辐筒分离不应产生额外的危险,分离后,槌筒应处于打开位置,不应发生无意识的闭合,只有手动形 式才能解除它。

5.6

注:可以提供一个装置,操作者可用它来中断極筒的自动分离。

5. 1. 1.3.3反向救助动作

由于联锁防护的打开或有意/无意启动跳闸装置,压延辐筒随后停止。通过启动一个专用的止-动 控制装置(根据GB/T 15706. 1-20073. 2. 6. 3的要求)可以实现掘筒的反向运转,其目的是解救卷 人塩筒间或辐筒和物料间的人。

此控制装置应不需手动重调,也不应依赖方式选择开关5.1. 1.7中介绍的)的位置,就能发挥作 用。它应该被清晰的标注"反向救助动作"。辐的反转速度不应该超过5 m/min。一但停止了手动控 制,反向救助动作就将因制动而停止。关于视觉和声音报警信号在5. 1. 1. 75.1.1. 8中给出。

7. 1.2b)

5.1.1.4杆式机械驱动跳闸装置的应用

5. 1. 1.4. 1 功能

跳闸杆是一根水平刚性杆,身体的某一部分有意或无意启动它时,将如:


标准分享网 www.bzfxw.com 免费下载


GB 25434—2010


—5.1.1. 3.1中所描述那样,应能使压延喪筒停止:

--5.1.1. 3. 2中所描述那样,应能使或允许辐筒分离;和

—5.1.1. 3. 3中所描述那样,允许塩筒反向运转。

跳闸杆应满足下列要求:

--当操作者的身体向塩筒移动不超过IO mm的位移时,跳闸杆应被启动:杆的反应时间人(根据 GB/T 19876-2005 3. 2 的要求)应少于 50 ms

—驱动杆所需力不大于200 Nl

-—沿杆的长度上发生的"推”的动作时,杆发生IO mm的位移,就能使至少一个位置的传感器强 制动作(见GB/T 18831-20105.1的要求);

-—从这些位置上的传感器传出的信号由硬件系统控制,此控制电路应只由电气硬件构成;

--跳闸杆复位时不应引起再启动。

7.1.2a)7.1. 2d)

为防止从跳闸杆的下面进人吸入区,应用一个固定的防护板进行保护,防护板的设计应能防止脚 踏人。

另外,在工作侧从压延机的边侧到各辐筒的端头,如果存在入口,应按照GB 23821L—200S中的表 2、表3或表4的安全距离要求设置侧面防护。

5. 1.1. 4. 2 定位

跳闸杆应延伸在整个辐筒长度上。

它应安装在一个距水平面不低于1 150 mm的高度上,此水平面为操作者的站立面,并根据图6 定位。



1——跳闸杆(在停止位:

L—吸人区的深度(见3.12和附录D)

F—长度等同于Ua下的停止弧长•

注:线性尺寸,单位为毫米;ɑ的单位为弧度•

6跳闸杆定位

5. 1.1.5 3. 13中规定的危险区的缩小

a)通过降低辐筒速度,从"小到%或%(见3.6),可缩小危险区域。停车角ɑ也降为-。危险区 显示在图7b)中。


10


GB 25434—2010



a)危险区的尺寸

1—^吸入区;

2——危险区手

3--要求的接近点扌

4--缩小的危险区。

F=口的弧长

尸=論DMa单位为度)

F=^a(α单位为弧度)


b)缩小的危险区的尺寸

Fr=心的弧长

Ft = ^DaAal单位为度)

Fr =弓妬G单位为弧度)

7危险区和危险区的缩小


b)将图8所示的两个安全装置组合起来,可以防止进入缩小的危险区。



1——安全装置1(较远的装置,5.LL2中所介绍的防护或安全装置h

2-—安全装置2(较近的装置5. L 1. 4中所介绍的跳闸杆八

I区--自由区,身体在此区,上臂伸不到N区;

区一当収筒以低速度U运转时,允许身体在此区:

IK区--当辑筒以大于vr的速度运转时,允许上臂伸至此区卞

N区--危险区(见3.13),当辐筒以降低的速度S运转时,允许上臂伸至此区;

V区 --缩小的危险区,在所有情况下,都不能进入此区。

8两个安全装置的组合


11


标准分享网 www.bzfxw.com 免费下载


GB 25434—2010


组合式安全装置应具有以下功能:

—当馄筒以大于α速度转动时,操作者从I区到北区的移动可通过驱动安全装置使压延辐筒停 止。当辐筒以速度%转动时,操作者从I区到区的移动,不应产生停止命令。

——当上臂到V区时,主动驱动安全装置2应使压延辐筒停止。该装置为5.1.1. 4中规定的跳闸 杆,位置如图6所示,但是应用α代替*

——在操作者从区回到I区后,压延根筒的转速可通过手动控制从5增加到%。操作者从U区 返回I区应可通过驱动设在I区的确认开关发出信号.此位置在n区不能操作.在U区发出 一个确认信号,若需要可利用观测工具。

7.L2 c)

5. 1.1.6急停装置

急停装置应符合GB 16754-2008的要求,该标准中1类停车适用于电气制动;0类停车适用于简 单机械制动(与电能无关),压延机的控制面板上应设急停操动器,其他急停操动器应装在工作区附近及 工作区每侧。

任何急停操动器的动作应:

——使压延机辐筒按5.1.1. 3.1要求停止;

——允许压延辐筒按5.1.1. 3. 2要求分离;

——允许按5.1.1. 3. 3要求进行反向救助动作,

—触发视觉及(或)听觉信号,手动复位。

应使用下列一种型式急停:

-—按钮操作开关;

--拉线操作开关:-脚或膝操作开关。

GB 5226.1-2008 10. 7 的要求。

5. 1.1.7正向或反向(若有)启动

压延机应按GB/T 15706. 2-20074.11.105. 5. 2的要求配模式选择器:

——停车;

——,慢速正向运动;

--以生产速度正向运动; 反向运动(若有)。

只有在发出符合GB/T 1251.1GB 18209. 1要求的声音报警信号后才允许启动,信号应持续到 辐筒开始转动至5 s

如果为了启动,应拆除某些防护装置,应按GB/T 15706.I>—20074.11. 9的要求,通过控制方式 保证操作者的安全。

7.1. 2D

5.1.1.8反向操作(若有)

模式选择器上反向运动的选择应触发一个闪亮的光信号到反向运动产生的新吸人区,只要选择器 开关在该方式下,信号将持续下去。

反向运行应按GB/T 15706.1-20073. 26. 3的要求,通过维持运行止-动控制装置进行操作,速 度不应超过5 m/min.

重要的是当压延机进行反向操作时,操作者应能清晰地观察到所形成的新的危险区。根据压延机 的规格,应采取一些可视辅助措施,例如:镜子、监视器。

手动控制松开,反向运动应在制动装置作用下立即停止。


12


GB 25434—2010


5. 1. 1.9压延机据筒的清理

压延机辐筒的清理:

a)在清理过程中,应防止压延机辎筒间卷入及(或)碾压危险。设计的压延机应能用以下方式进 行清理:

--在現筒静止状态下;或

--在根筒的出料侧;或

—在辐筒的入料侧,除3.13中确定的危险区的外侧。

其中无法采用这些方法,压延机应配置清理装置(例如:工具、操作装置、机械手)以保证操作者能在

3.13中确定的危险区自由地清理辐筒。

b)因技术原因且在危险区中的干涉不可避免导致a)中方法不能采用时,应提供下列的一种装置 以防止接近3.12中确定的吸人区:

D 在离吸人区一定距离(根据GB 23821-2009的规定和本标准的5.1.1.1规定的尺寸下)设

置清理专用防护装置(见图9),安装此防护装置可取代5.1.1. 2中指定的防护或安全装置;



1—危险区W

2—-清理区:

3—清理专用防护装置。

9縮筒危险区专用防护装置示意

2)只有在单层料片送入辐隙并且料片和辐筒表面之间第一接触点处于3. 13中确定的危险 区的外侧时,5.1∙1.4∙1中的跳闸杆应根据图IO定位;

单位为毫米



13


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


GB 25434-2010


C)如果从清理工作站易进入吸入区,也应按照5. 1.1.15.1.1. 2的要求设安全防护装置;

d)制造商应提供清理工作安全措施;

注:按GB 17888. 1-GB 17888.4中的永久性的安全方法i

e)尽可能采用人类工效学原则(见EN 614-31995):

f)使用说明书中应提供有关安全清理步骤的综合信息,见7.1. 2g)

5.1.1.10机器设定、过程转换、故障排查及维护工作

应按 GB/T 15706. 2-2007 5. 2. 4 的要求.

使用说明书中提供安全工作说明,见7.1. 2D.

5.1.2辅助根的危险

应采取以下一种或多种方法防止这些危险:

--按GB 23821-2009的表24. 2. 2的要求确定距离,

—-辅助根的位置符合GB 12265. 3-3997中要求的距离;

--固定防护装置按GB/T 8196-20033. 2的要求或本标准的5.1.1. 1确定

——根据GB/T 8196—20033. 5的要求的联锁防护装置或GB/T 8196-20033. 6的要求的 带防护锁紧的联锁防护装置,联锁装置形式的选择与GB/T 18831-2010的要求一致;

——按本标准的5.1.1. 2b)要求的跳闸装置。

联锁防护装置的打开或有意或无意驱动跳闸装置都将使塩筒停止或分离,以保证符合GB 12265. 3-1997要求的距离。联锁防护装置或跳闸装置应按GB/T 19876—2005的要求定位。

分离后,辐筒应安全可靠地固定在打开的位置,防止无意识的闭合,解除只能通过手动操作。

5.1.3辅助设备的危险

5. 1.3.1切割设备

除切刀定位保证自身安全性外,切刀刃应按以下方式作保护以防止无意接触:

a)在静止位置,切刀应回撤到防护罩内

b)在工作位置不用于切割的部件应采用下列方式防护:

-—按照GB/T 8196-20033. 2. 2的要求,以GB 23821-2009的表2要求的安全距离设 置距离防护装置;

——按照GB/T 8196-20033. 2.1的要求,设置封闭式防护装置。

7.1.2h)°

5. 1.3.2挡料板

挡料板与辐筒间的间隙不应超过4 mm

5.1.3.3往复式喂料输送装置

应提供以下一种或一种以上防护方法(防护方法示例见图11)

——符合GB/T 8196—20033. 2的要求的固定防护装置;

—符合本标准的5.1.1. 2b)要求的跳闸装置;

——输送装置和固定部件间的最小间隙应符合GB 12265. 3-1997的要求:

——输送装置往复运动的驱动力限制在150 N.


14


GB 25434—2010



1——固定防护罩;

2--跳闸装置:

3-符合GB 12265. 3-1997规定的防护区域;

4..驱动力的限制;

5——固定部件.

11往复式喂料输送装置的防护方法示例

5.2电气危险的安全要求及措施

5.2.1因活动部件直接或间接引起的电击或燃烧

电气设备应符合GB 5226.1—2008的要求和下列要求。

5.2. 1. 1电源切断(隔离)装置

电源切断装置应符合GB 5226. 1-20085. 3. 2的要求。

5. 2. 1.2直接接触防护

应采用以下最低防护等级:

——防护罩内动作部件JP2X(GB 4208-2008的要求);

——易接触到的防护罩的上表面JP4X(GB 4208—2008的要求)。

当打开防护罩时,应采用以下最低的防护等级:

—按GB 5226.1-20086. 2. 2a)的要求:门内侧动作部件为IP1X(按要求),当重新设置或调 整装置可能接触到的动作部件,防护应为IP2X(GB 4208—2008的要求);

——按 GB 5226. 1—2008 6. 2. 2b)的要求IP2X(GB 4208—2008 的要求);

——按 GB 5226. 1—2008 6. 2. 2c)的要求 JP2X(GB 4208—2008 的要求.

GB 5226. 1—2008 6. 2 的要求。

5.2. 1.3间接接触防护

间接接触防护应采取以下措施:

-—通过自动切断电源进行防护;或

-- 防护绝缘或等效绝缘;或

--电气分离防护。

GB 5226.1—2008 6. 3 的要求。


15


标准分享网 www.bzfxw.com 免费下载


GB 25434-2010


5.2.1.4导线的确定

导线应按GB 5226.1-200813. 2的要求确定。

5.2. 1.5测试和鉴定

应按GB 5226. 1-200818的要求选择测试和鉴定方法。

5.2.2因静电释放产生的电击或燃烧

GB/T 15706. 2—2007 5. 5. 4 的要求。

应采取适当的措施,例如,形成或使用互接和接地的导体表面或使用电离设备,见7.1. 20.

5.3热危险的安全要求及措施

5.3.1由压延机热部件或热物料引起的灼伤

为了防止因与压延机热部件无意接触产生灼伤,应在易接触到的部件处(表面最高温度可能超过 GB/T 18153-2000规定的限值)设置GB/T 8196-20033. 2规定的固定防护装置、热屏蔽或隔热装 置;易接触到热部件的地方,应通过采用活动式防护装置或跳闸装置加以防护。这些热部件在防护装置 或跳闸装置或附近应贴警示标志。

如果在压延机热部件防护装置外易接触到热的物料,应在接触点附近设警示标志。此外,使用说明 书中应提供具体说明,见7. 1.药)及7. 2.

5-3.2因热流体喷出产生的烫伤

为了保护操作者在软管破裂时免受烫伤,应设置封闭的防护罩或屏,以保护在此区域工作或通过的 人员.

高压液体输送软管端应按GB/T 15706. 2—20074.10的要求配辅助限制装置•

5-3.3由红外线辐射产生的灼伤

这些危险应通过安装防护罩或隔离方式消除。

5.4噪声危险的安全要求及措施

5-4.1通过设计降低噪声

机器应按GB/T 15706. 2-20074. 2. 2的要求设计,同时在设计阶段考虑控制噪声的有关资料 和技术措施(例如,见 GB/T 25078. 1-2010 GB/T 25078. 2—2010)

主要噪声源为:

..电动机传动部分;

—动力传递系统;

..气控系统:

——减压阀/排出系统;

——排气系统:

——液压装置:

—控制阀:

——管路。

例如,可采取以下措施:

--消音器I

——低噪声机械元件(例如:泵、风机、电机、齿轮);

..减振;

..抗震安装;

——隔音罩。见 7.1. le)7.1. 2k)7.1. 21)7.1. 2m)

5. 4.2噪声值的确定

在没有噪声测试方法的情况下,应采用以下一种方法确定噪声发射值:

——按 GB/T 17248. 2-1999 GB/T 17248. 3-1999 GB/T 17248. 4—1998 GB/T 17248. 5-


16


GB 25434~2010

1999的要求来确定工作站区的声压级。如果可行,应采用2级精密法GB/T 17248. 2-1999 GB/T 17248. 5—1999的要求)。不确定或不能确定工作站区噪声时,应按GB/T 15706. 2— 20075.4.2的相关要求;

--如果工作站区的同等连续A计权声压级超过85 dB(A),应按GB/T 6881. 2-2002GB/T 6881. 3—2002 GB/T 3767 GB/T 3768 GB/T 16538 GB/T 16404—1996 GB/T 16404. 2—1999的要求测定声功率级。如果可行,应采用2级精密法。测定声功率级 的优先选用方法为按GB/T 3767执行。

7.1.1 d*

5.5忽略人类工效学原则产生的危险的安全要求及措施

由于压光辐或辐筒需经常更换,应配置机械处理装置予以协助,见7. 1. 2n).

5.6由能源供应失效引起的危险的安全要求及措施

由能源供应失效导致任意一个根筒驱动电动机中的一个接触器打开,也会使所有辐筒按5.1.1. 3.1 的要求停止。

压延机应配备一种与正常能源无关的装置,以保证輻筒即使在能源供应失效时也能按5. 1.1. 3. 2 的要求分离。

5.7控制系统故障引起的危险的安全要求及措施

5.7.1与控制系统元件有关的安全性

不应选GB/T 16855. 1-2008中的B类要求作为控制系统中有关安全性元件,下列装置控制系统 相关安全性元件应选用安全等级3的元件,包括用于制动系统的触发、操作和启动的相关装置:

——联锁防护装置(5.1的所有相关分条款);

——带防护锁定的联锁防护5.1中所有相关分条款);

——喂料装置的联锁(5. L L 1) i

——跳闸杆[5.1.1. 2 b),5.1.1. 4,5.1.1. 9 b)中的 2)]

-——其他机械驱动跳闸装置,例如,压力传感器[5.1.1. 2 b)]

——非机械驱动跳闸杆(例如,光-电装置M

5.7.2 意外启动

根据GB/T 19670GB 5226.1-20085. 4的要求防止意外启动。

5.8滑倒、绊倒和跌落危险的安全要求及措施

应按以下标准采取安全措施:

——GB/T 15706. 2—2007 4.14 的要求;

——GB/T 15706. 2—2007 5. 5. 6 的要求;

——GB 17888.1-GB 17888.4 的要求“

6安全要求及措施的验证

6.1按表1所示进行安全要求及措施的符合性验证。


1验证方法


条款

安全措施

验证方法

参考标准

表观检查

功能测试

測量

计算

5t 1.1.1

固定防护装置

.

.

GB 23821—2009

GB/T 8196—2003

固定防护锁紧(用于带防护锁定的联 锁防护)

GB/T 8196—2003

喂料装置

GB 23821—2009


17


标准分享网 www.bzfxw.com 免费下载


GB 25434—2010


1 (续)


条款

安全措施

______融证方法______

参考标准

表观检查

功能测试

测量

计算

5.1.1.2

带防护锁定的联锁防护

GB/T 8196—2003

GB/T 18831—2010

联锁防护

.

GB/T 8196—2003

GB/T 19876—2005

GB/T 18831—2010

机械驱动跳闸装置

--跳闸杆

——其他装置,例如压敏垫

见本表的5.1.1.4 GB/T 19876—2005 GB/T 17454,1—2008

非机械驱动跳闸装置,例如光-电装置

GB/T 19876—2005

GB/T 19436.1—2004

5+1.1.3.1

压延帽筒的停止_________

带防护锁定的联锁防护

GB/T 8196—2003

GB/T 18831—2010

5.1.1. 3. 2

辐筒分离

.

5.1.1.3.3

反向救助动作

5. LL 4

跳闸杆

GB 23821—2009

GB/T 18831-2010

辅助固定防护

GB 23821—2009

GB/T 8196—2003

5.1. L 5

安全装置1            .

见本装的5.1.1. 2

安全装置2

见本表的5. L 1.4

两个安全装置的组合

.

.

5. LL 6

急停装置

.

GB 16754—2008

GB 5226.1—2008

5. LL 7

模式选择器

GB/T 15706+ 2—2007

声音报警信号

GB/T 1251.1 GB 18209.1

在拆去,取代安全装置情况下的其他 控制方式

GB/T 15706. 2—2007

5.1.1. 8

闪亮的光信号

维持运行止-动控制装置     -

5. L 1.9

清理

.

GB 23821—2009

EN 6MTU995

见本表的5.L1.L5.LL2

5.1.1.4


18


GB 25434—2010


1 (续)


条款

安全措施

验证方法

参考标准

表观检查

功能测试

测量

计算

5,1.1.10

机器设定、过程转换、故障排查和

维护

GB/T 15706. 2—2007

5.1.2

距离

.

GB 23821—2009

定位

GB 12265. 3—1997

固定防护

GB/T 8196—2003 见本表的5.1.1.1

联锁防护

GB 12265. 3—1997 GB/T 8196—2003 GB/T 19876—2005 GB/T 18831—2010

带防护锁定的联锁防护

.

GB/T 8196—2003

GB/T 18831—2010

跳闸装置

GB/T 8196—2003

GB/T 19876—2005 见本表的5. LL 2

5.1.3.1

在静止位置上的切刀

固定距离防护

GB 23821—2009

GB/T 8196—2003

固定防护罩

GB/T 8196—2003

5.1.3.2

挡料板

.

5.1.3.3

固定防护装置

GB/T 8196—2003

跳闸装置

见本表的5.1.1. 2

最小间隙

GB 12265. 3—1997

驱动力限制

5.2

电气危险

GB/T 15706. 2—2007

GB 5226.1—2008

GB 4208—2008

5. 3,1

固定防护,隔热绝缘

GB/T 18153—2000

警示标记

5.3.2

封闭的防护罩或屏

限制装置

GB/T 15706. 2—2007

5. 3.3

屏蔽

.

距离


19


标准分享网 www.bzfxw.com 免费下载


GB 25434-2010


1(续)


条款

安全措施

验证方法

参考标准

表观检查

功能测试

测量

计算

5"4

噪声

.•

GB/T 15706. 2—2007

GB/T 14574 GB/T 6881. 3—2002 GB/T 6881. 2—2002

GB/T 3767

GB/T 3768

GB/T 1653S

GB/T 16404—19 96 GB/T 16404. 2—199J GB/T 17248. 2—199! GB/T 17248. 3—1995 GB/T 17248. 4—1998 GB/T 17248. 5—1999 GB/T 25078.1-2010 GB/T 25078. 2-2010

5.5

机械搬运装置

5.6

辑筒的停止____________

见本表的5.1. L 3.1

与能源无关的辅助分离装置

见本表的5. 1.1. 3. 2

5.7.1

控制系统相关件的安全_____

.

GB/T 16855.1—2008

5.7.2

意外启动

.

GB/T 19670 GB 5226.1—2008

5.8

安全接近方法

GB/T 15706. 2—2007

GB 17888.1

GB 17888. 4


6.21的功能测试包括根据以下要求验证防护装置和安全装置的功能和有效性: 使用说明;


——有关安全的设计资料;

——本标准的第5章和提供的其他标准的要求。

7使用信息

使用信息应符合GB/T 15706. 2-2007的第6章规定.

7.1使用说明书

提供的使用说明书应符合GB/T 15706. J>—20076. 5的要求,并且应包括下列与压延机安全有 关的资料说明。

7. 1.'I 与机器设计有关的说明

与机器设计有关的说明如下:

a)低速值5,减速值5,最大速度值5

b)停车角α,αμα,(若可行);

C)用户不应改变的安全装置位置明细:


20


GB 25434—2410


d)GB/T 15706. 2-20076. 5.1C)的要求和GB/T 14574的规定相符合的噪声传播声明,噪 声声明应为GB/T 14574的规定的复式声明,测试见5.4.2

e)如果可行,机器应配隔音罩、噪声防护屏或消音器。

7.1.2用户指导

用户指导:

a)有关停车角的测量程序和方法及制动测试的频率的指导说明,这些指导说明了制动系统再调 整所采取的测量方式,以保证:

——测量的停车角不超过规定的停车角a;

——断电的情况下测量的停车角不超过αml,(5.1.1. 3.1)

如果制动系统包括一个机械制动和一个电气制动,使用说明书内容应该包括整个制动系统的测试 及机械系统的单独测试;

b)反向救助动作的挽救措施(见5.1.1. 3. 3)

C)有关跳闸杆功能测试的方法和频率的指导说明(见5.1.1. 4),或有关两种安全装置组合的说 明(见 5. 1.1. 5)

d)要求正确应用跳闸杆,不能用跳闸杆来执行正常停车;

e)关于危险区的界定和7.2中所做的警告的要求,强调:当压延机安装完毕后,无论如何不允许 操作者站在危险的地面上或工作平台上;

f)关于机器的启动、设定、过程转换、故障排查和维护操作的指导说明(见5.1.1. 75.1.1.10)

g)根筒清理安全程序(见5. 1.1. 9)

h)切刀的固定和改变的安全程序(见5」.3.1)

D 由于静电危险,所以要求必须接地的有关说明;

j)如果可行,提供有关人身安全装备的指导,如保护手套,以防止接触热机械部件或物料而引起 的灼伤:

k)如果可行,采用隔音罩、隔音室或采用降低噪声的操作和维护模式;

D为降低噪声,在安装和组装时采取的措施,例如:防震装备;

ɪn)如果可行,提供个人听力保护器;

n)更换辐筒时的安全程序;

o) 5. 6提及的与正常能源无关的辐筒分离装置的应用说明。

7.2标志

根据GB/T 15706. 2-20076. 4的要求作标志。

每台压延机应至少有如下项目的标志:

—制造商和供应商的名称;

—强制性要求的标志;

--设计序号或型号;

——系列号或机器编号:

..热表面警示标志。

另外,根据5.1.1. 4在压延机上安装跳闸杆:

——危险区的界定应清楚且持久地用线(圆弧)标记在塩筒两端的机器机架上,线的宽度不应小于 IO mm,且扩展到辐筒表面的水平面:

——在跳闸杆附近机器上应标志下列警告"没有启动跳闸杆,而超越此界限是危险的」


21


标准分享网 www.bzfxw.com 免费下载


GB 25434—2010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压延机不同类型示例I

A.1〜图A.5的湿筒可能不同。



A. 1两褪压延机



A.2三辑压延机



A.3 2 + 2辐压延机



A.4四辐压延机



A.5五根压延机


22


GB 25434—2010


压延工艺示例见图B.1B.5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压延工艺示例




B.2单面双层贴胶



B.3双层压片



B.5双面贴胶


23


标准分享网 www.bzfxw.com 免费下载


GB 25434—2010


附录C

(资料性耐录) 物料加工时产生的信险

C. 1危险介绍

接触和/或吸入物料加工时放出的有害气体、蒸汽、烟或粉尘.

C.2物料危险的防护

在机器设计上,在不影响原来机械结构的基础上,安装固定一个排气装置,当有有害气体放出时,可 及时排出有害气体。

GB/T 15706. 2—2007 5. 4 的要求。

C.3用户指导

如果由于加工特定的材料而预计有有害释放物排出时,应给用户提供安装和定位排气系统的指导 手册,以指示用户对排气系统的安装和固定。排气系统的安装应该方便压延相的安装和拆卸。

当眼睛和/或皮肤有可能接触到有害材料或物质时,用户应该为操作者提供人身防护设备。


24


GB 25434—2010


附录D

(资料性附录)

吸入区尺寸L的计算(对同直径的辐筒)


吸入区尺寸计算如图D. 1,其中:

OOf一糧筒轴线:

C——理论馄筒接触点;

OA——細筒半径(OA = R)

AB——吸入区人口(AB=S= 12 mm)

H--AOO‘轴线上的投影;

AH--吸入区的深度(AH=L):



OA2 =OH2 ÷ AH2

AH2-OA2-OH2


AH=/OA2二。戸此处 QA=R



mm)


25


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


GB 25434—2010


附录E

(资料性附录) 吸入区的固定防护装置



26


GB 25434—2010


附录F

(资料性附录) 限制移动从而防止进入吸入区的特殊防护示例


F.1介绍

延伸在整个辐筒长度的防护装置,用于防止操作者的手指尖进入吸人区,安装要允许操作者能很好 的看到根隙。此种防护装置尤其适用于纤维帘布的加工防护。

F.2结构和性能

F. 2. 1此防护装置由小间距的杆或环型构成或沿整个长度有无数的孔,间距和孔根据GB 23821-2009的表3或表4来确定。防护轮廓的设计要使防护和辑筒的角度和间隙不超过图F.1所指示的 大小。

F. 2.2如果手或材料被卷入防护和喪筒之间,防护会绕水平轴线转动。转动会触动位置传感器从而 使压延塩筒停止。防护会被一个挡块挡住,并与辐筒保持6 mm的间隙。当手或物料撤出时,防护返回 到静止位置,这样不会引起重新启动。

单位为毫米



1—防护:

2...枢轴f

3..位置传感器j

4--挡块;

5--防护装置上的间距和孔.


F1特殊防护示例


27


标准分享网WWW. bzfxw. com免费下载


GB 25434—2010


附录G

(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引用相关标准情况对照

见表G. Io


G.1本标准引用相关标准情况对照表


本标准引用的国家标准

_____对应的国际标准_____

EN 12301:2000中引用的标准

GB/T 1251.1—2008

ISO 77312003

EN 457:1992

GB/T 3767—1996

ISO 3744C994

EN ISO 37441995

GB/T 3768—1996

ISO 3746t1995

ENlSO 3746 “995______________

GB 4208—2008

IEC 60529:2001

EN 605291991

GB 5226.1—2008

IEC 60204-1,2005

EN 6020M 1997

GB/T 6881. 2—2002

ISO 3743-11994

EN ISO 3743-1:1995

GB/T 6881. 3—2002

ISO 3743-2:1994

ENISO 3743-2s1996

GB/T 8196-2003

ISo 14120:2002______________

EN 9531992

GB 12265. 3-1997

EN 349 s 1993

GB/T 14574-2000

ISo 4871:1996____________________

EN ISO 4871-1996

GB/T 15 7 0 6.1—20 07

ISO 12100-1:2003

EN 292-1:1991

GB/T 15706. 2—2007

ISO 12100-22003

EN 292-2:1991/Al 1995

GB/T 16404-1996

ISO 9614-1.1993

EN ISO 9614-bl995

GB/T 16404. 2—1999

ISO 9614-2J996

EN ISO 9614-2J996

GB/T 16538-2003

ISO 3747r2000

ISO/DIS 3747,20Qo

GB 16754—2008

ISO 13850:2006

EN 418s1992

GB/T 16855.1-2008

ISO 1384 9-1 = 2006

EN 954-ls1994

G8/T 17248. 2—1999

ISO 112011995

ENISoII201-995____________

GB/T 17248. 3—1999

ISO 11202:1995

EN ISO 11202 f 1995

GB/T 17248. 4—1998

ISO 11203≡1995

EN ISO 112O3i1995

GB/T 17248. 5—1999

ISO 11204.1995

EN ISo 11204ιl995________

GB 17454.1—2008

ISO 13856-1 = 2001

EN 1760-1 1994

GB 17888.1—2008

ISO/DlS 14122-L2001

Pr EN 12437-1.1996

GB 17888. 2—2008

ISO/DIS 14122-2:2001

Pr EN 12437-21996

GB 17888. 3-2008

ISO/DIS 14122-3 a 2001

Pr EN 12437-3s1996

GB 17888. 4—2008

ISQ/DIS 14122-42004

PrEN 12437-41996

GB/T 18153—2000

EN 563J994

GB 18209. 1—2000

IEC 61310-1:1995

IEC 61310-1 1995

GB/T 18831—2010

ISOI4119 ,998/Amd.1:2007

EN 1088i1995

GB/T 19436.1-2004

IEC 61496-1:1997

EN 61496-1J998

GB/T 19670-2005

ISO14118i2000

EN 1037s1995

GB/T 19876-2005__

ISO 138552002

EN 999:1998

GB 23821—2009

ISO 13857*2008

EN 294J992

GB/T 25078. 1—2010

ISO/TR 11688-1 = 1995

EN ISO 11688-1:1998

GB/T 25078. 2—2010

ISO/TRll 688-2 1998____________

EN ISO 11688-2:1999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