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C 79/23/Add.1


附件10

海安会第MSC.176(79)号决议 (20041210日通过)

《国际散装运输危险化学品船舶构造和设备规则》 (IBC规则)2004年修正案

海上安全委员会,

忆及《国际海事组织公约》关于本委员会职能的第28(b)条,

注意到海安会第MSC.4(48)号决议,委员会以该决议通过了《国际散装运输危 险化学品船舶构造和设备规则》(以下简称“IBC规则”),根据《1974年国际海上人 命安全(SOLAS)公约》(以下简称公约”)VII章,该规则已具有强制性,

还注意到公约关于IBC规则修正程序的第VIII(b)条和第VII/8.1条,

希望保持对IBC规则的更新,

在其第七十九届会议上审议了根据公约第VIII(b)(i)条建议并散发的IBC规则 修正案,

考虑到,因IBC规则在《经1978年议定书修订的〈1973年国际防止船舶造成 污染公约〉》(73/78防污公约)1974SOLAS公约下均具有强制性,使其保持一 致很有必要,

1.  根据公约第VIII(b)(iv)条,通过了IBC规则的修正案,正文列于本决议之附件;

2. 决定,根据公约第VIII(b)(vi)(2)(bb)条,上述修正案将于200671日视为 已被接受,除非在该日期以前,有超过三分之一的缔约国政府或者合计商船总吨位 占世界商船总吨位不少于50%的缔约国政府通知其反对修正案;

3.  提请公约缔约国政府注意,根据公约第VIII(b)(vii)(2)条,修正案在根据上文第

2段被接受后,将于200711日生效;

4. 要求秘书长根据公约第 VIII(b)(v)条,将本决议及其所附修正案正文的核正无 误副本送公约的所有缔约国政府;

5. 还要求秘书长将本决议及其附件的副本送所有非公约缔约国政府的本组织成

员。


MSC 79/23/Add.1

ANNEX 10

Page 2

《国际散装运输危险化学品船舶构造和设备规则》

《国际散化规则》)2004年修正案


1   《国际散化规则》的全文由以下内容取代:


前言

1   本规则的目的是为海上安全运输本规则第17章所列的散装危险化学品和有

毒液体物质提供一个国际的标准。本规则考虑到所涉及产品的性质,规定了从事此 种运输的船舶不论吨位大小及其船上所应装配设备的设计和建造标准,以便使船 舶、船员和环境所受到的风险减至最小。

2   本规则的基本理念是按船舶运载本规则所列货品的危险程度为每艘化学品

船规定一种船型。每一货品可具有一种或多种危险特性,包括易燃性、毒性、腐蚀 性和反应性,以及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危害。

3 在制订本规则的整个过程中,人们认识到规则必须以完善的造船学和工程学 原理,以及对本规则所列的各种货品的危险性有彻底了解作为牢固基础。并进一步 认识到,化学品船的设计技术不仅是一门复杂的技术,而且还在飞速发展,因此, 本规则也不应静止不变。因此,本组织要考虑到经验和技术的发展,定期对本规则 进行复审。

4 涉及新产品及其运载条件要求的本规则修正案,一经本组织海上安全委员会 (MSC)和海洋环境委员会(MEPC)分别根据《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74 年安全公约》第八条和《经1978年议定书修订的〈1973年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 约〉》73/78防污公约》第十六条的规定通过,在其生效前,将暂时作为建议案 散发。

5 本规则主要涉及船舶的设计和设备。但为了确保这些货品的安全运输,必须 对整个系统做出评估。这些货品安全运输的其他重要方面,如培训、操作、交通管 制和港口装卸等事项,本组织正在或将会作进一步研究。

6   本规则的制订得到了许多具有咨询地位的组织,如国际船级社协会(IACS)

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的大力协助。

7   本规则涉及化学品船操作要求的第十六章强调了在其他章节中属于操作性

的条款,并提到了化学品船安全操作特有的其他重要方面。

8   本规则的编排与海上安全委员会第48届会议通过的《国际散装运输液化气体

船舶构造和设备规则》(IGC规则是一致的,如IGC规则所规定,气体运输船也可以 散装运输本规则所覆盖的液体化学品。


MSC 79/23/Add.1

ANNEX 10

Page 3


9 本规则1998年版以海安会第MSC.4(48)号决议通过的最初的文本为基础。为 了回应1973年国际防止海洋污染大会第15号决议,环保会在其第22届会议上以第 MEPC.19(22)号决议通过了将IBC规则扩大到包括实施《73/78防污公约》附则II的防 止海洋污染方面。


10 本规则的这一版本包括了由下列决议通过的各项修正案:


决议

通过日期

默认接受日期

生效日期

1

MSC.10(54)

1987429

1988429

19881030

2

MSC.14(57)

MEPC.32(27)

1989411

1989317

1990412

1990412

19901013

19901013

3

MSC.28(61)

MEPC.55(33)

19921211

19921030

199411

199411

199471

199471

4

MSC.50(66)

MEPC.69(38)

199664

1996710

199811

199811

199871

199871

5

MSC.58(67)

MEPC.73(39)

1996125

1997310

199811

1998110

199871

1998710

6

MSC.102(73)

2000125

200211

200221

7

MSC.176(79)

MEPC.119(52)

2004129

20041015

200671

200671

200711

200711


11 从《74年安全公约》1983年修正案生效之日(198671)和《73/78 防污公约》附则II实施之日(198746)起,本规则成为上述公约下的强制 性要求。因此,本规则的修正案,无论是从安全角度还是从海洋污染角度,都必须 分别根据《74年安全公约》第八条和《73/78防污公约》第十六条规定的程序通过 和生效。


MSC 79/23/Add.1

ANNEX 10

Page 4


第一章 总则

1.1  适用范围

1.1.1 本规则适用于从事运输散装危险化学品或有毒液体物质(NLS)的船舶,不论 尺寸大小,包括小于500总吨的船舶,但不包括载运石油或下列类似的易燃货品的 船舶:

.1  具有重大火灾危险性的货品,其危险程度超过石油产品和类似的易燃

产品;%

.2  除易燃性外具有其他重大危险性,或无易燃性但具有其他重大危险性

的货品。%

1.1.2 对于经过审查并确定其安全和污染危害程度未达到需实施本规则的货品,见 第十八章。

1.1.3  本规则所包括的液体是指那些在温度为37.8C。时,其蒸气压力不超过0.28

MPa (绝对压力)的液体。

1.1.4 就《1974SOLAS公约》而言,本规则适用于从事运输基于其安全特性被 列入本规则第十七章,且在d中被标识为SS/P的货品的船舶。

1.1.5  就《73/78 MARPOL公约》而言,本规则仅适用于附则II1.16.2条定义的

从事在第十七章c中被标识为XYZ的有毒液体物质运输的NLS液货船。

1.1.6 对于建议散装运输但未列入本规则第十七章或第十八章的货品,主管机关以 及与此运输有关的港口当局应针对散装化学品危险性的评定指标,对适当的运载条 件作出初步规定。在评估此类货品的污染危害和确定其污染类别时,必须遵循《73/78 MARPOL公约》附则II6.3条中规定的程序。将货品列入本规则时的所考虑的条 件应通知本组织。

1.1.7 除非另有明文规定,本规则适用于198671日或以后安放龙骨或处于 如下阶段的船舶:%

.1 可识别船舶建造开始;和%

.2 对该船已开始装配了至少50吨或所有结构材料估算重量的1%,取 其小者。

1.1.8 无论船舶为何时建造,如在198671日或以后被改建成化学品船,应

被视为在改建开始之日建造的化学品船。此改建规定不适用于《73/78防污公约》附 则II1.14条所述的船舶改装。

1.1.9 凡引用本规则某一条款时,该条款下的所有分项的规定均应适用。


MSC 79/23/Add.1

ANNEX 10

Page 5


1.2  危害性

本规则所涉及的货品的危害性包括:

1.2.1 火灾危险性,由化学品的闪点、爆炸/可燃性极限/范围和自燃温度所确定。

1.2.2 健康危害性,由下述情况所确定:

.1  在液体状态下,对皮肤的腐蚀作用;或

.2  剧毒性作用,要考虑到以下数值:

LD50口服:口服时,接受试验的对象的致死率为50%的剂量;

LD50皮肤:作用于皮肤时,接受试验的对象的致死率为50%的剂量;

LD50吸入:吸入时,接受试验的对象的致死率为50%的浓度;或

.3 其它诸如致癌及过敏的健康影响。

1.2.3 反应危险性,由与下列物质的反应所确定:

.1 水;

.2 空气;

.3 其他化学品;或

.4 化学品本身如,聚合作用

1.2.4 海洋污染危害性,由下述情况所确定:%

.1 生物积聚;

.2 缺乏生物易降解性;

.3 对水生物有剧毒性作用;

.4 对水生物有慢性毒性作用;

.5 对人类健康的长期影响;及

.6 引起货物漂浮或下沉从而对海洋生物有负面影响的物理特性。

1.3  定义

除非另有明文规定,本规则适用的定义如下附加定义列于各个章节中

1.3.1 起居处所系指用作公共处所、走廊、盥洗室、居住室、办公室、医务室、电

影院、娱乐室、理发室、无炊具的配膳室以及类似处所的处所。公共处所系指用作 大厅、餐室、休息室的那部分起居处所及类似的永久性围蔽处所。%

1.3.2 主管机关系指船舶有权悬挂其旗帜的国家政府。主管机关港口见港口当

局。

1.3.3 周年日系指相应于《国际散装运输危险化学品适装证书》有效期截止日期的


MSC 79/23/Add.1

ANNEX 10

Page 6


每年的月和日。

1.3.4 沸点系指货品呈现蒸气压力等于大气压力时的温度。

1.3.5 船宽(B)系指船舶最大宽度,对于金属船体,在船中部量至肋骨型线;对于

用其他材料建造的船体,在船中部量至船体外表面。船宽(B)m计。

1.3.6 货物区域系指船上含有液货舱、污液舱、包括泵舱在内的货泵舱、隔离舱、 邻接液货舱的压载舱或留空处所的部分,以及在上述处所上方整个长度和宽度内的 甲板区域。如果货舱处所内设有独立舱,则最后一个货舱处所后面或最前一个货舱 处所前面的隔离舱、压载舱或留空处所不应被作为货物区域。

1.3.7 货泵舱系指装有供装卸本规则所列货品用的泵及其属具的处所。

1.3.8 货物服务处所系指货物区域内用作工作间、物料间,以及用于贮存货物装卸 设备的面积2m2以上的储物间的处所。

1.3.9 液货舱系指用于装运货物的容器。

1.3.10 化学品船系指建造或改建成用于散装运输第十七章所列的任何液体货品的 货船。

1.3.11 隔离舱系指两个相邻钢质舱壁或甲板之间的隔离处所。该处所可以是空舱或 压载舱。

1.3.12 控制站系指设有船舶无线电台、主要航行设备或应急电源的处所,或火灾记 录器或失火控制设备集中的处所。但不包括通常设置在货物区域内的专用火灾控制 设备。%

1.3.13 危险化学品系指基于本规则第十七章的货品安全标准规定的会构成安全危 害的液体化学品。

1.3.14 密度系指某一货品的质量与其体积之比值,以千克每立方米为单位。本定义 适用于液体、气体及蒸汽。

1.3.15 爆炸(可燃)性极限(范围)系指在给定的试验装置中,对燃料-氧化剂混合物 施以一个足够强的外部着火源,使其刚好能产生燃烧的条件。

1.3.16 闪点系指某一货品释放出足以被点燃的易燃蒸气的摄氏温度。本规则给出的 数值基于用认可的闪点装置测定的闭杯试验的数值。

1.3.17 货舱处所系指由船舶结构围蔽的内部设有独立液货舱的处所。

1.3.18 独立系指例如一个管系或透气系统,不以任何方式与另一系统连接,也没有 任何设施能与其他系统进行潜在的连接。

1.3.19 船长(L)系指从龙骨上缘量至最小型深的85%处的水线上总长的96%,或在 该水线处从首柱前缘量至舵杆中心线的长度,取其较大者。对设计成倾斜龙骨的船 舶,量取长度的水线应与设计水线平行。船长(L)应以米计。


MSC 79/23/Add.1

ANNEX 10

Page 7


1.3.20 A类机器处所系指内含下列设施的处所以及通往这些处所的围蔽通道:

.1  用于主推进的内燃机;或%

.2  用于除主推进以外的他用途,且合计输出总功率不小于375kW的内

燃机;或

.3  任何燃油锅炉或燃油装置或锅炉以外的任何燃油设备,如惰性气体发

生器,焚烧炉等。%

1.3.21 机器处所系指所有A类处所和装有推进机械、锅炉、燃油装置、蒸汽机和 内燃机、发电机和主要电力机械、加油站、制冷机、减摇、通风和空调机等所有其 他处所和类似处所,以及通往这些处所的围蔽通道。

1.3.22  MARPOL公约》系指经修订的《经1978年议定书修订的〈1973年国际

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

1.3.23 有毒液体物质系指在《国际散化规则》第十七或十八章的污染类别栏中或在 现行的环保会通函MEPC.2/Circular中标出,或临时根据《MARPOL公约》附则II 6.3条的规定评估为XYZ类的物质。

1.3.24 燃油装置系指用于准备燃油向燃油锅炉输送的设备,或者用于准备加热燃油 向内燃机输送的设备,并包括在表压超过0.18MPa的压力下处理油类的任何油压泵、 过滤器和加热器。

1.3.25 本组织系指国际海事组织(IMO)

1.3.26 处所的渗透率系指在某一处所内假定被水浸占的容积与该处所总容积之比。

1.3.27 港口当局系指船舶装卸的港口所在国的有关当局。

1.3.28 货品系指有毒液体物质及危险化学品的总称。

1.3.29 泵舱系指位于货物区域内,内设用于装卸压载水和燃油的泵及其辅助设备的 处所。

1.3.30 认可标准系指主管机关所接受的适用的国际或国内标准,或符合本组织通过 的标准并为主管机关所认可的由某一组织规定和维护的标准。

1.3.31 参考温度系指货物蒸汽压力相当于减压阀设定压力时的温度。

1.3.32 隔离系指,例如,一货物管系或货物透气系统不与另一货物管系或货物透气 系统相连接。

1.3.33 服务处所系指用作厨房、备有炊具的配膳室、物料间、邮件室和贵重物品室、 储藏室、不是机器处所组成部分的工作间的处所和类似处所,以及通往这些处所的 围蔽通道。

1.3.34  SOLAS公约》系指经修订的《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


MSC 79/23/Add.1 ANNEX 10 Page 8

1.3.35 蒸气压力系指在特定温度下在某液体上面的饱和蒸气的平衡压力,以帕斯卡 ()计。

1.3.36 留空处所系指货物区域内的液货舱外部的封闭处所,但不包括货舱处所、压 载舱、燃油舱、货泵舱、泵舱或通常由人员使用的任何处所。

1.4  等效

1.4.1 凡本规则要求船上应装设或配备的专门装置、材料、器具、仪器、设备项目,

或其型式,或应设置的任何专门设施,或应符合的任何程序或布置,主管机关可准 许该船上装设或配备任何其它的装置、材料、器具、仪器、设备项目,或其型式, 或设置任何其他的设施、程序或布置,只要其通过试验或其他方法,确定这些装置、 材料、器具、仪器、设备项目,或其型式,其他的专门设施、程序或布置其至少与 本规则所要求者具有同等效能。然而,除本规则另有规定者外,主管机关不能允许 用操作方法或程序代替本规则规定的专门装置、材料、器具、仪器、设备项目或其 型号。

1.4.2 如果主管机关准许以任何装置、材料、器具、仪器、设备的部件、或其型式, 或设施、程序或布置进行替代,应将其细节连同验证报告送交本组织,以便本组织 能将这些信息通告给《SOLAS公约》的其他缔约国政府和《MARPOL公约》的当 事国,供其官员知晓。

1.5  检验与发证%

1.5.1  检验程序%

1.5.1.1 有关本规则各项规定的执行和准予免除执行的船舶检验,应由主管机关的官 员进行。但是,主管机关可将这些检验委托给为此目的指定的验船师或其认可的组 织进行;

1.5.1.2 MARPOL公约》附则II8.2.1条中提及的认可组织,应符合可能由本组 织修订的本组织以 A.739(18)号大会决议通过的导则和可能由本组织修订的本组织 以A.789(19)号大会决议通过的规范。但此类修正案应根据《MARPOL公约》第16 条和《SOLAS公约》关于适用于本规则修正程序的第VIII条通过、生效和实施。

1.5.1.3 主管机关指定验船师或认可组织开展检验,至少应向指定的验船师或认可的 组织授予以下权力:

.1   要求船舶进行修理;和$

.2  应港口国有关当局的要求进行检验。

主管机关应将被指定的验船师或其认可的组织的具体责任以及对他们授权的条件通 知本组织,以便通告各缔约国政府。

1.5.1.4 当被指定的验船师或被认可的组织判定,船舶或其设备的状况与《国际散装 运输危险化学品适装证书》的内容在实质上不相符,或其状况会对船舶或船上人员


MSC 79/23/Add.1

ANNEX 10

Page 9


产生危险,或对海洋环境会造成不当危害的威胁,因而船舶不适于出海航行时,该 验船师或组织应立即确保采取纠正措施并及时通知主管机关。如果未采取此种纠正 措施,则应撤销证书并立即通知主管机关。如船舶位于另一缔约国政府的港口,则 应立即通知该港口国的有关当局。在主管机关的官员、被指定的验船师或被认可的 组织通知了该港口国的有关当局之后,有关的港口国政府应向该官员、验船师或组 织提供任何必要的帮助,以便他们履行本段中规定的义务。如果适用,有关的港口 国政府应采取措施,保证不让该船航行,直至该船可以出海航行或离港驶往最近的 合适修船厂而不会危及船舶或船上人员的安全并且不会构成破坏海洋环境的不当威 胁时为止;

1.5.1.5 在任何情况下,主管机关均应保证检验的完整性和有效性,并保证为履行这 一职责作出必要的安排。

1.5.2  检验要求%

1.5.2.1 化学品船的结构、设备、装置、布置和材料不包括签发《货船构造安全证 书》、《货船设备安全证书》和《货船无线电安全证书》或《货船安全证书》的有关 项目应接受下列检验:

.1 初次检验,应在船舶投入营运前或在第一次签发《国际散装运输危险 化学品适装证书》前进行。就本规则涵盖的船舶而言,此项检验应包 括对结构、设备、装置、布置和材料的全面检查。本检验应确保船舶 的结构、设备、装置、布置和材料完全符合本规则中适用的规定。

.2 换证检验,其间隔期应由主管机关确定,但不得超过 5 年,适用第 1.5.6.2.2段、第1.5.6.5段、第1.5.6.6段或第1.5.6.7段的情况除外。

换证检验应确保结构、设备、装置、布置和材料完全符合本规则中适 用的规定。

.3 期间检验,应在证书的第2个周年日之前或之后3个月内,或在证书的 第3个周年日之前或之后3个月内进行,并应取代第1.5.2.1.4段规定的 一次年度检验。期间检验应确保安全设备和其他设备及其有关的泵和管 系完全符合本规则中适用的规定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此种期间检验 应签注在根据第1.5.4段或第1.5.5段签发的证书上。

.4 年度检验,应在证书的每一周年日之前或之后3个月内进行,包括对 第1.5.2.1.1段中所述的结构、设备、装置、布置和材料的总体检查, 确保其已按第1.5.3段的要求得以维护并能满足船舶预定的用途。此 种年度检验应签注在根据第1.5.4段或第1.5.5段签发的证书上。$

.5 附加检验,视情况可为总体或局部检验,应在第1.5.3.3段规定的调 查后有要求时进行,或在进行过任何重大修理或更新后进行。此种检 验应确保必要的修理或更新得以有效进行,该修理或更新所用的材料 和技术工艺符合要求,船舶适于出海航行而不会危及船舶或船上人员


MSC 79/23/Add.1

ANNEX 10

Page 10


的安全并且不会构成破坏海洋环境的不当威胁。

1.5.3  保持检验后的状态%

1.5.3.1 应保持船舶及其设备符合本规则规定的状态,确保船舶一直适于出海航行而 不会危及船舶或船上人员的安全并且不会构成破坏海洋环境的不当威胁;

1.5.3.2 在根据第1.5.2段对船舶进行的任一检验完成之后,非经主管机关批准,不 得对检验范围内的结构、设备、装置、布置和材料做任何改变,但直接更换者除外;

1.5.3.3 一旦船舶发生事故或者被发现有缺陷,无论其影响到船舶的安全还是影响到 本规则所包括的船舶救生设备或其他设备的有效性和完整性,船舶的船长或船东应 尽早向负责签发有关证书的主管机关、被指定的验船师或被认可的组织报告,该主 管机关、验船师或组织则应安排对这些情况进行调查,以确定是否有必要进行第 1.5.2.1.5 段所要求的检验。如果船舶位于另一缔约国政府的某一港口,船长或船东 还应立即向该港口国的有关当局报告,被指定的验船师或被认可的组织应确认是否 已经做出了此种报告。

1.5.4 《国际适装证书》的签发或签注

1.5.4.1 在经过初次检验或换证检验后,应向符合本规则有关规定的从事国际航行的 化学品船舶颁发一份《国际散装运输危险化学品适装证书》。

1.5.4.2 该证书应按附录中给出的格式进行制作,如果所使用的文字不是英文、法文 或西班牙文,则其文本应包括其中一种文字的译文。

1.5.4.3 按本节规定签发的证书应存放于船上,随时供检查。

1.5.5 由另一国政府签发或签注《国际适装证书》

1.5.5.1 既是《1974SOLAS公约》缔约国政府又是《73/78 MARPOL公约》当事 国的政府,应另一此种政府的请求,可安排实施对有权悬挂该另一国旗帜的船舶进 行检验,并且如确认该船符合本规则的规定,可向该船签发或授权签发《国际散装 运输危险化学品适装证书》,如果合适,根据本规则的规定签注或授权签注船上的证 书。这样签发的任何证书上应注明该证书系应船旗国政府的请求予以签发的。%

1.5.6 《国际适装证书》的期限和有效期

1.5.6.1 应根据主管机关规定的期限签发《国际散装运输危险化学品适装证书》,该 期限不应超过5年。%

1.5.6.2.1 尽管有第1.5.6.1段的规定,当换证检验系在现有证书到期之日前3个月 内完成时,则新证书的有效期应从完成换证检验之日起至不超过现有证书到期后5 年的某日止;

1.5.6.2.2 如果换证检验系在现有证书到期之日后完成,则新证书的有效期应从完 成换证检验之日起至不超过现有证书到期后5年的某日止;


1.5.6.2.3 如果换证检验系在现有证书到期之日前3个月以外完成,则新证书的有


MSC 79/23/Add.1 ANNEX 10 Page 11

效期应从完成换证检验之日起至换证检验完成后不超过5年的某日止。

1.5.6.3 如果所签发证书的有效期短于5年,只要按第1.5.2.1.3段和第1.5.2.1.4段的 规定实施了签发5年期限证书所适用的各种检验,主管机关可将该证书的有效期延 长至第1.5.6.1段所规定的最长期限。%

1.5.6.4 如果换证检验已经完成,但新证书在现有证书到期之日前不能签发或不能被 放到船上,则经主管机关授权的人员或组织可在现有证书上签注。这样的证书可继 续有效一段时间,但从该证书到期之日起不得超过5个月。

1.5.6.5 如果船舶在证书到期时不在其将接受检验的某个港口,主管机关可以延长该 证书的有效期,但此种延期只在为使船舶完成其开往接受检验港口的航行时才准许, 并且只有在认为适当和合理时才可以这样做。

1.5.6.6 发给从事短途航行船舶的证书,如果没有根据上述规定被延期,主管机关可 给予延期,但该宽限期从该证书到期之日起最多为1个月。在完成换证检验后,新 证书的有效期应从现有证书在未被延期前的到期日起不超过5年。%

1.5.6.7 在特殊情况下,由主管机关确定,新证书的日期不必从第 1.5.6.2.2 段、第 1.5.6.5段或第1.5.6.6段所要求的现有证书到期日起算。在这些特殊情况下,新证书 的有效期应从完成换证检验之日起不超过5年。

1.5.6.8如果年度检验或期间检验系在第1.5.2段规定的期限之前完成,则:%

.1 应通过签注将证书上标明的周年日改为不晚于检验完成之日后3 个 月内的某一日期;

.2  1.5.2段要求的后续年度检验或期间检验应使用新的周年日按该节

规定的间隔期完成;以及

.3  如进行了一次或多次年度检验或期间检验如适当,因而没有超过第

1.5.2段所规定的最长检验间隔期,则有效期可保持不变。

1.5.6.9根据第1.5.4段或第1.5.5段签发的证书,在下列任一情况下应不再有效:%

.1   如果在第1.5.2段规定的期限内未完成有关检验;

.2   如果未按本章第1.5.2.1.3段或第1.5.2.1.4段签注证书;$

.3  在船舶变更船旗国时。签发新证书的政府只有在对船舶符合第1.5.3.1

段和第1.5.3.2段要求方面完全满意时才应签发新证书。如果船旗的 变更是在两个既为《1974SOLAS公约》缔约国政府又为《73/78 MARPOL公约》当事国的政府之间进行,若在变更船旗后3个月内 船舶的新船旗国提出要求,则船舶以前有权悬挂其旗帜的国家政府应 尽快将该船在变更船旗前所携带证书的副本以及有关的检验报告如 有时送交新船旗国的主管机关。


MSC 79/23/Add.1

ANNEX 10

Page 12


第二章 船舶残存能力和液货舱位置

2.1  一般要求

2.1.1 受本规则约束的船舶,应能承受假定船体受到某些外力的破损之后正常浸水

的影响。此外,为了保护船舶和环境,对某些类型船舶的液货舱应加以保护,防止 船舶碰到诸如码头或拖船时而产生较小破损所引起的穿透,并通过把液货舱布置在 舷内距船体外板有规定的最小距离之处,提供防止船舶碰撞或触礁而引起破损的保 护性措施。假定的破损以及液货舱与船体外板之间的距离,均取决于所装货品的危 险程度。

2.1.2 受本规则约束的船舶应按照下列标准之一进行设计:

.1  1 型船舶为用于装运第十七章所列的对环境或安全有极其严重危害的

货品的化学品船,要求采用最高防范措施防止此类货物的溢漏;

.2  2 型船舶为用于装运第十七章所列的对环境或安全有较严重危害的货

品的化学品船,要求采用重要防范措施防止此类货物的溢漏;

.3  3 型船舶为用于装运第十七章所列的对环境或安全有足够严重危害的

货品的化学品船,要求采用中等程度的围控,以增加其在破损条件下 的残存能力。

因此,1型船舶为用于装运具有最大总体危险性货品的化学品船,2型和3型船舶是 用于装运危险性第次减少的货品的化学品船。所以,1 型船舶应能经受得住最高的 破损标准,其液货舱应位于规定的舷内距外板最大距离之处。

2.1.3 各种货品所要求的船型,列于第十七章表格的e中。

2.1.4 对于拟装运一种以上第十七章所列货品的船舶,其破损标准应对应于对船型 要求最严格的该种货品。但对于各个液货舱位置的要求应为拟装运的相关货品各自 对液货舱位置的要求。$ %

2.2  干舷和完整稳性%

2.2.1 受本规则约束的船舶,可以按现行的《国际船舶载重线公约》勘定最小干舷。

但是,与干舷相应的吃水应不大于本规则其他部分所允许的最大吃水。

2.2.2 船舶在所有航行条件下的稳性,应达到主管机关所接受的标准。

2.2.3 在计算装载状态下消耗液体的自由液面影响时,应对每种类型的液体至少假

定一对横向液舱或一个中间液舱存在自由液面,所考虑的某个液舱或组合液舱,应 是自由液面影响最大的舱。在计算未破损舱室的自由液面影响时,应使用主管机关 接受的方法。


MSC 79/23/Add.1

ANNEX 10

Page 13


2.2.4 在货物区域的双层底处所一般不应使用固体压载。但是,如果出于对稳性的 考虑,将这种处所用于固体压载不可避免时,其布置应根据需要进行调整,确保因 底部破损引起的冲击载荷不会直接被传递到液货舱结构上。

2.2.5 应向船长提供一本《装载和稳性资料手册》。该手册应包括典型服务和压载 状态的细节、用于估算其他装载状态的规定和船舶残存能力的总结等。此外,该手 册应包含足够资料,使船长能用安全和适航的方式装载货物和操纵船舶。

2.3  干舷甲板以下的舷侧排放

2.3.1 为从干舷甲板以下处所或从干舷甲板上设有风雨密门的上层建筑及甲板室 内通过舷侧外板进行排放而装设的阀门的设置与控制应满足现行的《国际船舶载重 线公约》的有关要求,但对阀门的选择应限于:%

.1  设一个能从干舷甲板上方操纵的有强制关闭装置的自动止回阀;或

.2  如果夏季载重水线至排放管舷内端的垂直距离超过0.01L,设置两个

无强制关闭装置的自动止回阀,除非舷内阀在工作状态下,始终能够 接近检查。%

2.3.2 就本章而言,夏季载重线干舷甲板与现行的《国际船舶载重线公约》 所规定的意义相同。%

2.3.3 2.3.1.1段和第2.3.1.2段中提及的自动止回阀应能完全有效地防止海水进 入船内,要考虑到第2.9段残存要求中的下沉、纵倾和横倾,并且应符合认可的标 准。

2.4 装载状态

应根据提交给主管机关的装载资料,针对所有预期的装载状态以及吃水和纵倾方面 的变化,研究破损残存能力。如果该化学品船不载运本规则所涉及的货品,或仅载 运此类货品的残余物,则可不必考虑其压载状态。

2.5  破损假定%

2.5.1  假定的最大破损范围应为:%


.1

舷侧破损:

.1.1

纵向范围:

1/3L2314.5 m,取小者

.1.2

横向范围:

B/511.5 m,取小者

从舷侧垂直于夏季载重线高 度上的中心线在舷内量得

.1.3

垂向范围:

向上没有限制

从中心线处船底壳板型线量 起

.2

船底破损:

从距船舶首垂线起0.3L

船舶的任何其他部位


MSC 79/23/Add.1

ANNEX 10

Page 14


.2.1

纵向范围:

1/3L2/314.5 m,取小者

1/3L2/35 m,取小者

.2.2

横向范围:

B/610 m,取小者

B/65 m,取小者

.2.3

垂向范围:

B/156 m,取小者

从中心线处船底壳板型线量

见本章2.6.2)]

B/156 m,取小者

从中心线处船底壳板

型线量起见本章2.6.2)]


2.5.2 如果范围小于第2.5.1段中规定的最大破损值的任何破损导致船舶出现更严 峻的状态,则此类破损应予以考虑。


2.6  液货舱的位置

2.6.1  应将液货舱设在舷内的下述位置:


.1   1型船舶:从舷侧外板起,不小于第2.5.1.1.2段规定的横向破损范围,

从中心线处船底壳板型线起,不小于第2.5.1.2.3段规定的垂向破损范 围,但任何部位距船体外板都不应小于760 mm。此要求不适用于作 为稀释洗舱污水的液舱;

.2  2型船舶:从中心线处船底壳板型线起,不小于第2.5.1.2.3段规定的

垂向破损范围,但任何部位距船体外板都不应小于760 mm。此要求 不适用于作为稀释洗舱污水的液舱;

.3   3型船舶:无要求。%

2.6.2 1型船舶外,安装在液货舱中的吸水井可突入到第2.5.1.2.3段规定的船底 垂向破损范围内,但此类吸水井应尽可能小,在内底板以下的突出部分应不超过双 层底高度的25%或350 mm,取小者。若无双层底,船底破损上限以下的独立液货 舱吸水井的突出部分应不超过350 mm。在确定受破损影响的舱室时按本段设置的吸 水井可以被忽略不计。$

2.7  浸水假定

2.7.1 应通过计算证实本章第2.9的要求,在计算中应考虑到船舶的设计特性,破

损舱室的布置、形状和所装载的货品,液体的分布、相对密度和自由液面的影响, 以及所有装载状态下的吃水和纵倾。%

2.7.2 假定受破损处所的渗透率如下:


处所

渗透率

物料贮存处所

0.60

起居处所

0.95

机器处所

0.85

留空处所

0.95


MSC 79/23/Add.1

ANNEX 10

Page 15


用于装消耗液体的处所

00.95*

用于装其他液体的处所

00.95*


2.7.3 如果破损穿透装有液体的液货舱,应假定其所装载的液体从该舱完全流失, 并用水位到达最终平衡面的海水代替。


2.7.4 对于第2.5.1段定义的最大破损范围内的每一水密分隔,如果认为第2.8.1段 所述位置已经遭受破损,应假定为该分隔被穿透。如果根据第2.5.2段的规定破损被 认为小于最大范围,则应假定只有较小破损范围内的水密分隔或一组水密分隔被穿 透。

2.7.5 船舶的设计应通过有效的布置使不对称浸水减至最小。

2.7.6 需要使用诸如阀门或横通调平管之类的机械辅助设备的平衡装置,如果安 装,不应认为该装置会减小横倾角或会达到最小剩余稳性范围从而满足第2.9段的 要求;如果使用了平衡装置,在所有阶段均应保持足够的剩余稳性。对于使用大截 面管道连接的处所,可被认为是互通处所。

2.7.7 如果管子、导管、围壁通道或隧道位于第2.5段规定的假定破损穿透范围之 内,则其布置应为在每一种破损情况下,连续浸水不会扩展到那些被假定浸水的液 舱之外的舱。

2.7.8 直接位于舷侧破损上方的任何上层建筑的浮力,应不予考虑。然而,破损范 围之外的上层建筑未浸水部分,可予考虑。条件是:

.1  用水密分隔将它们与破损处所隔开,且这些完整处所应满足第2.9.3

段的要求;和

.2  对这些分隔内的开口,能用遥控的滑动水密门关闭,第2.9段所要求

的最小剩余稳性范围内的未被保护的开口未被浸没。但是,能水密关 闭的任何其他开口可允许被浸没。$ %

2.8  破损标准

2.8.1  船舶应能在第2.7段所述的假定浸水情况下,经受住第2.5段所述的破损。

该能力根据船型依下列标准决定:%

.1  对于1型船舶,应被假定为经受住其船长范围内的任何部位的破损;

.2  对于船长超过150 m2型船舶,应被假定为经受住其船长范围内的

任何部位的破损;

.3  对于船长为150 m或以下的2型船舶,应被假定为经受住其船长范围

内的任何部位的破损,但不包括船尾机器处所边界的任一舱壁;

.4  对于船长超过225 m3型船舶,应被假定为经受住其船长范围内的


*


部分充装的液舱的渗透率应与该舱所载运的液体量相一致。


MSC 79/23/Add.1

ANNEX 10

Page 16

任何部位的破损;

.5 对于船长为125 m或以上但不超过225 m3型船舶,应被假定为经 受住其船长范围内的任何部位的破损,但不包括船尾机舱边界的任一 舱壁;

.6 对于船长小于125 m3型船舶,应被假定为经受住其船长范围内的 任何部位的破损,但不包括船尾机器处所的破损。但是,主管机关应 考虑机器处所浸水后的船舶残存能力。

2.8.2 对于不能在所有方面都满足第2.8.1.3段和第2.8.1.6段要求的2型和3型小 船,只有在能够采取达到同样的安全程度的替代措施时,主管机关才可以考虑给予 特别免除。替代措施的性质应经过认可并应清楚地加以说明,随时备港口国当局检 查。任何此类免除均应在第1.5.4段所述的《国际适装证书》上适当注明。

2.9  残存要求

2.9.1 受本规则约束的船舶应能在稳定平衡的状态下,按第2.8段规定的破损标准

经受住第2.5段所述的假定破损,并应满足下列衡准。%

2.9.2  在浸水的任何阶段:

.1 考虑到下沉、横倾和纵倾的情况,水线应低于任何开口的下缘,连续 浸水或向下浸水可能通过这些开口发生。此类开口中应包括空气管和 以风雨密门或舱口盖作为关闭装置的开口,但可不包括那些用水密人 孔盖和与甲板平齐的小舱口盖、能保持甲板高度完整性的小型水密液 货舱舱口盖、遥控水密滑动门和非开启式舷窗作为关闭装置的开口;

.2  不对称浸水引起的最大横倾角不应超过25°,但如果不出现甲板被浸

没的情况,则可将此角度增加到30°

.3  浸水中间阶段的剩余稳性应达到主管机关满意的标准,但决不应显著

低于第2.9.3段的要求。

2.9.3 在浸水后的最终平衡状态:

.1 复原力臂曲线在平衡位置以外应有一个20°的最小范围,且在20°范 围内的最大剩余复原力臂至少为0.1 m;在此范围内,该曲线下的面 积应不小于0.0175·弧度。在上述横倾范围内,未被保护的开口不 应被浸没,除非有关处所被假定为浸水。在此范围内,第2.9.2.1段 所列的任何开口和能被风雨密关闭的其他开口均可允许被浸没;

.2 应急电源应能够工作。


MSC 79/23/Add.1

ANNEX 10

Page 17


第三章 船舶布置

3.1  货物分隔

3.1.1 除非另有规定,应该用隔离舱、留空处所、货泵舱、泵舱、空液舱、燃油舱

或其他类似处所将装有本规则所适用的货物或货物的残余物的液货舱与起居处所、 服务处所、机器处所、饮用水舱和生活用品储藏室分隔开。

3.1.2 货物管系不应通过任何起居处所、服务处所或除货泵舱或泵舱之外的机器处 所。

3.1.3 与其他货物、残余物或混合物起危险反应的货物、货物的残余物或含有货物 的混合物,应:

.1 用隔离舱、留空处所、货泵舱、泵舱、空液舱或装有相容货物的液货 舱与此类其他货物分隔开;

.2  具有独立的泵系和管系,不通过含有此类货物的其他液货舱,除非它

们被围闭在隧道之内;并

.3  具有独立的液货舱透气系统。

3.1.4 如果要将货物管系或货物通风系统分隔开,可使用设计或操作方法达到这样

的分隔。操作方法不应在液货舱内使用,它们应包括下列形式之一:

.1 拆卸短管或阀门及封住管路末端;

.2 布置两个串联盲通法兰,带有检测泄漏物进入两个盲通发兰之间管道 的装置。

3.1.5 受本规则约束的货物不应装运在首尖舱和尾尖舱内。

3.2  起居、服务和机器处所以及控制站

3.2.1 不得将起居处所或服务处所或控制站设置在货物区域内,但在符合《SOLAS

公约》第II-2/4.5.14.5.2.4条的货泵舱或泵舱的凹进部分之上者除外;不应将液货 舱或污水舱设置在任何起居处所的前端之后。

3.2.2 为了防止危害性蒸气的侵袭,应充分考虑到通往起居处所、服务处所和机器 处所以及控制站的空气进口和开口的位置与货物管系和货物透气系统有关。

3.2.3 起居处所、服务处所、机器处所和控制站的入口、空气进口和开口不应面向 货物区域。应将它们设置在不面向货物区域的端壁处和()距上层建筑或甲板室面 向货物区域的端壁至少为船长(L)4%,但不少于3 m的上层建筑或甲板室的外侧。 但该距离不必超过5 m。在上述范围内不得设有门,但在不通往起居处所、服务处


MSC 79/23/Add.1

ANNEX 10

Page 18


所或控制站等处所如货物控制站和储藏室可以设门。如果设有这种门,该处所边 界的绝热应达到“A-60”标准。为了移动机器,可在上述范围内装设由螺栓固定的平 板门。只要在设计上能确保对驾驶室的门和窗进行快速和有效的气密和蒸气密关闭, 则这些门和窗可位于上述范围之内。面向货物区域和在上层建筑及甲板室两侧上述 范围内的窗和舷窗应当为固定型非开启式。在主甲板上的第 1 层此种舷窗上应装 有钢质或等效材料的内盖。

3.3  货泵舱

3.3.1  货泵舱的布置应确保:

.1 在任何时候都能从任一扶梯平台或从舱底板不受限制地通过;和

.2 让佩戴个人保护设备的人员能不受限制地接近货物装卸所需的所有 阀门。

3.3.2 应设有能用救生索提升受伤人员的永久性装置,并避免受到任何凸出物的阻

碍。%

3.3.3 在所有扶梯和平台上都应设有栏杆。

3.3.4 正常出入泵舱的扶梯不应垂直设置,而且应在适当间隔处设置平台。

3.3.5 在货泵舱内应装有能处理货泵舱内的货泵和阀门的排泄物或任何可能的泄

漏物的设施。供货泵舱用的舱底管系应能从货泵舱外进行操作。应设有一个或几个 污液舱,用以储存舱底污水或洗舱水。还应配备带有标准对接的通岸接头或其他设 备,以便把污液输送至岸上的接收设施。

3.3.6 应将泵的排放压力表装在货泵舱之外。

3.3.7 如果机器由穿过舱壁或甲板的轴驱动,应在舱壁或甲板处安装高效润滑的气 密装置或能确保其气密性能的其他设施。

3.4  进入货物区域内处所的通道

3.4.1 进入货物区域内的隔离舱、压载舱、液货舱和其他处所的通道应直接通到开 敞甲板,并应能确保对上述舱室进行全面检查。进入双层底处所的通道可以通过货 泵舱、泵舱、深隔离舱、管隧或类似舱室,但必须对其通风方面予以考虑。

3.4.2 对于以水平的开口、舱口或人孔作为出入口者,其尺寸应能足以让佩戴自给 式呼吸器及保护设备的人员上下任何扶梯而无阻碍,同时还应设置一个无障碍的开 口,以便从该处所底部提升受伤人员,该开口的最小尺寸不得小于600 mm×600 mm

3.4.3 对于以垂向开口或人孔作为出入口纵向和横向通过处所者,其最小净开口不 得小于600 mm×800 mm,且离船底板的高度不超过600 mm,除非设有格栅或其他 脚蹬。

3.4.4 如果通过此类开口或搬移受伤人员的能力能使主管机关满意,在特殊情况


MSC 79/23/Add.1

ANNEX 10

Page 19


下,主管机关也可批准较小尺寸的开口。

3.5  舱底及压载布置%

3.5.1 为永久压载舱服务的泵、压载管路、透气管路和类似设备应独立于服务液货

舱的类似设备和液货舱本身。应将邻接液货舱的永久压载舱排放装置设置在机器处 所和起居处所的外面。可将充装设备位于机器处所内,但此类设备应能确保从液货 舱的甲板平面充注并应设置止回阀。

3.5.2 对液货舱进行压载充装时,可以使用服务于永久压载舱的泵在甲板平面上进 行,但注入管路与液货舱或液货舱管路不应有永久连接,且在注入管路上应装有止 回阀。

3.5.3 货泵舱、泵舱、留空处所、污液舱、双层底和类似处所的舱底水泵装置应完 全位于货物区域内。但对于留空处所、双层底舱和压载舱,当用双层舱壁将其与装 有货物或货物残余物的液货舱相隔开时,则为例外。

3.6  泵和管路的识别

在泵、阀和管路上,应设有区别标记,以识别它们的用途和它们所服务的舱。

3.7  船首或船尾的装卸装置

3.7.1 可允许设置船首或船尾的货物装卸管路。不准使用可携式装置。

3.7.2 不得将船首或船尾的装卸管路用于驳运那些要求使用1型船舶载运的货品。

除非经主管机关特别批准,否则不得将船首或船尾的装卸管路用于驳运须符合第 15.12.1段要求的释放有毒蒸气的货物。

3.7.3 除第5.1段要求外,还应适用下列规定:

.1 应将货物区域以外的管路设置在开敞甲板上舷内侧距船舷至少为 760 mm处。对此类管路应明确标识,并且在其与货物区域内的货物 管系的连接处设置截流阀。当不使用时,还应能用可拆短管和盲板法 兰在这一位置对管路进行分隔;

.2  在通岸接头上应装设截流阀和盲板法兰;

.3  对管路应采用全焊透对接焊,并应对其进行全部射线探伤。只准许在

货物区域内和通岸接头上的管路中使用法兰接头;

.4  应在第3.7.3.1段规定的接头处装设防溅板和具有泄放装置且有足够

容量的收集盘;

.5  管路应能自行将管内残留货物泄放到货物区域,且最好能泄入液货

舱。主管机关可接受泄放管路的替代装置;

.6  应设置清洗装置,使此类管路在使用后得到清洗,并且在不使用时保

持其气体安全。与清洗装置相连的透气管应位于货物区域。此管路上


MSC 79/23/Add.1

ANNEX 10

Page 20


的有关接头上应设截流阀和盲板法兰。

3.7.4 通向起居、服务和机器处所及控制站的入口、空气进口和开口不应面向船首 或船尾装卸装置的货物通岸接头的位置。它们应位于上层建筑或甲板室的外侧,从 上层建筑或甲板室面向船首或船尾装卸装置的货物通岸接头位置的一端起距离至少 为船长的4%,且不得小于3 m。但此距离不必超过5 m。面向通岸接头位置的舷窗 和上述距离之内的上层建筑和甲板室侧壁上的舷窗均应为固定非开启型舷窗。此 外,在使用船首或船尾装卸装置期间,相应的上层建筑或甲板室侧壁上的所有门、 舷窗和其他开口都应保持关闭状态。对于小型船舶,若不能满足第3.2.3段和本段要 求,主管机关可以批准对上述要求给予放宽。

3.7.5 对通向第3.7.4段未列入的封闭处所的空气管及其他开口应予遮盖,以防破 裂软管或接头产生的任何飞溅。

3.7.6 逃生通道不得终止于第3.7.7段所要求的围板之内,或围板外3 m的距离之 内。

3.7.7 应设置适当高度的连续围板,以将任何溢漏货品保留在甲板上并远离起居和 服务区域。

3.7.8 在第3.7.7段要求的围板之内或在围板外3 m距离之内的任何电气设备均应 符合第十章的要求。%

3.7.9 船首或船尾装卸区域的消防设备应符合第11.3.16段的要求。

3.7.10 如有必要,应在货物控制站和货物通岸接头位置之间提供通讯方式,并应经 过安全认可。应设有能从货物通岸接头位置遥控关闭货泵的设施。


MSC 79/23/Add.1

ANNEX 10

Page 21


第四章 货物容器

4.1  定义

4.1.1 独立液货舱系指外壳不与船体结构相连接或不是船体结构组成部分的装货 容器。建造和安装独立液货舱是为了在任何可能的情况下消除因相邻的船体结构的 应力或移动对液货舱所造成的应力或将其降至最小。独立液货舱对船体的结构完 整性不是必需的。

4.1.2 整体液货舱系指外壳构成船体结构一部分的装货容器,且以相同方式与邻近 的船体结构一起承受相同的载荷,通常为船体结构完整性所必需。

4.1.3 重力液货舱系指其舱顶设计压力表压不大于0.07 MPa的液货舱。重力液货 舱可以是独立液货舱或整体液货舱。重力液货舱应按照认可的标准建造和试验,并 应考虑货物的载运温度和相对密度。

4.1.4 压力液货舱系指设计压力表压大于0.07 MPa的液货舱。压力液货舱应为独

立液货舱,其结构的设计应按照经认可的压力容器的设计标准。

4.2  对各种货品的舱型要求%


各种货品关于舱型的安装和设计要求见第十七章表格中的尸栏。$ %


MSC 79/23/Add.1

ANNEX 10

Page 22


第五章


货物驳运

5.1 管子尺寸


5.1.1 按本章第5.1.4段规定的条件,管子的壁厚t应不小于:


t = to + b + c (mm)

1 -

100


式中:

'     t0 = 理论厚度


t0 = PD/(2Ke + P )mm


式中:

P = 5.1.2段中所指的设计压力(MPa)

D = 外径(mm)

K = 5.1.5段中所指的允许应力(N/mm2)

e = 有效系数。对于无缝钢管和由认可的焊接管制造商供货,且按认可

标准经过非破坏性试验认为与无缝钢管相当的纵向或螺旋焊接管,e 1.0;在其他情况下,按照认可的标准,根据制造工艺可能要求e 值小于1.0


b = 弯曲附加余量(mm)。对b值的选取,应使管子仅在内压力作用时, 其弯曲部位的计算应力不超过材料的允许应力。如果没有正当的理 由,b值不得小于:


b = J2!°- (mm)

2.5r


式中:

r = 平均弯曲半径(mm)

c = 腐蚀余量(mm)。如果预计有腐蚀或侵蚀,则管子的壁厚应在其他设 计要求的数值上有所增加;

a = 厚度的制造负公差(%)


5.1.2 在第5.1.1段的t0公式中的设计压力P是该系统在工作中可能承受的最大表

压力,同时要考虑到系统中的任何释放阀的最高调定压力。

5.1.3 对没有用释放阀保护或可能与释放阀隔离的管路和管系部件至少应按下述


MSC 79/23/Add.1

ANNEX 10

Page 23


压力中的最大值进行设计:

.1  对于可能存在一些液体的管系或部件,取该液体在45C。时的饱和蒸

气压力;

.2  与其相接的泵的排放释放阀的调定压力;

.3  当与其相接的泵未装有排放释放阀时,取该泵出口处的最大可能总压

头。

5.1.4 除了管端敞开的管路以外,管路的设计压力不得小于1 MPa;对于管端敞开 的管路,其设计压力不得小于0.5 MPa

5.1.5 对于管路,第5.1.1段的t0公式中的允许应力值K,应取按下列两式计算值

Re B

材料在环境温度下的规定最低抗拉强度(N/mm2)

材料在环境温度下的规定最低屈服强度(N/mm2)。如果应力应 变曲线上没有明显的屈服点,取0.2%的条件屈服强度。

AB的值至少应为:A2.7B=1.8

5.1.6.1 最小壁厚应符合经认可的标准。

5.1.6.2 如需要管路有足够的机械强度,以防止因管子的自重和管内货物的重量以及 来自支撑、船舶变形或其他原因的叠加载荷所引起的管子的损伤、破断、过度中垂 或失稳,则应增加按第5.1.1段规定所求得的管壁厚度。如果这样做不现实或会引起 过大的局部应力,则应采取其他的设计方法减小、防止或消除上述载荷;

5.1.6.3 法兰、阀门和其他附件均应符合认可的标准,并应考虑到根据第5.1.2段所 确定的设计压力;%

5.1.6.4 若采用不符合标准的法兰,则法兰及其连接螺栓的尺寸均应经主管机关同 意。

5.2  管路制造和连接细节%

5.2.1 本节的要求适用于液货舱内部和外部的管路。但是,可以根据认可的标准对

端部敞开的管路和液货舱内的管路放宽要求,服务于其他液货舱的货物管路除外。

5.2.2 货物管路应通过焊接连接,但下列情况除外:

.1  连接截流阀的认可连接和膨胀接头;和

.2  由主管机关特别许可的其他例外情况。


的较小者:

RAm


式中:


Rm


Re


MSC 79/23/Add.1

ANNEX 10

Page 24


5.2.3 可考虑下列无法兰管段的直接连接:

.1  在所有的使用情况下,均可采用根部全焊透的对接焊连接;

.2  只能将套装焊接接头用于外径50 mm或以下的管子,其套管的尺寸

和有关的焊接尺寸均应符合认可的标准。但预计可能发生缝隙腐蚀 时,不得采用这种连接形式;

.3 对于符合认可标准的螺纹连接,只能用于外径25 mm或以下的次要 管路和仪表管路。

5.2.4 若在管系中设置了膨胀圈或膨胀弯管,通常应允许管系扩张。

.1  对符合认可标准的波纹管可以给予特别考虑;

.2  不得使用滑动式接头。

5.2.5 应按认可的标准进行焊接、焊后热处理和非破坏性试验。

5.3  法兰连接件

5.3.1 法兰应为整体型、套装焊接型或插入焊接型。标准尺寸大于50 mm的管子

不得采用插入焊接型法兰。

5.3.2 法兰的型式、制造和试验应符合认可的标准。

5.4  对管系的试验要求

5.4.1 本节的试验要求适用于液货舱内部和外部的管路。但对于液货舱内的管路和

管端敞开的管路,可按照认可的标准放宽这些要求。

5.4.2 组装完毕后,对每一液货管系均应经静液压试验,其试验压力至少为设计压

力的1.5倍。如果管系或管系的一部分为整体制成品并配备了所有附件,可在安装 到船上之前对其进行静液压试验。在船上进行焊接的接头应按设计压力的1.5倍进 行静液压试验。

5.4.3 在船上安装完工之后,应对每一货物管系进行泄漏试验,其试验压力取决于

所采用的方法。

5.5  管路布置

5.5.1  除非能保持破舱保护所要求的距离见第2.6,否则货物管路不得被安装

在甲板以下的装货处所外侧和船体外板之间;但是,如果管子损坏不会导致货物外 流,只要能保持检查所需的空间,则可以减小上述距离。

5.5.2 位于主甲板以下的货物管路可以通过其所服务的液货舱并穿过舱壁或穿过 纵向或横向的与液货舱、压载舱、空液舱、泵舱或货泵舱相邻的共同周界,但是, 在其所服务的液货舱内的管路上,应装有能在露天甲板上操作的截流阀,并且要确 保货物的相容性以备管路失效。作为例外,如果液货舱与货泵舱相邻,在露天甲板 上操作的截流阀可位于货泵舱一侧的液货舱舱壁上。但是,在舱壁上的阀和货泵之


MSC 79/23/Add.1

ANNEX 10

Page 25


间的管路上,应加装一个截流阀。也可同意使用安装在液货舱外面的全封闭液压操 纵阀,但该阀应满足下列条件:

.1   设计成无泄漏危险;

.2  安装在其所服务的液货舱舱壁上;

.3  经适当保护,防止机械损伤;

.4  安装的位置与外板之间的距离满足破舱保护要求的距离;

.5  能从露天甲板上操作。

5.5.3 在任何货泵舱内,如果一台泵服务于一个以上液货舱时,应在通往每个液货

舱的管路上安装一个截流阀。

5.5.4 安装在管隧内的货物管路也应满足第5.5.1段和第5.5.2段的要求。管隧应满 足对关于液货舱结构、位置和通风的所有要求以及防止电气危险的要求。应确保货 物的相容性以备管路失效。除了通往露天甲板和货泵舱或泵舱的开口以外,在管隧 上不得设有任何其他开口。

5.5.5 穿过舱壁的货物管路的布置应能够防止其在舱壁处产生过大的应力,并且不

得使用以螺栓穿过舱壁进行固定的法兰。

5.6  货物驳运控制系统

5.6.1  为适当控制货物,货物驳运系统应:

.1 在每个液货舱的注入管路和排放管路上设有一个能手动操作的截流 阀,该阀应位于靠近管子穿过液货舱之处;如果采用独立深井泵排放 货舱内的货物,则不要求在该舱的排放管路上设置截流阀;

.2  在每个货物软管连接处设有一个截流阀;

.3  为所有货泵和类似设备均装设遥控关闭装置。

5.6.2 除本规则其他条文已涉及的货泵舱内的控制装置以外,为驳运或输送本规则

所规定的货物所必需的控制装置均不得设在露天甲板以下。

5.6.3 在第十七章的表格的o栏内,列出了某些货品的货物驳运控制的附加要求。

5.7  船用货物软管

5.7.1 驳运气体和液体所用的货物软管应与货物相容,并应适合于货物的温度。

5.7.2 对于承受液货舱压力和货泵排放压力的软管,其设计爆破压力应不低于在驳

运货物期间软管所承受的最大压力的5倍。

5.7.3 对于200271日或之后安装在船上的货物软管,装毕端部装置的每一

新型货物软管应在正常环境温度下经受200次从零压力到至少为规定的最大工作压 力2倍的压力循环原型试验。循环压力试验完成之后,该原型压力试验应表明在极


MSC 79/23/Add.1

ANNEX 10

Page 26

端工作温度之下其爆破压力至少为规定最大工作压力的5倍。原型试验用过的软管 不得再用于货物输送。此后,在投入使用之前,所生产的每一根新的货物软管都应 在环境温度下进行静压力试验,其试验压力应不小于规定的最大工作压力的1.5倍, 但不必大于其爆破压力的五分之二。应采用喷印或其他方法在软管上标出其试验日 期及规定的最大工作压力,并且对于在非环境温度下使用的软管,还应视情标出其 最高和最低工作温度。规定的最大工作压力应不低于表压1 MPa


MSC 79/23/Add.1

ANNEX 10

Page 27


第六章

结构材料、保护性衬垫及涂层

6.1 用于建造液货舱的结构材料,连同相连的管路、泵、阀门、通风管及其连接 材料,应适合于所载货物的温度和压力,并经主管机关认可。钢材被认为是通常的 结构材料。

6.2  船厂负责将兼容性信息提供给船舶经营人和船长。在交船之前或在对结

构材料作相关改动之前应及时提供这些信息。

6.3  在选用结构材料时,应视需要注意下列要素:

.1  在作业温度下的缺口韧性;

.2  货物的腐蚀作用;

.3  货物与结构材料之间产生有害反应的可能性;

6.4  货物的托运人负责将兼容性信息提供给船舶经营人和/或船长。在货品运输

之前应及时提供这些信息。货物应与所有的结构材料兼容,从而:

.1  不对结构材料的完整性造成损害;和

.2  不产生危险或潜在的危险反应。

6.5 在将一种产品提交给国际海事组织评估时,以及在货品与第6.1段中所述材 料的兼容性有特殊要求时,散装液体和气体分委会的货品数据报表中应提供有关结 构材料的信息。这些要求应反映在第十五章中并在第十七章的o栏中提及。报表还 应标明有无特殊要求。货品的生产商有责任提供正确的信息。


MSC 79/23/Add.1

ANNEX 10

Page 28


第七章 货物温度控制

7.1  一般要求

7.1.1 如设有货物加热或冷却系统,其制造、安装和试验均应使主管机关满意。温

度控制系统中使用的构造材料应适合于将要装运的货品。

7.1.2 用于加热或冷却特定货物的媒介应为经认可的类型。应对加热盘管或导管的

表面温度给予考虑,以避免因货物局部过热或过冷而产生危险的反应。另见第 15.13.6

7.1.3 加热或冷却系统应设有控制阀,以便隔断每个液货舱的加热或冷却系统,并 可以用人工调节其流量。

7.1.4 在任何加热或冷却系统中均应配备确保在任何条件下系统已被排空者除外

均能保持该系统中的压力高于液货舱内货物可能作用于该系统最大压头的装置。

7.1.5 应设有测量货物温度的装置。

.1  如果某种物质要求限制式或封闭测量装置时,测量货物温度的装置应

分别为限制式或封闭式,如第十七章的表格的j栏所示。

.2  限制式温度测量装置应符合第13.1.1.2段中关于限制式测量装置的定

例如放入限制式表管内的便携式温度计

.3  封闭式温度测量装置应符合第13.1.1.3段中关于封闭式测量装置的定

例如传感器安装在液货舱内的遥测温度计

.4  如果过热或过冷会导致危险情况发生,应设有监测货物温度的警报系

统。另见第16.6段的操作要求

7.1.6 在对第十七章表格的o栏内列有15.1215.12.115.12.3的货品进行加热 或冷却时,其加热或冷却媒介应在下述循环管路中工作:

.1 除另一货物的加热或冷却系统外,独立于船上其他用途的系统,而且 不进入机器处所;或


.2 位于装运有毒货品的液货舱之外;或


MSC 79/23/Add.1 ANNEX 10 Page 29

.3 在媒介被循环到船上其他用途的系统或进入机器处所之前,应对其取 样检查,以便检查有无货物存在。取样设备应位于液货舱区域内,并 能检测出存在任何已被加热或已被冷却的有毒货品。如果采用这种方 法,则不仅在开始加热或冷却有毒货品时应对盘管回流进行检测,而 且在装过不需加热或冷却的有毒货品之后首次使用盘管时也要对其 进行检测。

7.2  附加要求%

对于某些货品,第十五章中所述的附加要求已被列于第十七章表格的o栏内。


MSC 79/23/Add.1

ANNEX 10

Page 30


第八章

液货舱透气和除气装置

8.1  适用范围

8.1.1 除另有明确规定外,本章适用于在199411日或以后建造的船舶。

8.1.2 199411日以前建造的船舶应符合在该日之前有效的本规则第八章的

要求。

8.1.3 就本条而言,建造的船舶一词的定义与《SOLAS公约》第II-1/1.3.1条的 定义相同。

8.1.4 对于在198671日或以后但在199411日以前建造的船舶,如果 完全符合当时适用的规则要求,可被视为符合《SOLAS 公约》第 II-2/4.5.34.5.6 4.5.84.5.1011.6条的要求。

8.1.5 对于本规则所适用的船舶,应适用本章的要求以代替《SOLAS 公约》第 II-2/4.5.34.5.6条。

8.1.6  198671日或以后但在200271日以前建造的船舶应符合第8.3.3

段的要求。

8.2  液货舱透气

8.2.1 在所有液货舱中应设置适合于所载运货物的透气系统,这些系统应独立于该 船所有其他舱室的空气管和透气系统。液货舱透气系统的设计应能最大限度地减少 货物蒸气在甲板集聚和进入起居、服务和机器处所及控制站的可能性,并最大限度 地减少易燃蒸气进入或聚集在有着火源的处所或区域的可能性。液货舱透气系统的 布置应能防止水进入液货舱,同时其透气出口应能使蒸气以喷射形式直接向上排出 而不受阻碍。

8.2.2 应将透气系统连接到每个液货舱的顶部,并应尽可能在所有正常横倾和纵倾 的操作条件下使货物透气管路能自行将货物蒸气排放到液货舱内。如果必需对设在 任何压力/真空阀上面的透气系统进行排空,则应配置封盖式或塞封式排放旋塞。

8.2.3 应配备设施确保任何液货舱内的货物压头不超过对该液货舱的设计压头。为 此目的可允许采用适当的高液位警报装置、溢流控制系统或溢流阀,再配以测量装 置和液货舱的充装程序等。如果限制液货舱过压的装置中包括自动关闭阀,该阀应


MSC 79/23/Add.1

ANNEX 10

Page 31


符合第15.19段的有关规定。

8.2.4 对液货舱透气系统的设计和操作应能保证在装卸期间液货舱内所产生的压 力和真空都不会超过液货舱的设计参数。在确定液货舱透气系统的尺度时应考虑下 述主要因素:

.1   设计的装卸速率;

.2  装货期间气体溢出量:应考虑将最大装货速率乘以至少为1.25的系

数;

.3  货物蒸气混合物的密度;

.4  透气管、三通阀和配件中的压力损失;

.5  释放装置的压力/真空调定。

8.2.5 对于与抗腐蚀材料制造的液货舱或者与按本规则要求加有衬里或涂层以装 载特殊货物的液货舱相接的透气管路,应同样加有衬里或涂层,或者用抗腐蚀材料 制造。%

8.2.6 应向船长提供与透气系统设计相一致的每个或每组液货舱的最大许用装卸

速率。

8.3  液货舱透气系统的类型%

8.3.1 开放式液货舱透气系统系指在正常操作期间,对货物蒸气进出液货舱的自由

流动无任何限制摩擦损失除外的系统。开放式透气系统可以由每个液货舱的单独 透气管构成,也可以在充分考虑到货物分隔的情况下,将上述单独透气管组合成一 个或几个总管。但在任何情况下,在各透气管或总管上均不得设置截流阀。

8.3.2 控制式液货舱透气系统系指在每一液货舱内设置了压力和真空释放阀或压 力/真空阀以限制液货舱中的压力或真空的系统。控制式液货舱透气系统可由在每个 液货舱中单独设置的透气管构成,在充分考虑到货物分隔的情况下,还可仅将上述 受压侧的单独透气管组合成一个或几个总管。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在压力或真空释 放阀或压力/真空阀的上面或下面设置截流阀。在某些操作条件下,可以设有压力或 真空释放阀或压力/真空阀的旁通装置,但应符合第8.3.6段的要求,并且应有一个 适当的指示器以表明该阀是否被旁通。%

8.3.3 控制式液货舱透气系统应包括一个主要通道和一个辅助通道,蒸汽可充分流 动释放,以防止其中一个通道损坏时造成压力过大或压力不足。或者,辅助通道可 包括安装在各液货舱的压力传感器和安装在船舶货物控制室或通常进行货物操作的


MSC 79/23/Add.1

ANNEX 10

Page 32


位置的监控系统。此种监控设备还应装有在液货舱内超压或低压情况下可激活的警 报设施。

8.3.4 控制式液货舱透气系统的透气出口的位置应布置成:

.1  在露天甲板上的高度不小于6 m,如将其设在升高步桥的4 m范围内,

则在升高步桥以上的高度应不小于6 m

.2  离开起居、服务和机器处所的空气进口或开口及着火源的最近水平距

离至少为10 m%

8.3.5 只要设有认可型式的高速透气阀将蒸气/空气混合物以至30 m/s的出口速度 向上自由喷射,则可视情况将第8.3.4.1段所述的透气口在甲板或升高步桥以上的高 度减为3 m%

8.3.6 对于载运闪点不超过60闭杯试验的货物的液货舱,在其控制式透气系统 中应设有防止火焰进入液货舱的装置。对该装置的设计、试验和安装应符合主管机 关的要求,该要求至少应包括由本组织通过的标准。

8.3.7 在设计透气系统和选择并入液货舱透气系统中的防止火焰进入装置时,应充 分注意该系统和附件被堵塞的可能性,例如,在恶劣气候状况下货物蒸气冷凝、聚 合、大气尘灰或冰冻等。在此应注意火馅消除器和防火网易于被堵塞的情况。应做 出适当安排,以便能够对该系统和附件进行检验、操作性检查、清洁或更新。

8.3.8 8.3.1段和第8.3.2段中有关透气管路中禁止使用截流阀的规定应被理解为 包括所有其他隔断装置,包括盲通法兰和盲板法兰。

8.4  各种货品的透气要求%

各种货品的透气要求已列于第十七章表格的g栏内,附加要求列于o栏内。

8.5  液货舱除气

8.5.1 对于装载不允许用开放式透气的货物的液货舱,其除气装置应能使易燃或有 毒蒸气在大气中的扩散危害或液货舱中的易燃或有毒蒸气混合物造成的危害降到最 低限度。因此,所进行的除气作业应使蒸气通过下列出口排放:%

.1   通过第8.3.48.3.5段中所规定的透气出口 ;或%

.2  通过比液货舱甲板平面至少高出2 m的出口,且在除气作业期间保持

至少30 m/s的垂直喷射速度;或%

.3  通过比液货舱甲板平面至少高出2m的出口,且保持至少为20 m/s


MSC 79/23/Add.1

ANNEX 10

Page 33


的垂直喷射速度,同时用适当装置予以保护,防止火焰通过。%

如果出口处的易燃蒸气浓度已被降至可燃下限的30%,并且在有毒货品的蒸气浓度 对健康没有严重危害时,可在液货舱甲板平面上继续进行除气。

8.5.2  8.5.1.28.5.1.3段中所述的出口可为固定式或可移动式管道。

8.5.3  在按照第8.5.1段设计除气系统时,特别是为了达到第8.5.1.2段和第8.5.1.3

段所要求的出口速度,应充分考虑到下列因素:

.1   系统的构造材料;

.2   除气时间;

.3  所使用的排气扇的气流特性;

.4  由导管、管路、液货舱进口和出口所引起的压力损失;

.5  排气扇驱动媒介例如:水或压缩空气中可达到的压力;以及

.6  所载运的货物范围内的货物蒸气/空气混合物的密度。


MSC 79/23/Add.1

ANNEX 10

Page 34


第九章 环境控制

9.1  一般要求%

9.1.1 液货舱内的蒸气空间,以及在某些情况下液货舱周围的空间,可要求具有受

特别控制的气体环境。

9.1.2 对于液货舱有以下四种不同的控制类型:

.1 惰化法:用不助燃也不与货物反应的气体或蒸气充入液货舱及其管系 和液货舱周围空间若第十五章有规定时并维持这种状态。

.2  隔绝法:将液体、气体或蒸气充入液货舱及其管系,使货物与空气隔

绝并维持这种状态。

.3  干燥法:将无水气体或在大气压力下其露点为-40C。或更低的蒸气充

入液货舱及其管系并维持这种状态。

.4  通风法:强制或自然通风。

9.1.3 当要求对液货舱采用惰化法或隔绝法时:

.1  除非能从岸上供应,否则应携带或在船上制造充足的惰性气体,以供

对液货舱进行装、卸货时使用。此外,船上还应另外备有足够的惰性 气体,以补偿其航行途中的正常损耗。

.2 船上的惰性气体系统应能使围护系统内始终保持至少为 0.007 MPa 的表压力。此外,惰性气体系统不得使液货舱内的压力升高到超过液 货舱的释放阀调定压力。

.3 采用隔绝法时,应对隔绝媒介的供应做出与上述第 9.1.3.1 段和第 9.1.3.2段关于隋性气体供应要求相同的安排。

.4  应设有能监测液面以上空间内的气体覆盖层的装置,以确保维持其恰

当的气体状态。

.5  如果对易燃货物采取惰化安排或隔绝安排或二者兼用,在惰性媒介被

充入过程中,应尽量减少静电荷的产生。


MSC 79/23/Add.1 ANNEX 10

Page 35

9.1.4 如果采用干燥法并使用干燥氮气作为媒介,应对干燥剂的供应做出与第9.1.3 段的要求相同的安排。如果在货舱的所有空气入口处用干燥剂作为干燥媒介,应为 整个航程期间携带充分的干燥剂,并应考虑到每日的温度变化范围以及预期的湿度 影响。

9.2 各种货品的环境控制要求

某些货品的环境控制要求类型见第十七章表格的h栏。


MSC 79/23/Add.1

ANNEX 10

Page 36


第十章 电气装置

10.1 一般要求

10.1.1 本章的规定与《SOLAS公约》第II-1D部分一并适用于载运因本身或与 其他物质反应后有易燃性或对电气设备有腐蚀作用的货物的船舶。

10.1.2.1  电气装置应使因易燃货品而发生火灾和爆炸的危险降至最低

10.1.2.2  当某种货物有可能对电气设备中通常所用的材料造成损坏时,应对所选

择的用作导体、绝缘、金属部件等材料的各自特性作适当的考虑。如果有必要,应 对这些部件加以保护,以防止其与易遇到的气体或蒸气相接触。

10.1.3 主管机关应采取适当措施,确保在执行和适用本章对电气装置的有关规定时 的一致性。

10.1.4 电气设备、电缆或电线不得被安装在危险位置,除非其符合不低于本组织接 受的标准*。但是,对于这些标准中未涵盖的处所,不符合标准的电器设备、电缆或 电线可根据主管机关接受的风险评估安装在危险位置,但应确保其有同等安全水平。

10.1.5 本章所允许的装于危险位置的电气设备应能使主管机关满意,并应具有主管 机关承认的有关当局核发的能够在可燃气体环境中工作的证明,如第十七章表格的 i栏内所示。

10.1.6作为指导,如果某一物质的闪点超过60C。(闭杯试验,则予标明。对于加热 的货物,可能需要确定出装运条件,并适用对闪点不超过60。的货物的要求。

10.2 接地

对独立液货舱应作电器接地处理,接到船体上。对所有装有垫圈的货管接头和软管 接头应进行电气接地处理。

10.3 各种货品的电气要求

对各种货品的电气要求见第十七章表格的i栏。


参阅国际电工委员会出版的建议性文件,特别是IEC 60079-1-1: 2002号出版物。


MSC 79/23/Add.1

ANNEX 10

Page 37


第十一章 防火和灭火

11.1 适用范围

11.1.1  SOLAS公约》第II-2章中对油船的要求应适用于本规则所涵盖的船舶,

无论其吨位如何,包括小于500总吨的船舶,但以下内容除外:

.1    4.5.510.810.9条不适用;

.2   不必适用第4.5.1.2即对主货物控制站位置的要求

.3   10.210.410.5条适用,如同其适用于2,000总吨及以上的货船;

.4   应适用第11.3段的规定,以代替第10.8条;以及

.5   应适用第11.2段的规定,以代替第10.9条。

11.1.2 尽管有第11.1.1段的规定,仅载运非易燃货品最低要求一览表的i栏内注 明为NF)的船舶,不必满足《SOLAS公约》第II-2章所规定的关于油船的要求,条 件是它们满足该章关于货船的要求,但这些船舶不必适用第10.7条,也不必适用下 文第11.2段和第11.3段。

11.1.3对于仅从事载运闪点为60及以上的货品最低要求一览表的i栏内注明为 ”)的船舶,可适用《SOLAS公约》第II-2章第II-2/1.6.4条中规定的要求以代替 本章的规定。

11.2 货泵舱

11.2.1 应在任何船舶的货泵舱中设置《SOLAS公约》第II-2/10.9.1.1条中规定的固 定式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应在控制站中标明:由于有静电起火的危险,此系统仅用 于灭火而不得用作惰化目的。《SOLAS公约》第II-2/10.9.1.1.1条中所述的警报装置, 应能安全地用于易燃货物蒸气/空气混合气体中。就该条要求而言,应设置适合于机 器处所使用的灭火系统。但是在任何情况下,船上携带灭火剂的数量应足以供应相 当于货泵舱总容积45%的自由气体。

11.2.2 对于专门载运限定货物的船舶的货泵舱,应采用由主管机关认可的合适的灭 火系统加以保护。

11.2.3 如果将载运的货物不宜采用二氧化碳或相应等效的灭火剂灭火,则货泵舱应 由固定的压力水雾系统或高倍泡沫系统组成的灭火系统来保护。在《国际散装运输 危险化学品适装证书》上应反映出这一条件性要求。

11.3 货物区域

11.3.1 根据第11.3.211.3.12段的要求,每艘船舶都应装设固定甲板泡沫系统。


MSC 79/23/Add.1

ANNEX 10

Page 38


11.3.2 只准提供一种类型的泡沫剂,该泡沫剂应对拟载运的最大可能数量货物有 效。对于泡沫对其无效或与泡沫不相容的其他货物,应另设主管机关满意的附加灭 火装置。不应使用普通蛋白泡沫。

11.3.3 用于输送泡沫的装置应能把泡沫输送到整个液货舱甲板区域,并且能把泡沫送入 假定甲板已经破裂的任何液货舱内。

11.3.4 甲板泡沫系统应能简单、迅速地操作。该系统的主控制站应设在货物区域以外的 适当位置,并应邻近起居处所,以便在被保护区域发生火灾时能易于接近和操作。

11.3.5 泡沫液的供给速率应不小于下列规定中的最大值:

.1 按液货舱甲板区域的面积计算,每平方米为 2 l/min。液货舱甲板区 域的面积是指船舶的最大宽度乘以总的液货舱处所的纵向长度;

.2  按具有最大面积的单个液货舱的水平截面面积计算,每平方米为20

l/min

.3  按最大的泡沫炮所保护的区域面积计算,此区域完全位于该泡沫炮的

前方,每平方米为10 l/min,但总量应不小于1,250 l/min,对小于4,000 载重吨的船舶,其泡沫炮的最小排量应使主管机关满意。

11.3.6 应提供足够的泡沫剂,以确保在使用第11.3.5.111.3.5.211.3.5.3段规定 的最大泡沫液供给速率时产生泡沫的时间至少能持续30 min

11.3.7 固定泡沫系统的泡沫液应通过若干泡沫炮和泡沫枪提供。每具泡沫炮的排量 至少应为第11.3.5.1或第11.3.5.2段所要求的泡沫液供给速率的50%。任何泡沫炮的 排量,按其所保护的甲板区域面积计算,每平方米至少为10 l/min,该区域完全位于 泡沫炮的前方。总排量应不小于1,250 l/min。对小于4,000载重吨的船舶,泡沫炮的 最小排量应使主管机关满意。

11.3.8 从泡沫炮到其前部的被保护区域最远端的距离应不大于该泡沫炮在静空气 中射程的75%。

11.3.9 在尾楼前端的左右两舷或面向液货舱区域的起居处所的左右两舷,应各装一 具泡沫炮和连接泡沫枪的软管接头。

11.3.10 应提供能在消防作业中操作灵活并能覆盖泡沫炮所保护的区域的泡沫枪。 任何泡沫枪的排量应不小于400 l/min,且在静空气中的射程应不小于15 m。每艘船 舶所配备的泡沫枪数量应不少于4枝。泡沫总管出口的数量和布置应能使至少从两 枝泡沫枪喷出的泡沫直接射至液货舱甲板区域的任何部位。

11.3.11 在泡沫总管上应设置截流阀,如果消防总管为甲板泡沫系统的组成部分, 在消防总管上也应设置截流阀。应将这些截流阀设在任何泡沫炮的前方,以隔断总 管的破损管段。

11.3.12 按所需输出量使用甲板泡沫系统时,应能同时按所需压力从消防总管喷射


MSC 79/23/Add.1 ANNEX 10 Page 39

出最低要求数量的水柱。

11.3.13 对专门载运限定货物的船舶应采用主管机关满意的替代消防设施予以保 护,但该替代设施对有关货品的有效程度应达到所要求的甲板泡沫系统一般易燃货 品的有效程度。

11.3.14 应设有适用于所装货品的手提式灭火设备,并保持其良好工作状态。

11.3.15 当装载易燃货物时,应将所有着火源从符合第 10.2 段所述的危险部位排 除,除非该火源符合第10.1.4段。

11.3.16 对设有船首或船尾装卸装置的船舶,应额外设置1具符合第11.3.7段要求 的泡沫炮和1枝符合第11.3.10段要求的泡沫枪。应将附加的泡沫炮设在便于保护船 首、船尾装卸装置的部位。货物区域之前或之后的货物管路区域应由上述泡沫枪予 以保护。

11.4 特殊要求

经确定适合于每种货品的灭火剂列于第十七章表格的l栏内。


MSC 79/23/Add.1

ANNEX 10

Page 40


第十二章

货物区域的机械通风

对于本规则所适用的船舶,应以本章的要求替代《SOLAS公约》第II-2/4.5.2.6 和第4.5.4条的规定。

但是对于第11.1.2段和第11.1.3段所涉及的货品,除酸类和第15.17段所适用 的货品外,可适用《SOLAS公约》第II-2/4.5.2.6和第4.5.4条来代替本章的规定。 12.1 装卸货作业期间经常进入的处所

12.1.1 对货泵舱和内设货物装卸设备的其他围蔽处所以及进行货物操作的类似处 所均应装设机械通风系统,并应能从上述处所的外部对该系统进行控制。%

12.1.2 应采取措施,以便在进入舱室和操作设备之前对上述处所进行通风,在该舱 室之外还应贴有需要进行通风的警告牌。

12.1.3 机械通风系统进气口和排气口的布置应保证有足够的空气在该处所内流通, 以避免有毒蒸气或易燃气体或二者考虑其蒸气密度的积聚,并确保有足够的氧气 来提供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但无论如何,按处所的总容积计算,通风系统应具有 每小时不小于30次的空气交换能力。对于某些货品,应按照第15.17段的规定增加 货泵舱的通风率。

12.1.4 通风系统应为固定式并而且通常应为抽气型。应能从花铁板的上面和下面抽 气。在装有驱动货泵的电动机的舱室内,通风系统应为正压式。

12.1.5 货物区域内各处所的通风排气管道应向上排放,其排气口的位置与通风进气 口和起居处所、服务处所、机器处所、控制站及货物区域以外的其他处所的开口之 间的水平距离至少为10 m

12.1.6 通风进气口的布置应最大限度地减小任何通风排气口排出的危险蒸气发生 再循环的可能性。

12.1.7 通风管道不得穿过起居处所、服务处所和机器处所或其他类似处所。

12.1.8 如果船舶拟装运易燃货品,则应将驱动风机的电动机安装在通风管道的外 面。用于第十章所述的危险位置的通风扇和风扇导管仅在风扇处应为下文所定义 的非火花型结构:

.1  应为非金属材料的叶轮或壳体,并充分考虑到消除静电;

.2  应为有色金属材料的叶轮和壳体;

.3  应为奥氏体不锈钢叶轮和壳体;和

.4  应为叶尖间隙不小于13 mm的黑色金属叶轮和壳体。


MSC 79/23/Add.1 ANNEX 10 Page 41

对于铝合金或镁合金的固定或转动部件和黑色金属的固定或转动部件的任何组合结 构,不论其叶尖间隙大小,均被视为有产生火花的危险,故不得在上述处所中使用。

12.1.9 船上应为本章要求的每种类型的风扇配有足够的备件。

12.1.10 在通风导管的外部开口处应设置单个网孔面积不大于13 mm×13 mm的保 护网。

12.2 泵舱及其他通常进人的围蔽处所

12.1.1段未涉及的泵舱和其他通常进人的围蔽处所均应设置机械通风系统, 能从上述处所的外部进行控制并符合第12.1.3段的要求,但根据上述处所的总容积 计算,其容量不得小于每小时完成20次空气交换。应做出安排,在人员进入上述处 所之前先要进行通风。

12.3 通常不进人的处所

双层底舱、隔离空舱、箱形龙骨、管隧、货舱处所以及可能积聚货物的其他处 所均应能进行通风,以确保在必须进入这些处所时有一个安全的环境。如果上述处 所内未设有固定通风系统,应备有认可型移动式机械通风设备。在必要时,出于处 所布置的需要,例如货舱处所,其通风的主要管道应为永久性装置。永久性通风装 置的排量应能够每小时空气交换8次,移动式通风系统应能够每小时空气交换16次。 风扇或风机应远离人员的出入口,并应符合第12.1.8段的规定。


MSC 79/23/Add.1

ANNEX 10

Page 42


第十三章 仪表

13.1 测量

13.1.1 液货舱内应设有下列类型之一的液位测量装置:

.1  开放式装置:通过液货舱的开口,将测量仪表置于货物或其蒸气之中,

例如液面测量孔。

.2  限制式装置:伸入液货舱内,并在使用时,允许少量货物蒸气或液体

与大气接触;不使用时,这种装置是完全封闭的;其设计应确保在打 开这种装置时不致使舱内货物液体或气雾发生危险性的外溢;

.3 封闭式装置:伸入液货舱内,但为封闭系统的一部分,而且能防止舱 内货物溢出,例如浮筒式系统、电子探头、磁性探头和带有防护装置 的观察器等;也可采用不穿过液货舱壳板而与液货舱无关的间接式装 置,如货物称重装置和管式流量计等。

13.1.2 测量装置应独立于第15.19段所要求的设备。

13.1.3 开放式和限制式装置只能用于下列情况:

.1  本规则允许使用开放式透气者;或

.2  设有能在操作测量装置之前释放舱内压力的装置者。

13.1.4 对各种货品的测量装置型式的规定见第十七章表格的j栏。

13.2 蒸气探测

13.2.1 对载运有毒或易燃货品或有毒且易燃品的船舶,至少应配备2套专为该类蒸 气设计的并经校准的试验仪器,如果这种仪器不能被兼用于试验毒性浓度和可燃浓 度,则应各备有2套单独的仪器。

13.2.2 蒸气探测仪可为便携式或固定式。如果安装了一个固定式探测系统,则至少 还应备有1套便携式探测仪。

13.2.3 如第十七章表格的k栏所示,如果需要探测某些货品的有毒蒸气但无探测 设备,主管机关可以免除对该船的探测要求,但应在《国际散装运输危险化学品适 装证书》上作适当的记录。在批准这一免除时,主管机关应认识到增加呼吸用空气 供应量的必要性,并应在《国际散装运输危险化学品适装证书》上注明,以引起对 第14.2.416.4.2.2段规定的注意。

13.2.4 对各种货品的蒸气探测要求见第十七章表格的k栏。


MSC 79/23/Add.1 ANNEX 10 Page 43

第十四章 人员保护

14.1 保护设备

14.1.1 为保护从事装卸作业的船员,船上应有合适的保护设备,包括大围裙、有长 袖的专用手套、适用的鞋袜、用抗化学性材料制成的连衣工作服以及护目镜和/或面 罩等。保护性服装和设备应围罩全身皮肤,使整个身体受到保护。

14.1.2 工作服和保护设备应保存在易于接近的专用储存柜内。除了新的和没有被用 过的设备以及经彻底洗净后没有被用过的设备外,这些设备均不应存放在起居处所 内。但是,如果能将存放此类设备的储藏室与生活处所例如卧室、过道、餐厅、浴 室等作适当地隔离,则主管机关也可批准将此类储藏室设在起居处所内。

14.1.3 在可能对人员产生危险的所有作业中均应使用保护设备。

14.2 安全设备

14.2.1 当船舶载运在第十七章表格中的o栏列有15.1215.12.115.12.3的货物 时,船上应有足够数量的但不小于 3 整套安全设备,每套设备能使人员进入充满 气体的舱室并工作至少20 min。这些设备是在《SOLAS公约》第II-2/10.10条要求 的设备之外增加的内容。

14.2.2 整套安全设备应包括:

.1   自给式空气呼吸器1不使用储存的氧气

.2  保护服、长靴、手套和护目镜;

.3  能经受所载货物的配有腰带的防火救生索;以及

.4   防爆灯。

14.2.3 就第14.2.1段所要求的安全设备而言,所有船舶都应配备下列之一:

.1  为每个呼吸器配备的1套充满空气的备用空气瓶;

.2  1台能供应所需纯度的高压空气的特种空气压缩机;

.3  1台能对足够数量的呼吸器备用空气瓶进行充注的充气阀箱;或

.4   在《SOLOAS公约》第II-2/10.10条的要求以外,为船上每个呼吸器

配备的充满空气的备用空气瓶,总容量至少为6,000 l的自由空气。

14.2.4 如果船舶载运需符合第15.18段要求的货物,或载运第十七章表格k栏要求 进行有毒蒸气探测的货物,其货泵舱如无探测设备,应有下列设备之一:

.1  适合用于第14.2.1段所要求呼吸器的带有软管接头的低压管系。该系


MSC 79/23/Add.1

ANNEX 10

Page 44


统应能提供充足的高压空气,通过减压装置提供充足的低压空气供2 个人在气体危险处所内至少工作1 h而不需使用呼吸器的气瓶。应做 出安排,使适合于提供所需纯度的高压空气的特种空气压缩机能对固 定的空气瓶和呼吸器空气瓶进行再充气;或

.2 等量的备用瓶装空气代替低压空气管。

14.2.5 应至少有1套符合第14.2.2段要求的安全设备存放在货泵舱附近易接近且有 明显标志的合适储藏柜内。其他几套安全设备也应存放在合适的、有明显标志并易 于接近的处所。

14.2.6 负责的高级船员应对呼吸器每月至少检查1次,并把检查结果记录在船舶的 航海日志中。该设备应由专业人员每年至少检查和试验1次。

14.3 应急设备

14.3.1 载运第十七章表格n栏内为的货物的船舶,应为船上配备足够每个人

应急逃生使用的合适呼吸装置和眼保护装置,并符合下列要求:

.1 不能使用过滤式的呼吸装置;

.2 自给式呼吸器的持续工作时间至少应为15 min

.3 应急逃生呼吸装置不得用于消防或装卸货物的目的,并应对其作出专 门标志。

14.3.2 应根据本组织指定的导则在船上配备医疗急救设备,包括氧气复苏设备和 针对所载货物的解毒剂。

14.3.3 适合于从货泵舱等处所吊起受伤人员的担架,应放置在易于接近的位置。

14.3.4 在甲板上方便的位置,应设置有合适标志的能消除污染的淋浴和眼冲洗设 备。这些淋浴和眼冲洗装置应在所有环境条件下可用。



参见《在与危险货物有关的事故中使用的医疗急救导则(MFAG)》,该导则提供了根据出现


的症状救治伤员的建议以及适合救治伤员的设备和解毒剂。


MSC 79/23/Add.1

ANNEX 10

Page 45


第十五章 特殊要求

15.1 一般要求

15.1.1 本章的规定适用于在第十七章表格的o栏内有具体要求的货物。这些要求 是对本规则一般要求以外的要求。

15.2 硝酸铵溶液(93%或以下

15.2.1 硝酸铵溶液按重量计至少含水7%。该溶液在按重量以10份水与1份溶液进 行稀释时,酸度(pH)应在5.07.0之间。该溶液中所含的氯离子和铁离子均不应超 过10 ppm,并不得含有其他杂质。

15.2.2 用于装载硝酸铵溶液的液货舱和设备应独立于装载其他货物或易燃货品的 液货舱和设备。不得使用那些在使用中或在发生故障时会将可燃物品如润滑油释 放至货物中的设备。液货舱不得用于海水压载。

15.2.3 除非主管机关明确表示同意,不得在以前装过其他货物的液货舱内装运硝酸 铵溶液,但能将液货舱及其相关设备清洗至主管机关满意者除外。

15.2.4液货舱加热系统中,热交换媒介的温度不得超过160。该加热系统应设有 控制装置,使散装货物的平均温度保持在140。应设有能在145C。和150时发出 警报的高温警报装置及在125。时发出警报的低温警报装置。当热交换媒介的温度 超过160。时,也应发出警报。温度警报及控制应位于驾驶室内。

15.2.5如果散装货物的平均温度达到145,则应对货物取样,按重量以10份蒸 馏水或软水对 1 份货物进行稀释,使用具有精确测量范围的试纸或试棒确定其 pH 值。酸度测量应每隔24小时进行一次。如果pH值低于4.2,则应将氨气注入货物, 直至pH值达到5.0

15.2.6 应设有能将氨气注入货物的固定装置。该系统的控制器应位于驾驶室内。为 此目的,船上每1,000 t硝酸铵溶液应备有300 kg氨。

15.2.7 货泵应为离心式深井泵或水密封式离心泵。

15.2.8 透气管上应设有经认可的风雨帽盖,以防阻塞。此种帽盖应能易于接近进行 检查和清洗。

15.2.9 凡是与硝酸铵溶液接触过的液货舱、管系和设备,只有在彻底清除其内外的 所有硝酸铵的痕迹后,方可进行热工作业。

15.3 二硫化碳

二硫化碳可根据以下段落中的规定在水垫或适当的惰性气体垫之下载运。


MSC 79/23/Add.1

ANNEX 10

Page 46

在水垫下载运

15.3.1 在装载、卸载和驳运期间,应采取措施保持液货舱内有一层水垫。此外,在 驳运期间应保持液货舱液面以上的空间有一层惰性气体垫。

15.3.2 所有开口应位于液货舱顶部甲板以上。

15.3.3 装载管路的端头应接近液货舱底部。

15.3.4 应备有标准的液面测量孔以便用于应急测量。

15.3.5 货物管路和透气管路应独立于其他货物的管路和透气管路。

15.3.6 可以用泵卸货,但此种泵应为深井泵或液压驱动的可潜泵。深井泵的驱动装 置不应产生能点燃二硫化碳的着火源,并且不得采用温度可能超过80C。的设备。

15.3.7 如果采用卸货泵,则应把它放入一个从舱顶伸到接近舱底的圆柱形阱内。在 准备把泵取出之前,阱内应形成一层水垫,除非能证明该液货舱已无气体。

15.3.8 如果货物系统是按预计压力和温度设计的,则可以用水或隋性气体置换进行 卸货。

15.3.9 安全释放阀应使用不锈钢制造。

15.3.10 由于二硫化碳的低着火温度和需用较小的间隙阻止其火焰传播,在危险位 置只允许设置自身安全的系统和电路。

在适当的惰性气体垫下载运

15.3.11 二硫化碳应装载于设计压力不小于0.06 MPa表压的独立液货舱中。

15.3.12 所有开口都应位于液货舱顶部甲板之上。

15.3.13 用于围护系统的垫圈,应为不会与二硫化碳发生反应或溶解于二硫化碳的 材料。

15.3.14 在货物围护系统包括蒸汽管路中,不允许使用螺纹接口。

15.3.15 装载之前,应在液货舱内注入适当的惰性气体直到氧气水平按体积为2% 或以下。装载、运输、卸载过程中,应使用适当的惰性气体自动保持液货舱的正压 力。系统应能够将该正压力应保持在0.010.02 MPa之间,能够遥控监视并应装有 高压/低压警报。

15.3.16 装有二硫化碳的独立舱周围的货舱处所,应注入适当的惰性气体直到氧气 水平为2%或以下。在整个航程内应有保持这种条件的措施。应能够取样检查这些处 所的二硫化碳蒸汽。

15.3.17 装载、运输和卸载二硫化碳应防止其向空气中透气。如果二硫化碳蒸气在 装载时被输送回岸上或在卸载时被输送回船上,则蒸气回流系统应独立于其他所有 围护系统。


MSC 79/23/Add.1

ANNEX 10

Page 47


15.3.18 只能使用浸没的深井泵或适当的惰性气体置换卸载二硫化碳。浸没的深井 泵应防止泵内热量的升高。泵壳上还应装有温度传感器,在货物控制室装有遥控读 数器和警报器。警报器应设为80C。货泵还应设有自动关闭装置,卸载时货舱压力 如果低于大气压力则自动关闭。

15.3.19 系统内含有二硫化碳时不允许空气进入液货舱、货泵或管路中。

15.3.20 在装载或卸载二硫化碳的过程中不允许进行其他货物装卸、货舱清洗或减 压载。

15.3.21 应设置具有足够容量的水雾灭火系统,以有效地覆盖设有装载支管的周围 区域、露天甲板上与货品装卸有关的管路和液货舱顶部。对管路和喷嘴的布置应能 以喷洒率10 l/m2/min均匀喷洒。应将遥控手动操作装置设在货物区域外、邻近居住 处所的合适位置,以便在受保护区域发生火灾时能遥控启动水雾系统的供水泵,遥 控操作该系统中通常关闭的任何阀门。应能对该水雾系统进行就地和远距离的人工 操作,而且应将其布置成能把任何泄漏的货物冲洗掉。此外,在大气温度许可时, 应将加压的供水软管与喷嘴相连接,以便在进行装卸作业时可以立即使用。

15.3.22 在基准温度(R)下,任何液货舱可能装载的货物量均不得超过液货舱容积

98%

15.3.23  一个液货舱能装载货物的最大容积(VL)应为:

?R

VL = 0.98V— ?l

式中:

V = 该液货舱的容积

?R = 货物在基准温度(R)时的密度

?L = 货物在装载温度时的密度。

R = 基准温度

15.3.24 针对每一液货舱,可能适用的每一装载温度和可能适用的最大基准温度的 最大充装极限,应在主管机关认可的格式上予以标明。应由船长将该格式的副本永 久保存在船上。

15.3.25 对于经核准适于装载二硫化碳的液货舱,距液货舱开口、气体或蒸气出口、 货物管法兰或货物阀门3 m之内的开敞甲板上的区域或开敞甲板上的半围蔽处所应 符合第十七章第i栏所列的关于二硫化碳的电器设备要求。并且,在特殊区域内的 其他如蒸汽管道等热源的表面温度不可超过80C

15.3.26 应能在无需打开液货舱或不扰动惰性气体层的情况下测量和取样检查货 品。


MSC 79/23/Add.1

ANNEX 10

Page 48


15.3.27 只有按照主管机关批准的货物装卸计划才可运输货物。货物装卸计划应标 明整个货物管系。船上应保存一份经认可的货物装卸计划的副本;对《国际散装运 输危险化学品适装证书》的签注应包括提及经批准的货物装卸计划。

15.4 乙醚

15.4.1 除非已被惰化,否则在船舶航行时,对液货舱周围的留空处所应进行自然通 风。如果设有机械通风系统,所有鼓风机应为无火花型结构。不得将机械通风设备 置于液货舱周围的留空处所内。

15.4.2 对于重力液货舱,其压力释放阀的调定值不得小于0.02 MPa表压。

15.4.3 如果货物系统是按预计压力设计的,则可用惰性气体置换进行压力舱卸货。

15.4.4 为防止发生火灾,应在货物区域内采取措施避免产生任何着火源或热。

15.4.5 可以用泵卸货,但这种泵的设计型式应能满足避免对泵轴的密封压盖产生液 体压力,或采用适于该种货物的液压操作的可潜泵。

15.4.6 液货舱在装载、卸载和驳运时,应采取措施以使舱内保持惰性气体垫。

15.5 过氧化氢溶液

15.5.1 按质量计60%以上但不超过70%过氧化氢溶液

15.5.1.1 只能用专用船舶载运按质量计60%以上但不超过70%的过氧化氢溶液,该 船不得载运其他货物。

15.5.1.2 应采用纯铝(99.5%)或全不锈钢(304L316316L316Ti)建造液货舱及 其设备,并按认可的程序对其进行钝化。不得用铝建造甲板上的管路。用于建造围 护系统的所有非金属材料不能受到过氧化氢的侵蚀,也不能有助于过氧化氢的分解。

15.5.1.3 泵舱不得用于货物驳运作业。

15.5.1.4 应使用隔离舱将液货舱与燃油舱或装有易燃或可燃材料的其他处所隔开。

15.5.1.5 拟载运过氧化氢的液货舱不得用海水进行压载。

15.5.1.6 在液货舱的顶部和底部应设置温度传感器。温度遥测读数装置和连续监测 装置应设在驾驶室内。如果舱内温度升高超过35,应在驾驶室内应发出声光警报。

15.5.1.7 在与液货舱邻接的留空处所内应设有固定式氧气监测器或气体取样管 路,以探测是否有货物泄漏到这些处所内。遥测读数装置、连续监测装置如果采 用气体取样管路,可间歇取样以及类似用于温度传感器的声光警报装置也应设在驾 驶室内。如果在这些留空处所内氧浓度按体积计超过30%,则应发出声光警报。应 配备两个便携式氧气监测器作为备用系统。

15.5.1.8 为防止发生无法控制的分解,应设置货物抛弃系统,以便将货物排放到船 外。如果在5小时内每小时货物温升超过2,或者舱内温度超过40C。时,应将该 货物抛弃。


MSC 79/23/Add.1

ANNEX 10

Page 49


15.5.1.9 液货舱的透气系统应具有用于正常控制透气的压力/真空释放阀和用于应 急透气的安全膜或类似装置,以防因无法控制的货物分解导致液货舱压力迅速升高。 应根据液货舱的设计压力、液货舱的尺寸和预计的货物分解率确定安全膜的尺寸。

15.5.1.10 应设置固定式水雾系统,以便稀释并洗掉溢漏在甲板上的任何浓缩的过氧 化氢溶液。水雾所覆盖的区域应包括支管/软管接头和用于载运过氧化氢溶液的专用 液货舱的顶部。最小喷洒率应符合下列标准:

.1   应在货品溢漏后5 min内把其原来的浓度按质量计稀释到35%

.2  溢漏率和估计的溢漏量应根据预计的最大装卸率、液货舱溢流或管路

/软管破损时停止货物流通所需的时间以及从货物控制站或驾驶室启 动稀释水喷洒装置所需的时间予以确定。

15.5.1.11只允许载运那些在25时的年最大分解率为1%的过氧化氢溶液。托运人 用以说明货品符合这一标准的证书应送交船长并将其保存在船上。制造商应派技术 代表上船监察驳运操作,并应具有测试过氧化物稳定性的能力。技术代表应向船长 证明,货物是在稳定状况下被装载的。

15.5.1.12 涉及货物装卸作业的每一位船员均应配备能抵御过氧化氢溶液的防护服。 防护服应包括不易燃的连衣裤工作服、合适的手套、靴子和眼保护装置。

15.5.2 按质量计8%以上但不超过60%的过氧化氢溶液

15.5.2.1 不得以船体外板作为装载本品的液货舱的任何边界。

15.5.2.2 过氧化氢应在彻底有效地清除了以前所装货物的痕迹及货物蒸气或压载 水的液货舱内载运。液货舱的检验、清洗、钝化和装载的程序应符合第MSC/Circ.394 号通函的要求。表明已遵循通函中规定程序的证书应存放在船上。对于国内短途航 行的船舶,主管机关可免除其钝化要求。为确保安全载运过氧化氢,还应特别注意 下列关键性要求。

.1  载运过氧化氢时不得同时装运其他货品;

.2   对于装运过过氧化氢的液货舱,按第MSC/Circ.394号通函规定的程

序进行清洗后可用于装运其他货物;

.3  设计液货舱时应考虑尽量减少舱内构件、舱底自由排放、卸空后舱内

无液货存留以及易于进行外观检查。

15.5.2.3 液货舱及其设备应采用纯铝(99.5%)或全不锈钢例如 304304L316

316L316Ti)制造。不得用铝制造甲板上的管路。用于制造围护系统的所有非金属 材料不能受到过氧化氢的侵蚀,也不能有助于过氧化氢的分解。

15.5.2.4 在液货舱与燃油舱或装有与过氧化氢不相容的材料的其他处所之间,应用 隔离舱加以分隔。

15.5.2.5 在液货舱的顶部和底部应设置温度传感器。温度遥测读数装置和连续监测


MSC 79/23/Add.1

ANNEX 10

Page 50


装置应设在驾驶室内。如果舱内温度升高超过35,则在驾驶室内应发出声光警报。

15.5.2.6 在与液货舱邻接的留空处所内应设有固定氧气监测器或气体取样管路

以探测是否有货物泄漏到这些处所内。还应注意到由于氧气聚集使可燃性增大的危 险情况。遥测读数装置、连续监测装置如果采用气体取样管路,可间隔取样以及 类似用于温度传感器的声光警报装置也应设在驾驶室内。如果在这些留空处所内氧 浓度按体积计超过30%,则应发出声光警报。应配备两个便携式氧气监测器,作为 备用装置。

15.5.2.7 为防止发生无法控制的分解,应设置货物抛弃系统以便将货物排放到船 外。如果在5小时内每小时货物温升超过2,或者舱内温度超过40C。时,应将该 货物投弃。

15.5.2.8 装有过滤器的透气系统应具有正常控制透气压力的真空释放阀,同时还应 具有应急透气装置,以防因第15.5.20段所述的无法控制的货物分解而引起液货舱压 力迅速升高。设计透气系统时应考虑不得使海水进入液货舱内,即使是在严重海况 下。应根据液货舱的设计压力和液货舱的尺寸确定所需的应急透气能力。

15.5.2.9 应设置固定水雾系统以稀释并洗掉溢漏在甲板上的任何浓缩的过氧化氢 溶液。水雾所覆盖的区域应包括支管/软管接头和用于载运过氧化氢溶液的专用液货 舱的顶部。最小喷洒率应符合下列标准:

.1   应在货品溢漏后5 min以内把其原来的浓度按质量计稀释到35%

.2  溢漏率和估计的溢漏量应根据预计的最大装卸率、液货舱溢流或管路

/软管破损时停止货物流通所需的时间以及从货物控制站或驾驶室启 动稀释水喷洒装置所需的时间予以确定。

15.5.2.10只允许载运那些在25时的年最大分解率为1%的过氧化氢溶液。托运人 用以说明货品符合这一标准的证书应送交船长并将其保存在船上。制造商应派技术 代表上船监督驳运操作,并具有试验过氧化物稳定性的能力。技术代表应向船长证 明,货物是在稳定状况下被装载的。

15.5.2.11 涉及货物装卸作业的每一位船员均应配备能抵御过氧化氢溶液的防护服。 防护服应包括不易燃的连衣裤工作服、合适的手套、靴子和眼保护装置。

15.5.2.12 在进行过氧化氢驳运作业时,应将与驳运有关的管系与所有其他管系分隔 开。在用于驳运过氧化氢的货物软管上应标明过氧化氢驳运专用

15.5.3 装载过其他货物的液货舱载运860%过氧化氢溶液或在载运过氧化氢之后 装载其他货物的检查、清洗、钝化和装载程序

15.5.3.1 装载过除过氧化氢以外货品的液货舱,在重新用于运输过氧化氢之前,应 经过检验、清洗、钝化。下文第15.5.3.215.5.3.8段中的检查和清洗程序同时适用 于不锈钢或纯铝液货舱见第15.5.2.2。钝化的程序分别见第15.5.3.9(不锈钢液货 舱15.5.3.10铝质液货舱。除非另有规定,所有步骤均适用于液货舱及一切与


MSC 79/23/Add.1

ANNEX 10

Page 51


其他货品有接触的设备。

15.5.3.2 以前装载的货品卸载后,应保证液货舱使用安全,并检查其是否有残余物、 水锈和铁锈。

15.5.3.3 应使用经过滤的清水清洗液货舱及相关设备,所使用的水应至少具有含氯 量低的饮用水的质量。

15.5.3.4 应使用蒸汽清洗液货舱及相关设备,清除以前装载货品的残余物和蒸气。

15.5.3.5 应使用清水要求如上再次清洗液货舱及设备,并用经过滤的不含油的气 体风干。

15.5.3.6 应对液货舱的空气进行取样,检查其是否含有有机蒸气及氧气浓缩物。

15.5.3.7 应再次通过目测检查液货舱是否还有以前所载货品的残余物、水锈、铁锈 以及以前所载货物的味道。

15.5.3.8 如检查或测量发现有以前所载货品的残余物或其蒸汽,应重复第 15.5.3.3 段至第15.5.3.5段的步骤。

15.5.3.9 用不锈钢建造的液货舱及设备,如装载过过氧化氢之外的货品或曾经过检 修,无论其以前是否经过钝化,应按照以下程序进行清洗和钝化:

.1  新的焊接管和其他检修零件应使用不锈钢丝刷、凿子、沙纸或皮革清

洁和抛光。粗糙表面应予磨平,最后还应擦光。

.2  油脂或油类残余物应使用适当的有机溶剂或清洁剂水溶液去除。不得

使用含氯化合物的清洁剂,因为它们会严重影响钝化。

.3  应去除脱脂剂的残余物,然后用水清洗。

.4  下一步应使用酸如硝酸和氢氟酸的混合物去除水锈和铁锈,再用清

水清洗。

.5  所有与过氧化氢发生接触的金属表面应使用质量浓度为 10%35%

的硝酸进行钝化。所用硝酸不得含有重金属、其他氧化剂或氟化氢。

钝化过程应视酸的浓度、环境温度及其他因素持续824小时。在 此过程中,应保证所需钝化的表面与硝酸的持续接触。如表面过大, 可再循环使用酸。钝化过程中可能产生氢气,导致液货舱内存在爆炸 气体。因此还需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爆炸气体的积累和点燃。

.6  钝化之后,表面应用经过滤的清水彻底清洗。清洗过程应持续到注入

水与流出水的pH值相同为止。

.7  按以上步骤处理的表面首次接触过氧化氢时可能引起一些分解。这种

分解在短时间内可以消除通常在两到三天内,因此建议再用过氧化 氢清洗至少两天。


MSC 79/23/Add.1

ANNEX 10

Page 52


.8 在此过程中只能使用过氧化氢生产者建议使用的脱脂剂及酸性清洁 剂。

15.5.3.10 铝质的液货舱及设备,如果曾装载过氧化氢之外的货物或经过检修,应进 行清洗和钝化,以下为建议采取的程序的示范:

.1  液货舱应使用磺化清洁剂的热水溶液清洗,随后用清水清洗。

.2  表面应使用质量浓度为7%的氢氧化钠溶液处理1520分钟,或使

用浓度较低的溶液处理更长时间如:用0.40.5%的氢氧化钠溶液处 理12小时。为防止使用较高浓度氢氧化钠溶液时对液货舱底部造成 过度腐蚀,应不断注入清水,稀释聚集在液货舱底部的氢氧化钠溶液。

.3 液货舱应使用清洁的过滤水彻底清洗。清洗之后应尽快使用质量浓度 为30%35%的硝酸对其表面进行钝化。钝化过程应持续1624 小时,在此过程中应保持钝化表面与硝酸的持续接触。

.4  钝化之后,表面应用清洁的过滤水彻底清洗。清洗过程应持续到流出

水与注入水的pH值相同时为止。

.5  应进行目测检查,以确保所有表面都已经过处理。建议使用质量浓度

约为3%的过氧化氢稀释溶液再次冲洗至少24小时。

15.5.3.11 应确定装载的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和稳定性。

15.5.3.12 装载过氧化氢时,应不断从适当开口目测检查液货舱的内部。

15.5.3.13 如发现严重起泡现象且在完成装载之后15分钟内不消失,应卸载液货舱 里所有货品并以环保的方式进行处理。液货舱及设备应按照上述程序再次钝化。

15.5.3.14 应再次确定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和稳性。如果取得的各项指标均在第 15.5.3.10段中的误差范围内,则可认为液货舱已完成适当钝化可以装载。

15.5.3.15 15.5.3.2 15.5.3.8 段中的工作应在船长或托运人监督下进行。第 15.5.3.915.5.3.15段的工作应在过氧化氢制造商所派代表或熟悉过氧化氢相关安 全属性的人员的现场监督和负责之下进行。

15.5.3.16 曾装载过氧化氢溶液的液货舱用于载运其他货品时应按以下程序进行除 非另有规定,各步骤均适用于与过氧化氢接触过的液货舱及所有相关设备

.1  应尽可能排净液货舱和设备里的过氧化氢残余物。

.2  液货舱及设备应用清水冲洗,随后再用清水彻底清洗。

.3  液货舱内部应晾干并检查其是否有残余物。

15.5.3.16.1.3中的步骤应在船长或托运人的监督下进行。第15.5.3.16.3中 的步骤应在熟悉所运化学品及过氧化氢的相关安全属性人员的监督下进行。

特别警告:  1 过氧化氢分解可能增加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必需采取适当的预


MSC 79/23/Add.1

ANNEX 10

Page 53


防措施。

2 15.5.3.9.5段、第15.5.3.10.2段及第15.5.3.10.4段中所述的 钝化过程中可能产生氢气,导致液货舱中出现爆炸气体。因此 还应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爆炸气体的积累和点燃。

15.6 发动机燃油抗爆化合物含有烷基铅

15.6.1 用于装载这些货物的液货舱不得被用于运输任何其他货物,但用于装载炼制 发动机燃油用的含有烷基铅的抗爆化合物的液货舱除外。

15.6.2 如果货泵舱按第15.18段的规定位于甲板平面上,则通风装置应符合本章第 15.17段的要求。

15.6.3 非经主管机关批准,不得进入用于运输这些货物的液货舱。

15.6.4 在允许人员进入货泵舱或液货舱周围留空处所之前,应对其进行空气分析, 以测定其含铅量是否合格。

15.7 黄磷或白磷

15.7.1 无论何时,对磷进行装载、运输和卸载都必须使其处于最小深度为760 mm 的水垫之下。在卸载作业期间,应做出安排以确保水能占据已卸去的磷的体积。装 载磷的液货舱排出的水,只能被输回到岸上的装置。

15.7.2 按设计的装载条件,并应考虑磷所处的深度、相对密度和装卸方法,液货舱 的设计和试验应至少能使液货舱能承受高出舱顶2.4 m的水头。

15.7.3 液货舱的设计应尽量减少液体磷与其水垫之间的交界面积。

15.7.4 在水垫上面至少应保持1%舱容的空间。在这些空间内应充以惰性气体,或 用两个具有通风帽的不同高度竖管对其进行自然通风,竖管至少高出甲板6 m,高 出泵室顶至少为2 m

15.7.5 液货舱的所有开口都应位于舱的顶部,用于制造开口的附件和连接件的材料 均应为能抵御五氧化二磷的材料。

15.7.6应在温度不超过60C。的条件下装载磷。

15.7.7 液货舱的加热装置应位于液货舱外,并应备有合适的温度控制方法以确保磷 的温度不超过60。应装设高温警报器。

15.7.8 在液货舱周围的所有留空处所内,均应设有主管机关接受的水淋系统。当发 生磷溢出情况时,该系统能自动运转。

15.7.9 应在第15.7.8段所述的留空处所配备有效的机械通风装置,在遇到紧急情况 时应能迅速将其关闭。

15.7.10 在装卸磷时,应由船上中央系统予以控制,该系统除有高液位警报器外, 还应能保证液货舱不会溢流,而且遇紧急情况时,能在船上或岸上迅速停止装卸作


MSC 79/23/Add.1

ANNEX 10

Page 54


业。

15.7.11 在货物驳运中,应将甲板上的水龙带与水源连接,并保持在整个作业中有 水流通,以保证能够立刻用水洗去任何溢漏的磷。

15.7.12 船、岸装卸管路接头的型式应经主管机关认可。

15.8环氧丙烷或环氧乙烷含量按质量不超过30%的环氧乙烷/环氧 丙烷混合物

15.8.1 按本节规定运输的货品,不应含有乙炔。

15.8.2 除非液货舱已被适当清洗,凡以前三个航次中有一个航次曾装过已知能产生 催化聚合作用的货品的液货舱,不得装运这些货品。已知能产生催化聚合作用的货 品例如:

.1   无机酸如硫酸、盐酸、硝酸

.2   羧酸和酐如甲酸、醋酸

.3   卤化羧酸如氯醋酸

.4   磺酸如苯磺酸

.5   苛性碱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

.6   氨及氨溶液;

.7  胺及胺溶液;和

.8   氧化物质。

15.8.3 在装载前,应对液货舱进行彻底和有效的清洗,以便清除液货舱及其管路内 以前所装货物的所有痕迹,但前一次所装货物是环氧丙烷或环氧乙烷/环氧丙烷混合 物者除外。在用非不锈钢建造的钢质液货舱内装载氨时,应予特别注意。

15.8.4 在任何情况下,应以适当的试验或检查对液货舱及其管路的清洁程序的有效 性进行检查,以确定其不存在酸或碱的物质痕迹,这些物质的存在可能会产生危险 情况。

15.8.5 在液货舱首次装载这些货品之前,每次均应进入液货舱并进行检查,确保不 存在污迹、大量的铁锈沉淀物和明显的结构缺陷。如果液货舱连续载运这些货品, 则此种检查的间隔期应不超过两年。

15.8.6 装运这些货品液货舱应为钢或不锈钢结构。

15.8.7 在对装运这些货品的液货舱及其附属管路系统进行彻底清洗或驱气以后方 可装运其他货物。

15.8.8 所有阀门、法兰、附件和附属设备的型式必须适用于这些货品,并应采用符


MSC 79/23/Add.1

ANNEX 10

Page 55


合认可标准的钢或不锈钢制造。阀门的阀盘或阀盘面、阀座和其他磨损部分,应采 用含铬不少于11%的不锈钢制造。

15.8.9 所有垫圈应使用不会与这些货品起反应、不会溶解于这些货品、不会降低这 些货品的自燃温度、耐火以及具有足够力学性能的材料制造。垫圈接触货物的一面 应为聚四氟乙烯(PTFE)或按其惰性具有同样安全程度的材料。可以允许用带有PTFE 填料或类似的氟化聚合物填料的螺旋缠绕不锈钢作为密封垫圈。

15.8.10 如果使用绝缘和填料,应采用不与这些货品起反应、不会溶解于这些货品 也不会降低这些货品的自燃温度的材料。

15.8.11 下列材料一般不宜被用作装载这些货品的围护系统中的垫圈、填料和类似 用途,若要使用,须在主管机关批准之前进行试验:

.1  氯丁橡胶或天然橡胶如果会与这些货品接触

.2  石棉或石棉用的粘结料;

.3  含有镁氧化物的材料,如矿物棉。

15.8.12 在货物液体和蒸气的管路中,禁止使用螺纹接头连接。

15.8.13 装载和卸载的管路应延伸至距液货舱或任何聚液井底部100 mm之内。

15.8.14.1 用于装有这些货品的液货舱的围护系统应设有由阀门控制的蒸气回路接 头;

15.8.14.2 在装卸这些货品时,不能使液货舱与大气相通;如果在液货舱装载期间将 蒸气输回到岸上,连接到该货品围护系统的蒸气回路系统与所有其他围护系统分开;

15.8.14.3 在卸货作业期间,液货舱的压力必须保持在0.007 MPa表压以上。

15.8.15 只能使用深井泵、液压操作的可潜泵或惰性气体置换法卸货。每一货泵的布 置应确保在泵的排出管路被关闭或阻塞时不致使货品大量生热。

15.8.16 载运这些货品的液货舱的透气管应独立于载运其他货品的液货舱的透气 管。应配备无需向大气开口而能对货舱进行取样的设施。

15.8.17 用于驳运这些货品的货物软管上应标明驳运烯化氧专用

15.8.18 与载运环氧丙烷的整体重力液货舱相邻的液货舱、留空处所和其他围蔽处 所均应装载相容的货物15.8.2 段中所列货物是被作为不相容货物的例子或充入 合适的惰性气体惰化。应对设有独立液货舱的任何货舱处所进行惰化。应监测被惰 化的处所和液货舱中的这些货品和氧气。这些处所内的含氧量均应保持在2%以下。 允许使用便携式取样设备。

15.8.19 在货泵或管系内存在这些货品时,在任何情况下均应禁止空气进入该货泵 或管系。

15.8.20 在拆卸岸上管路之前,应通过设在装货端管上的阀门释放液体和蒸汽管路


MSC 79/23/Add.1

ANNEX 10

Page 56


内的压力。不准将从这些管路中流出的液体和蒸气排入大气。

15.8.21 可以在压力液货舱或独立重力液货舱或整体重力液货舱内载运环氧丙烷。 环氧乙烷/环氧丙烷混合物应在独立重力液货舱或压力液货舱内载运。液货舱的设计 应能使其承受货物装载、运输和卸载中预计会遇到的最大压力。

15.8.22.1 用于载运环氧丙烷的设计压力小于0.06 MPa表压的液货舱及用于载运环 氧乙烷/环氧丙烷混合物的设计压力小于0.12 MPa表压的液货舱均应具有冷却系统, 以保持货物低于基准温度。

15.8.22.2 对于在有限航区营运或从事有限时间航行的船舶,主管机关可免除对设计 压力小于0.06 MPa表压的液货舱的制冷要求,在此种情况下应考虑到对该液货舱的 隔热措施。在《国际散装运输危险化学品适装证书》的载运条件中应标明该船被允 许营运的航区和年限。

15.8.23.1 任何冷却系统均应能保持舱内液体温度低于在围护压力下液体的沸点温 度,至少应配备能根据液货舱内的温度变化进行自动调节的两整套冷却装置;对每 套装置应配齐正常作业时所必需的辅助设备。还应能对其控制系统进行人工操作。 应设有一个警报器用于指出温度控制的故障。每个冷却系统应能足以保持液体货物 的温度低于该系统的基准温度。

15.8.23.2 作为替代安排,可设3套冷却装置,其中任何2套装置应能足以保持液体 温度低于基准温度。

15.8.23.3 如果冷却媒介与货品之间仅用单壁分隔,其应不与这些货品发生起反应。

15.8.23.4 禁止使用需要对货品进行压缩的冷却系统。

15.8.24 压力释放阀的调定压力应不小于0.02 MPa表压,对于载运环氧丙烷的压 力液货舱,应不大于0.7 MPa表压,对于载运环氧乙烷/环氧丙烷混合物的压力液货 舱,应不大于0.53 MPa表压。

15.8.25.1 应将用于装载这些货品的液货舱的管系与所有其他舱包括空液舱的管系 隔离按第3.1.4,若用于所装液货舱的管系不是独立的如第1.3.18,则可拆 去短管、阀件或其他管段,并在这些位置安装盲板法兰,以达到所需的管系分隔。

所要求的分隔适用于所有液体和蒸气管系、液体和蒸气透气管路以及任何其他可能 的连接管路,例如公用惰性气体供给管路等。

15.8.25.2 只有按照主管机关批准的货物装卸计划才可运输这些货品。所拟定的每种 装载布置应显示在单独的货物装卸计划中。货物装卸计划应显示整个货物管系和为 符合上述管系分隔要求需安装的盲板法兰的位置。船上应保存1份经认可的货物装 卸计划的副本。应对《国际散装运输危险化学品适装证书》予以签注,包括提及经 批准的货物装卸计划。

15.8.25.3 每次船舶首次装载这些货品之前以及在装运过其他货品后又转为装载这 些货品之前,均应从港口当局所承认的负责人员处获得能证明该船业已达到所需管


MSC 79/23/Add.1

ANNEX 10

Page 57


系分隔的证书并将其存于船上。在盲板法兰和管路法兰的每个接头处均应由负责人 员装设金属线和铅封,以保证盲板法兰不被误拆。

15.8.26.1 在基准温度下,任何液货舱的载货量均不得超过98%

15.8.26.2 一个液货舱所能装载货物的最大容积应为:

?R

VL = 0.98V?R ?l

式中: VL = 液货舱载运的最大容积

V = 该液货舱的容积

?R = 货物在基准温度时的密度

?L = 货物在装载温度和装载压力下的密度。

15.8.26.3 每一液货舱在可适用的每一装载温度和可适用的最大基准温度时的最大 充装极限应在主管机关批准的清单上注明。该清单的一份副本应永久放在船上,由 船长保存。

15.8.27 应在合适的氮气保护层之下载运货物。应装有自动补充氮气的系统,以便 在由于环境条件或制冷系统运转故障而致使货品温度下降时能够防止液货舱的压力 不致低于0.007 MPa表压。在船上应提供充足的氮气以便满足自动压力控制的需要。 用于保护层的氮应为工业用纯质的氮体积纯度为99.9%)。通过降压阀连接液货舱的 一组氮气瓶可满足上述自动的要求。

15.8.28 在装载前后均应对液货舱的蒸气空间进行测试,以保证其含氧量按体积为 2%或以下。

15.8.29 应设置具有能力足够的水雾灭火系统,有效地覆盖设有装载支管的周围区 域以及露天甲板上的与货品装卸有关的管路和液货舱的顶部。管路和喷嘴的布置应 具备10 l/m2/min的均匀喷洒率。遥控手动操作装置应设在货物区域外邻近居住处所 的合适位置,以便在受保护区域发生火灾时能遥控起动水雾系统的供水泵和遥控操 作该系统中通常关闭的任何阀门。应能对该水雾系统进行就地和远距离的人工操作, 且其布置应能做到把任何泄漏的货物冲洗掉。此外,在大气温度许可时,应将加压 的供水软管与喷嘴相连接,以备在进行装卸作业时立即使用。

15.8.30 在货物驳运时使用的每个货物软管接头处,均应配备一个能控制关闭速率 的遥控截流阀。

15.9氯酸钠溶液质量浓度为50%或以下

15.9.1 对于装过本货品的液货舱及其附属设备,只有经过彻底的清洗或驱气后,才 能装运其他货物。

15.9.2 一旦发生本货品泄漏时,应立即将所有泄漏的液体彻底冲洗掉,不得延误。


MSC 79/23/Add.1

ANNEX 10

Page 58


为使火灾危险减至最小,不允许使泄漏物干透。

15.10 熔化的

15.10.1 应对液货舱提供通风,以便在所有载运条件下均能保持液货舱内的整个蒸 气空间中的硫化氢浓度低于其爆炸下限的一半即按体积低于1.85%)

15.10.2 如果使用机械通风系统保持液货舱内的低气体浓度,应设有一个警报系统 以便在系统失效时发出警报。

15.10.3 通风系统的设计和布置应防止出现硫在该系统内积存。

15.10.4 通向邻接液货舱的留空处所开口的设计和安装应能防止水、硫或货物蒸气 进入该留空处所。

15.10.5 应设有能对留空处所内的蒸气进行取样和分析的接头。

15.10.6 应设有货物温度控制装置,以确保硫的温度不超过155

15.10.7 熔化的的闪点超过60C ;但对于出现的气体,应保证电气设备的安全。

15.11 酸类

15.11.1 不得将船体外板用作装载矿物酸的液货舱的周界。

15.11.2 主管机关可以考虑关于采用抗腐蚀材料作为钢质液货舱和有关的管系衬 里的建议。衬里的弹性应不低于其支承周界板的弹性。

15.11.3 除非完全采用抗腐蚀材料建造或舱内装有经认可的衬里,确定舱壁厚度时 应考虑其受货物腐蚀的影响。

15.11.4 装卸支管的连接法兰应设有防护罩,以防货物喷出的危险,该防护罩可以 是移动式的;此外,还应设有滴盘,以防货物滴漏到甲板上。

15.11.5 由于在装载这些酸类物质时会出现产生氢的危险,所以电气设备应符合第 10.4段的规定。经认可的安全型设备应适合于在氢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中使用,而 且在这些处所内不得有其他着火源。

15.11.6 受本节要求约束的货物除应符合第3.1.1段的分隔要求外,还须将其与燃 油舱隔开。

15.11.7 应配备合适的仪器以探测货物是否溢漏到邻近处所。

15.11.8 货泵舱的舱底泵装置及排放装置均应由抗腐蚀材料制成。

15.12 有毒货品

15.12.1 液货舱透气系统排放口的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在露天甲板以上的高度为B/36 m,取大者,对于甲板液货舱,该 高度从通道步桥量起;


MSC 79/23/Add.1

ANNEX 10

Page 59


.2  如设在距步桥6 m的范围内,则其高度应为前后步桥以上不小于6 m

.3  与通向起居和服务处所的任何开口或空气入口间的距离不小于15m

以及

.4  如适用,透气管的高度可被减至在甲板或前后步桥以上3 m,但在透

气管上应设置经主管机关型式认可的高速透气阀,将蒸气和空气的混 合物以至少30 m/s的出口速度向上无阻挡地喷出。

15.12.2 液货舱的透气系统应配备能使其蒸气回路与岸上装置连接的接头。

15.12.3 此类货品:

.1  不得在邻接燃油舱的液货舱内储存;

.2  应具有独立的管系;以及

.3  应将液货舱的透气系统与装载无毒货品的液货舱的透气系统分开。

15.12.4 液货舱压力释放阀的调定压力的最小值应为0.02 MPa表压。

15.13 由添加剂保护的货物

15.13.1 在第十七章表格的o栏内标出的某些货物因其化学构成的性质,在某些 温度、暴露于空气或与催化剂接触的条件下,可能会发生聚合、分解、氧化或其他 的化学变化。通过在液体货物中加入少量化学添加剂或通过控制液货舱的环境,可 缓和这种可能性。

15.13.2 载运这些货物的船舶的设计应排除液货舱和货物装卸系统内可能对货物 起催化作用或破坏抑制剂的任何结构材料或污物。

15.13.3 应注意对这些货物进行充分保护,在整个航行期间能防止货物发生有害的 化学变化。载运这种货物的船舶应备有制造商提供的保护证书,并在航行期间将其 保存在船上,其上应注明:

.1  添加剂的名称和数量;

.2  添加剂是否需依赖氧气;

.3  将添加剂加入产品的日期及添加剂的有效期;

.4  保证添加剂有效期的任何温度界限;和

.5  如果航行期超过添加剂有效期时应采取的措施。


15.13.4 以排除空气作为防止货物氧化的方法的船舶应符合第9.1.3段的要求。

15.13.5 应在无惰化的情况下在容积不大于3000 m3的液货舱中载运含有依赖氧 气的添加剂的货品。不应将这种货物装在根据《SOLAS公约》第II-2章的要求需要


MSC 79/23/Add.1

ANNEX 10

Page 60

进行情化的液货舱中进行运输*

15.13.6 透气系统的设计应能消除由于化学聚合物增多而造成的阻塞。透气设备应 为能够定期检查其使用性能的型式。

15.13.7 对于通常在熔化状态下载运的货物,其结晶或凝固可能会导致液货舱中部 分货物的抑制剂消耗。随后的重新熔化可能产生无抑制液体的积囊,进而出现聚合 的危险。为防止这种情况发生,应采取措施保证货物在任何时候和在液货舱的任何 部分都不会产生全部或局部的结晶或凝固。任何所需的加热装置应能保证不使液货 舱内任何部分的货物被过分加热至可能产生危险聚合反应的程度。若蒸汽盘管温度 可能导致货物被过分加热,应使用间接的低温加热系统。

15.1437.8C。时绝对蒸气压力超过0.1013MPa的货物

15.14.1 对于第十七章表格的o栏内提及本节的货物,除非将货物系统设计成能 承受货物在45C。时的蒸气压力,否则应设置机械制冷系统。如将货物系统设计成能 承受货物在45。时的蒸气压力且不设置制冷系统时,则应在《国际散装运输危险化 学品适装证书》的载运条件中注明,指出液货舱所需的安全阀调定压力。

15.14.2 在液货舱的设计压力下,机械制冷系统应能将液体温度保持在沸点以下。

15.14.3 若船舶在有限季节内营运于有限航区或从事有限时间的航行,则有关主管 机关可同意免除关于制冷系统的要求。应将任何此类同意及列明的关于对载运区域 和季节的限制或对航行时间的限制,包括在《国际散装运输危险化学品适装证书》 的载运条件内。

15.14.4 应设有能在装载作业时把排出的气体输回岸上的管路接头。

15.14.5 应对每个液货舱均配备1只压力表,用以指示货物上面的蒸气空间中的压 力。

15.14.6 如需对货物进行冷却,则应在每个液货舱的顶部和底部设置温度计。

15.14.7.1 在基准温度(R)下,任何液货舱内的液货量均不得超过98%

15.14.7.2 一个液货舱所能装载货物的最大容积(VL)应为:

?R

VL = 0.98V— ?l

式中:V = 该液货舱的容积

?R = 货物在基准温度(R)时的密度

?L = 货物在装载温度下的密度

15.14.7.3 每一液货舱在可适用的每一装载温度和可适用的最大基准温度时的最大 充装极限应在主管机关批准的清单中列明。该清单的一份副本应永久放在船上,由


关于装载苯乙烯单体的等效安排参见MSC/Circ.879MSC/Circ.879/Corr.1通函。


MSC 79/23/Add.1

ANNEX 10

Page 61


船长保存。

15.15 点燃温度低和易燃性范围宽的货物

已删除。

15.16 货物污染

15.16.1 已删除。

15.16.2 若在第十七章表格的o栏内提及本节,则不允许使该货物接触到水,并

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对于装有货物的液货舱,其压力/真空释放阀的空气进口应位于露天

甲板以上至少2 m处。

.2  在第七章所要求的货物温度控制系统内,不得用水或蒸汽作为热量传

递的媒介。

.3  不得在邻接固定压载舱或水舱的液货舱中载运此类货物,除非这些舱

室为空的而且干燥。

.4  在与污液舱或装有压载水或污液或可能引起危险反应的其他含水货

物的液货舱邻接的液货舱内不得载运这些货物。用于该类液货舱的 泵、管路或透气管路均应独立于装载这些货物的液货舱的同类设备。 除非有管隧的封闭,污液舱的管路或压载管路不得穿过装载这些货物 的液货舱。

15.17 增加通风的要求

对于某些货品,第12.1.3段中所述的通风系统的最小能力应为按该处所的总容 积至少每小时换气45次。通风系统的排气导管距通向起居处所、工作区域或其他类 似处所的开口及通风系统的进口至少应为10 m,并应至少高出液货舱甲板4 m15.18 对特种货泵舱的要求

用于某些货品的货泵舱应位于甲板平面上,或将货泵设置在液货舱内。对于低 于甲板的货泵舱,主管机关可给予特殊考虑。

15.19 溢流控制

15.19.1 本节的规定适用于第十七章表格的o栏内专门提及的货物,是对测量装

置的补充要求。

15.19.2 当用于安全装载的任何重要系统出现动力故障时,应能向有关操作人员发 出警报。

15.19.3 当用于安全装载的任何重要系统不运行时,应立即停止装载作业。

15.19.4 在装载作业前,应能对液位警报器进行试验。


MSC 79/23/Add.1

ANNEX 10

Page 62


15.19.5 按第15.19.6段要求设置的高液位警报系统应独立于按第15.19.7段要求设 置的溢流控制系统,并应独立于第13.1段要求的设备。


15.19.6 在液货舱内应设置符合第15.19.115.19.5段规定的且能显示液货舱内液

位达到正常满载时的声光高液位警报器。


15.19.7 本节所要求的液货舱溢流控制系统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当液货舱的液位超过正常满载状态而液货舱的正常装载程序不能制

止液位上升时,该系统即能开始工作;

.2  能向船上操作人员发出液货舱溢流的声光警报;

.3  能提供与顺序关闭岸泵和()阀门和关闭船上阀门相一致的信号。信

号以及泵和阀门的关闭可由操作人员予以控制。只有从主管机关和港 口国有关当局获得专门批准后才允许船上使用自动关闭阀门。


15.19.8 液货舱的装载率(LR)应不超过:


LR


3600U t


(m3/h)


式中: U = 发出液位信号时液面以上空间的容积(m3)

t = 从发出信号到完全停止货物流入液货舱所需的时间(s)。此时间应为 每一顺序动作(如操作人员对信号的响应、停泵和关闭阀门等)所需 时间的总和;


此外,还应考虑管路系统的设计压力。

15.20 硝酸辛酯(C7-C9),所有异构体

15.20.1应将该货品的运输温度保持在100C。以下以防其发生自续放热分解反应。

15.20.2 不可将该货品装于永久固定在船舶甲板上的独立压力容器内进行运输,除 非:

.1  将液货舱与火充分隔绝;以及

.2  船上设有用于液货舱的浸水系统,使货品温度能保持在100以下,

并且当火的温度为650。时,液货舱中的温升不超过每小时1.5

15.21 温度传感器


应使用温度传感器监测货泵的温度,以探测由泵的故障造成的过热情况。


MSC 79/23/Add.1

ANNEX 10

Page 63


第十六章 操作要求

16.1 每个液货舱的最大允许装货量

16.1.1 要求在1型船舶内载运的货物,其任一液货舱所装货物量不得超过1,250 m3

16.1.2 要求在2型船舶内载运的货物,其任一液货舱所装货物量不得超过3,000 m3

16.1.3 对于在环境温度下载运液体货物的液货舱,应考虑到所装货物可能达到的最 高温度,避免在航行期间液货舱被液体充满。

16.2 货物资料

16.2.1 在本规则所适用的每艘船上,应备有本规则的副本,或备有纳入了本规则要 求的船旗国规章。

16.2.2 对于需要散装的任何货物,应在运输单证上标明该货物在第十七章或十八章 中所列的名称、或其在MEPC.2/Circ.通函的最新版本中所用的名称或其被临时审定 的名称。如果货物为混合物,还应提供一份指出了使货品产生危害的主要危险成分 的分析;若有可能则应有一份完整的分析。此种分析应经过制造商或经主管机关承 认的独立专家的核证。

16.2.3 船上应备有提供安全载运散装货物所必需的数据的资料,并供所有有关人员 查阅。此种资料应包括货物装载计划,存放在易于接近处,指明船上的所有货物, 包括所载运的每种危险化学品:

.1  对货物进行安全围护所必需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包括其反应性的充

分描述;

.2  发生溢漏或渗漏时应采取的措施;

.3  防止人体意外接触的措施;

.4  消防程序和灭火剂;

.5  用于货物驳运、液货舱清洗、除气和压载的程序;以及

.6  对于那些需要稳定或抑制的货物,如果没有这些段落所要求的证书,

应拒绝载运。

16.2.4 如果不能得到安全运输货物所需的充足资料,应拒绝运输该货物。

16.2.5 凡能释放出觉察不到的剧毒蒸气的货物,除非在货物中放入能觉察到的添加 剂,否则不得运输。

16.2.6凡第十七章表格栏内提及本段,应在运输单证上标明该货物在20时的 粘度,如果该货物在20时的粘度超过50 MPa.s,则在运输单证中应标明该货物在


MSC 79/23/Add.1

ANNEX 10

Page 64

其粘度为50 MPa.s时的温度。

16.2.7 删除。

16.2.8 删除。

16.2.9 凡第十七章表格o栏内提及本段,在运输单证中应标明该货物的熔点。

16.3 人员培训

16.3.1 所有使用保护设备的人员均应经过适当的培训,同时还应对他们进行与他们 的职务相称的应急情况下采取必要程序的基本培训。

16.3.2 从事货物操作的人员在货物装卸程序方面应经过适当的培训。

16.3.3 根据本组织制定的指南,对高级船员应进行处理涉及到有关货物的渗漏、 遗漏或火灾的应急措施培训,还应对他们中足够数目的人进行关于所载货物的主要 急救方法的讲授和培训。

16.4 液货舱的开口及进入液货舱

16.4.1 在装卸和运载会产生易燃和()有毒蒸气的货物时,或在卸去这种货物后进 行压载时,或在装卸这种货物时,液货舱盖应始终保持关闭。如装有任何有危害性 的货物,只允许在必要时才能开启液货舱的舱盖、液货位测量孔、液货舱的清洗出 入口盖。

16.4.2 人员不得进入液货舱以及这些液货舱周围的留空处所、货物装卸处所或其他 封闭处所,除非:

.1  该舱室已无有毒蒸气,并且不缺乏氧气;或

.2  人员已穿戴呼吸器具和其他必要的保护设备,并且整个操作将在一位

负责的高级船员的密切监视下进行。

16.4.3 对于仅有易燃危险的处所,只有在一位负责的高级船员的密切监视下,才能 准许人员进入。

16.5 货物样品的储存

16.5.1 须保存在船上的货物样品应储存在位于货物区域的指定处所内,在特殊情况 下,经主管机关批准可将其存放在其他处所内。

16.5.2 储存处所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具有分隔的格栅,以防航行时瓶子移动;

.2  由完全能抵御拟储存的各种液体的材料制成;并且


参见《在与危险货物有关的事故中使用的医疗急救指南(MFAG)》,该指南提供了根据呈现的 症状救治伤员的建议以及适合救治伤员的设备和解毒剂,并参见STCW规则A部分和B部 分的相关规定。


MSC 79/23/Add.1 ANNEX 10

Page 65

.3 设有合适的通风装置。

16.5.3 彼此发生危险反应的样品不能相互紧靠储存。

16.5.4 样品留在船上的时间不应超过所要求的时间。

16.6 不得暴露于过热状态下的货物

16.6.1 如果液货舱或附属管路内的货物局部过热可能产生危险的反应,如聚合、分 解、热不稳定性或放出气体等,则应将这些货物的装载和运输应与温度高过其初始 反应温度的其他货品充分隔离见第7.1.5.4

16.6.2 载运这些货物的液货舱内的加热盘管应予盲断或采取等效安全措施。

16.6.3 未经隔热的甲板液货舱不能载运热敏货品。

16.6.4 为了避免温度升高,这些货物不得在甲板舱内装运。


MSC 79/23/Add.1

ANNEX 10

Page 66


第十七章 最低要求一览表


对于仅有污染危害的有毒液体物质的混合物,如已按照《MARPOL公约》附则 II6.3条的要求进行过评估或临时评估,则可根据本规则对适用于本章的有毒液 体物质未另列明的的要求进行载运。

注释


货品名称

(a

对任何托运的散货,在运输单证中应使用货品名称。任何其他名称 可以放在货品名称后的括号内。某些货品名称可能与本规则以前版 本中所列的名称不一致。

联合国编号

(b

已删除

污染类别

(c

字母XYZ系指按《MARPOL公约》附则II所确定的每一货 品的污染类别

危害性

(d

“S”系指由于其安全危害而被收录到本规则的货品;“P”系指由于其 污染危害而被收录到本规则内的货品;“S/P”系指既由于其安全危害 又由于其污染危害而被收录到本规则内的货品。

船型

(e

1:     1型船舶2.1.2.1

2:     2型船舶2.1.2.2

3:     3型船舶2.1.2.3

舱型

(f

1:    独立液货舱4.1.1

2:    整体液货舱4.1.2

G:    重力液货舱4.1.3

P:    压力液货舱4.1.4

液货舱透气

(g

Cont: 控制式透气

Open: 开放式透气

液货舱环境 控制

(h

Inert:  惰化9.1.2.1

Pad:  液体垫或气体垫9.1.2.2

Dry:   干燥9.1.2.3

Vent:  自然或强制通风9.1.2.4

No:  根据本规则无特殊要求

电气设备

(i

温度等级(i')     T1T6

-    表示无要求

空白  无资料

设备分类(i'')     IIAIIBIIC

-    表示无要求

空白  无资料

闪点严)       Yes :   闪点超过60C。(第10.1.6

No :   闪点不超过60。。10.1.6

NF:   非易燃货品10.l.6


MSC 79/23/Add.1

ANNEX 10

Page 67


测量

(j

O:    开放式测量13.1.1.1

R:    限制式测量13.1.1.2

C:    封闭式测量13.1.1.3

蒸气探测

(k

F:   易燃蒸气

T:   有毒蒸气

No: 表示本规则无特殊要求

防火 (l

A:  抗乙醇泡沫或多用途泡沫

B:  普通泡沫;包括所有非抗乙醇型的泡沫,其中包括氟化蛋

白质和水膜泡沫(AFFF)

C:   水雾

D:   化学干粉

No:  本规则无特殊要求

构造材料

(m

已删除

紧急逃生

(n

E:     见第14.3.1

No:  本规则无特殊要求

特殊和操作 性要求 (o

如果在第十五章和第十六章中特别提及,这些要求应为其他各 栏之外的附加要求。


MSC 79/23/Add.1

ANNEX 10

Page 68

第十七章


a

c

d

e

f

g

h

i'

i''

i'''

j

k

l

n

o

乙酸

Z

S/P

3

2G

Cont

No

T1

IIA

No

R

F

A

Yes

15.11.2,15.11.3,15.11.4,15.11.6,15.11.7,15.11.8,15.19.6,16.2.9

乙酸酐

Z

S/P

2

2G

Cont

No

T2

IIA

No

R

F-T

A

Yes

15.11.2,15.11.3,15.11.4,15.11.6,15.11.7,15.11.8,15.19.6

丙酮氰醇

Y

S/P

2

2G

Cont

No

T1

IIA

Yes

C

T

A

Yes

15.13,15.12,15.17,15.18,15.19,16.6.1,16.6.2, 16.6.3

乙腈

Z

S/P

2

2G

Cont

No

T2

IIA

No

R

F-T

A

No

15.12 ,15.19.6

丙烯酸

Y

S/P

2

2G

Cont

No

T2

IIA

No

R

F-T

A

No

15.13 ,15.19.6,16.6.1,16.2.9

丙烯腈

Y

S/P

2

2G

Cont

No

T1

IIB

No

C

F-T

A

Yes

15.12,15.13,15.17,15.19

聚醚多元醇分散体中的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

Y

P

3

2G

Open

No

Yes

O

No

AB

No

15.19.6,16.2.6

已二腈

Z

S/P

3

2G

Cont

No

IIB

Yes

R

T

A

No

16.2.9

甲草胺工艺(90%或以上)

X

S/P

2

2G

Open

No

Yes

O

No

AC

No

15.19.6,16.2.9

乙醇(C9-C11)(2.5-9)乙氧基化物

Y

P

3

2G

Open

No

Yes

O

No

A

No

15.19.6,16.2.9

乙醇(C6-C17)()(3-6)乙氧基化物

Y

P

2

2G

Open

No

Yes

O

No

A

No

15.19.6, 16.2.9

乙醇(C6-C17)(7-12)乙氧基化物

Y

P

2

2G

Open

No

Yes

O

No

A

No

15.19.6,16.2.6,16.2.9

乙醇(C12-C16)(1-6)乙氧基化物

Y

P

2

2G

Open

No

Yes

O

No

A

No

15.19.6,16.2.9

乙醇(C12-C16)(20+)乙氧基化物

Y

P

3

2G

Open

No

Yes

O

No

A

No

16.2.9

乙醇(C12-C16)(7-19)乙氧基化物

Y

P

2

2G

Open

No

Yes

O

No

A

No

15.19.6,16.2.9

乙醇(C13+)

Y

P

2

2G

Open

No

Yes

O

No

AB

No

15.19.6,16.2.9

烷烃(C6-C9)

X

P

2

2G

Cont

No

No

R

F

A

No

15.19.6

异烷烃与环烷(C10-C11)

Z

P

3

2G

Cont

No

No

R

F

A

No

异烷烃与环烷(C12+)

Z

P

3

2G

Cont

No

No

R

F

A

No

-烷烃(C10+)

Z

P

3

2G

Cont

No

No

R

F

AB

No

烯基(C16-C20)琥珀酸酐

Z

S/P

3

2G

Cont

No

Yes

C

T

No

Yes

15.12,15.17,15.19

烷芳基磷酸酯混合物(二苯甲苯基磷酸酯40%以上,邻位

异构物0.02%以下)

X

S/P

1

2G

Cont

No

T1

IIA

Yes

C

T

ABC

No

15.12,15.17,15.19

烷化(C4-C9)受阻酚

Z

S/P

2

2G

Open

No

-

-

Yes

O

No

BD

No

15.19.6,16.2.6,16.2.9

烷基苯,烷基二氢茚,烷基茚混合物(C12-C17)

Z

P

3

2G

Open

No

Yes

O

No

A

No

15.19.6

烷基(C5-C8)

X

P

2

2G

Open

No

Yes

O

No

A

No

15.19.6

烷基(C9+)

Z

P

3

2G

Open

No

Yes

O

No

AB

No

烷基(C12+)二甲胺

X

S/P

1

2G

Cont

No

-

-

Yes

C

T

BCD

Yes

15.12,15.17,15.19


MSC 79/23/Add.1

ANNEX 10

Page 69 第十七章


a

c

d

e

f

g

h

i'

i''

i'''

j

k

l

n

o

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盐(C19-C35)

Y

P

3

2G

Open

No

Yes

O

No

AB

No

15.19.6,16.2.6,16.2.9

烷基二硫代噻二唑(C6-C24)

Z

P

3

2G

Open

No

Yes

O

No

AB

No

烷基酯共聚物(C4-C20)

Y

P

2

2G

Open

No

Yes

O

No

AB

No

15.19.6,16.2.6,16.2.9

烷基(C8-C10)/(C12-C14)(40%或以下/60%或以上)聚葡糖 苷溶液(55%或以下)

Y

P

3

2G

Open

No

Yes

O

No

No

No

15.19.6,16.2.6,16.2.9

烷基(C8-C10)/(C12-C14)(60%或以上/40%或以下)聚葡糖

苷溶液(55%或以下)

Y

P

3

2G

Open

No

Yes

O

No

No

No

16.2.9,16.2.6

烷基(C8-C40)酚硫化物

Z

P

3

2G

Open

No

Yes

O

No

A

No

烷基(C8-C9)芳香剂中的苯胺

Y

P

2

2G

Cont

No

No

R

F

A

No

15.19.6

烷基(C9-C15)苯基丙氧基化物

Z

P

3

2G

Open

No

Yes

O

No

AB

No

烷基(C8-C10)/(C12-C14)(50%/50%)聚葡糖苷溶液(55% 或以下)

Y

P

3

2G

Open

No

Yes

O

No

No

No

16.2.9,16.2.6

烷基(C12-C14)聚葡糖苷溶液(55%或以下)

Y

P

3

2G

Open

No

Yes

O

No

No

No

15.19.6,16.2.9

烷基(C8-C10)聚葡糖苷溶液(65%或以下)

Y

P

3

2G

Open

No

Yes

O

No

No

No

16.2.6

烷基(C10-C20,饱和及不饱和)亚磷酸盐

Y

P

2

2G

Open

No

Yes

O

No

A

No

16.2.9

酚的烷基磺酸酯

Y

P

3

2G

Open

No

Yes

O

No

A

No

15.19.6,16.2.6

丙烯醇

Y

S/P

2

2G

Cont

No

T2

IIB

No

C

F-T

A

Yes

15.12,15.17,15.19

丙烯基氯

Y

S/P

2

2G

Cont

No

T2

IIA

No

C

F-T

A

Yes

!5.12,15.17,15.19

硫酸铝溶液

Y

P

2

2G

Open

No

Yes

O

No

A

No

15.19.6

氨乙基乙醇胺

Z

S/P

3

2G

Open

No

T2

IIA

Yes

O

No

A

No

2-氨基-2-甲基-1-丙醇

Z

P

3

2G

Open

No

Yes

O

No

A

No

氨水的(28%或以下)

Y

S/P

2

2G

Cont

No

NF

R

T

ABC

Yes

磷酸氢二铵溶液

Z

P

3

2G

Open

No

Yes

O

No

A

No

硝酸铵溶液(93%或以下)

Z

S/P

2

1G

Open

No

NF

O

No

No

No

15.2,15.11.4,15.11.6,15.18, 15.19.6,16.2.9

多磷酸铵溶液

Z

P

3

2G

Open

No

Yes

O

No

A

No

硫酸铵溶液

Z

P

3

2G

Open

No

Yes

O

No

A

No

硫化铵溶液(45%或以下)

Y

S/P

2

2G

Cont

No

No

C

F-T

A

Yes

15.12,15.17,15.19, 16.6.1,16.6.2,16.6.3

醋酸戊酯(所有异构物)

Y

P

3

2G

Cont

No

No

R

F

A

No

15.19.6

正戊醇

Z

P

3

2G

Cont

No

No

R

F

AB

No


MSC 79/23/Add.1

ANNEX 10

Page 70

第十七章


a

c

d

e

f

g

h

i'

i''

i'''

j

k

l

n

o

戊醇,伯

Z

P

3

2G

Cont

No

No

R

F

AB

No

仲戊醇

Z

P

3

2G

Cont

No

No

R

F

AB

No

叔戊醇

Z

P

3

2G

Cont

No

No

R

F

A

No

叔戊醇甲基醚

X

P

2

2G

Cont

No

T3

No

R

F

A

No

15.19.6

苯胺

Y

S/P

2

2G

Cont

No

T1

IIA

Yes

C

T

A

No

15.12,15.17,15.19

芳基聚烯烃(C11-C50)

Y

P

2

2G

Open

No

Yes

O

No

AB

No

15.19.6,16.2.6,16.2.9

航空烷基化汽油(C8烷属烃及异构烷烃沸点95-120°C)

X

P

2

2G

Cont

No

No

R

F

B

No

15.19.6

钡长链(C11-C15)烷芳基磺酸酯

Y

S/P

2

2G

Open

No

Yes

O

No

AD

No

15.12.3, 15.19, 16.2.6,16.2.9

苯和含10%或以上苯的混合物(i)

Y

S/P

3

2G

Cont

No

T1

IIA

No

C

F-T

AB

No

15.12.1,15.17,15.19.6,16.2.9

苯三酸,三辛酯

Y

P

2

2G

Open

No

Yes

O

No

AB

No

15.19.6, 16.2.6

乙酸苄酯

Y

P

2

2G

Open

No

Yes

O

No

A

No

苯甲醇

Y

P

3

2G

Open

No

Yes

O

No

A

No

溴氯甲烷

Z

S/P

3

2G

Cont

No

NF

R

T

No

No

乙酸丁酯所有异构物

Y

P

3

2G

Cont

No

No

R

F

A

No

15.19.6

正丙烯酸丁酯所有异构体

Y

S/P

2

2G

Cont

No

T2

IIB

No

R

F-T

A

No

15.13,15.19.6,16.6.1,16.6.2

叔丁醇

Z

P

3

2G

Cont

No

No

R

F

A

No

丁胺所有异构物

Y

S/P

2

2G

Cont

No

No

R

F-T

A

Yes

15.12,15.17,15.19.6

丁苯所有异构物

X

P

2

2G

Cont

No

No

R

F

A

No

15.19.6

邻苯二甲酸丁基苄基酯

X

P

2

2G

Open

No

Yes

O

No

A

No

15.19.6

邻苯二甲酸丁基苄基酯所有异构物

Y

P

3

2G

Cont

No

No

R

F

A

No

15.19.6

乙基/癸基/十六烷基/二十烷基异丁烯酸混合物

Y

S/P

2

2G

Cont

No

Yes

R

No

AD

No

15.13,16.6.1,16.6.2,15.19.6

丁二醇

Z

P

3

2G

Open

No

Yes

O

No

A

No

12-环氧乙烷

Y

S/P

3

2G

Cont

Inert

T2

IIB

No

R

F

AC

No

15.18.1-15.18.7,15.8.12,15.8.13,15.8.16,15.8.17,15.8.18,

15.8.19,15.8.21,15.8.25,15.8.27, 15.8.29,15.19.6

正丁醚

Y

S/P

3

2G

Cont

Inert

T4

IIB

No

R

F-T

A

No

15.4.6,15.12,15.19.6

甲基丙烯酸丁酯

Z

S/P

2

2G

Cont

No

IIA

No

R

F-T

AD

No

15.13,15.19.6,16.6.1,16.6.2

丙酸正丁脂

Y

P

3

2G

Cont

No

No

R

F

A

No

15.19.6

丁醛所有异构物

Y

S/P

3

2G

Cont

No

T3

IIA

No

R

F-T

A

No

15.19.6


第十七章


MSC 79/23/Add.1

ANNEX 10

Page 71


a

c

d

e

f

g

h

i'

i''

i'''

j

k

l

n

o

丁酸

Y

S/P

3

2G

Cont

No

Yes

R

No

A

No

15.11.2,15.11.3,15.11.4,15.11.6,15.11,7,15.11.8,15,19.6

?-丁内酯

Y

P

3

2G

Open

No

Yes

O

No

AB

No

15.19.6

碳酸钙结晶浆液

Z

P

3

2G

Open

No

Yes

O

No

AB

No

次氯酸钙溶液(15%或以下

Y

S/P

2

2G

Cont

No

NF

R

No

No

No

15.19.6

次氯酸钙溶液(15%或以上

X

S/P

1

2G

Cont

No

NF

R

No

No

No

15.19,16.2.9

长链烷基(C5-C10)酚盐钙

Y

P

3

2G

Open

No

Yes

O

No

A

No

长链烷基(C11-C40)酚盐钙

Z

P

3

2G

Open

No

Yes

O

No

A

No

长链烷基酚盐硫化物钙(C8-C40)

Y

P

2

2G

Open

No

Yes

O

No

AB

No

15.19.6,16.2.6,16.2.9

?-己内酰胺熔化的或水溶液

Z

P

3

2G

Open

No

Yes

O

No

A

No

二硫化碳

Y

S/P

2

1G

Cont

Pad+inert

T6

IIC

No

C

F-T

C

No

15.3,15.12,15.19

四氯化碳

Y

S/P

2

2G

Cont

No

NF

C

T

No

No

15.12,15.17,15.19.6

蓖麻油含量少于2%游离脂肪酸

Y

P

2(k)

2G

Open

No

-

-

Yes

Open

No

ABCD

No

15.19.6,16.2.6

甲基丙烯酸十六~二十甘酯混合物

Y

S/P

2

2G

Open

No

Yes

O

No

AD

No

15.13,16.6.1,16.6.2,15.19.6,16.2.9

氯化石蜡(C10-C13)

X

P

1

2G

Open

No

Yes

O

No

A

No

15.19,16.2.6

氯乙酸(80%或以下

Y

S/P

2

2G

Cont

No

NF

C

No

No

No

15.11.2,15.11.4,15.11.6,15.11.7,15.11.8,15.12.3,15.19,16.2.9

氯苯

Y

S/P

2

2G

Cont

No

T1

IIA

No

R

F-T

AB

No

15.19.6

氯仿

Y

S/P

3

2G

Cont

No

NF

R

T

No

Yes

15.12,15.19.6

氯乙醇

Y

S

2

2G

Cont

No

IIA

No

C

F-T

A

No

15.12,15.19

4--2-甲基苯氧基酸,二甲铵盐溶液

Y

P

2

2G

Open

No

NF

O

No

No

No

16.2.9

1-(4-氯苯基)-44-二甲基--3-

Y

P

2

2G

Open

No

Yes

O

No

ABD

No

15.19.6,16.2.6,16.2.9

2-3-氯丙酸

Z

S/P

3

2G

Open

No

Yes

O

No

A

No

15.11.2,15.11.3,15.11.4,15.11.6,15.11.7,15.11.8,16.2.9

氯磺酸

Y

S/P

1

2G

Cont

No

NF

C

T

No

Yes

15.11.2,15.11.3,15.11.4,15.11.5,15.11.6,15.11.7,15.11.8,15.12,

15.16.2,15.19

-氯甲苯

Y

S/P

2

2G

Cont

No

No

R

F-T

AB

No

15.19.6

-氯甲苯

Y

S/P

2

2G

Cont

No

No

R

F-T

AB

No

15.19.6

-氯甲苯

Y

S/P

2

2G

Cont

No

No

R

F-T

AB

No

15.19.6,16.2.9

氯甲苯混有异构物

Y

S/P

2

2G

Cont

No

No

R

F-T

AB

No

15.19.6

胆碱盐酸盐溶液

Z

P

3

2G

Open

No

Yes

O

No

A

No


MSC 79/23/Add.1

ANNEX 10

Page 72


第十七章


a

c

d

e

f

g

h

i'

i''

i'''

j

k

l

n

o

柠檬酸(70%或以下

Z

P

3

2G

Open

No

Yes

O

No

A

No

椰子油含量少于5%游离脂肪酸

Y

P

2(k)

2G

Open

No

-

-

Yes

O

No

ABCD

No

15.19.6,16,2.6,16.2.9

玉米油含量少于10%游离脂肪酸

Y

P

2(k)

2G

Open

No

-

-

Yes

O

No

ABCD

No

15.19.6,16.2.6

棉子油含量少于12%游离脂肪酸

Y

P

2(k)

2G

Open

No

-

-

Yes

O

No

ABCD

No

15.19.6,16,2.6,16.2.9

甲酚所有异构物

Y

S/P

2

2G

Open

No

T1

IIA

Yes

O

No

AB

No

15.19.6,16.2.9

甲酚基酸,脱酚

Y

S/P

2

2G

Open

No

Yes

O

No

AB

No

15.19.6

巴豆醛

Y

S/P

2

2G

Cont

No

T3

IIB

No

R

F-T

A

Yes

15.12,15.17,15.19.6

159-环十二碳三烯

X

S/P

1

2G

Cont

No

Yes

R

T

A

No

15.13,15.19,16.6.1,16.6.2

环庚烷

X

P

2

2G

Cont

No

No

R

F

A

No

15.19.6

环己烷

Y

P

2

2G

Cont

No

No

R

F

A

No

15.19.6,16.2.9

环己醇

Y

P

2

2G

Open

No

Yes

O

No

AB

No

15.19.6,16.2.9

环己酮

Z

S/P

3

2G

Cont

No

T2

IIA

No

R

F-T

A

No

15.19.6

环己酮,环己醇混合物

Y

S/P

3

2G

Cont

No

Yes

R

F-T

A

No

乙酸环己脂

Y

P

3

2G

Cont

No

No

R

F

A

No

15.19.6

环己胺

Y

S/P

3

2G

Cont

No

T3

IIA

No

R

F-T

AC

No

15.19.6

13-环戊二烯二聚物熔化的

Y

P

2

2G

Cont

No

No

R

F

A

No

15.19.6,16.2.6,16.2.9

环戊烷

Y

P

2

2G

Cont

No

No

R

F

A

No

15.19.6

环戊烯

Y

P

2

2G

Cont

No

No

R

F

A

No

15.19.6

-散花烃

Y

P

2

2G

Cont

No

No

R

F

A

No

15.19.6

十氢化萘

Y

P

2

2G

Cont

No

No

R

F

AB

No

15.19.6

癸酸

X

P

2

2G

Open

No

Yes

O

No

A

No

16.2.9

丙烯酸癸酯

X

S/P

1

2G

Open

No

T3

IIA

Yes

O

No

ACD

No

15.13,15.19.6,16.6.1,16.6.2

癸醇所有异构物

Y

P

2

2G

Open

No

Yes

O

No

A

No

15.19.6,16.2.9(e)

双丙酮醇

Z

P

3

2G

Cont

No

No

R

F

A

No

二烃基(C8-C9)二苯胺

Z

P

3

2G

Open

No

-

Yes

O

No

AB

No

二烃基(C7-C13)邻苯二甲酸酯

X

P

2

2G

Open

No

Yes

O

No

AB

No

15.19.6,16.2.6

二溴甲烷

Y

S/P

2

2G

Cont

No

NF

R

T

No

No

15.12.3,15.19

二丁胺

Y

S/P

3

2G

Cont

No

T2

IIA

No

R

F-T

ACD

No

15.19.6


MSC 79/23/Add.1

ANNEX 10

Page 73 第十七章


a

c

d

e

f

g

h

i'

i''

i'''

j

k

l

n

o

二丁基磷酸氢盐

Y

P

3

2G

Open

No

Yes

O

No

A

E

15.19.9,16.2.9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X

P

2

2G

Open

No

Yes

O

No

A

No

15.19.6

二氯所有异构物

X

S/P

2

2G

Cont

No

T1

IIA

Yes

R

T

ABD

No

15.19.6

34-二氯-1-丁烯

Y

S/P

2

2G

Cont

No

No

C

F-T

ABC

No

15.12.3,15.17,15.19.6

二氯乙醚

Y

S/P

2

2G

Cont

No

T2

IIA

No

R

F-T

A

No

15.19.6

22-二氯异丙醚

Y

S/P

2

2G

Cont

No

Yes

R

T

ACD

No

15.12,15.17,15.19

24-二氯酚

Y

S/P

2

2G

Cont

Dry

Yes

R

T

A

No

15.19.6,16.2.6,16.2.9

11-二氯丙烷

Y

S/P

2

2G

Cont

No

No

R

F-T

AB

No

15.12,15.19.6

12-二氯丙烷

Y

S/P

2

2G

Cont

No

T1

IIA

No

R

F-T

AB

No

15.12,15.19.6

13-二氯丙烯

X

S/P

2

2G

Cont

No

T2

IIA

No

C

F-T

AB

Yes

15.12,15.17,15.18,15.19

二氯丙烯/二氯丙烷混合物

X

S/P

2

2G

Cont

No

No

C

F-T

ABD

Yes

15.12,15.17,15.18,15.19

二乙醇胺

Y

S/P

3

2G

Open

No

T1

IIA

Yes

O

No

A

No

16.2.6,16.2.9

二乙胺

Y

S/P

3

2G

Cont

No

T2

IIA

No

R

F-T

A

Yes

15.12,15.19.6

二乙胺基乙醇

Y

S/P

2

2G

Cont

No

T2

IIA

No

R

F-T

AC

No

15.19.6

二乙苯

Y

P

2

2G

Cont

No

No

R

F

A

No

15.19.6

二乙撑三胺

Y

S/P

3

2G

Open

No

T2

IIA

Yes

O

No

A

No

二乙醚

Z

S/P

2

1G

Cont

Inert

T4

IIB

No

C

F-T

A

Yes

15.4,15.14,15.19

(2-乙基己基已二酸酯

Y

P

2

2G

Open

No

Yes

O

No

AB

No

15.19.6

邻苯二甲酸二乙酯

Y

P

2

2G

Open

No

Yes

O

No

A

No

硫酸二乙酯

Y

S/P

2

2G

Cont

No

Yes

C

T

A

No

15.19.6

二庚基邻苯二甲酸酯

Y

P

2

2G

Open

No

Yes

O

No

A

No

15.19.6

--已基乙二酸酯

X

P

1

2G

Open

No

Yes

O

No

A

No

15.19

已二基邻苯二甲酸酯

Y

P

2

2G

Open

No

Yes

O

No

AB

No

15.19.6

二异丁胺

Y

S/P

2

2G

Cont

No

No

R

F-T

ACD

No

15.12.3,15.19.6

二异丁烯

Y

P

2

2G

Cont

No

No

R

F

A

No

15.19.6

二异丁基甲酮

Y

P

3

2G

Cont

No

No

R

F

A

No

15.19.6

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

X

P

2

2G

Open

No

Yes

O

No

A

No

15.19.6

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

Y

P

2

2G

Open

No

Yes

O

No

A

No

15.19.6,16.2.6


MSC 79/23/Add.1

ANNEX 10

Page 74

第十七章


a

c

d

e

f

g

h

i'

i''

i'''

j

k

l

n

o

二异丙醇胺

Z

S/P

3

2G

Open

No

T2

IIA

Yes

O

No

A

No

16.2.9

二异丙胺

Y

S/P

2

2G

Cont

No

T2

IIA

No

C

F-T

A

Yes

15.12,15.19

二异丙苯所有异构物

X

P

2

2G

Open

No

Yes

O

No

A

No

15.19.6

NN-二甲基乙酰胺

Z

S/P

3

2G

Cont

No

-

-

Yes

C

T

ACD

No

15.12,15.17

NN-二甲基乙酰胺溶液(40%或以下

Z

S/P

3

2G

Cont

No

Yes

R

T

B

No

15.12.1,15.17

二甲基己二酸酯

X

P

2

2G

Open

No

Yes

O

No

A

No

15.19.6,16.2.9

二甲胺溶液(45%或以下

Y

S/P

3

2G

Cont

No

T2

IIA

No

R

F-T

ACD

No

15.12,15.19.6

二甲胺溶液(45%以上但不超过55%)

Y

S/P

2

2G

Cont

No

No

C

F-T

ACD

Yes

15.12,15.17,15.19

二甲胺溶液(55%以上但不超过65%)

Y

S/P

2

2G

Cont

No

No

C

F-T

ACD

Yes

15.12,15.14, 15.17,15.19

NN-二甲基环已胺

Y

S/P

2

2G

Cont

No

No

R

F-T

AC

No

15.12,15.17,15.19.6

二甲基二硫化物

Y

S/P

2

2G

Cont

No

T3

IIA

No

R

F-T

B

No

15.12.3,15.12.4,15.19.6

NN-二甲基十二烷胺

X

S/P

1

2G

Open

No

Yes

O

No

B

No

15.19

二甲基乙醇胺

Y

S/P

3

2G

Cont

No

T3

IIA

No

R

F-T

AD

No

15.19.6

二甲基甲酰胺

Y

S/P

3

2G

Cont

No

T2

IIA

No

R

F-T

AD

No

15.19.6

二甲基戊二酸

Y

P

3

2G

Open

No

Yes

O

No

A

No

二甲基亚磷酸氢盐

Y

S/P

3

2G

Cont

No

Yes

R

T

AD

No

15.12.1,15.19.6

二甲基辛酸

Y

P

2

2G

Open

No

Yes

O

No

A

No

16.2.6,16.2.9

邻苯二甲酸二甲酯

Y

P

3

2G

Open

No

Yes

O

No

A

No

16.2.9

二甲基聚硅氧烷

Y

P

3

2G

Open

No

Yes

O

No

AB

No

15.19.6

22-二甲基丙烷-13-二醇熔融或溶液

Z

P

3

2G

Open

No

Yes

O

No

AB

No

二甲基琥珀酸酯

Y

P

3

2G

Open

No

Yes

O

No

A

No

16.2.9

二硝基甲苯熔融

X

S/P

2

2G

Cont

No

Yes

C

T

A

No

15.12,15.17,15.19,15.21,16.2.6,16.2.9,16.6.4

邻苯二甲酸二辛酯

X

P

2

2G

Open

No

Yes

O

No

AB

No

15.19.6

14-二恶烷

Y

S/P

2

2G

Cont

No

T2

IIB

No

C

F-T

A

No

15.12, 15.19,16.2.9

二聚戊烯

Y

P

2

2G

Cont

No

No

R

F

A

No

15.19.6

联苯

X

P

2

2G

Open

No

Yes

O

No

B

No

15.19.6,16.2.6,16.2.9

联苯/二苯醚混合物

X

P

2

2G

Open

No

Yes

O

No

B

No

15.19.6,16.2.9

二苯醚

X

P

2

2G

Open

No

Yes

O

No

A

No

15.19.6,16.2.9


MSC 79/23/Add.1

ANNEX 10

Page 75 第十七章


a

c

d

e

f

g

h

i'

i''

i'''

j

k

l

n

o

二苯醚/二苯基二苯醚混合物

X

P

2

2G

Open

No

Yes

O

No

A

No

15.19.6,16.2.9

二苯丙烷一表氯醇树脂

X

P

2

2G

Open

No

Yes

O

No

A

No

15.19.6, 16.2.6,16.2.9

--丙胺

Y

S/P

2

2G

Cont

No

No

R

F-T

A

No

15.12.3, 15.19.6

二丙基二醇

Z

P

3

2G

Open

No

Yes

O

No

A

No

二硫代氨基甲酸盐酯(C7-C35)

X

P

2

2G

Open

No

Yes

O

No

AD

No

15.19.6,16.2.9

双十一基甲邻苯二甲酸酯

Y

P

2

2G

Open

No

Yes

O

No

AB

No

15.19.6, 16.2.6,16.2.9

十二烷所有异构物

Y

P

2

2G

Cont

No

No

R

F

AB

No

15.19.6

叔十二烷硫醇

X

S/P

1

2G

Cont

No

-

-

Yes

C

T

ABD

E

15.12,15.17,15.19

十二所有异构物

X

P

2

2G

Open

No

Yes

O

No

A

No

15.19.6

十二

Y

P

2

2G

Open

No

Yes

O

No

A

No

15.19.6,16.2.9

十二烷基苯

Z

P

3

2G

Open

No

Yes

O

No

A

No

十二烷基羟基丙基硫化物

X

P

2

2G

Open

No

Yes

O

No

A

No

15.19.6

甲基丙烯酸十二酯

Z

S/P

3

2G

Open

No

Yes

O

No

A

No

15.13

十二烷基/十八烷基异丁烯酸盐混合物

Z

S/P

3

2G

Open

No

Yes

R

No

AD

No

15.13,16.6.1,16.6.2

甲基丙烯酸十二~十五酯混合物

Y

S/P

2

2G

Open

No

Yes

O

No

AD

No

15.13,16.6.1,16.6.2,15.19.6

十二烷基苯酚

X

P

2

2G

Open

No

Yes

O

No

A

No

15.19.6,16.2.6

十二烷基二甲苯

Y

P

2

2G

Open

No

Yes

O

No

AB

No

15.19.6,16.2.6

钻井盐水含有锌盐

X

P

2

2G

Open

No

Yes

O

No

No

No

15.19.6

钻井盐水,包括:溴化钙溶液,氯化钙溶液和氯化钠溶液

Z

P

3

2G

Open

No

Yes

O

No

A

No

表氯醇

Y

S/P

2

2G

Cont

No

IIB

No

C

F-T

A

Yes

15.12,15.17,15.19

乙醇胺

Y

S/P

3

2G

Open

No

T2

IIA

Yes

O

F-T

A

No

16.2.9

2-乙氧基醋酸乙酯

Y

P

3

2G

Cont

No

No

R

F

A

No

15.19.6

长链(C16+)乙氧基化烷基烷氧基胺

Z

P

3

2G

Open

No

Yes

O

No

AB

No

乙酸乙酯

Z

P

3

2G

Cont

No

No

R

F

AB

No

乙酰乙酸乙酯

Z

P

3

2G

Open

No

Yes

O

No

A

No

丙烯酸乙酯

Y

S/P

2

2G

Cont

No

T2

IIB

No

R

F-T

A

Yes

15.13,15.19.6,16.6.1,16.6.2

乙胺

Y

S/P

2

1G

Cont

No

T2

IIA

No

C

F-T

CD

Yes

15.12,15.14,15.19.6

乙胺溶液(72%或以下

Y

S/P

2

2G

Cont

No

No

C

F-T

AC

Yes

15.12,15.14,15.17,15.19


MSC 79/23/Add.1

ANNEX 10

Page 76


第十七章


a

c

d

e

f

g

h

i'

i''

i'''

j

k

l

n

o

乙苯

Y

P

2

2G

Cont

No

No

R

F

A

No

15.19.6

乙基.叔丁基醚

Y

P

3

2G

Cont

No

No

R

F

A

No

15.19.6

乙基环己烷

Y

P

2

2G

Cont

No

No

R

F

A

No

15.19.6

N-乙基环己胺

Y

S/P

2

2G

Cont

No

No

R

F-T

A

No

15.19.6

S-乙基二丙硫代氨基甲酸酯

Y

P

2

2G

Open

No

Yes

O

No

A

No

16.2.9

乙撑氯醇

Y

S/P

2

2G

Cont

No

T2

IIA

No

C

F-T

AD

Yes

15.12,15.17,15.19

乙撑氰醇

Y

S/P

3

2G

Open

No

IIB

Yes

O

No

A

No

乙二胺

Y

S/P

2

2G

Cont

No

T2

IIA

No

R

F-T

A

No

15.19.6,16.2.9

二溴化乙烯

Y

S/P

2

2G

Cont

No

NF

C

T

No

Yes

15.12,15.19.6,16.2.9

二氯化乙烯

Y

S/P

2

2G

Cont

No

T2

IIA

No

R

F-T

AB

No

15.19

乙二醇

Y

P

3

2G

Open

No

Yes

O

No

A

No

15.19.6

乙二醇醋酸酯

Y

P

3

2G

Open

No

-

-

Yes

O

No

A

No

乙二醇丁醚酯

Y

P

3

2G

Open

No

Yes

O

No

A

No

乙二醇单烷基醚

Y

S/P

3

2G

Cont

No

No

R

F

A

No

15.19.6,16.2.9

环氧乙烷/环氧丙烷混合物其中环氧乙烷按重量计含量

不超过30%)

Y

S/P

2

1G

Cont

Inert

T2

IIB

No

C

F-T

AC

No

15.18,15.12,15.14,15.19

乙基-3-乙氧基丙酸酯

Y

P

3

2G

Cont

No

No

R

No

A

No

15.19.6

2-乙基己酸

Y

P

3

2G

Open

No

Yes

O

No

AB

No

15.19.6

丙烯酸2-乙基已酯

Y

S/P

3

2G

Open

No

T3

IIB

Yes

O

No

A

No

15.13,15.19.6,16.6.1,16.6.2

2-乙基已胺

Y

S/P

2

2G

Cont

No

No

R

F-T

A

No

15.12, 15.19.6

2-乙基-2-(羟甲基丙烷-13-二醇,C8-C10

Y

P

2

2G

Open

No

Yes

O

No

A

No

15.19.6,16.2.6,16.2.9

乙叉降冰片烯

Y

S/P

2

2G

Cont

No

No

R

F-T

AD

No

15.12.1,15.19.6

甲基丙烯酸乙酯

Y

S/P

3

2G

Cont

No

T2

IIA

No

R

F-T

AD

No

15.13,15.19.6,16.6.1,16.6.2

N-甲基乙基烯丙胺

Y

S/P

2

2G

Cont

No

T2

IIB

No

C

F

AC

Yes

15.12.3,15.17,15.19

2-乙基-3-丙基丙烯醛

Y

S/P

3

2G

Cont

No

IIA

No

R

F-T

A

No

15.19.6,16.2.9

乙基甲苯

Y

P

2

2G

Cont

No

No

R

F

A

No

15.19.6

脂肪酸饱和C13+)

Y

P

2

2G

Open

No

Yes

O

No

AB

No

15.19.6,16.2.9

脂肪酸,基本为线形,C6-C182-乙基己基酯

Y

P

2

2G

Open

No

Yes

O

No

AB

No

15.19.6


MSC 79/23/Add.1

ANNEX 10

Page 77 第十七章


a

c

d

e

f

g

h

i'

i''

i'''

j

k

l

n

o

氯化铁溶液

Y

S/P

3

2G

Open

No

NF

O

No

No

No

15.11,15.19.6,16.2.9

硝酸铁/硝酸溶液

Y

S/P

2

2G

Cont

No

NF

R

T

No

Yes

15.11,15.19

鱼油含量少于4%游离脂肪酸

Y

P

2(k)

2G

Open

No

-

-

Yes

Open

No

ABCD

No

15.19.6,16.2.6,16.2.9

甲醛溶液(45%或以下

Y

S/P

3

2G

Cont

No

T2

IIB

No

R

F-T

A

Yes

15.19.6,16.2.9

甲酰胺

Y

P

3

2G

Open

No

Yes

O

No

A

No

15.19.6,16.2.9

甲酸

Y

S/P

3

2G

Cont

No

T1

IIA

No

R

T(g)

A

Yes

15.11.2,15.11.3,15.11.4,15.11.6.11.8,15.19.6,15.11.7,15.11.8,

15.19.6,16.2.9

糠醛

Y

S/P

3

2G

Cont

No

T2

IIB

No

R

F-T

A

No

15.19.6

糠醇

Y

P

3

2G

Open

No

Yes

O

No

A

No

戊二醛溶液(50%或以下

Y

S/P

3

2G

Open

No

NF

O

No

No

No

15.19.6

甘油三乙酸酯

Z

P

3

2G

Open

No

Yes

O

No

AB

No

C10三烷基醋酸缩水甘油酯

Y

P

2

2G

Open

No

Yes

O

No

A

No

15.19.6

甘氨酸,氯化钠溶液

Z

P

3

2G

Open

No

Yes

O

No

A

No

乙醇酸溶液(70%或以下

Z

S/P

3

2G

Open

No

-

-

NF

O

No

No

No

15.19.6,16.2.9

乙二醛溶液(40%或以下

Y

P

3

2G

Open

No

Yes

O

No

A

No

15.19.6,16.2.9

乙酸苄酯

Y

P

2

2G

Open

No

Yes

O

No

A

No

15.19.6,16.2.9

苯甲醇

Y

P

2(k)

2G

Open

No

-

-

Yes

Open

No

ABCD

No

15.19.6,16.2.6,16.2.9

庚烷所有异构体

X

P

2

2G

Cont

No

No

R

F

A

No

15.19.6,16.2.9

正庚酸

Z

P

3

2G

Open

No

Yes

O

No

AB

No

庚醇所有异构体)(d)

Y

P

3

2G

Cont

No

No

R

F

A

No

15.19.6

庚烯所有异构体

Y

P

3

2G

Cont

No

No

R

F

A

No

15.19.6

醋酸庚酯

Y

P

2

2G

Open

No

Yes

O

No

A

No

15.19.6

1-十六烷基萘/1,4-十六烷基萘混合物

Y

P

2

2G

Open

No

Yes

O

No

AB

No

15.19.6

乙撑二胺己二酸酯(50%在水中

Z

P

3

2G

Open

No

Yes

O

No

A

No

乙撑二胺熔化的

Y

S/P

2

2G

Cont

No

Yes

C

T

C

Yes

15.12,15.17,15.18,15.19.6,16.2.9

乙撑二胺溶液

Y

S/P

3

2G

Cont

No

Yes

R

T

A

No

15.19.6

1,6一己二异氰酸酯

Y

S/P

2

1G

Cont

Dry

T1

IIB

Yes

C

T

AC(b),D

Yes

15.12, 15.17,15.16.2,15.18,15.19

1,6-一己二醇

Z

P

3

2G

Open

No

Yes

O

No

A

No


MSC 79/23/Add.1

ANNEX 10

Page 78


第十七章


a

c

d

e

f

g

h

i'

i''

i'''

j

k

l

n

o

六甲撑亚胺

Y

S/P

2

2G

Cont

No

No

R

F-T

AC

No

15.19.6

己烷所有异构体

Y

P

2

2G

Cont

No

No

R

F

A

No

15.19.6

1,6-己二醇,蒸馏塔顶馏分

Y

S/P

3

2G

Cont

No

-

-

Yes

R

T

ABCD

No

15.12.3,15.12.4,15.19.6,16.2.9

己酸

Y

P

3

2G

Open

No

Yes

O

No

A

No

15.19.6

己醇

Y

P

3

2G

Open

No

Yes

O

No

A

No

15.19.6

己烯所有异构体

Y

P

3

2G

Cont

No

No

R

F

A

No

15.19.6

醋酸己酯

Y

P

2

2G

Cont

No

No

R

F

A

No

15.19.6

盐酸

Z

S/P

3

1G

Cont

No

NF

R

T

No

Yes

15.11

过氧化氢溶液(60%以上,70%以下

Y

S/P

2

2G

Cont

No

NF

C

No

No

No

15.5.1,15.19.6

2-羟乙基丙烯酸酯

Y

S/P

2

2G

Cont

No

Yes

C

T

A

No

15.12,15.13, 15.19.6,16.6.1,16.6.2

-(羟乙基乙二胺三乙酸,三钠盐溶液

Y

P

3

2G

Open

No

Yes

O

No

A

No

15.19.6

2-羟基-4-(甲硫基丁酸

Z

P

3

2G

Open

No

Yes

O

No

A

No

异戊醇

Z

P

3

2G

Cont

No

No

R

F

AB

No

异丁醇

Z

P

3

2G

Cont

No

No

R

F

AB

No

甲酸异丁酯

Z

P

3

2G

Cont

No

No

R

F

AB

No

异丁烯酸酯

Z

S/P

3

2G

Cont

No

IIA

No

C

F-T

BD

Yes

15.12,15.13,15.17,15.19, 16.6.1,16.6.2

异佛尔酮

Y

S/P

3

2G

Cont

No

Yes

R

No

A

No

异佛尔酮二胺

Y

S/P

3

2G

Cont

No

Yes

R

T

A

No

16.2.9

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

X

S/P

2

2G

Cont

Dry

Yes

C

T

ABD

No

15.12,15.16.2,15.17,15.19.6

异戊二烯

Y

S/P

3

2G

Cont

No

T3

IIB

No

R

F

B

No

15.13,15.14,15.19.6,16.6.1, 16.6.2

异丙醇胺

Y

S/P

3

2G

Open

No

T2

IIA

Yes

O

F-T

A

No

16.2.9,15.19.6,16.2.6

乙酸异丙脂

Z

P

3

2G

Cont

No

No

R

F

AB

No

异丙胺

Y

S/P

2

2G

Cont

No

T2

IIA

No

C

F-T

CD

Yes

15.12,15.14,15.19

异丙基环己烷

Y

P

2

2G

Cont

No

No

R

F

A

No

15.19.6, 16.2.9

异丙醚

Y

S/P

3

2G

Cont

Inert

No

R

F

A

No

15.4.6,15.13.3,15.19.6

乳酸

Z

P

3

2G

Open

No

Yes

O

No

A

No

乳腈溶液(80%或以下

Y

S/P

2

1G

Cont

No

Yes

C

T

ACD

Yes

15.1,15.12,15.17,15.18,15.19,16.6.1,16.6.2,16.6.3

猪脂含量少于1%游离脂肪酸

Y

P

2(k)

2G

Open

No

-

-

Yes

Open

No

ABCD

No

15.19.6,16.2.6,16.2.9


MSC 79/23/Add.1

ANNEX 10

Page 79 第十七章


a

c

d

e

f

g

h

i'

i''

i'''

j

k

l

n

o

十二酸

X

P

2

2G

Open

No

Yes

O

No

A

No

15.19.6,16.2.6,16.2.9

亚麻子油

Y

P

2(k)

2G

Open

No

-

-

Yes

Open

No

ABCD

No

15.19.6,16.2.6

液体化学废物

X

S/P

2

2G

Cont

No

No

C

F-T

A

Yes

15.12,15.19.6,20.5.1

长链烷芳基聚醚(C11-C20)

Y

P

2

2G

Open

No

Yes

O

No

AB

No

16.2.6,16.2.9

L-赖氨酸(60%或以下

Z

P

3

2G

Open

No

Yes

O

No

A

No

氯化镁溶液

Z

P

3

2G

Open

No

Yes

O

No

A

No

顺丁烯二酐

Y

S/P

3

2G

Cont

No

Yes

R

No

AC(f)

No

16.2.9

巯基苯并噻唑钠盐溶液

X

S/P

2

2G

Open

No

NF

O

No

No

No

15.19.6,16.2.9

异亚丙基丙酮

Z

S/P

3

2G

Cont

No

T2

IIB

No

R

F-T

A

No

15.19.6

变位钠溶液

X

S/P

1

2G

Open

No

NF

O

No

No

No

15.19,16.2.9

甲基丙烯酸

Y

S/P

3

2G

Cont

No

Yes

R

T

A

No

15.13,16.6.1,15.19.6,16.2.9

二氯化乙烯中的甲基丙烯酸

Y

S/P

2

2G

Cont

No

T2

IIA

No

R

F-T

AB

No

15.19,16.2,9

甲基丙烯腈

Y

S/P

2

2G

Cont

No

No

C

F-T

A

Yes

15.12,15.13,15.17,15.19

3-甲氧)-1-丁醇

Z

P

3

2G

Cont

No

No

R

F

A

No

3-甲氧丁基 乙酸盐

Y

P

3

2G

Open

No

Yes

O

No

A

No

15.19.6

N-(2-甲氧基-1-甲基乙基)-2-乙基-6-甲基乙酰氯苯胺

X

P

1

2G

Open

No

Yes

O

No

A

No

15.19.6,16.2.6

乙酸甲烯

Z

P

3

2G

Cont

No

No

R

F

A

No

乙酰乙酸甲酯

Z

P

3

2G

Open

No

Yes

O

No

A

No

丙烯酸甲酯

Y

S/P

2

2G

Cont

No

T1

IIB

No

R

F-T

A

Yes

15.13,15.19.6,16.6.1,16.6.2

甲醇

Y

P

3

2G

Cont

No

No

R

F

A

No

15.19.6

甲胺溶液(42%或以下

Y

S/P

2

2G

Cont

No

No

C

F-T

ACD

Yes

15.12,15.17,15.19

乙酸甲基戊酯

Y

P

2

2G

Cont

No

No

R

F

A

No

15.19.6

甲基戊醇

Z

P

3

2G

Cont

No

No

R

F

A

No

15.19.6

甲基·戊基

Z

P

3

2G

Cont

No

No

R

F

A

No

15.19.6

甲基丁醇

Y

P

3

2G

Cont

No

No

R

F

A

No

15.19.6,16.2.9

甲基戊丁基醚

Z

P

3

2G

Cont

No

No

R

F

AB

No

甲基丁基酮

Y

P

3

2G

Cont

No

No

R

F

AB

No

15.19.6

甲基丁炔醇

Z

P

3

2G

Cont

No

No

R

F

A

No


MSC 79/23/Add.1

ANNEX 10

Page 80


第十七章


a

c

d

e

f

g

h

i'

i''

i'''

j

k

l

n

o

丁酸甲酯

Y

P

3

2G

Cont

No

No

R

F

A

No

15.19.6

甲基环己烷

Y

P

2

2G

Cont

No

No

R

F

A

No

15.19.6

甲基环戊二烯二聚物

Y

P

2

2G

Cont

No

No

R

F

B

No

15.19.6

甲基环戊三锰羧

X

S/P

1

1G

Cont

No

-

-

Yes

C

T

ABCD

E

15.12, 15.18, 15.19,16.2.9

甲基二羟乙基胺

Y

S/P

3

2G

Open

No

Yes

O

No

A

No

16.2.6

2-甲基-6-乙基苯胺

Y

S/P

3

2G

Open

No

Yes

O

No

AD

No

甲基乙基酮

Z

P

3

2G

Cont

No

No

R

F

A

No

2-甲基-5-乙基吡啶

Y

S/P

3

2G

Open

No

IIA

Yes

O

No

AD

No

15.19.6

甲酸甲酯

Z

S/P

2

2G

Cont

No

No

R

F-T

A

Yes

15.12,15.14,15.19

2-甲基-2-羟基-丁炔-(3)

Z

S/P

3

2G

Cont

No

IIA

No

R

F-T

ABD

No

15.19.6,16.2.9

甲基异丁基酮

Z

P

3

2G

Cont

No

No

R

F

AB

No

甲基丙烯酸甲脂

Y

S/P

2

2G

Cont

No

T2

IIA

No

R

F-T

A

No

15.13,15.19.6,16.6.1,16.6.2

3-甲基-3-甲氧基丁醇

Z

P

3

2G

Open

No

Yes

O

No

A

No

甲基萘溶液

X

S/P

2

2G

Cont

No

Yes

R

No

AD

No

15.19.6

2-甲基吡啶

Z

S/P

2

2G

Cont

No

No

C

F

A

No

15.12.3,15.19.6

3-甲基吡啶

Z

S/P

2

2G

Cont

No

No

C

F

AC

No

15.12.3,15.19

4-甲基吡啶

Z

S/P

2

2G

Cont

No

No

C

F-T

A

No

15.12.3,15.19,16.2.9

N-甲基-2-吡咯烷

Y

P

3

2G

Open

No

Yes

O

No

A

No

15.19.6

水杨酸甲酯

Y

P

3

2G

Open

No

Yes

O

No

A

No

15.19.6

a-甲基苯乙烯

Y

S/P

2

2G

Cont

No

T1

IIB

No

R

F-T

AD(j)

No

15.13,15.19.6,16.6.1,16.6.2

3-(甲硫基丙醛

Y

S/P

2

2G

Cont

No

T3

IIA

Yes

C

T

BC

Yes

15.12,15.17,15.19

吗啉

Y

S/P

3

2G

Cont

No

T2

IIA

No

R

F

A

No

15.19.6

内燃机燃料抗爆化合物包含铅烷基

X

S/P

1

1G

Cont

No

T4

IIA

No

C

F-T

AC

Yes

15.6,15.12,15.18,15.19

熔化的

X

S/P

2

2G

Cont

No

T1

IIA

Yes

R

No

AD

No

15.19.6,16.2.9

新癸酸

Y

P

2

2G

Open

No

Yes

O

No

A

No

硝化酸硫酸和硝酸混合物

Y

S/P

2

2G

Cont

No

NF

C

T

No

Yes

15.11,15.16.2,15.17,15.19

硝酸(70%及以上

Y

S/P

2

2G

Cont

No

NF

C

T

No

Yes

15.11,15.19

硝酸(70%及以下

Y

S/P

2

2G

Cont

No

NF

R

T

No

Yes

15.11,15.19


MSC 79/23/Add.1

ANNEX 10

Page 81 第十七章


a

c

d

e

f

g

h

i'

i''

i'''

j

k

l

n

o

次氮基三乙酸,三钠盐溶液

Y

P

3

2G

Open

No

Yes

O

No

A

No

15.19.6

硝基苯

Y

S/P

2

2G

Cont

No

T1

IIA

Yes

C

T

AD

No

15.12,15.17,15.18,15.19,16.2.9

硝基乙烷

Y

S/P

3

2G

Cont

No

IIB

No

R

F-T

A(f)

No

15.19.6,16.6.1,16.6.2, 16.6.4

硝基乙烷(80%)/硝基丙烷(20%)

Y

S/P

3

2G

Cont

No

IIB

No

R

F-T

A(f)

No

15.19.6,16.6.1,16.6.2, 16.6.3

-硝基苯酚熔化的

Y

S/P

2

2G

Cont

No

Yes

C

T

AD

No

15.12,15.19.6,16.2.6,16.2.9

1-2-硝基丙烷

Y

S/P

3

2G

Cont

No

T2

IIB

No

R

F-T

A

No

15.19.6

硝基丙烷(60%)/硝基乙烷(40%)混合物

Y

S/P

3

2G

Cont

No

No

R

F-T

A(f)

No

15.19.6

壬烷所有异构体

X

P

2

2G

Cont

No

No

R

F

BC

15.19.6

壬酸所有异构体

Y

P

3

2G

Open

No

Yes

O

No

AB

No

15.19.6,16.2.9

壬烯所有异构体

Y

P

2

2G

Cont

No

No

R

F

A

No

15.19.6

壬醇所有异构体

Y

P

2

2G

Open

No

Yes

O

No

A

No

15.19.6

壬基异丁烯酸单体

Y

P

2

2G

Open

No

Yes

O

No

A

No

15.19.6,16.2.9

壬基苯酚

X

P

1

2G

Open

No

Yes

O

No

A

No

15.19.6,16.2.6,16.2.9

有毒液体,不燃,(1)未另列明运输名称....,...)ST1, Cat.X

X

P

1

2G

Open

No

-

-

Yes

O

No

A

No

15.19.6,16.2.6

有毒液体,易燃,(2)未另列明运输名称....,...)ST1, Cat.X

X

P

1

2G

Cont

No

T3

IIA

No

R

No

A

No

15.19.6,16.2.6

有毒液体,不燃,(3)未另列明运输名称....,...)ST2, Cat.X

X

P

2

2G

Open

No

-

Yes

O

No

A

No

15.19.6,16.2.6

有毒液体,易燃,(4)未另列明运输名称....,...)ST2, Cat.X

X

P

2

2G

Cont

No

T3

IIA

No

R

No

A

No

15.19.6,16.2.6

有毒液体,不燃,(5)未另列明运输名称....,...)ST2, Cat.Y

Y

P

2

2G

Open

No

-

Yes

O

No

A

No

15.19.6,16.2.6,16.2.9(I)

有毒液体,易燃,(6)未另列明运输名称....,...)ST2, Cat.Y

Y

P

2

2G

Cont

No

T3

IIA

No

R

No

A

No

15.19.6,16.2.6,16.2.9(I)

有毒液体,不燃,(7)未另列明运输名称....,...)ST3, Cat.Y

Y

P

3

2G

Open

No

-

-

Yes

O

No

A

No

15.19.6,16.2.6,16.2.9(I)

有毒液体,易燃,(8)未另列明运输名称....,...)ST3, Cat.Y

Y

P

3

2G

Cont

No

T3

IIA

No

R

No

A

No

15.19.6,16.2.6,16.2.9(I)

有毒液体,不燃,(9)未另列明运输名称....,...)ST3, Cat.Z

Z

P

3

2G

Open

No

-

Yes

O

No

A

No

有毒液体,易燃,(10)未另列明运输名称...,...)ST3, Cat.Z

Z

P

3

2G

Cont

No

T3

IIA

No

R

No

A

No

辛烷所有异构体

X

P

2

2G

Cont

No

No

R

F

A

No

15.19.6

辛酸所有异构体

Z

P

3

2G

Open

No

Yes

O

No

AB

No

辛醇所有异构体

Y

P

2

2G

Open

No

Yes

O

No

A

No

辛烯所有异构体

Y

P

2

2G

Cont

No

No

R

F

A

No

15.19.6

辛醛

Y

P

2

2G

Cont

No

No

R

F

A

No

15.19.6,16.2.9


MSC 79/23/Add.1

ANNEX 10

Page 82


第十七章


a

c

d

e

f

g

h

i'

i''

i'''

j

k

l

n

o

烯烃-烷基酯共聚物分子重2000+)

Y

P

2

2G

Open

No

Yes

O

No

AB

No

15.19.6,16.2.6,16.2.9

(C13+,所有异构体

Y

P

2

2G

Open

No

Yes

O

No

AB

No

15.19.6,16.2.9

油酸

Y

P

2

2G

Open

No

Yes

O

No

AB

No

15.19.6,16.2.9

发烟硫酸

Y

S/P

2

2G

Cont

No

NF

C

T

No

Yes

15.11.2-15.11.8,15.12.1,15.16.2,15.17,15.19,16.2.6

橄榄油含量少于3.3%游离脂肪酸

Y

P

2(k)

2G

Open

No

-

-

Yes

Open

No

ABCD

No

15.19.6,16.2.6,16.2.9

棕榈仁油含量少于5%游离脂肪酸

Y

P

2(k)

2G

Open

No

T3

IIB

Yes

Open

No

AB

No

15.19.6,16.2.6,16.2.9

棕榈油含量少于5%游离脂肪酸

Y

P

2(k)

2G

Open

No

-

-

Yes

Open

No

ABCD

No

15.19.6,16.2.6,16.2.9

棕榈油精含量少于5%游离脂肪酸

Y

P

2(k)

2G

Open

No

-

-

Yes

Open

No

ABCD

No

15.19.6,16.2.6,16.2.9

棕榈硬脂精含量少于5%游离脂肪酸

Y

P

2(k)

2G

Open

No

-

-

Yes

O

No

ABCD

No

15.19.6,16.2.6,16.2.9

石蜡

Y

P

2

2G

Open

No

Yes

O

No

AB

No

15.19.6,16.2.6,16.2.9

仲醛

Z

S/P

3

2G

Cont

No

T3

IIB

No

R

F

A

No

15.19.6,16.2.9

仲醛氨反应产物

Y

S/P

2

2G

Cont

No

No

C

F-T

A

No

15.12.3,15.19

五氨乙烷

Y

S/P

2

2G

Cont

No

NF

R

T

No

No

15.12,15.17,15.19.6

1,3-戊二烯

Y

S/P

3

2G

Cont

No

No

R

F-T

AB

No

15.13,15.19.6,16.6.1,16.6.2,16.6.3

戊烷所有异构体

Y

P

3

2G

Cont

No

No

R

F

A

No

15.14,15.19.6

戊酸

Y

P

3

2G

Open

No

Yes

O

No

A

No

15.19.6

正戊酸(64%)/2-甲基丁酸(36%)混合物

Y

S/P

2

2G

Open

No

T2

Yes

C

No

AD

No

15.11.2,15.11.3,15.11.4,15.11.6,15.11.7,15.11.8, 15.12.3,15.19

戊烯所有异构体

Y

P

3

2G

Cont

No

No

R

F

A

No

15.14,15.19.6

正戊基丙酸

Y

P

3

2G

Cont

No

No

R

F

A

No

15.19.6

全氨乙烯

Y

S/P

2

2G

Cont

No

NF

R

T

No

No

15.12.1,15.12.2,15.19.6

矿脂

Z

P

3

2G

Open

No

Yes

O

No

AB

No

16.2.6,16.2.9

苯酚

Y

S/P

2

2G

Cont

No

T1

IIA

Yes

C

T

A

No

15.12,15.19,16.2.9

1-苯基-1-二甲苯基乙烷

Y

P

3

2G

Open

No

Yes

O

No

AB

No

磷酸

Z

S/P

3

2G

Open

No

NF

O

No

No

No

15.11.1,15.11.2,15.11.3,15.11.4,15.11.6,15.11.7,15.11.8,16.2.9

磷,黄的或白的

X

S/P

1

1G

Cont

Pad+(vent or inert

No(c)

C

No

C

E

15.7,15.19,16.2.9

酞酐熔化的

Y

S/P

2

2G

Cont

No

T1

IIA

Yes

R

No

AD

No

16.2.9,15.19.6,16.2.6

a-蒎烯

X

P

2

2G

Cont

No

No

R

F

A

No

15.19.6


MSC 79/23/Add.1

ANNEX 10

Page 83 第十七章


a

c

d

e

f

g

h

i'

i''

i'''

j

k

l

n

o

ß-蒎烯

X

P

2

2G

Cont

No

No

R

F

A

No

15.19.6

松油

X

P

2

2G

Open

No

Yes

O

No

A

No

16.2.6,16.2.9

二甲苯中聚烷(C18-C22)丙烯酸盐(或酯)

Y

P

3

2G

Cont

No

No

R

F

A

No

15.19.6,16.2.6,16.2.9

二甲苯中聚烷(C10-C20)异丁烯酸盐(或酯)

Y

P

2

2G

Open

No

Yes

O

No

AB

No

15.19.6,16.2.6,16.2.9

二甲苯中聚烷(C10-C18)异丁烯酸盐/乙烯-丙烯共聚物混 合物

Y

P

2

2G

Open

No

Yes

O

No

AB

No

15.19.6,16.2.6,16.2.9

聚乙烯聚胺

X

P

1

2G

Cont

No

Yes

R

No

AD

No

15.19.6,16.2.6,16.2.9

聚乙二醇

Z

P

3

2G

Open

No

Yes

O

No

A

No

聚乙二醇二甲醚

Z

P

3

2G

Open

No

Yes

O

No

A

No

聚硫酸铁溶液

Y

S/P

3

2G

Open

No

NF

O

No

No

No

脂族中聚异丁烯胺(C10-C14)溶剂

Y

P

3

2G

Open

No

T3

IIA

Yes

O

No

A

No

聚异丁烯基酐加合物

Z

P

3

2G

Open

No

Yes

O

No

AB

No

(4+)异丁烯

Y

P

2

2G

Open

No

Yes

O

No

AB

No

15.19.6,16.2.9

聚烯酰胺烯胺(C17+)

Y

P

2

2G

Open

No

Yes

O

No

AB

No

15.19.6,16.2.6

聚烯酰胺烯胺硼酸盐(C28-C250)

Y

P

2

2G

Open

No

Yes

O

No

AB

No

15.19.6,16.2.6,16.2.9

聚烯烃胺(C28-C250)

Y

P

2

2G

Open

No

Yes

O

No

A

No

16.2.9

烷基(C2-C4)苯中聚烯烃胺

Y

P

2

2G

Cont

No

No

R

F

A

No

15.19.6,16.2.6,16.2.9

芳香溶剂中聚烯烃胺

Y

P

2

2G

Cont

No

No

R

F

A

No

15.19.6,16.2.6,16.2.9

聚烯酐

Y

P

2

2G

Open

No

Yes

O

No

AB

No

15.19.6,16.2.6,16.2.9

聚烯酯(C28-C250)

Y

P

2

2G

Open

No

Yes

O

No

AB

No

15.19.6,16.2.6,16.2.9

聚烯苯酚胺(C28-C250)

Y

P

2

2G

Open

No

Yes

O

No

AB

No

15.19.6,16.2.6,16.2.9

聚烯烃偶磷硫化钡衍生物(C28-C250)

Y

P

2

2G

Open

No

Yes

O

No

AB

No

16.2.6,16.2.9

(20)氧乙烯脱水山梨醇一油酸

Y

P

2

2G

Open

No

Yes

O

No

A

No

15.19.616.2.6,16.2.9

聚丙二醇

Z

P

3

2G

Open

No

Yes

O

No

A

No

聚硅氧烷

Y

P

3

2G

Cont

No

No

R

F

A

No

15.19.6,16.2.9

氢氧化钾溶液

Y

S/P

3

2G

Open

No

NF

O

No

No

No

15.19.6

油酸钾

Y

P

2

2G

Open

No

Yes

O

No

A

No

15.19.6,16.2.6,16.2.9

硫代硫酸盐钾(50%或更少)

Y

P

3

2G

Open

No

NF

O

No

No

No

16.2.9


MSC 79/23/Add.1

ANNEX 10

Page 84


第十七章


a

c

d

e

f

g

h

i'

i''

i'''

j

k

l

n

o

正丙醇胺

Y

S/P

3

2G

Open

No

Yes

O

No

AD

No

16.2.9,15.19.6

ß-丙内脂

Y

S/P

2

2G

Cont

No

IIA

Yes

R

T

A

No

丙醛

Y

S/P

3

2G

Cont

No

No

R

F-T

A

Yes

15.17,15.19.6

丙酸

Y

S/P

3

2G

Cont

No

T1

IIA

No

R

F

A

Yes

15.11.2,15.11.3,15.11.4,15.11.6,15.11.7,15.11.8, 15.19.6

丙酸酐

Y

S/P

3

2G

Cont

No

T2

IIA

Yes

R

T

A

No

丙腈

Y

S/P

2

1G

Cont

No

T1

IIB

No

C

F-T

AD

Yes

15.12,15.17,15.18,15.19

正乙酸丙脂

Y

P

3

2G

Cont

No

No

R

F

A

No

15.19.6

正丙醇

Y

P

3

2G

Cont

No

No

R

F

A

No

15.19.6

正丙胺

Z

S/P

2

2G

Cont

Inert

T2

IIA

No

C

F-T

AD

Yes

15.12,15.19

丙苯所有异构体

Y

P

3

2G

Cont

No

No

R

F

A

No

15.19.6

丙烯二醇甲基醚乙酸盐

Z

P

3

2G

Cont

No

No

R

F

A

No

丙烯二醇单烷基醚

Z

P

3

2G

Cont

No

No

R

F

AB

No

丙烯二醇苯基醚

Z

P

3

2G

Open

No

Yes

O

No

AB

No

氧化丙烯

Y

S/P

2

2G

Cont

Inert

T2

IIB

No

C

F-T

AC

No

15.8,15.12.1,15.14,15.19

丙烯四聚物

X

P

2

2G

Cont

No

No

R

F

A

No

15.19.6

丙烯三聚物

Y

P

2

2G

Cont

No

No

R

F

A

No

15.19.6

吡啶

Y

S/P

2

2G

Cont

No

T1

IIA

No

R

F

A

No

15.19.6

菜子油低芥酸,含量少于4%游离脂肪酸

Y

P

2(k)

2G

Open

No

-

-

Yes

Open

No

ABCD

No

15.19.6,16.2.6,16.2.9

松香

Y

P

2

2G

Open

No

Yes

O

No

A

No

15.19.6,16.2.6,16.2.9

硅铝酸钠生料

Z

P

3

2G

Open

No

Yes

O

No

AB

No

苯甲酸钠

Z

P

3

2G

Open

No

Yes

O

No

A

No

氢硼化钠(15%或以下)/氢氧化钠溶液

Y

S/P

3

2G

Open

No

NF

O

No

No

No

15.19.6,16.2.6,16.2.9

碳酸钠溶液

Z

P

3

2G

Open

No

Yes

O

No

A

No

亚硫酸氢钠溶液(50%或以下

Z

S/P

3

2G

Open

No

NF

O

No

No

No

15.9,15.19.6,16.2.9

重铬酸钠溶液(70%或以下

Y

S/P

2

2G

Open

No

NF

C

No

No

No

15.12.3,15.19

氢亚硫酸钠(60%或以下)/碳酸钠(3%或以下溶液

Z

P

3

2G

Open

No

NF

O

No

No

No

15.19.6,16.2.9

亚硫酸氢钠溶液(45%或以下

Z

S/P

3

2G

Open

No

NF

O

No

No

No

16.2.9

氢硫化钠/硫化胺溶液

Y

S/P

2

2G

Cont

No

No

C

F-T

A

Yes

15.12,15.14,15.17,15.19, 16.6.1,16.6.2,16.6.3


第十七章


MSC 79/23/Add.1

ANNEX 10

Page 85


a

c

d

e

f

g

h

i'

i''

i'''

j

k

l

n

o

氢硫化钠溶液(45%或以下

Z

S/P

3

2G

Cont

Vent or pad(gas)

NF

R

T

No

No

15.19.6,16.2.9

氢氧化钠溶液

Y

S/p

3

2G

Open

No

NF

O

No

No

No

16.2.6,16.2.9

次氯酸钠溶液(15%或以下

Y

S/P

2

2G

Cont

No

-

-

-

R

No

No

No

15.19.6

亚硝酸钠溶液

Y

S/P

2

2G

Open

No

NF

O

No

No

No

15.12.3.1,15.12.3.2, 15.19,16.2.9

硅酸钠溶液

Y

P

3

2G

Open

No

NF

O

No

No

No

16.2.9

硫化钠溶液(15%或以下

Y

S/P

3

2G

Cont

No

NF

C

T

No

No

15.19.6,16.2.9

硫化钠溶液(25%或以下

Y

P

3

2G

Open

No

NF

O

No

No

No

15.19.6,16.2.9

硫氰酸钠溶液(56%或以下

Y

P

3

2G

Open

No

Yes

O

No

No

No

15.19.6,16.2.9

大豆油含量少于0.5%游离脂肪酸

Y

P

2(k)

2G

Open

No

-

-

Yes

Open

No

ABCD

No

15.19.6,16.2.6

磺基烷

Y

P

3

2G

Open

No

Yes

O

No

A

No

15.19.6,16.2.9

磺酸盐聚丙烯酸酯溶液

Z

P

3

2G

Cont

No

No

R

F

A

No

熔化的

Z

S

3

1G

Open

Vent or pad(gas)

T3

Yes

O

F-T

No

No

15.10,16.2.9.

硫酸

Y

S/P

3

2G

Open

No

NF

O

No

No

No

15.11,15.6.2, 15.19.6

废硫酸

Y

S/P

3

2G

Open

No

NF

O

No

No

No

15.11,15.6.2, 15.19.6

硫化脂肪(C14-C20)

Z

P

3

2G

Open

No

Yes

O

No

AB

No

向日葵籽油含量少于7%游离脂肪酸

Y

P

2(k)

2G

Open

No

-

-

Yes

Open

No

ABCD

No

15.19.6,16.2.6

含量少于15%游离脂肪酸

Y

P

2(k)

2G

Open

No

-

-

Yes

Open

No

ABCD

No

15.19.6,16.2.6,16.2.9

四氯乙烷

Y

S/P

2

2G

Cont

No

NF

R

T

No

No

15.12,15.17,15.19.6

四甘醇

Z

P

3

2G

Open

No

Yes

O

No

A

No

四乞撑五胺

Y

S/P

2

2G

Open

No

Yes

O

No

A

No

四氢呋喃

Z

S

3

2G

Cont

No

T3

IIB

No

R

F-T

A

No

15.19.6

四氢化萘

Y

P

2

2G

Open

No

Yes

O

No

A

No

四甲苯所有异构体

X

P

2

2G

Open

No

Yes

O

No

A

No

16.2.9

二氧化钛生料

Z

P

3

2G

Open

No

Yes

O

No

AB

No

甲苯

Y

P

3

2G

Cont

No

No

R

F

A

No

15.19.6

甲苯二胺

Y

S/P

2

2G

Cont

No

Yes

C

T

AD

Yes

15.12,15.17,15.19, 16.2.9,16.2.6

甲苯二异氰酸酯

Y

S/P

2

2G

Cont

Dry

T1

IIA

Yes

C

F-T

AC(b)

Yes

15.12,15.16.2,15.17,15.19,16.2.9


MSC 79/23/Add.1

ANNEX 10

Page 86

第十七章


a

c

d

e

f

g

h

i'

i''

i'''

j

k

l

n

o

D

邻甲苯胺

Y

S/P

2

2G

Cont

No

Yes

C

T

A

No

15.12,15.17,15.19

磷酸三丁脂

Y

P

3

2G

Open

No

Yes

O

No

A

No

15.19.6

1,2,3-三氯苯熔化的

X

S/P

1

2G

Cont

No

Yes

C

T

ACD

Yes

15.12.1,15.17,15.19,16.2.9,16.2.6

1,2,4-三氯苯

X

S/P

1

2G

Cont

No

Yes

R

T

AB

No

15.19,16.2.9

1,1,1-三氯乙烷

Y

P

3

2G

Open

No

Yes

O

No

A

No

1,1,2-三氯乙烷

Y

S/P

3

2G

Cont

No

NF

R

T

No

No

15.12.1,15.19.6

三氯乙烯

Y

S/P

2

2G

Cont

No

T2

IIA

Yes

R

T

No

No

15.12,15.17,15.19.6

1,2,3-三氯丙烷

Y

S/P

2

2G

Cont

No

Yes

C

T

ABD

No

15.12,15.17,15.19

1,1,2-三氯-1,2,2-三氟乙烷

Y

P

2

2G

Open

No

NF

O

No

No

No

磷酸三甲苯脂含有1%或以上的原异构体

Y

S/P

1

2G

Cont

No

T2

IIA

Yes

C

No

AB

No

15.12.3,15.19,16.2.6

十三

Y

P

2

2G

Open

No

Yes

O

No

AB

No

15.19.6

十三

Y

P

2

2G

Open

No

Yes

O

No

A

No

15.19.6,16.2.6,16.2.9

十三烷基乙酸酯

Z

P

3

2G

Open

No

Yes

O

No

AB

No

三乙醇胺

Z

S/P

3

2G

Open

No

IIA

Yes

O

No

A

No

16.2.9

三乙胺

Y

S/P

2

2G

Cont

No

T2

IIA

No

R

F-T

AC

Yes

15.12,15.19.6

三乙基苯

X

P

2

2G

Open

No

Yes

O

No

A

No

15.19.6

三乙撑四胺

Y

S/P

2

2G

Open

No

T2

IIA

Yes

O

No

A

No

磷酸三乙脂

Z

P

3

2G

Open

No

Yes

O

No

A

No

亚磷酸三乙脂

Z

S/P

3

2G

Cont

No

No

R

F-T

AB

No

15.12.1,15.19.6,16.2.9

三异丙醇胺

Z

P

3

2G

Open

No

Yes

O

No

A

No

三异丙基苯磺酰磷酸盐

X

P

2

2G

Open

No

Yes

O

No

A

No

15.19.6,16.2.6

三甲基乙酸

Y

S/P

3

2G

Cont

No

Yes

R

No

A

No

15.11.2,15.11.3,15.11.4,15.11.5,15.11.6,15.11.7,15.11.8,

15.19.6,16.2.6,16.2.9

三甲胺溶液(30%或以下

Z

S/P

2

2G

Cont

No

No

C

F-T

AC

Yes

15.12,15.14,15.19,16.2.9

三甲苯所有异构体

X

P

2

2G

Cont

No

No

R

F

A

No

15.19.6

2,2,4-三甲基-1,3-戊乙醇 二异丁酸酯

Z

P

3

2G

Open

No

Yes

O

No

AB

No

2,2,4-三甲基-1,3-戊乙醇-1-异丁酸酯

Y

P

2

2G

Open

No

Yes

O

No

A

No


MSC 79/23/Add.1

ANNEX 10

Page 87 第十七章


a

c

d

e

f

g

h

i'

i''

i'''

j

k

l

n

o

1,3,5-三恶烷

Y

S/P

3

2G

Cont

No

No

R

F

AD

No

15.19.6,16.2.9

三聚丙烯二醇

Z

P

3

2G

Open

No

Yes

O

No

A

No

磷酸二甲苯酯

X

P

2

2G

Open

No

Yes

O

No

A

No

15.19.6,16.2.6

桐油含量少于2.5%游离脂肪酸

Y

P

2(k)

2G

Open

No

-

-

Yes

Open

No

ABCD

No

15.19.6,16.2.6,16.2.9

松节油

X

P

2

2G

Cont

No

No

R

F

A

No

15.19.6

十一烷酸

Y

P

2

2G

Open

No

Yes

O

No

A

No

16.2.6,16.2.9

1-十一碳烯

X

P

2

2G

Open

No

Yes

O

No

A

No

15.19.6

十一醇

X

P

2

2G

Open

No

Yes

O

No

A

No

15.19.6,16.2.9

尿素/硝酸铵溶液

Z

P

3

2G

Open

No

Yes

O

No

A

No

尿素/硝酸铵溶液含氨水

Z

S/P

3

2G

Cont

No

NF

R

T

A

No

16.2.9

尿素/磷酸铵溶液

Y

P

2

2G

Open

No

Yes

O

No

A

No

15.19.6

尿素溶液

Z

P

3

2G

Open

No

Yes

O

No

A

No

戊醛所有异构体

Y

S/P

3

2G

Cont

Inert

T3

IIB

No

R

F-T

A

No

15.4.6, 15.19.6

植物蛋白溶液水解的

Z

P

3

2G

Open

No

Yes

O

No

A

No

乙酸乙烯

Y

S/P

3

2G

Cont

No

T2

IIA

No

R

F

A

No

15.13,15.19.6,16.6.1,16.6.2

乙烯基乙基醚

Z

S/P

2

1G

Cont

Inert

T3

IIB

No

C

F-T

A

Yes

15.4,15.13,15.14,15.19,16.6.1, 16.6.2

二氯乙烯

Y

S/P

2

2G

Cont

Inert

T2

IIA

No

R

F-T

B

Yes

15.13,15.14,15.19.6,16.6.1,16.6.2

新癸酸乙烯酯

Y

S/P

2

2G

Open

No

Yes

O

No

AB

No

15.13, 15.19.6,16.6.1,16.6.2

乙烯基甲苯

Y

S/P

2

2G

Cont

No

IIA

No

R

F

AB

No

15.13,15.19.6,16.6.1,16.6.2

Z

P

3

2G

Open

No

Yes

O

No

AB

No

16.2.6,16.2.9

二甲苯

Y

P

2

2G

Cont

No

No

R

F

A

No

15.19.6,16.2.9(h)

二甲苯酚

Y

S/P

3

2G

Open

No

IIA

Yes

O

No

AB

No

15.19.6,16.2.9

烷基锌二硫代磷酸盐(C7-C16)

Y

P

2

2G

Open

No

Yes

O

No

AB

No

16.2.6,16.2.9

烷基锌甲酰胺

Y

P

2

2G

Open

No

Yes

O

No

AB

No

15.19.6,16.2.6

烷基锌二硫代磷酸盐(C3-C14)

Y

P

2

2G

Open

No

Yes

O

No

AB

No

15.19.6,16.2.6


MSC 79/23/Add.1

ANNEX 10

Page 88


a   如果将要载运的货品含有闪点不超过60的易燃溶剂,应设有特殊电气系

统和易燃蒸气探测器。

b   虽然水适合用于熄灭涉及本角注所适用的化学品的露天火灾,但不得使水沾

污装有这些化学品的封闭液货舱,因为会导致产生有害气体的危险。

c   因黄磷或白磷是在其自燃温度以上的状态下载运的,因此用闪点不合适。对

电气设备的要求可与载运闪点为60C。以上的物质时对电气设备的要求类似。

d   这些要求的依据是闪点为60。或以下的异构体;但有些异构体的闪点高于

60,因此以可燃性为依据的要求不适用于这些异构体。

庚醇所有异构体

e   仅适用于正癸醇。

f   不得用化学干粉作灭火剂。

g   对于封闭处所,应同时测定其甲酸蒸气和一氧化碳气体的含量。一种分解货

品。

h   仅适用于对-二甲苯$

i   适用于不含其他有安全危害成分的混合物,且污染类别为Y或以下。

j   只有某些抗已醇泡沫才有效。

k   e栏中确定的关于船型的要求可能需符合《73/78 MARPOL公约》附则II

4.1.3条。

l    当熔点大于或等于0时适用。


MSC 79/23/Add.1

ANNEX 10

Page 89


第十八章

本规则不适用的货品清单$

18.1 下面是其安全和污染危害性已被进行过审查并已确定其危害性尚不足以适 用本规则的货品。

18.2 虽然本章所列的货品不属于本规则的适用范围,但主管机关仍应注意,为安 全运输这些货品,可能需要采取某些安全措施。因此,主管机关还应规定一些适当 的安全要求。%

18.3 有些液体物质被确定为属于Z类污染物,因此,须满足《73/78 MARPOL公 约》附则II的某些要求。

18.4 对于按《73/78 MARPOL公约》附则II6.3段的要求被评定或临时评定为 Z类污染物或OS类污染物、且不具有安全危害的液体混合物,可按本章对未另列 明的有毒或无毒液体物质的适当条目进行载运。

注释

货品名称     对任何交运的散装货物,应在运输单证上使用货品名称。任何

其他名称可放在货品名称后的括号内。在某些情况下,货品名 称可能与本规则以前版本中给出的名称不同。

污染类别      字母Z系表示按《73/78 MARPOL公约》附则II所确定的各

货品的污染类别。OS系指该货品已被评定并认为其污染类别 不属于XYZ类。


MSC 79/23/Add.1

ANNEX 10

Page 90


第十八章


货品名称

污染类别

丙酮

Z

含酒精饮料,未另列明的

Z

苹果汁

OS

-丁醇

Z

-丁醇

Z

粘土泥浆

OS

煤泥浆

OS

二甘醇

Z

乙醇

Z

碳酸乙烯酯

Z

葡萄糖溶液

OS

甘油

Z

甘油一油酸

Z

乌洛托品溶液

Z

己二醇

Z

异丙醇

Z

高岭土浆

OS

氢氧化镁浆

Z

葡甲胺溶剂((70%或以下

Z

甲基丙基酮

Z

糖蜜

OS

有毒液体,(11)未另列明运输名称...,...)Cat.Z

Z

无毒液体,(12)未另列明运输名称...,...)Cat.OS

OS

聚氯化多铝溶液

Z

甲酸盐溶剂

Z

碳酸丙烯

Z

丙烯乙二醇

Z

乙酸钠溶液

Z

硫酸钠溶液

Z

四乙基硅酸单体/低聚体(20%乙醇溶剂

Z

三乙二醇

Z

OS


MSC 79/23/Add.1

ANNEX 10

Page 91


第十九章 散装运输货品索引 19.1  散装运输货品索引以下简称索引”)的第1栏中列出了所谓的索引名称。如

果索引名称为黑体,则索引名称与第十七章或第十八章中所列的货品名称相同。因 此列出货品名称的第2栏是空的。如果货品名称为非黑体,表明第十七章或第十八 章列出的货品名称的同义词在第2栏中列出。IBC规则的有关章节号列于第3栏。 第4栏列出了各货品截止20012月已有的联合国编号。

19.2  所编制的索引仅供参考。第1栏中所示的小写索引名称不应用作运输单证上

的货品名称。

19.3  作为名称组成部分的前缀以普通罗马字母形式表示,且在确定条目的字母

顺序时给以考虑,其中包括以下前缀:

Mono(1) Di(2) Tri(3) Tetra(4) Penta(5) Iso() Bis() Neo() Ortho() 19.4 以下前缀在字母顺序安排中未予考虑:

n-           (-)

sec-          (-)

tert-           (-)

o-           (-)

m-        (变位-)

p-           (-)

NO-Sym-       (-)

uns-         (-)

dl-cistrans-(E)-(Z)-alpha-         (a-)

beta-          (ß-)

gamma-     (?-)

epsilon-      (e-)


MSC 79/23/Add.1

ANNEX 10

Page 92


索引名称

货品名称

UN编号

松香酸酐

松香

十七

二甲基醋酰胺

N,N二甲基乙酰胺

十七

乙醛合氰化氢

乳腈溶液(80%或以下

十七

乙醛三聚合物

仲醛

十七

乙酸

十七

乙酸酐

醋酐

十七

乙酸, 乙酯

乙酸乙烯

十七

乙酸, 甲酯

乙酸甲烯

十七

乙酸, 乙烯基酯

乙酸乙烯

十七

乙酸酐

十七   1715

乙酸酯

乙酸乙酯

十七

乙酸乙酯

乙酸乙酯

十七

醋酐

乙酸酐

十七

乙酰乙酸, 甲酯

乙酰乙酸甲酯

十七

乙酰乙酸酯

乙酰乙酸乙酯

十七

丙酮

十八

丙酮氰醇

十七   1541

乙腈

十七   1648

乙酰酐

乙酸酐

十七

四氯化乙炔

四氯乙烷

十七

乙酰乙酯

乙酸酐

十七

乙酰甲酯

乙酸酐

十七

蒎烯

蒎烯

十七

丙烯酸

丙烯腈

十七

丙烯酸

十七   2218

丙烯酸, 2-羟乙基酯

2-羟乙基丙烯酸酯

十七

丙烯酸树脂单体

甲基丙烯酸甲脂

十七

丙烯腈

十七   1093

聚醚多元醇分散体中的丙烯腈-苯乙烯

十七

共聚物

乙二酸, -(2-乙基已基)-

(2-乙基已基已二酸酯

十七

已二腈

十七   2205

甲草胺工艺(90%或以上

十七

乙醇

乙醇

十八

乙醇,(C10)

双丙酮醇

十七

乙醇,(C11)

十一醇

十七


MSC 79/23/Add.1

ANNEX 10

Page 93


索引名称              货品名称              章  UN编号

乙醇,(C12)                   十二()醇                  十七

乙醇,(C7)                   庚醇(所有异构体)(D)           十七

乙醇,(C8)                  辛醇(所有异构体)            十七

乙醇,(C9)                  壬醇(所有异构体)            十七

含酒精饮料,未另外说明的                         十八

乙醇(C9-C11)(239)乙氧基化物                             十七

乙醇(C6-C17)()(3-6)乙氧基化物                             十七

乙醇(C6-C17)(7-12)乙氧基化物                               十七

乙醇(C12-C16)(1-6)乙氧基化物                               十七

乙醇(C12-C16)(20+)乙氧基化物                              十七

乙醇(C12-C16)(7-19)乙氧基化物                              十七

乙醇(C13+)                                            十七

乙醇,C13-C15                   乙醇(C13+)                    十七

可力丁醛                 2-甲基-5-乙基吡啶           十七

醛基胺                  2-甲基-5-乙基吡啶           十七

烷烃(C6-C9)                                             十七

异烷烃与环烷(C10-C11)                                  十七

异烷烃与环烷(C12+)                                 十七

-烷烃(C10+)                                          十七

链烷磺酸(C10-C18),苯酯        酚的烷基磺酸酯             十七

烯基(C16-C20)琥珀酸酐                                  十七

酐 烷芳基磷酸酯混合物(二苯甲苯基磷酸                   十七

40%以上,邻位异构物0.02%以下)

烷化(C4-C9)受阻酚                                    十七

烷基苯,烷基二氢茚,烷基茚混合物(各                    十七

C12-C17)

烷基(C5-C8)苯                                         十七

烷基(C9+)苯                                         十七

烷基(C12+)二甲胺                                      十七   2735

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盐(C19-C35)                          十七

烷基二硫代噻二唑(C6-C24)                              十七

烷基酯共聚物(C4-C20)                                  十七

烷基(C8-C10)∕(C12-C14)(40% 或以下                             十七

/60%或以上)聚葡糖苷溶液(55%或以

)

烷基(C8-C10)/(C12-C14)(60% 或以上                             十七

/40%或以下)聚葡糖苷溶液(55%或以

)


MSC 79/23/Add.1

ANNEX 10

Page 94


索引名称

货品名称

UN编号

2,2’-[3-(烷基(C16-C18)氧化丙基亚氨 基]二乙醇

长链(C16+)乙氧基化烷基烷氧基胺

十七

烷基(C8-C40)酚硫化物

十七

烷基(C8-C9)芳香剂中的苯胺

十七

1993

烷基(C9-C15)苯基丙氧基化物

十七

烷基(C12-C14)聚葡糖苷溶液(55%或 以下

十七

17烷基(C8-C10)聚葡糖苷溶液(65%

以下

十七

烷基(C10-C20,饱和及不饱和亚磷酸 盐

十七

酚的烷基磺酸酯

十七

3-烷基(C16-C18)氧化-N,N’-(2-乙二 醇丙基-1-

长链(C16+)乙氧基化烷基烷氧基胺

十七

烯丙醇

十七

1098

烯丙基氯

十七

1100

硅酸铝氢氧化物

高岭土浆

十八

硫酸铝溶液

十七

氨基乙酸, 钠盐溶液

甘氨酸,氯化钠溶液

十七

1-氨基-3-氨基-3,5,5-三甲基环已烷

异佛尔酮二胺

十七

氨基苯

苯胺

十七

1-丁胺

丁胺所有异构物

十七

2-丁胺

丁胺所有异构物

十七

氨基环已烷

环已胺

十七

氨基乙烷

乙胺

十七

氨基乙烷溶液, 72%或以下

乙胺溶液(72%或以下

十七

2-氨基乙醇

乙醇胺

十七

2-(2-氨乙基氨基乙醇

氨乙基乙醇胺

十七

氨乙基乙醇胺

十七

-(2-氨乙基氨基)1,2-乙二胺

二乙撑三胺

十七

2-氨基异丁烷

丁胺所有异构物

十七

氨基甲烷

甲胺溶液(42%或以下

十七

氨基甲烷溶液, 42%或以下

甲胺溶液(42%或以下

十七

1-氨基-2-甲苯

邻甲苯胺

十七

2-氨基-1-甲苯

邻甲苯胺

十七

2-氨基-2-甲基-1-丙醇

十七

3-氨乙基-3,5,5-三亚甲基环目胺

异佛尔酮二胺

十七

氨基苯

苯胺

十七

1-胺基丙烷

正丙胺

十七


MSC 79/23/Add.1

ANNEX 10

Page 95


索引名称

货品名称

UN编号

2-氨基丙烷

异佛尔酮二胺

十七

1-氨基-2-丙醇

异佛尔酮二胺

十七

1-胺基丙烷-2-

异佛尔酮二胺

十七

3-胺基丙烷-1-

正丙胺

十七

2-氨基甲苯

邻甲苯胺

十七

-氨基甲苯

邻甲苯胺

十七

5-氨乙基-1,3,3-三亚甲基环目胺

异佛尔酮二胺

十七   2672

氨水的(28%或以下

十七

氨水(28%或以下

氨水的(28%或以下

十七

磷酸氢二铵溶液

十七

氢氧化氨,28%或以下

氨水的(28%或以下

十七

硝酸铵溶液(93%或以下

十七

多磷酸铵溶液

十七

硫酸铵溶液

十七

硫化铵溶液(45%或以下

十七   2683

醋酸戊酯所有异构物

十七   1104

醋酸戊酯, 商业的

醋酸戊酯所有异构物

十七

乙酸正戊酯

醋酸戊酯所有异构物

十七

仲戊醇

醋酸戊酯所有异构物

十七

乙酸戊酯

醋酸戊酯所有异构物

十七

戊醇

正戊醇

十七

正戊醇

十七

戊醇,

十七

仲戊醇

十七

叔戊醇

十七

戊基醛

戊醛所有异构体

十七

戊基甲醇

己醇

十七

a--戊烯

戊烷所有异构体

十七

叔戊醇

叔戊醇

十七

-戊烯类

戊烷所有异构体

十七

戊基水合物

正戊醇

十七

戊基氢化物

戊烷所有异构体

十七

叔戊醇甲基醚

十七   1993

- 二戊基甲基甲酮

甲基戊基

十七

- 丙酸戊酯

正戊基丙酸

十七

麻醉的醚

二乙醚

十七

苯胺

十七   1547


MSC 79/23/Add.1

ANNEX 10

Page 96

索引名称

货品名称

UN编号

苯胺油

苯胺

十七

对抗油,人造的

糠醛

十七

苹果汁

十八

硝酸

硝酸(70%及以上

十七

花生油

花生油含量少于4%游离脂肪酸

十七

铝氧土

高岭土浆

十八

芳基聚烯烃(C11-C50)

十七

航空烷基化汽油(C8烷属烃及异构烷

十七

烃沸点95-120°C)

氮杂环庚烷

六甲撑亚胺

十七

3-氮杂戊烷-1,5-二胺

二乙撑三胺

十七

六甲撑亚胺

六甲撑亚胺

十七

硝酸

硝酸(70%及以上

十七

乙酸戊酯

醋酸戊酯所有异构物

十七

钡长链(C11-C15)烷芳基磺酸酯

十七

2810

蓄电池酸

硫酸

十七

二十二醇

乙醇(C13+)

十七

苯扎明

2-甲基-5-乙基吡啶

十七

1,2 – 苯二甲酸, 二乙酯

二庚基邻苯二甲酸酯

十七

1,2 – 苯二甲酸, 双十一基酯

双十一基甲邻苯二甲酸酯

十七

苯和含10%或以上苯的混合物(i)

十七

1114

苯三酸,三辛酯

十七

苯酚

苯酚

十七

苯和含10%或以上苯的混合物(i)

十七

苯和含10%或以上苯的混合物(i)

十七

苯并酚

苯酚

十七

苯并-2- 硫羟(,钠盐溶液

巯基苯并噻唑钠盐溶液

十七

2-苯并唑硫羟(,钠盐溶液

巯基苯并噻唑钠盐溶液

十七

(2-苯并唑硫羟钠盐溶液

巯基苯并噻唑钠盐溶液

十七

巯基苯并噻唑钠盐溶液

十七

巯基苯并噻唑钠盐溶液

十七

邻苯二甲酸丁基苄基酯

邻苯二甲酸丁基苄基酯

十七

ß-丙内脂

作丙内脂

十七

桦木油

水杨酸甲酯

十七

乙二醛

乙二醛溶液(40%或以下

十七

联已基

十二所有异构物

十七

联苯

联苯

十七

甲基环戊二烯

甲基环戊二烯二聚物

十七


MSC 79/23/Add.1

ANNEX 10

Page 97


索引名称

货品名称

UN编号

2,5-烷基(C7+))-1,3,4-噻重氮

烷基二硫代噻二唑(C6-C24)

十七

(2-氨基

二乙撑三胺

十七

N,N’-(2-氨基乙烷-1,2-二胺

三乙撑四胺

十七

N,N’-(2-氨基)1,2-已二酸

三乙撑四胺

十七

N,N’-羧甲基氨基乙酸三钠盐

次氮基三乙酸,三钠盐溶液

十七

氯乙基

二氯乙醚

十七

(2-氯乙基

二氯乙醚

十七

(2-氯异丙基

2,2-二氯异丙醚

十七

(2-氯基-1-甲基乙基

2,2-二氯异丙醚

十七

(2-乙基已基已二酸

(2-乙基已基已二酸酯

十七

(2-乙基已基邻苯二甲酸酯

邻苯二甲酸二辛酯

十七

(2-羟基已基

二乙醇胺

十七

(2-羟基已基

二甘醇

十八

(2-羟基丙基

二异丙醇胺

十七

(6-甲基庚基邻苯二甲酸酯

邻苯二甲酸二辛酯

十七

废糖蜜

糖蜜

十八

高龄土

高岭土浆

十八

糠油

糠醛

十七

硫磺石

熔化的

十七

溴氯甲烷

十七

丁醛

丁醛所有异构物

十七

正丁醛

丁醛所有异构物

十七

-正丁醛

丁醛所有异构物

十七

丁烷-1,3-二醇

丁二醇

十七

丁烷-1,4-二醇

丁二醇

十七

丁烷-2,3-二醇

丁二醇

十七

1,3-丁二醇

丁二醇

十七

1,4-丁二醇

丁二醇

十七

2,3-丁二醇

丁二醇

十七

丁酸

丁酸

十七

丁醇

-丁醇

十八

丁醇-1

-丁醇

十八

-1-

-丁醇

十八

-2-

-丁醇

十八

1-丁醇

-丁醇

十八

2-丁醇

-丁醇

十八

丁醇醋酸酯

乙酸丁酯所有异构物

十七


MSC 79/23/Add.1

ANNEX 10

Page 98


索引名称

货品名称

UN编号

2-丁醇醋酸酯

乙酸丁酯所有异构物

十七

-4-交酯

? 丁内酯

十七

1,4-丁交酯

?-丁内酯

十七

-丁醇

-丁醇

十八

-丁醇

-丁醇

十八

-丁醇

-丁醇

十七

-2-

甲基乙基酮

十七

2-丁酮

甲基乙基酮

十七

2-丁烯醛

巴豆醛

十七

丁烯二聚物

辛烯所有异构体

十七

1-丁氧基丁烷

正丁醚

十七

2-丁氧基乙醇

乙二醇单烷基醚

十七

2--丁氧基乙醇

乙二醇单烷基醚

十七

2-丁氧基乙基醋酸酯

乙二醇醋酸酯

十七

1-丁氧基丙烷-2-

丙二醇单烷基醚

十七

乙酸丁酯

乙酸丁酯所有异构物

十七

乙酸丁酯所有异构物

十七   1123

-乙酸丁酯

乙酸丁酯所有异构物

十七

-乙酸丁酯

乙酸丁酯所有异构物

十七

-乙酸丁酯

乙酸丁酯所有异构物

十七

正丙烯酸丁酯所有异构体

十七   2348

-正丙烯酸丁酯

正丙烯酸丁酯所有异构体

十七

丁醇

-丁醇

十八

-丁醇

十八

-丁醇

十八

-丁醇

十七

-丁醛

丁醛所有异构物

十七

丁胺所有异构物

十七 1125,12

-丁胺

丁胺所有异构物

十七

-丁胺

丁胺所有异构物

十七

-丁胺

丁胺所有异构物

十七

丁基苯所有异构物

十七   2709

-丁基苯

丁基苯所有异构物

十七

邻苯二甲酸丁基苄基酯

十七

邻苯二甲酸丁基苄基酯

邻苯二甲酸丁基苄基酯所有异构物

十七

邻苯二甲酸丁基苄基酯所有异构物

十七

-邻苯二甲酸丁基苄基酯

邻苯二甲酸丁基苄基酯所有异构物

十七


MSC 79/23/Add.1

ANNEX 10

Page 99


索引名称

货品名称

UN编号

-丁基甲醇

正戊醇

十七

乙二醇二丁醚

乙二醇单烷基醚

十七

乙二醇二丁醚醋酸酯

乙二醇醋酸酯

十七

丁基/癸基/十六烷基/二十烷基异丁烯

十七

酸混合物

丁基/癸基/十六基/二十烷基异丁烯酸

丁基/癸基/十六烷基/二十烷基异丁

十七

混合物

烯酸混合物

丁二醇

十七

a-丁二醇

丁二醇

十七

ß-丁二醇

丁二醇

十七

丁二醇一乙基醚

3-甲氧)-1-丁醇

十七

丁二醇一乙基醚醋酸酯

3-甲氧丁基乙酸盐

十七

亚丁基氧

四氢呋喃

十七

1,2-环氧乙烷

十七   3022

丁酯

乙酸丁酯所有异构物

十七

丁基乙酸酯

乙酸丁酯所有异构物

十七

丁基醚

正丁醚

十七

正丁醚

十七   1149

丁基乙基醋酸

辛酸所有异构体

十七

1-丁基乙烯

已烯所有异构体

十七

-丁基乙基醚

乙基.叔丁基醚

十七

丁醇醚

乙酸丁酯所有异构物

十七

-丁酮

二异丁基甲酮

十七

甲基丙烯酸丁酯

十七

-丁基甲基醚

甲基戊丁基醚

十七

丁基甲基酮

甲基丁基酮

十七

邻苯二酸丁酯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十七

丙酸正丁脂

十七   1914

丁醛所有异构物

十七   1129

-丁醛

丁醛所有异构物

十七

丁酸

十七   2820

-丁酸

丁酸

十七

丁醇

-丁醇

十八

丁醛

丁醛所有异构物

十七

?-丁内酯

十七

白千层萜

二聚戊烯

十七

溴化钙/溴化锌溶液

钻井盐水含有锌盐

十七

碳酸钙结晶浆液

十七


MSC 79/23/Add.1

ANNEX 10

Page 100


索引名称

货品名称

UN编号

次氯酸钙溶液(15%或以下

十七

次氯酸钙溶液(15%或以上

十七

长链烷基(C5-C10)酚盐钙

十七

长链烷基(C11-C40)酚盐钙

十七

长链烷基酚盐硫化物钙(C8-C40)

十七

甘蔗废糖蜜

糖蜜

十八

菜籽油

菜籽油低芥酸,含量少于4%游离脂 肪酸

十七

癸酸

癸酸

十七

己酸

己酸

十七

a-己酸

辛酸所有异构体

十七

己内酰胺

e-己内酰胺

十七

e-己内酰胺熔化的或水溶液

十七

辛基醇

己醇

十七

辛醇

辛醇所有异构体

十七

辛酸

辛酸所有异构体

十七

碳酰二胺

尿素溶液

十七

甲醇

甲醇

十七

石碳酸

苯酚

十七

二硫化碳

二硫化碳

十七

二硫化碳

十七

1131

四氯化碳

十七

1846

尿素溶液

十七

尿素

尿素溶液

十七

1,3-碳酸基丙烷

碳酸丙烯

十八

蓖麻油含量少于2%游离脂肪酸

十七

氢氧化钾溶液

氢氧化钾溶液

十七

苛性钠

氢氧化钠溶液

十七

苛性钠溶液

氢氧化钠溶液

十七

乙酸溶纤剂

2-乙氧基醋酸乙酯

十七

乙二醇乙醚溶剂

乙二醇单烷基醚

十七

甲基丙烯酸十六~二十甘酯

十七

鲸蜡基/硬酯醇

乙醇(C13+)

十七

桐油

桐油含量少于2.5%游离脂肪酸

十七

高龄土

高岭土浆

十八

氯化石蜡(C10-C13)

十七

氯乙酸(80%或以下

十七

1750

a-氯基烯丙基氯

1,3-二氯丙烯

十七


MSC 79/23/Add.1

ANNEX 10

Page 101


索引名称

货品名称

UN编号

氯丙炔

烯丙基氯

十七

氯苯

十七   1134

氯苯

氯苯

十七

氯溴甲烷

溴氯甲烷

十七

1-氯基-2-(ß-乙基乙烷

二氯乙醚

十七

1-氯基-2,3-环氧丙烷

表氯醇

十七

氯乙醇-2

乙撑氯醇

十七

2-氯乙醇

乙撑氯醇

十七

2-氯乙基醇

乙撑氯醇

十七

ß-氯乙基醇

乙撑氯醇

十七

氯乙基醚

二氯乙醚

十七

2-氯基-6’-乙基--(2-甲氧基乙酸--

N-(2-甲氧基-1-甲基乙基)-2-乙基-6-

十七

酰替甲苯胺

甲基乙酰氯苯胺

2-氯基--(2-乙基-6-甲苯基)--(2-

N-(2-甲氧基-1-甲基乙基)-2-乙基-6-

十七

氧基-1-甲乙基乙酰胺

甲基乙酰氯苯胺

氯仿

十七   1888

氯乙醇

十七

-氯甲基苯

-氯甲苯

十七

-氯甲基苯

-氯甲苯

十七

-氯甲基苯

-氯甲苯

十七

氯甲基乙烯氧化物

表氯醇

十七

(2-氯基-1-甲乙基

2,2-二氯异丙醚

十七

2-氯基-1-甲乙基醚

2,2-二氯异丙醚

十七

氯甲基环氧乙烷

表氯醇

十七

4--2-甲基苯氧基酸,二甲铵盐溶液

十七

1-(4-氯苯基)-4,4-二甲基--3-

十七

2-3-氯丙酸

2-3-氯丙酸

十七

3-氯丙烯

烯丙基氯

十七

23-氯丙酸

十七   2511

a-ß-氯丙酸

2-3-氯丙酸

十七

3-氯丙烯

烯丙基氯

十七

a-氯丙烯

烯丙基氯

十七

氯丙烯氧化物

表氯醇

十七

氯磺酸

十七   1754

氯硫酸

氯磺酸

十七

3-氯甲苯

-氯甲苯

十七

4-氯甲苯

-氯甲苯

十七

-氯甲苯

十七   2238


MSC 79/23/Add.1

ANNEX 10

Page 102


索引名称

货品名称

UN编号

-氯甲苯

十七

2238

-氯甲苯

十七

2238

氯甲苯混有异构物

十七

2238

精细蛋白油

含量少于15%游离脂肪酸

十七

胆碱盐酸盐溶液

十七

苎烯

二聚戊烯

十七

顺式-丁烯二酐

顺丁烯二酐

十七

顺式-9-十八碳烯酸

油酸

十七

顺式-戊二烯

1,3-戊二烯

十七

顺式--1,3-戊二烯

1,3-戊二烯

十七

柠檬酸(70%或以下

十七

粘土泥浆

十八

煤泥浆

十八

椰子油

椰子油含量少于5%游离脂肪酸

十七

椰子油含量少于5%游离脂肪酸

十七

乙醇胺

乙醇胺

十七

香水级乙醇

乙醇

十八

甲醇

甲醇

十七

松香

松香

十七

甲醇

甲醇

十七

甲醇

甲醇

十七

椰子油

椰子油含量少于5%游离脂肪酸

十七

玉米油含量少于10%游离脂肪酸

十七

棉子油含量少于12%游离脂肪酸

十七

木溜油盐类

熔化的

十七

甲酚所有异构物

十七

2076

甲酚基酸,脱酚

十七

甲酚酸类

甲酚所有异构物

十七

甲酚

甲酚所有异构物

十七

巴豆醛

十七

1143

巴豆醛

巴豆醛

十七

异丙基苯

丙苯所有异构体

十七

异丙基苯

丙苯所有异构体

十七

丙烯腈

丙烯腈

十七

2--2-丙醇

丙酮氰醇

十七

2-氰丙-2-

丙酮氰醇

十七

2-氰丙烯-1

甲基丙烯酸

十七


MSC 79/23/Add.l

ANNEX 10

Page 103


索引名称

货品名称

UN编号

环状丙烯碳酸酯

碳酸丙烯

十八

1,5,%环十二碳三烯

十七

环庚烷

十七

2241

环乙甲亚胺

六甲撑亚胺

十七

环己烷

十七

1145

环己醇

十七

环己酮

十七

1915

环己酮,环己醇混合物

十七

环己三烯

苯和含10%或以上苯的混合物(i)

十七

乙酸环己脂

十七

2243

环己胺

十七

2357

环己二甲胺

N,N二甲基环己胺

十七

环己亿基)胺

N-乙基环己胺

十七

环己基甲酮

环己酮

十七

环己基甲烷

甲基环己烷

十七

1,3-环戊二烯二聚物(熔化的)

十七

环戊烷

十七

1146

环戊烷

十七

2246

环四氢吠喃

四氢吠喃

十七

对-散花姪

十七

2046

甲基异丙基苯

对一散花煌

十七

二甲氨基乙醇

二甲基乙醇胺

十七

十氢化秦

十七

癸酸

十七

-I-

癸醇(所有异构物)

十七

正-癸醇

癸醇(所有异构物)

十七

癸酸

癸酸

十七

丙烯酸癸酯

十七

癸醇

癸醇(所有异构物)

十七

癸醇(所有异构物)

十七

癸基苯

烷基(C9+)

十七

癸酸

癸酸

十七

I-脱氧-I-甲氨基-D葡糖醇

葡甲胺溶剂((70%或以下)

+A

烷基苯

烷基(C9+)

十七

双乙酸酯

乙酰乙酸乙酯

十七

双丙酮

双丙酮醇

十七

双丙酮醇

十七


MSC 79/23/Add.1

ANNEX 10

Page 104

索引名称

货品名称

UN编号

烷基/链烯基(C10-C20)]氢亚磷酸盐

烷基(C10-C20,饱和及不饱和亚磷酸

十七

二烃基(C8-C9)二苯胺

十七

二烃基(C7-C13)邻苯二甲酸酯

十七

1,2-二氨基乙烷

乙二胺

十七

1,6-二氨基己烷

乙撑二胺熔化的

十七

1,6-二氨基己烷溶液

乙撑二胺溶液

十七

2,6-二氨基己酸

L-赖氨酸(60%或以下

十七

二氨基甲苯

甲苯二胺

十七

2,4-二氨基甲苯

甲苯二胺

十七

2,6-二氨基甲苯

甲苯二胺

十七

4,6-二氨基-3,5,5-三甲基-2-环己烯

异佛尔酮二胺

十七

3,6-二氮正辛烷-1,8-二氨

三乙撑四胺

十七

1,2-二溴乙烷

二溴化乙烯

十七

二溴甲烷

十七

二丁胺

十七

二丁基苯-1,2-乙二酸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十七

二丁甲醇

壬醇所有异构体

十七

二丁醚

正丁醚

十七

-二丁醚

正丁醚

十七

二丁过氧化亚磷酸盐

二丁基磷酸氢盐

十七

二丁基磷酸氢盐

十七

二丁膦酸盐

二丁基磷酸氢盐

十七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十七

二丁基正-邻苯二甲酸盐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十七

二氯所有异构物

十七

1,2-二氯

二氯所有异构物

十七

-二氯

二氯所有异构物

十七

-二氯

二氯所有异构物

十七

3,4-二氯-1-丁烯

十七

3,4-二氯丁-1-

3,4-二氯-1-丁烯

十七

2,2’-二氯二乙醚

二氯乙醚

十七

二氯二异丙烯基

2,2-二氯异丙醚

十七

1,2-二氯乙烷

二氯化乙烯

十七

1,1-二氯乙烷

二氯乙烯

十七

二氯醚

二氯乙醚

十七

1,1-二氯乙烯

二氯乙烯

十七

二氯乙醚

十七   1916


MSC 79/23/Add.1

ANNEX 10

Page 105


索引名称

货品名称

UN编号

2,2’-二氯乙醚

二氯乙醚

十七

二氯乙基氧化物

二氯乙醚

十七

2,2-二氯异丙醚

十七

2490

2,4-二氯酚

十七

2021

1,1-二氯丙烷

十七

1,2-二氯丙烷

十七

1279

二氯丙烯/二氯丙烯混合物

二氯丙烯/二氯丙烷混合物

十七

1,3-二氯丙烯

十七

2047

二氯丙烯/二氯丙烷混合物

十七

二氯丙烯

1,3-二氯丙烯

十七

1,4-二氰基丁烷

丙烯腈

十七

二聚环戊二基

1,3-环戊二烯二聚物熔化的

十七

邻苯二甲酸二癸酯

二烃基(C7-C13)邻苯二甲酸酯

十七

十二仲邻苯二甲酸酯

二烃基(C7-C13)邻苯二甲酸酯

十七

二乙醇胺

十七

二乙胺

十七

1154

二乙胺基乙醇

十七

2686

2-二乙胺基乙醇

二乙胺基乙醇

十七

二乙苯

十七

2049

1,4-二噁烷

1,4-二恶烷

十七

二亚乙基醚

1,4-二恶烷

十七

二甘醇

十八

二亚乙基氧化物

1,4-二恶烷

十七

二乙撑三胺

十七

2079

N,N-二乙胺

三乙胺

十七

二乙胺基乙醇

二乙胺基乙醇

十七

N,N-二乙胺基乙醇

二乙胺基乙醇

十七

二乙醚

十七

1155

N,N-二乙基胺

三乙胺

十七

(2■乙基己基已二酸酯

十七

二乙基氧化物

二乙醚

十七

邻苯二甲酸二乙酯

十七

硫酸二乙酯

十七

1594

二甲酰基

乙二醛溶液(40%或以下

十七

二甘醇

二甘醇

十八

邻苯二甲酸二乙酯

十七

己二基

十二烷所有异构物

十七


MSC 79/23/Add.1

ANNEX 10

Page 106


索引名称

货品名称

UN编号

--已基乙二酸酯

十七

邻苯二甲酸二乙酯

十七

1,3-二氢异丙并呋喃-1,3-二酮

酞酐熔化的

十七

2,3-二羟丁烷

丁二醇

十七

2,2’-二羟二乙胺

二乙醇胺

十七

-(2-羟乙基

二乙醇胺

十七

二羟乙基醚

二甘醇

十八

二羟基己烷

1,6-一己二醇

十七

1,2-二羟基丙烷

丙基乙二醇

十八

二异丁烯

二异丁烯

十七

二异丁胺

十七

2361

二异丁基甲醇

壬醇所有异构体

十七

二异丁烯

十七

2050

a-二异丁烯

二异丁烯

十七

ß-二异丁烯

二异丁烯

十七

二异丁基甲酮

十七

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

十七

2,4-二异氰酰-1-甲基苯

甲苯二异氰酸酯

十七

2,4-二异氰酰甲苯

甲苯二异氰酸酯

十七

酞酸二异癸酯

二烃基(C7-C13)邻苯二甲酸酯

十七

二异壬基邻苯二甲酸酯

二烃基(C7-C13)邻苯二甲酸酯

十七

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

十七

二异丙醇胺

十七

二异丙基丙酮

二异丁基甲酮

十七

二异丙醇胺

十七

1158

二异丙苯所有异构物

十七

二异丙醚

异丙醚

十七

二异丙基氧化物

异丙醚

十七

N,N■二甲基乙酰胺

十七

N,N■二甲基乙酰胺溶液(40%或以下

十七

二甲基乙炔甲醇

2-甲基-2-羟基-丁炔-(3)

十七

二甲基己二酸酯

十七

二甲胺溶液(45%或以下

十七

1160

二甲胺溶液(45%以上但不超过55%)

十七

1160

二甲胺溶液(55%以上但不超过65%)

十七

二甲基氨基乙醇

二甲基乙醇胺

十七

2-二甲基氨基乙醇

二甲基乙醇胺

十七


MSC 79/23/Add.1

ANNEX 10

Page 107


索引名称

货品名称

UN编号

二甲基苯

三甲苯

十七

1,3-二甲基丁醇

甲醇

十七

1,3-二甲基丁-1-

甲醇

十七

1,3-二甲基丁基醋酸酯

乙酸甲烯

十七

二甲基甲醇

异丙醇

十八

N,N■二甲基环已胺

十七   2264

二甲基二硫化物

十七   2381

N,N-二甲基十二胺

烷基(C12+)二甲胺

十七

N,N-二甲基十二-1-

N,N∙二甲基环已胺

十七

N,N■二甲基环已胺

十七

1,1-二甲基乙醇

叔丁醇

十七

二甲基乙醇胺

十七   2051

1,1-二甲乙基醇

叔丁醇

十七

二甲乙基甲醇

叔丁醇

十七

1,1-二甲乙基甲基醚

甲基戊丁基醚

十七

二甲基甲醛

丙酮

十八

二甲基甲酰胺

十七   2265

二甲基戊二酸

十七

2,6-二甲基-4-庚酮

二异丁基甲酮

十七

2,6-二甲基庚-4-

二异丁基甲酮

十七

N,N-二甲基己胺

烷基(C12+)二甲胺

十七

二甲基亚磷酸氢盐

十七

二甲基羟苯

二甲苯酚

十七

1,1’-二甲基-2,2’-亚氨基二乙醇

二异丙胺

十七

二甲基酮缩醇

丙酮

十八

二甲基酮

丙酮

十八

二甲基月桂胺

N,N∙二甲基环已胺

十七

N,N-二甲基甲胺

三甲胺溶液(30%或以下)

十七

N,N-二甲基甲基胺

三甲胺溶液(30%或以下)

十七

6,6-二甲基-2-亚甲基二环[3.1.1]庚烷

蒎烯

十七

二甲基辛酸

十七

2,2-二甲基辛酸

新癸酸

十七

2,3-二甲基酚

二甲苯酚

十七

2,4-二甲基酚

二甲苯酚

十七

2,5-二甲基酚

二甲苯酚

十七

2,6-二甲基酚

二甲苯酚

十七

3,4-二甲基酚

二甲苯酚

十七


MSC 79/23/Add.1

ANNEX 10

Page 108


索引名称

货品名称

UN编号

3,5-二甲基酚

二甲苯酚

十七

二甲基酚类

二甲苯酚

十七

二甲基磷酸苯酯(3:1)

磷酸三乙脂

十七

邻苯二甲酸二甲酯

十七

二甲基聚硅氧烷

十七

2,2-二甲基丙烷

戊烷(所有异构体)

十七

2,2-二甲基丙烷-1,3-二醇(熔化或溶液)

十七

2,2-二甲基丙酸

三甲基乙酸

十七

1,1-二甲基炔丙酸

2-甲基-2-羟基-丁炔-(3)

十七

2,2-二甲基丙酸

三甲基乙酸

十七

1,1-二甲基炔丙醇

2-甲基-2-羟基-丁炔-(3)

十七

二甲基琥珀酸酯

十七

N,N-二甲基十四烷胺

烷基(C12+)二甲胺

十七

二甲基十四碳烷胺

烷基(C12+)二甲胺

十七

3,9-二甲三环[5.2.1.0;2,6]-3,8-二烯

甲基环戊二烯二聚物

十七

二甲基亚丙基二醇

2,2-二甲丙烷-1,3-二醇(熔融或溶液)

十七

二甲基乙酰胺醋酸酯

N,N二甲基乙酰胺

十七

二硝基甲苯(熔融)

十七   1600

邻苯二甲酸二辛酯

二烃基(C7-C13)邻苯二甲酸酯

十七

3,6-二正辛烷-1,8-二醇

三乙二醇

十八

己二酸二辛酯

(2■乙基己基)已二酸酯

十七

邻苯二甲酸二辛酯

十七

1,4-二恶烷

1,4-二恶烷

十七

1,4-二恶烷

十七   1165

二氧合酮

碳酸丙烯

十八

1,3-二氧合-2-

碳酸乙烯酯

十八

二氧杂环戊二烯酮

碳酸乙烯酯

十八

1,1-二氧聚乙烯醇纤维

磺基烷

十七

二氧乙烯醇

1,4-二恶烷

十七

二聚戊烯

十七   2052

联苯

十七

联苯/二苯醚混合物

十七

联苯/二苯氧化混合物

联苯/二苯醚混合物

十七

二苯醚

十七

二苯醚/二苯基二苯醚混合物

十七

二苯丙烷一表氯醇树脂

十七

二苯基氧化物

二苯醚

十七


MSC 79/23/Add.1

ANNEX 10

Page 109


索引名称

货品名称

UN编号

二苯基氧化物/二苯基二苯醚混合物

二苯醚/二苯基二苯醚混合物

十七

二丙基胺

--丙胺

十七

--丙胺

十七

2383

-二丙基胺

--丙胺

十七

二丙基二醇

十七

二钠碳

碳酸钠溶液

十七

二硫代氨基甲酸盐酯(C7-C35)

十七

双十一基甲邻苯二甲酸酯

十七

消旋-乳酸

乳酸

十七

消旋-?- -1,8-二烯

二聚戊烯

十七

甘二-1-

乙醇(C13+)

十七

1-甘二醇

乙醇(C13+)

十七

十二烷所有异构物

十七

叔十二烷硫醇

十七

二十二烷酸

十二酸

十七

十二烷-1-

十二

十七

1-十二烷醇

十二

十七

-十二烷醇

十二

十七

十二所有异构物

十七

十二

十七

-十二烷基醇

十二

十七

十二烷基苯

十七

十二烷基二甲胺

烷基(C12+)二甲胺

十七

十二碳烯

十二所有异构物

十七

十二烷基羟基丙基硫化物

十七

十二烷基酸

十二酸

十七

-十二烷基硫醇

叔十二烷硫醇

十七

甲基丙烯酸十二酯

十七

十二烷基-2-甲基-2-丙烯酸

甲基丙烯酸十二酯

十七

十二烷基-2-甲基丙-2-烯酸

甲基丙烯酸十二酯

十七

十二烷基/十八烷基异丁烯酸盐混合

十七

甲基丙烯酸十二-十五酯混合物

十七

十二烷基苯酚

十七

2-十二烷基硫-1-甲基乙醇

十二烷基羟基丙基硫化物

十七

1-十二烷基硫丙-2-

十二烷基羟基丙基硫化物

十七

十二烷基二甲苯

十七

钻井盐水含有锌盐

十七


MSC 79/23/Add.1

ANNEX 10

Page 110


索引名称

货品名称

UN编号

钻井盐水,包括:溴化钙溶液,氯化钙溶

十七

液和氯化钠溶液

二氯乙烷

二氯化乙烯

十七

二氯化乙烯

二氯化乙烯

十七

(E)--2-烯醛

巴正庚酸豆醛

十七

庾酸

正庚酸

十七

庚醇

庚醇所有异构体)(d)

十七

庚酸

正庚酸

十七

硝酸

硝酸(70%及以上

十七

E-1,3-戊二烯

1,3-戊二烯

十七

表氯醇

十七

2023

1,2-环氧丁烷

1,2-环氧乙烷

十七

1,4-环氧丁烷

四氢呋喃

十七

1,2-环氧丙烷

氧化丙烯

十七

2,3-混合三烷基醋酸环氧丙醚

C10三烷基醋酸缩水甘油酯

十七

2,3-环氧丙基新癸酸

C10三烷基醋酸缩水甘油酯

十七

乙基二丙硫代氨基甲酸酯

S-乙基二丙硫代氨基甲酸酯

十七

硝基苯

硝基苯

十七

硝基苯

硝基苯

十七

乙酰胺溶液,72%或以下

乙胺溶液(72%或以下

十七

乙烷腈

丙腈

十七

乙烷二醛

乙二醛溶液(40%或以下

十七

1,2-乙二醇

乙二醇

十七

乙酸

乙酸

十七

乙酸酐

乙酸酐

十七

乙醇

乙醇

十八

乙醇胺

十七

2491

乙烯醋酸酯

乙酸乙烯

十七

乙烯乙酸

乙酸乙烯

十七

二乙醚

十七

乙炔三氯化物

三氯乙烯

十七

2-乙氧乙醇

乙二醇单烷基醚

十七

2-乙氧基醋酸乙酯

十七

1172

长链(C16+)乙氧基化烷基烷氧基胺

十七

2-乙氧基-2-甲基丙烷

乙基.叔丁基醚

十七

1-乙氧丙烷-2-

丙二醇单烷基醚

十七

乙酸乙酯

十七

乙酰乙酸乙酯

十七


MSC 79/23/Add.1

ANNEX 10

Page 111


索引名称

货品名称

UN编号

乙基丙酮

甲基丙基酮

十七

丙烯酸乙酯

十七

1917

乙醇

十八

乙胺

十七

1036

乙胺溶液(72%或以下

十七

2270

乙氨基环己烷

N-乙基环己胺

十七

乙苯

十七

1175

乙苯

乙苯

十七

乙基.叔丁基醚

十七

1993

2-乙基己酸

2-乙基己酸

十七

乙基甲醇

正丙醇

十七

乙基氰化物

丙腈

十七

乙基环己烷

十七

乙基环己基

N-乙基环己胺

十七

N-乙基环己胺

十七

乙二甲基甲烷

戊烷所有异构体

十七

S-乙基二丙氨基硫化物

S-乙基二丙硫代氨基甲酸酯

十七

S-乙基二丙硫氨基甲酸酯

S-乙基二丙硫代氨基甲酸酯

十七

S-乙基二丙硫代氨基甲酸酯

十七

乙烯醇

乙二醇

十七

溴化乙烯

二氯化乙烯

十七

碳酸乙烯酯

十八

乙烯羧酸

丙烯酸

十七

乙烯氯化物

二氯化乙烯

十七

乙撑氯醇

十七

1135

乙撑氰醇

十七

乙烯双醋酸酯

乙二醇丁醚酯

十七

乙二胺

十七

1604

二溴化乙烯

十七

1605

二氯化乙烯

十七

1184

2,2’-乙烯双-亚氨基二乙胺

三乙撑四胺

十七

2,2’-乙烯二氧二乙醇

三乙二醇

十八

乙二醇

十七

乙二醇丙烯酸酯

2-羟乙基丙烯酸酯

十七

乙二醇丁基醚

乙二醇单烷基醚

十七

乙二醇醋酸酯

十七

乙二醇叔-丁基醚

乙二醇单烷基醚

十七


MSC 79/23/Add.1

ANNEX 10

Page 112


索引名称

货品名称

UN编号

乙二醇丁醚酯

十七

乙二醇乙基醚

乙二醇单烷基醚

十七

乙二醇乙基醚醋酸酯

2-乙氧基醋酸乙酯

十七

乙二醇异丙醚

乙二醇单烷基醚

十七

乙二醇甲醚

乙二醇单烷基醚

十七

乙二醇单烷基醚

十七

乙二醇一丁基醚

乙二醇单烷基醚

十七

乙二醇一叔丁基醚

乙二醇单烷基醚

十七

乙二醇一乙基醚

乙二醇单烷基醚

十七

乙二醇一乙基醚醋酸酯

2-乙氧基醋酸乙酯

十七

乙二醇一甲基醚

乙二醇单烷基醚

十七

环氧乙烷/环氧丙烷混合物其中环氧

十七   2983

乙烷按重量计含量不超过30%)

四氯乙烯

全氨乙烯

十七

三氯代乙烯

1,1,1-三氯乙烷

十七

三氯代乙烯

三氯乙烯

十七

乙基乙酸酯

乙酸乙酯

十七

乙基醚

二乙醚

十七

乙基-3-乙氧基丙酸酯

十七

乙基液

内燃机燃料抗爆化合物包含铅烷基

十七

乙基甲酸

丙酸

十七

乙基乙二醇

乙二醇单烷基醚

十七

2-乙基己醛

辛醛

十七

2-乙基己醛

辛醛

十七

2-乙基己酸

十七

2-乙基己醇

辛醇所有异构体

十七

2-乙基己烯醛

2-乙基-3-丙基丙烯醛

十七

2-乙基己-2-烯醛

2-乙基-3-丙基丙烯醛

十七

2-乙基己酸

辛酸所有异构体

十七

丙烯酸2-乙基已酯

十七

2-乙基己醇

辛醇所有异构体

十七

2-乙基已胺

十七   2276

2-乙基-2-(羟甲基丙烷-1,3-

十七

,C8-C10

醋酸

乙酸

十七

5-亚乙基双环(2,2,1)-2-

乙叉降冰片烯

十七

乙叉降冰片烯

十七

甲基丙烯酸乙酯

十七   2277


MSC 79/23/Add.1

ANNEX 10

Page 113


索引名称

货品名称

UN编号

N-甲基乙基烯丙胺

十七

-乙基-2-甲基烯丙胺

N-甲基乙基烯丙胺

十七

2-乙基-6-甲基苯胺

2-甲基-5-乙基吡啶

十七

2-乙基-6-甲基苯胺

2-甲基-6-乙基苯胺

十七

乙基甲基酮

甲基乙基酮

十七

5-乙基-2-甲基吡啶

2-甲基-5-乙基吡啶

十七

乙醚

二乙醚

十七

磷酸三乙酯

磷酸三乙脂

十七

酞酸乙酯

二庚基邻苯二甲酸酯

十七

5-乙基-2-甲基吡啶

2-甲基-5-乙基吡啶

十七

3-乙基丙-1-

丙二醇单烷基醚

十七

乙基丙烯

丙烯酸乙酯

十七

2-乙基-3-丙基丙烯醛

十七

乙基硫酸

硫酸二乙酯

十七

乙基甲苯

十七

5-乙基--甲苯胺

2-甲基-5-乙基吡啶

十七

5-乙基-2-甲苯胺

2-甲基-6-乙基苯胺

十七

6-乙基--甲苯胺

2-甲基-6-乙基苯胺

十七

乙基乙烯醚

乙烯基乙基醚

十七

乙炔基二甲基甲醇

2-甲基-2-羟基-丁炔-(3)

十七

脂肪饱和C13+)

十七

脂肪酸,基本为线形,C6-C18,2-乙基己

十七

基酯

糖蜜

糖蜜

十八

发酵酒精

乙醇

十八

氯化铁溶液

十七   2582

硝酸铁/硝酸溶液

十七

鱼油含量少于4%游离脂肪酸

十七

亚麻油

亚麻子油

十七

甲醛溶液(45%或以下

十七 1198,22

甲醛三聚合物

1,3,5-三恶烷

十七

甲醛水

甲醛溶液(45%或以下

十七

甲酰胺

十七

二甲基甲酰胺

二甲基甲酰胺

十七

甲酸

十七   1779

甲酸醛

甲醛溶液(45%或以下

十七

呋喃亚甲基

糠醛

十七

2-呋喃甲醛

糠醛

十七


MSC 79/23/Add.1

ANNEX 10

Page 114


索引名称

货品名称

UN编号

呋喃-2,5-二酮

顺丁烯二酐

十七

2,5-呋喃二酮

顺丁烯二酐

十七

糠醛

十七

1199

2-呋喃甲醛

糠醛

十七

糠醇

十七

2874

呋喃基甲醇

糠醇

十七

稠合聚乙烯聚胺烃

聚乙烯聚胺

十七

白株树油

水杨酸甲酯

十七

冰醋酸

乙酸

十七

D-吡喃葡萄糖苷C8-C14烷基

烷基(C8-C10)∕(C12-C14)(40% 或以 下/60%或以上聚葡糖苷溶液(55% 或以下

十七

D-吡喃葡萄糖苷C8-C14烷基

烷基(C8-C10)∕(C12-C14)(60% 或 以 上/40%或以下聚葡糖苷溶液(55% 或以下

十七

葡萄糖溶液

十八

戊二醛溶液(50%或以下

十七

甘油

甘油

十八

甘油

十八

甘油三乙酸酯

甘油三乙酸酯

十七

甘油甲苯

甘油

十八

甘油

甘油

十八

甘油一油酸

十八

甘油油酸盐

甘油一油酸

十八

甘油-1-油酸盐

甘油一油酸

十八

甘油三乙酸酯

甘油三乙酸酯

十七

甘油三乙酸酯

十七

C10三烷基醋酸缩水甘油酯

十七

缩水甘油基新癸酸

C10三烷基醋酸缩水甘油酯

十七

甘氨酸碳酸钠溶液

甘氨酸,氯化钠溶液

十七

甘氨酸,氯化钠溶液

十七

1,2-乙二醇

乙二醇

十七

乙二醇碳酸酯

碳酸乙烯酯

十八

乙二醇氯代丙二醇

乙撑氯醇

十七

乙二醇二氯化物

二氯化乙烯

十七

乙醇酸溶液(70%或以下

十七

3265

乙二醇一丁基醚

乙二醇单烷基醚

十七

氨基乙酰醇

甘油

十八


MSC 79/23/Add.1

ANNEX 10

Page 115


索引名称

货品名称

乙二醛

乙二醛溶液(40%或以下

十七

乙二醛溶液(40%或以下

十七

草甘膦

草甘膦溶液不含表面活性剂

十七

草甘膦-异丙基铵

草甘膦溶液不含表面活性剂

十七

草甘膦溶液不含表面活性剂

十七

乙醇

乙醇

十八

花生油含量少于4%游离脂肪酸

十七

四甲苯

四甲苯所有异构体

十七

十一烷酸

十一烷酸

十七

1-十一烷醇

十一醇

十七

环庚烷

环庚烷

十七

庚烷所有异构体

十七

3-庚烷羧酸

辛酸所有异构体

十七

庚酸

正庚酸

十七

正庚酸

十七

庚醇所有异构体)(D)

十七

-2-

甲基戊基

十七

-2-

甲基戊基

十七

2-庚酮

甲基戊基

十七

庚烯所有异构体

十七

庚烯酸

正庚酸

十七

乙酸庚酯

十七

庚醇,所有异构体

庚醇所有异构体)(d)

十七

庚基甲醇

辛醇所有异构体

十七

庚烯,混合异构体

庚烯所有异构体

十七

庚酸

正庚酸

十七

-庚酸

正庚酸

十七

1-十六碳烯

(C13+,所有异构体

十七

十六烷基-二十甲基丙烯酸酯混合物

甲基丙烯酸十六~二十甘酯混合物

十七

1-十六烷基萘/1,4-十六烷基萘混合 物

十七

十六烷基萘/十六烷基萘混合物

1-十六烷基萘/1,4-十六烷基萘混 合物

十七

十六烷基/十八醇

乙醇(C13+)

十七

十六烷基, 十八烷基和二十甲基丙烯 酸酯, 混合物

甲基丙烯酸十六~二十甘酯混合物

十七

六乙二醇

聚乙二醇

十七

六氢化苯胺

环己胺

十七


UN编号


1206


MSC 79/23/Add.1

ANNEX 10

Page 116


索引名称

货品名称

UN编号

六氢化苯

环己烷

十七

六氢化-1H-氨杂环庚三烯

六甲撑亚胺

十七

六氢化-1-H-氨杂环庚三烯

六甲撑亚胺

十七

六氢化酚

环己醇

十七

六氢化甲苯

甲基环己烷

十七

环六亚甲基

环己烷

十七

乙撑二胺己二酸酯(50%在水中

十七

乙撑二胺熔化的

十七

乙撑二胺溶液

十七

1783

1,6-乙撑二胺溶液

乙撑二胺溶液

十七

乙撑二胺己二酸酯溶液(50%溶液

乙撑二胺己二酸酯(50%在水中

十七

1,6-己二异氰酸酯

十七

2281

己二异-1,6-氰酸酯

1,6-己二异氰酸酯

十七

1,6-一己二醇

十七

六甲撑亚胺

十七

2493

乌洛托品溶液

十八

乌洛托品

乌洛托品溶液

十八

环己烷

环己烷

十七

1,6-己烷二胺己二酸(1:1)

乙撑二胺己二酸酯(50%在水中

十七

己烷所有异构体

十七

1208

1,6-己烷二胺

乙撑二胺熔化的

十七

己烷-1,6-二胺溶液

乙撑二胺溶液

十七

1,6-己烷二胺溶液

乙撑二胺溶液

十七

己二酸,(2-乙基己基

(2-乙基己基已二酸酯

十七

己烷-1,6-二醇

1,6-一己二醇

十七

1,6-己二醇

1,6-一己二醇

十七

1,6-己二醇,蒸馏塔顶馏分

十七

1987

-己烷

己烷所有异构体

十七

己酸

十七

己醇

十七

2282

-1-

己醇

十七

-6-交酯

e-己内酰胺熔化的或水溶液

十七

-2-

甲基丁基酮

十七

2-己酮

甲基丁基酮

十七

己烷所有异构体

十七

2370

己烷-1

己烷所有异构体

十七

-1-

己烷所有异构体

十七


MSC 79/23/Add.1

ANNEX 10

Page 117


索引名称

货品名称

UN编号

2-己烷

己烷所有异构体

十七

甲基异丁基甲酮

甲基异丁基酮

十七

醋酸己酯

十七   1233

-乙酸己酯

乙酸甲基戊酯

十七

己醇

己醇

十七

己基二甲胺

烷基(C12+)二甲胺

十七

己烯

已烯所有异构体

十七

己二醇

十八

己基醋酸酯

醋酸己酯

十七

己醇

己醇

十七

同氮己环

六甲撑亚胺

十七

盐酸

十七   1789

氢化呋喃

四氢呋喃

十七

氢羧酸

甲酸

十七

氢氯水

盐酸

十七

过氧化氢溶液(60%以上,70%以下

十七   2015

氢硫酸盐

硫酸

十七

a-氢化的-?-羟基丙基甲基-1-二乙

聚丙二醇

十七

烷基)]

羟基乙酸

乙醇酸溶液(70%或以下

十七

羟苯

苯酚

十七

4-羟基丁酸内酯

?-丁内酯

十七

4-羟基丁酸内酯

?-丁内酯

十七

?-羟基丁酸内酯

?-丁内酯

十七

羟基二甲基苯

二甲苯酚

十七

羟基乙酸

乙醇酸溶液(70%或以下

十七

2-羟乙基丙烯酸酯

十七

ß-羟乙基丙烯酸酯

2-羟乙基丙烯酸酯

十七

2-羟乙基胺

乙醇胺

十七

-ß-羟乙基乙二胺

氨乙基乙醇胺

十七

-(羟乙基乙二胺三乙酸,三钠盐溶液

十七

2-羟乙基丙烯

2-羟乙基丙烯酸酯

十七

2-羟乙基-2-丙烯

2-羟乙基丙烯酸酯

十七

a-羟基异丁腈

丙酮氰醇

十七

4-羟基-2--甲基戊烷

双丙酮醇

十七

4-羟基-4-甲基戊酮-2

双丙酮醇

十七

4-羟基-4-甲基戊-2-

双丙酮醇

十七

2-(羟基甲基丙烷

异丁醇

十七


MSC 79/23/Add.1

ANNEX 10

Page 118


索引名称

货品名称

2-羟基-2-甲基丙酰腈

丙酮氰醇

十七

2-羟基-4-(甲硫基丁酸

十七

2-羟基-4-甲硫基丁酸

2-羟基-4-(甲硫基丁酸

十七

2-羟基硝基苯熔化的

-硝基苯酚熔化的

十七

1-羟基丙酸

乳酸

十七

2-羟基丙酸

乳酸

十七

a-羟基丙酸

乳酸

十七

3-羟基丙酸, 内酯

β∙丙内脂

十七

2-羟基丙腈

乳腈溶液(80%或以下

十七

a-羟基丙腈

乳腈溶液(80%或以下

十七

ß-羟基丙腈

乙撑氰醇

十七

2-羟基丙酰基腈

乳腈溶液(80%或以下

十七

3-羟基丙酰基腈

乙撑氰醇

十七

2-[2-(2-羟丙基丙基-1-

三聚丙烯二醇

十七

2-羟丙基胺

异丙醇胺

十七

3-羟丙基胺

正丙醇胺

十七

a-羟基甲苯

苯甲醇

十七

3-羟基-2,2,4-三甲基戊基异丁酸酯

2,2,4-三甲基-1,3-戊乙醇-1-异丁酸酯

十七

2,2’-[亚氨基双亚乙氨基)]二乙胺

四乞撑五胺

十七

2,2’-亚氨基二乙胺

二乙撑三胺

十七

2,2’-亚氨基二乙醇

二乙醇胺

十七

1,1’-亚氨基二丙-2-

二异丙醇胺

十七

氯化铁(III)溶液

氯化铁溶液

十七

硝酸铁(III)/硝酸溶液

硝酸铁/硝酸溶液

十七

异乙酰苯酮

异佛尔酮

十七

醋酸异戊酯

醋酸戊酯所有异构物

十七

异戊醇

十七

异丁醛

丁醛所有异构物

十七

异丁醛

丁醛所有异构物

十七

异丁醇

异丁醇

十七

异丁醇胺

2-氨基-2-甲基-1-丙醇

十七

乙酸异丁酯

乙酸丁酯所有异构物

十七

乙酸异丁酯

乙酸丁酯所有异构物

十七

异丁醇

十七

异丁醛

丁醛所有异构物

十七

异丁胺

丁胺所有异构物

十七

异丁甲醇

异戊醇

十七


UN编号


1212


MSC 79/23/Add.1

ANNEX 10

Page 119


索引名称

货品名称

UN编号

甲酸异丁酯

十七   2393

异丁基甲酮

二异丁基甲酮

十七

异丁烯酸酯

十七

异丁基甲基甲醇

甲基戊醇

十七

异丁基甲基酮

甲基异丁基酮

十七

异丁基甲基甲醇

甲基戊醇

十七

异丁醛

丁醛所有异构物

十七

异丁醛

丁醛所有异构物

十七

1-异氰酸根络-3-异氰酸根络甲基-三甲

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

十七

基环己烯

3-异氰酸根络甲基-3,5,5-三甲基环己

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

十七

基异氰酸盐

异癸醇

癸醇所有异构物

十七

异癸醇

癸醇所有异构物

十七

异十二烷

十二烷所有异构物

十七

异四甲苯

四甲苯所有异构体

十七

异壬酸

壬酸所有异构体

十七

异壬醇

壬醇所有异构体

十七

异辛烷

辛醇所有异构体

十七

异辛醇

辛醇所有异构体

十七

异戊烷

戊烷所有异构体

十七

异戊醇

戊醇,

十七

异戊醇

异戊醇

十七

异戊烯

戊烷所有异构体

十七

异戊基醋酸酯

醋酸戊酯所有异构物

十七

异戊基醇

异戊醇

十七

异佛尔酮

十七

异佛尔酮二胺

十七   2289

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

十七   2290

异戊二烯

十七   1218

异丙醇

异丙醇

十八

异丙醇胺

十七

异丙烯基苯

a-甲基苯乙烯

十七

2-异丙氧基乙醇

乙二醇单烷基醚

十七

2-异丙氧基丙烷

异丙醚

十七

乙酸异丙脂

十七   1220

异丙基丙酮

甲基异丁基酮

十七

异丙醇

十八


MSC 79/23/Add.1

ANNEX 10

Page 120


索引名称

货品名称

UN编号

异丙胺

十七

1221

异丙基铵 正-(甲基膦酰基甘草酸

草甘膦溶液不含表面活性剂

十七

异丙基甲醇

异丁醇

十七

异丙基甲醇

异丁醇

十七

异丙基环己烷

十七

1-异丙基-3,3-二甲基环丙烷二异丁酸 酯

2,2,4-三甲基-1,3-戊乙醇二异丁酸酯

十七

异丙醚

十七

1159

异丙基亚基丙酮

异亚丙基丙酮

十七

异丙基氧化物

异丙醚

十七

异丙基甲苯

-散花烃

十七

4-异丙基甲苯

-散花烃

十七

4-异丙基甲苯

-散花烃

十七

异戊醛

戊醛所有异构体

十七

异戊醛

戊醛所有异构体

十七

异戊醛

戊醛所有异构体

十七

异戊醛

戊醛所有异构体

十七

异丁基酮

二异丁基甲酮

十七

高龄土浆

高龄土浆

十八

高龄石粘土浆

高龄土浆

十八

高龄土浆

十八

酮基环己烷

环己酮

十七

酮丙烷

丙酮

十八

酮基丙烷

丙酮

十八

乳酸

十七

乳腈溶液(80%或以下

十七

精练油

橄榄油含量少于3.3%游离脂肪酸

十七

猪脂含量少于1%游离脂肪酸

十七

十二酸

十七

月桂醇

十二

十七

月桂基硫醇

叔十二烷硫醇

十七

月桂基异丁烯酸

甲基丙烯酸十二酯

十七

烷基铅, 未另列明的

内燃机燃料抗爆化合物包含铅烷基

十七

四乙基铅

内燃机燃料抗爆化合物包含铅烷基

十七

四甲基铅

内燃机燃料抗爆化合物包含铅烷基

十七

苎烯

二聚戊烯

十七

亚麻子油

十七

液体化学废物

十七


MSC 79/23/Add.1

ANNEX 10

Page 121


索引名称

货品名称

UN编号

长链烷芳基聚醚(C11-C20)

十七

碱液

氢氧化钠溶液

十七

碱液, 碳酸钾

氢氧化钾溶液

十七

碱液, 碳酸钠

氢氧化钠溶液

十七

碱液溶液

氢氧化钠溶液

十七

L-赖氨酸(60%或以下

十七

氢氧化镁

氢氧化镁浆

十八

氯化镁溶液

十七

氢氧化镁浆

十八

玉米油

玉米油含量少于10%游离脂肪酸

十七

顺丁烯二酐

十七

2215

葡甲胺

葡甲胺溶剂(70%或以下

十八

巯基苯并噻唑钠盐溶液

十七

三甲基苯

三甲苯所有异构体

十七

异亚丙基丙酮

十七

1229

变甲醛

1,3,5-三恶烷

十七

变位钠

变位钠溶液

十七

变位钠溶液

十七

甲基丙烯酸

十七

2531

a-甲基丙烯酸

甲基丙烯酸

十七

甲基丙烯酸, 十二烷基酯

甲基丙烯酸十二酯

十七

甲基丙烯酸, 正十二烷基酯

甲基丙烯酸十二酯

十七

二氯化乙烯中的甲基丙烯酸

十七

甲基丙烯酸

十七

3079

威百亩

变位钠溶液

十七

甲醛

甲醛溶液(45%或以下

十七

甲酰胺

甲酰胺

十七

甲胺

甲胺溶液(42%或以下

十七

甲烷羧酸

乙酸

十七

甲烷羧酸

乙酸

十七

甲酸

甲酸

十七

甲醇

甲醇

十七

六亚甲基四胺

乌洛托品溶液

十八

3-甲氧)-1-丁醇

十七

3-甲氧基丁-1-

3-甲氧)-1-丁醇

十七

3-甲氧丁基 乙酸盐

十七

3-甲氧基乙醇

乙二醇单烷基醚

十七


MSC 79/23/Add.l

ANNEX 10

Page 122


索引名称

货品名称

UN编号

2-甲氧基-2-甲基丁烷

叔戊醇甲基醴

十七

3-甲氧基-3-甲基丁烷-I-

3一甲基一3-甲氧基丁醇

十七

3-甲氧基-3-甲基丁醇

3一甲基一3-甲氧基丁醇

十七

2-甲氧基-L甲基乙基醋酸酯

丙二醇甲基酸乙酸盐

十七

N-(2-甲氧基-I-甲基乙基)-2-乙基-6-

十七

基乙酰氯苯胺

2-甲氧基-2-甲基丙烷

甲基戊丁基醒

十七

I-甲氧基丙-2-醇

丙二醇甲基醴乙酸盐

十七

I-甲氧基-2-丙醇醋酸酯

丙二醇甲基酸乙酸盐

十七

甲基乙醛

丙醛

十七

乙酸甲烯

十七

甲基乙酸

丙酸

十七

乙酰乙酸甲酯

十七

甲基乙酰乙酸酯

丙烯酸甲酯

十七

作甲基丙烯醛

巴豆醛

十七

丙烯酸甲酯

十七   1919

2-甲基丙烯酸

甲基丙烯酸

十七

2-甲基丙烯酸,十二烷基酯

甲基丙烯酸十二酯

十七

2-甲基丙烯酸,正十二烷基酯

甲基丙烯酸十二酯

十七

甲醇

十七

甲胺溶液(42%或以下)

十七   1235

L甲基-2胺苯

邻甲苯胺

十七

2-甲基-1胺苯

邻甲苯胺

十七

乙酸甲基戊酯

十七   1233

甲基戊醇

十七 2053

甲基戊基(甲)酮

十七    1110

甲基正戊基(甲)酮

甲基戊基(甲)酮

十七

2-甲基苯胺

邻甲苯胺

十七

3-甲基苯胺

邻甲苯胺

十七

邻-甲基苯胺

邻甲苯胺

十七

2-甲基苯胺

邻甲苯胺

十七

3-甲基苯胺

邻甲苯胺

十七

邻-甲基苯胺

邻甲苯胺

十七

甲基苯

甲苯

十七

甲基苯二胺

甲苯二胺

十七

甲基苯

甲苯

十七

2-甲基-1,3-丁二烯

异戊二烯

十七

3-甲基-1,3-丁二烯

异戊二烯

十七


MSC 79/23/Add.1

ANNEX 10

Page 123


索引名称

货品名称

UN编号

2-甲基正丁醛

戊醛所有异构体

十七

3-甲基正丁醛

戊醛所有异构体

十七

1-甲基丁烷

戊烷所有异构体

十七

2-甲基丁烷

戊烷所有异构体

十七

丁酸甲酯

丁酸甲酯

十七

2-甲基-2-丁醇

叔戊醇

十七

2-甲基丁-2-

叔戊醇

十七

2-甲基-4-丁醇

异戊醇

十七

3-甲基-1-丁醇

戊醇,

十七

3-甲基-1-丁醇

异戊醇

十七

3-甲基丁-1-

戊醇,

十七

3-甲基丁-1-

叔戊醇

十七

3-甲基丁-3-

叔戊醇

十七

3-甲基丁-1-

戊烷所有异构体

十七

甲基丁烯

戊烷所有异构体

十七

甲基丁醇

十七

1-甲乙基醋酸酯

醋酸戊酯所有异构物

十七

2-甲基-2-丁基醇

叔戊醇

十七

2-甲基-4-丁基醇

异戊醇

十七

3-甲基-1-丁基醇

异戊醇

十七

3-甲基-3-丁基醇

叔戊醇

十七

甲基戊丁基醚

十七

甲基丁基酮

十七   1224

甲基丁炔醇

十七

2-甲基-3-丁炔-2-

2-甲基-2-羟基-丁炔-(3)

十七

2-甲基-3-丁炔-2-

甲基丁炔醇

十七

2-甲基丁-3--2-

2-甲基-2-羟基-丁炔-(3)

十七

2-甲基丁-3--2-

甲基丁炔醇

十七

2-甲基丁醛

戊醛所有异构体

十七

3-甲基丁醛

戊醛所有异构体

十七

丁酸甲酯

十七   1237

甲基乙二醇乙醚

乙二醇单烷基醚

十七

甲基三氯甲烷

1,1,1-三氯乙烷

十七

甲基氰化物

乙腈

十七

甲基环己烷

十七   2296

甲基环戊二烯二聚物

十七

甲基-1,3-环戊二烯二聚物

甲基环戊二烯二聚物

十七


MSC 79/23/Add.1

ANNEX 10

Page 124


索引名称

货品名称

甲基环戊三锰羧

十七

甲基二羟乙基胺

十七

4-甲基-1,3-二氧戊环-2-

碳酸丙烯

十八

甲基二硫化物

二甲基二硫化物

十七

S.S’-亚甲基双-二烃基(C4-C8)二硫 代氨基甲酸盐

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盐(C19-C35)

十七

亚甲基溴化物

二溴甲烷

十七

2-亚甲基丙酸

甲基丙烯酸

十七

乙酸甲酯

乙酸甲烯

十七

1-甲基乙基醋酸酯

乙酸异丙脂

十七

1-甲基乙基胺

乙酸异丙脂

十七

2-甲基-6-乙基苯胺

十七

1,4-甲基乙基苯

乙基甲苯

十七

甲基乙基甲醇

-丁醇

十八

甲基 乙二醇

丙基乙二醇

十八

甲基乙二醇

丙基乙二醇

十八

甲基环氧乙烷

氧化丙烯

十七

甲基乙基酮

十七

-(1-甲基乙基丙烷-2-

二异丙醇胺

十七

2-甲基-5-乙基吡啶

十七

甲酸甲酯

十七

-甲基-D-葡胺

葡甲胺溶剂((70%或以下

十八

葡甲胺溶剂((70%或以下

十八

甲基乙二醇

丙基乙二醇

十八

5-甲基己-2-

甲基·戊基

十七

甲己基甲醇

辛醇所有异构体

十七

甲基 2-羟基苯酯

水杨酸甲酯

十七

甲基 邻-羟基苯酯

水杨酸甲酯

十七

2-甲基-2-羟基-丁炔-(3)

十七

2-甲基-2-羟基-3-丁炔

甲基丁炔醇

十七

2,2’-(甲基亚氨基二乙醇

甲基二羟乙基胺

十七

甲基-2,2’-亚氨基二乙醇

甲基二羟乙基胺

十七

甲基异戊基甲酮

甲基·戊基

十七

甲基异丁烯基甲酮

异亚丙基丙酮

十七

甲基异丁基甲醇

甲基戊醇

十七

甲基异丁基甲醇酯

乙酸甲基戊酯

十七

甲基异丁基酮

十七

2-甲基丙醇腈

丙酮氰醇

十七


UN编号

3281


2300

1243


MSC 79/23/Add.1

ANNEX 10

Page 125


索引名称

货品名称

甲硫基丙醛

3-(甲硫基丙醛

十七

甲基丙烯酸甲脂

十七

甲酸甲酯

甲酸甲酯

十七

3-甲基-3-甲氧基丁醇

十七

甲基a-甲基丙烯酸

甲基丙烯酸甲脂

十七

甲基2-甲基丙-2-烯酯

甲基丙烯酸甲脂

十七

甲基萘溶液

十七

a-甲基萘

甲基萘溶液

十七

ß-甲基萘

甲基萘溶液

十七

8-甲基壬-1-

癸醇所有异构物

十七

羟甲基丙烷

-丁醇

十八

a-甲基-?-甲氧基聚乙烯氧

聚乙二醇

十七

a-甲基-?-甲氧基聚-1,2-二亚甲基

聚乙二醇

十七

a-甲基-?-甲氧基聚氧亚乙基

聚乙二醇

十七

甲基环氧乙烷

氧化丙烯2■甲基

十七

2-甲基-2,4-戊二醇

己二醇

十八

2-甲基戊-2,4-二醇

己二醇

十八

甲基戊-2-

甲基戊醇

十七

4-甲基戊醇-2

甲基戊醇

十七

4-甲基戊-2-

甲基戊醇

十七

4-甲基-2-戊醇酯

乙酸甲基戊酯

十七

4-甲基-2-戊酮

甲基异丁基酮

十七

4-甲基戊-2-

甲基异丁基酮

十七

2-甲基戊烯

己烯所有异构体

十七

2-甲基-1-戊烯

己烯所有异构体

十七

2-甲基戊-1-

己烯所有异构体

十七

4-甲基-1-戊烯

己烯所有异构体

十七

4-甲基-3-五乙撑六胺-2-

异亚丙基丙酮

十七

4-甲基五乙撑-3-六胺-2-

异亚丙基丙酮

十七

4-甲基-2-戊基醋酸酯

乙酸甲基戊酯

十七

甲基戊基酯

乙酸甲基戊酯

十七

甲基 叔-戊基醚

叔戊醇甲基醚

十七

甲基戊基甲酮

甲基戊基

十七

甲亚苯基二胺

甲苯二胺

十七

2-甲基-m-亚苯基二胺

甲苯二胺

十七

4-甲基-m-亚苯基二胺

甲苯二胺

十七

甲亚苯基二异氰酸酯

甲苯二异氰酸酯

十七


UN编号

1247


MSC 79/23/Add.l

ANNEX 10

Page 126


索引名称

货品名称

UN编号

4 一甲基一 13亚苯基二异氟酸酯

甲苯二异氟酸酯

十七

4-甲基-m-亚苯基二异富酸酯

甲苯二异氟酸酯

十七

2-甲基-2-苯基丙烷

丁苯(所有异构物)

十七

2-甲基丙醛

丁醛(所有异构物)

十七

2-甲基-I-丙醇

异丁醇

十七

2-甲基丙-L

异丁醇

十七

2-甲基-2-丙醇

叔丁醇

十七

2-甲基丙-2-醇

叔丁醇

十七

2-甲基丙-2-烯睛

甲基丙烯脂

十七

2-甲基丙烯酸

甲基丙烯酸

十七

a-甲基丙烯酸

甲基丙烯酸

十七

2-甲基丙-1-烯基甲基酮

异亚丙基丙酮

十七

2-甲基丙基丙烯酸酯

正丙烯酸丁酯(所有异构体)

十七

2-甲基-I-丙醇

异丁醇

十七

2-甲基-2-丙醇

叔丁醇

十七

甲基丙基苯

对一散花煙

十七

甲基丙基甲醇

仲戊醇

十七

L甲基-I-丙基乙烯

己烯(所有异构体)

十七

2-甲基丙基甲酸

甲酸异丁酯

十七

甲基丙基酮

十八   1249

2-甲基毗咤

十七 2313

3-甲基毗咤

十七 2313

4-甲基吐咤

十七 2313

a-甲基毗嚏

2-甲基毗嚏

十七

I-甲基-2-毗咯酮

N-甲基2毗咯烷

十七

I-甲基毗咯-2-酮

N-甲基一2-毗咯烷

十七

正-甲基-毗咯酮

N-甲基2毗咯烷

十七

L甲基-2-毗咯烷酮

N-甲基一2-毗咯烷

十七

N-甲基-2-毗咯烷

十七

水杨酸甲酯

十七

甲基苯乙烯

乙烯基甲苯

十七

a-甲基苯乙烯

十七 2303

3-(甲硫基)丙醛

十七

异丙甲草胺

N-(2-甲氧基-I-甲基乙基α2-乙基-6-

十七

甲基乙酰氯苯胺

乳酸

乳酸

十七

氧化镁乳剂

氢氧化镁浆

十八

凡士林

矿脂

十七


MSC 79/23/Add.1

ANNEX 10

Page 127

索引名称

货品名称

UN编号

矿物蜡

矿脂

十七

糖蜜

十八

单氯苯

氯苯

十七

单氯苯

氯苯

十七

单乙醇胺

乙醇胺

十七

单乙基胺

乙胺

十七

单乙醇胺溶液, 72%或以下

乙胺溶液(72%或以下

十七

单异丙醇胺

异丙醇胺

十七

单异丙胺

异丙胺

十七

单甲基胺

甲胺溶液(42%或以下

十七

单甲基胺溶液,42%或以下

甲胺溶液(42%或以下

十七

单丙基胺

正丙胺

十七

单丙基乙二醇

丙基乙二醇

十八

吗琳

十七

2054

内燃机燃料抗爆化合物包含铅烷基

十七

1649

盐酸

盐酸

十七

熔化的

十七

2304

新癸酸

十七

新癸酸,3-环氧丙基酯

C10三烷基醋酸缩水甘油酯

十七

新癸酸,环氧丙基酯

C10三烷基醋酸缩水甘油酯

十七

新癸酸乙烯基酯

新癸酸乙烯酯

十七

新戊烷

戊烷所有异构体

十七

新戊酸

三甲基乙酸

十七

新戊二醇

2,2-二甲基丙烷-1,3■二醇熔融或溶

十七

硝化酸硫酸和硝酸混合物

十七

1796

硝酸(70%及以上

十七

2031,20

硝酸(70%及以下

十七

2031

硝酸,发烟的

硝酸(70%及以上

十七

硝酸,发红烟的

硝酸(70%及以上

十七

次氮基三乙酸,三钠盐溶液

十七

氮基-2,2’,2’’-三乙醇

三乙醇胺

十七

2,2’,2’’-氮基三乙醇

三乙醇胺

十七

2,2’,2’’-氮基三乙醇

三乙醇胺

十七

1,1’,1’’-氮基三丙-2-

三异丙醇胺

十七

1,1’,1’’-氮基三-2-丙醇

三异丙醇胺

十七

1,1’,1’’-氮基三丙-2-

三异丙醇胺

十七

硝基苯

十七

1662


MSC 79/23/Add.1

ANNEX 10

Page 128


索引名称

货品名称

UN编号

硝基苯

硝基苯

十七

硝基乙烷

十七

2842

硝基乙烷(80%)/硝基丙烷(20%)

十七

-硝基苯酚

-硝基苯酚熔化的

十七

2-硝基苯酚

-硝基苯酚熔化的

十七

2-硝基苯酚熔化的

-硝基苯酚熔化的

十七

-硝基苯酚

-硝基苯酚熔化的

十七

-硝基苯酚熔化的

十七

1663

1-2-硝基丙烷

十七

2608

硝基丙烷(60%)/硝基乙烷(40%)混合 物

十七

壬烷所有异构体

十七

1920

-壬烷

壬烷所有异构体

十七

壬酸所有异构体

十七

壬醇

壬醇所有异构体

十七

壬烯所有异构体

十七

壬醇所有异构体

十七

壬基甲醇

癸醇所有异构物

十七

壬烯

壬烯所有异构体

十七

壬基氢化物

壬烷所有异构体

十七

壬基异丁烯酸单体

十七

壬基苯酚

十七

诺蒎烯

ß-蒎烯

十七

诺蒎烯

ß-蒎烯

十七

有毒液体,不燃,(1)未另列明运输名

称....,...)ST1, Cat.X

十七

有毒液体,易燃,(2)未另列明运输名

称....,...)ST1, Cat.X

十七

有毒液体,不燃,(3)未另列明运输名

称....,...)ST2, Cat.X

十七

有毒液体,易燃,(4)未另列明运输名

称....,...)ST2, Cat.X

十七

有毒液体,不燃,(5)未另列明运输名

称....,...)ST2, Cat.Y

十七

有毒液体,易燃,(6)未另列明运输名

称....,...)ST2, Cat.Y

十七

有毒液体,不燃,(7)未另列明运输名

称....,...)ST3, Cat.Y

十七

有毒液体,易燃,(8)未另列明运输名

十七


称....,...)ST3, Cat.Y


MSC 79/23/Add.1

ANNEX 10

Page 129


索引名称

货品名称

UN编号

有毒液体,不燃,(9)未另列明运输名

....,...)ST3, Cat.Z

十七

有毒液体,易燃,(10)未另列明运输名

...,...)ST3, Cat.Z

十七

有毒液体,(11)未另列明运输名称..., ...)Cat.Z

十八

无毒液体,(12)未另列明运输名称..., ...)Cat.OS

十八

十八烷-1-

乙醇(C13+)

十七

1-十八烷醇

乙醇(C13+)

十七

辛醛

辛醛

十七

辛烷所有异构体

十七

1262

辛酸所有异构体

十七

辛醇所有异构体

十七

-1-

辛醇所有异构体

十七

辛烯所有异构体

十七

辛酸

辛酸所有异构体

十七

辛基丙烯酸酯

丙烯酸2■乙基已酯

十七

辛基己二酸

(2■乙基己基已二酸酯

十七

辛醇

辛醇所有异构体

十七

辛醛

十七

1191

辛基甲醇

壬醇所有异构体

十七

辛基邻苯二酸癸酯

二烃基(C7-C13)邻苯二甲酸酯

十七

辛酸

辛酸所有异构体

十七

辛基邻苯二甲酸酯

二烃基(C7-C13)邻苯二甲酸酯

十七

庚酸

正庚酸

十七

庚酸

正庚酸

十七

硝基苯

硝基苯

十七

硝基苯

硝基苯

十七

松节油

松节油

十七

浓硫酸

发烟硫酸

十七

浓硫酸

硫酸

十七

水杨酸甲酯

水杨酸甲酯

十七

烯烃烷基酯共聚物分子重2000+)

十七

(C13+,所有异构体

十七

油酸

十七

发烟硫酸

十七

1831

橄榄-苹果酱油

橄榄油含量少于3.3%游离脂肪酸

十七


MSC 79/23/Add.1

ANNEX 10

Page 130


索引名称

货品名称

橄榄油含量少于3.3%游离脂肪酸

十七

正磷酸

磷酸

十七

草酸的

乙二醛溶液(40%或以下

十七

草醛

乙二醛溶液(40%或以下

十七

3-草酸戊烷-1,5-二醇

二甘醇

十八

1,4-氧杂环丁烷酮

对氧氮乙环

十七

2-丙醇酸内酯

β∙丙醇酸内酯

十七

2,2’-氧化双(1-氯丙烷

2,2-二氯异丙醚

十七

2,2’-氧化双氧乙烯二乙醇

四甘醇

十七

2,2’-氧化双丙烷

异丙醚

十七

2,2’-二氧乙醇

二甘醇

十七

1,1’-二氧丙-2-

二丙基二醇

十八

氧乙酸

乙醇酸溶液(70%或以下

十七

氧亚甲基

甲醛溶液(45%或以下

十七

棕榈仁油含量少于5%游离脂肪酸

十七

棕榈油含量少于5%游离脂肪酸

十七

棕榈油精含量少于5%游离脂肪酸

十七

棕榈硬脂精含量少5%游离脂肪酸

十七

石蜡

石蜡

十七

凡士林

矿脂

十七

粗石蜡

石蜡

十七

-烷属烃(C10-C20)

-烷烃(C10+)

十七

石蜡

十七

仲醛

十七

仲醛氨反应产物

十七

花生油

花生油含量少于4%游离脂肪酸

十七

醋酸戊酯

醋酸戊酯所有异构物

十七

壬酸

壬酸所有异构体

十七

壬醇

壬醇所有异构体

十七

五氯乙烷

十七

十五烷酮

乙醇(C13+)

十七

十五碳-1-

(C13+,所有异构体

十七

1-十五碳烯

(C13+,所有异构体

十七

-1,3-二烯

1,3-戊二烯

十七

1 ,3-戊二烯

十七

五亚乙基二醇

聚乙二醇

十七

五氯乙烷

五氨乙烷

十七


UN编号


1264

2920


1669


MSC 79/23/Add.1

ANNEX 10

Page 131


索引名称

货品名称

戊亚甲基

环戊烷

十七

2,2,4,6,6-戊甲基-4-庚二醇

叔十二烷硫醇

十七

戊醛

戊醛所有异构体

十七

戊烷

戊烷所有异构体

十七

戊烷所有异构体

十七

戊二醇溶液, 50%或以下

戊二醛溶液(50%或以下

十七

-戊烷

戊烷所有异构体

十七

戊酸

十七

正戊酸(64%)/2-甲基丁酸(36%)混合物

十七

-戊酸

三甲基乙酸

十七

-1-

正戊醇

十七

-2-

仲戊醇

十七

-3-

仲戊醇

十七

1-戊醇

正戊醇

十七

2-戊醇

仲戊醇

十七

3-戊醇

仲戊醇

十七

1-戊醇醋酸酯

醋酸戊酯所有异构物

十七

-戊醇

正戊醇

十七

-戊醇

仲戊醇

十七

-戊醇

仲戊醇

十七

-2-

甲基丙基酮

十八

2-戊酮

甲基丙基酮

十八

戊烯所有异构体

十七

-1-

戊烯所有异构体

十七

1-戊烯

戊烯所有异构体

十七

戊烯类

戊烯所有异构体

十七

戊基醋酸酯

醋酸戊酯所有异构物

十七

-戊基醋酸酯

醋酸戊酯所有异构物

十七

戊醇

正戊醇

十七

-戊醇

仲戊醇

十七

-戊醇

仲戊醇

十七

戊基丙酸酯

正戊基丙酸

十七

正戊基丙酸

十七

全氨乙烯

十七

全氯甲烷

四氯化碳

十七

全氢氨杂环庚三烯

六甲撑亚胺

十七

矿酯

十七


UN编号


1265


1993

1897


MSC 79/23/Add.l

ANNEX 10

Page 132


索引名称

货品名称

UN编号

矿酯

矿酯

十七

苯和含10%或以上苯的混合物(i)

十七

苯酚

苯酚

十七

苯酚

十七

2312

苯烷姪磺酸盐

酚的烷基磺酸酯

十七

苯胺

苯胺

十七

L苯基丁烷

丁苯(所有异构物)

十七

2-苯基丁烷

丁苯(所有异构物)

十七

苯甲醇

苯甲醇

十七

氯苯

^

十七

L苯基癸烷

烷基(C9+)

十七

I-苯基十二烷

烷基(C9+)

十七

苯基乙烷

乙苯

十七

苯醴

二苯酸

十七

L苯乙基二甲苯

L苯基-I-二甲苯基乙烷

十七

苯基氢化物

苯和含10%或以上苯的混合物⑴

十七

苯基氢氧化物

苯酚

十七

苯酚

苯酚

十七

苯甲烷

甲苯

十七

苯甲醇

苯甲醇

苯甲基醋酸酯

乙酸节酯

L苯丙烷

丙苯(所有异构体)

十七

2-苯丙烷

丙苯(所有异构体)

十七

2-苯丙烯

a-甲基苯乙烯

十七

L苯基十四碳烷

烷基(C9+)

十七

L苯基十三碳烷

烷基(C9+)

十七

L苯基十一碳烷

烷基(C9+)

十七

苯基二甲苯基乙烷

I-苯基-I-二甲苯基乙烷

十七

I-苯基-I-二甲苯基乙烷

十七

L苯基-1-(2,5-二甲苯基)乙烷

I-苯基-I-二甲苯基乙烷

十七

L苯基-1-(3,4-二甲苯基)乙烷

I-苯基-L二甲苯基乙烷

十七

正-(腹羟基甲基)氨基乙酸

乙酸节酯

十七

磷酸

十七

1805

磷,黄的或白的

十七

1381,24

邻苯二甲酸

Slz熔化的)

十七

苯二甲酸酊

战酊(熔化的)

十七

苯二甲酸,双十一基酯

双十一基甲邻苯二甲酸酯

十七


MSC 79/23/Add.1

ANNEX 10

Page 133


索引名称

货品名称

UN编号

酞酐(熔化的)

十七

2214

2-甲基吡啶

2-甲基吡啶

十七

3-甲基吡啶

3-甲基吡啶

十七

4-甲基吡啶

4-甲基吡啶

十七

a-甲基吡啶

2-甲基吡啶

十七

ß-甲基吡啶

3-甲基吡啶

十七

?-甲基吡啶

4-甲基吡啶

十七

环己酮

环己酮

十七

2(10)-蒎烯

ß-蒎烯

十七

2-蒎烯

a-蒎烯

十七

a-蒎烯

十七

2368

ß-蒎烯

十七

2368

松油

十七

1272

戊间二烯

, 3-戊二烯

十七

三甲基乙酸

三甲基乙酸

十七

(丙烯氧化物)

聚丙二醇

十七

二甲苯中聚烷(C18-C22)丙烯酸盐(或 酯)

十七

二甲苯中聚烷(C10-C20)异丁烯酸盐 (或酯)

十七

二甲苯中聚烷(C10-C18)异丁烯酸盐/ 乙烯-丙烯共聚物混合物

十七

3257

聚氯化多铝溶液

十八

聚乙烯聚胺

十七

聚乙二醇

十七

聚乙二醇二甲醚

十七

聚硫酸铁溶液

十七

脂族中聚异丁烯胺(C10-C14)溶剂

十七

聚异丁烯基酐加合物

十七

聚异丁烯

(4+)异丁烯

十七

(4+)异丁烯

十七

聚烯酰胺烯胺(C17+)

十七

聚烯酰胺烯胺硼酸盐(C28-C250)

十七

聚烯烃胺(C28-C250)

十七

烷基(C2-C4)苯中聚烯烃胺

十七

芳香溶剂中聚烯烃胺

十七

聚烯酐

十七

聚烯酯(C28-C250)

十七


MSC 79/23/Add.1

ANNEX 10

Page 134


索引名称

货品名称

UN编号

聚烯苯酚胺(C28-C250)

十七

聚烯烃偶磷硫化钡衍生物(C28-C250)

十七

(20)氧乙烯脱水山梨醇一油酸

十七

聚丙二醇

十七

聚硅氧烷

十七

甲酸盐溶剂

十八

氢氧化钾溶液

十七   1814

油酸钾

十七

硫代硫酸盐钾(50%或更少)

十七

丙醛

丙醛

十七

丙酰-1-

正丙胺

十七

2-丙酰胺

异丙胺

十七

丙烷-1,2-二醇

丙基乙二醇

十八

1,2-丙烷二醇

丙基乙二醇

十八

1,2-丙烷二醇环化碳酸酯

碳酸丙烯

十八

丙烷腈

丙腈

十七

丙烷-1,2,3-三醇

甘油

十八

1,2,3-丙烷三醇

甘油

十八

1,2,3-丙烷三醇三醋酸酯

甘油三乙酸酯

十七

丙酸

丙酸

十七

丙酸酐

丙酸酐

十七

丙醇

正丙醇

十七

-1-

正丙醇

十七

-2-

异丙醇

十八

1-丙醇

正丙醇

十七

2-丙醇

异丙醇

十八

正丙醇胺

十七

3-丙醇交酯

ß-丙内脂

十七

正丙醇

正丙醇

十七

丙酮

丙酮

十八

-2-

丙酮

十八

2-丙酮

丙酮

十八

丙烯腈

丙烯腈

十七

氧化丙烯

氧化丙烯

十七

丙烯酸

丙烯酸

十七

-2--1-

丙烯醇

十七

1-丙烯醇-3

丙烯醇

十七


MSC 79/23/Add.1

ANNEX 10

Page 135


索引名称

货品名称

UN编号

2-丙烯-1-

丙烯醇

十七

丙烯醇

丙烯醇

十七

丙内酯

ß-丙内脂

十七

ß-丙内脂

十七

丙醛

十七   1275

丙酸

十七   1848

丙醛

丙醛

十七

丙酸酐

十七   2496

丙腈

十七   2404

ß-丙酰基内酯

ß-丙内脂

十七

丙酰腈

丙腈

十七

氧化丙酰

丙酸酐

十七

1-丙氧基丙-2-

丙二醇单烷基醚

十七

丙基醋酸酯

正乙酸丙脂

十七

正乙酸丙脂

十七

丙基丙酮

甲基丁基酮

十七

丙醇

正丙醇

十七

2-丙醇

异丙醇

十八

正丙醇

十七   1274

仲丙醇

异丙醇

十八

丙醛

丙醛

十七

丙胺

正丙胺

十七

正丙胺

十七   1277

丙苯所有异构体

十七

正丙苯

丙苯所有异构体

十七

丙基甲醇

-丁醇

十八

丙烯醛

巴豆醛

十七

2,2-[丙烯基双氮基亚甲基联苯酚

烷基(C8-C9)芳香剂中的苯胺

十七

碳酸丙烯

十八

丙烯氯化物

1,2-二氯丙烷

十七

丙烯二氯化物

1,2-二氯丙烷

十七

a,a’-(丙烯二氮基--甲氧甲酚

烷基(C8-C9)芳香剂中的苯胺

十七

丙烯基环氧化物

氧化丙烯

十七

丙烯乙二醇

十八

1,2-丙烯乙二醇

丙烯乙二醇

十八

丙烯乙二醇正-丁基醚

丙二醇单烷基醚

十七

丙烯乙二醇乙基醚

丙二醇单烷基醚

十七


MSC 79/23/Add.1

ANNEX 10

Page 136


索引名称

货品名称

UN编号

丙烯乙二醇甲基醚

丙二醇单烷基醚

十七

丙烯二醇甲基醚乙酸盐

十七

丙烯二醇单烷基醚

十七

丙烯乙二醇单丁基醚

丙二醇单烷基醚

十七

丙烯乙二醇单甲基醚

丙二醇单烷基醚

十七

丙烯二醇苯基醚

十七

丙烯乙二醇丙基醚

丙二醇单烷基醚

十七

丙烯乙二醇三聚物

三聚丙烯二醇

十七

1,2-丙烯乙二醇三聚物

三聚丙烯二醇

十七

丙烯乙二醇ß-单乙基醚

丙二醇单烷基醚

十七

氧化丙烯

十七

1280

丙烯四聚物

十七

2850

丙烯三聚物

十七

2057

丙乙烯

戊烯所有异构体

十七

丙甲基酮

甲基丙基酮

十八

-丙基-1-丙胺

--丙胺

十七

假丁烯乙二醇

丁二醇

十七

假枯烯

三甲苯所有异构体

十七

假蒎烯

β∙蒎烯

十七

假蒎烯

β∙蒎烯

十七

吡啶

十七

1282

焦木酸

丙酮

十八

焦木醚

丙酮

十八

裂解汽油蒸汽-裂化石脑油

苯和含10%或以上苯的混合物(i)

十七

裂解汽油, 10%或以上苯

苯和含10%或以上苯的混合物(i)

十七

呋喃醛

糠醛

十七

菜籽油低芥酸,含量少于4%游离脂肪 酸

十七

蓖麻油

蓖麻油含量少于2%游离脂肪酸

十七

松香

十七

摩擦用醇

异丙醇

十八

饱和脂肪酸(C13和以上

脂肪酸饱和C13+)

十七

淤渣酸

废硫酸

十七

碳酸钠

碳酸钠溶液

十七

氢氧化钠

氢氧化钠溶液

十七

乙酸钠溶液

十八

亚硫酸盐酸钠

亚硫酸氢钠溶液(45%或以下

十七

硅铝酸钠生料

十七


MSC 79/23/Add.1

ANNEX 10

Page 137


索引名称

货品名称

UN编号

钠氨醋酸酯溶液

甘氨酸氯化钠溶液

十七

苯甲酸钠

十七

1,3-苯并噻唑-2-硫醇盐溶液

巯基苯并噻唑钠盐溶液

十七

1,3-苯并噻唑-2-基硫化物溶液

巯基苯并噻唑钠盐溶液

十七

重铬酸钠

重铬酸钠溶液(70%或以下

十七

二硫化钠

亚硫酸氢钠溶液(45%或以下

十七

氢硼化钠(15%或以下)/氢氧化钠溶液

十七

碳酸钠溶液

十七

氯化钠溶液(50%或以下

十七

2428

重铬酸钠溶液(70%或以下

十七

甘氨酸盐钠溶液

甘氨酸氯化钠溶液

十七

氢氧化钠

氢氧化钠溶液

十七

硫化氢钠

亚硫酸氢钠溶液(45%或以下

十七

氢亚硫酸钠(60%或以下)/碳酸钠(3% 或以下溶液

十七

亚硫酸氢钠溶液(45%或以下

十七

2693

氢硫化钠/硫化胺溶液

十七

氢硫化钠溶液(45%或以下

十七

2949

氢氧化钠溶液

十七

1824

次氯酸钠溶液(15%或以下

十七

1791

硫醇钠

氢硫化钠溶液(45%或以下

十七

钠硫醇盐

氢硫化钠溶液(45%或以下

十七

甲基钠氨基甲酰二硫酯

变位钠溶液

十七

-甲基钠二硫氨基甲酸酯

变位钠溶液

十七

甲基钠二硫氨基甲酸酯溶液

变位钠溶液

十七

亚硝酸钠溶液

十七

1500

硫氰酸钠

硫氰酸钠溶液(56%或以下

十七

硫氰酸钠酯

硫氰酸钠溶液(56%或以下

十七

硅酸钠溶液

十七

硫化钠溶液

十八

硫化钠溶液(15%或以下

十七

1385

硫化钠溶液(25%或以下

十七

硫氰酸钠酯

硫氰酸钠溶液(56%或以下

十七

硫氰化钠

硫氰酸钠溶液(56%或以下

十七

硫化钠水合物

氢硫化钠溶液(45%或以下

十七

氢硼化钠(15%或以下)/氢氧化钠溶液

氢硼化钠(15%或以下)/氢氧化钠溶 液

十七

硫氰酸钠溶液(56%或以下

十七


MSC 79/23/Add.1

ANNEX 10

Page 138


索引名称

货品名称

UN编号

‘D-D土壤熏蒸剂

二氯丙烯/二氯丙烷混合物

十七

大豆油含量少于0.5%游离脂肪酸

十七

松节油

松节油

十七

乙醇

乙醇

十八

环庚烷

环庚烷

十七

磺酸, 烷烃(C10-C21)苯酯

酚的烷基磺酸酯

十七

磺基烷

十七

磺酸盐聚丙烯酸酯溶液

十七

熔化的

十七   2448

硫酸

十七   1830

硫酸, 发烟的

发烟硫酸

十七

废硫酸

十七   1832

硫氯代丙二醇

氯磺酸

十七

乙醚

乙醚

十七

硫化脂肪(C14-C20)

十七

向日葵籽油含量少于7%游离脂肪酸

十七

水杨酸甲酯

水杨酸甲酯

十七

-二氯乙烷

二氯化乙烯

十七

-二氯乙醚

二氯乙醚

十七

-二甲基乙烯乙二醇

丁二醇

十七

-四氯乙烷

四氯乙烷

十七

-三氯苯

1,2,4-三氯苯

十七

-三恶烷

1,3,5-三恶烷

十七

含量少于15%游离脂肪酸

十七

焦油酸

甲酚所有异构物

十七

熔化的

十七

松节油

β∙蒎烯

十七

1,3,5,7-四氮杂三环[3.3.1.13,7]癸烷

乌洛托品溶液

十八

四氯乙烷

十七   1702

1,1,2,2-四氯乙烷

四氯乙烷

十七

四氯乙烯

全氨乙烯

十七

1.1.2.2-四氯乙烯

全氨乙烯

十七

四氯甲烷

四氯化碳

十七

十四烷-1-

乙醇(C13+)

十七

1-十四烷醇

乙醇(C13+)

十七

十四碳烯

(C13+,所有异构体

十七

十四烷基苯

烷基(C9+)

十七


MSC 79/23/Add.1

ANNEX 10

Page 139


索引名称

货品名称

UN编号

四甘醇

十七

四乙撑五胺

十七   2320

四乙铅

内燃机燃料抗爆化合物包含铅烷基

十七

四乙铅

内燃机燃料抗爆化合物包含铅烷基

十七

四乙基硅酸单体/低聚体(20%乙醇溶

十八

3a,4,7,7a-四氢化-二甲基-4,7-甲撑-1H-

甲基环戊二烯二聚物

十七

四氢呋喃

十七   2056

四氢化— 2H-1,4-氧氮杂芑

吗琳

十七

四氢化萘

十七

1,2,3,4-四氢化萘

四氢化萘

十七

四氢化-1,4-氧氮杂芑

吗琳

十七

四氢化噻吩-1-二氧化物

磺基烷

十七

四氢化噻吩1,1-二氧化物

磺基烷

十七

四氢化萘

四氢化萘

十七

四甲苯所有异构体

十七

1,2,3,4-四甲苯

四甲苯所有异构体

十七

1,2,3,5-四甲苯

四甲苯所有异构体

十七

1,2,4,5-四甲苯

四甲苯所有异构体

十七

四亚甲基氰化物

丙烯腈

十七

四亚甲基二氰化物

丙烯腈

十七

丁二醇

丁二醇

十七

四亚甲基氧化物

四氢呋喃

十七

四亚甲基砜

磺基烷

十七

四甲铅

内燃机燃料抗爆化合物包含铅烷基

十七

四丙基苯

烷基(C9+)

十七

四丙烯苯

十二烷基苯

十七

甲硝胺甲酸酯

甲酸异丁酯

十七

硫杂环戊烷-1,1-二氧化物

磺基烷

十七

4-硫杂戊醛

3-(甲硫基丙醛

十七

硫环戊烷-1,1-二氧化物

磺基烷

十七

四氢噻吩砜

磺基烷

十七

硫代硫酸, 二钾盐

硫代硫酸盐钾(50%或更少

十七

氧化钛(IV)

二氧化钛生料

十七

二氧化钛生料

十七

甲苯

十七

甲苯二胺

十七   1709


MSC 79/23/Add.l

ANNEX 10

Page 140


索引名称

货品名称

UN编号

2,4-甲苯二胺

甲苯二胺

十七

26甲苯二胺

甲苯二胺

十七

甲苯二异氟酸酯

十七

2078

2-甲苯胺

邻甲苯胺

十七

邻甲苯胺

十七

1708

甲苯

甲苯

十七

邻-甲苯基胺

邻甲苯胺

十七

2,4-甲次苯基二胺

甲苯二胺

十七

2,6-甲次苯基二胺

甲苯二胺

十七

甲次苯基二异氨酸酯

甲苯二异観酸酯

十七

2,4-甲次苯基二异竄酸酯

甲苯二异鼠酸酯

十七

m-甲次苯基二异氨酸酯

甲苯二异竄酸酯

十七

马来酊

顺丁烯二酊

十七

马来酊

顺丁烯二酊

十七

-1,3-戊二烯

1,3 -戊二烯

十七

糖蜜

糖蜜

十八

甘油三醋酸酯

乙二醛溶液(40%或以下)

十七

3,6,9-三氮十一亚甲基二胺

四乞撑五胺

十七

3,6,9-三氮十一烷-1,11-二胺

四乞撑五胺

十七

磷酸三丁脂

十七

1,2,3-三氯苯(熔化的)

十七

1,2,4-三氯苯

十七

2321

1,2,3-三氯苯

1,2,3-三氯苯(熔化的)

十七

1,1,1三氯乙烷

十七

2831

1,1,2-三氯乙烷

十七

住三氯乙烷

1,1,2-三氯乙烷

十七

三氯乙烯

三氯乙烯

十七

三氯乙烯

十七

1710

三氯甲烷

氯仿

十七

1,2,3三氯丙烷

十七

1,1,2-三氯-1,2,2-三氟乙烷

十七

磷酸三甲苯脂(含有1%或以上的原异

十七

2574

构体)

十三僦添

十七

十三(烷)酸

十七

十三(烷)醇

乙醇(C13+)

十七

十三烯

(C13+,所有异构体)

十七

十三(烷)酸

十三(烷)酸

十七


MSC 79/23/Add.1

ANNEX 10

Page 141


索引名称

货品名称

UN编号

十三烷基乙酸酯

十七

十三烷基醇

乙醇(C13+)

十七

十三烷基苯

烷基(C9+)

十七

十三烷酸

脂肪酸饱和C13+)

十七

十三烷酸

十三

十七

二甲基苯基磷酸酯

磷酸二甲苯酯

十七

三乙醇胺

十七

三乙胺

十七

1296

三乙基苯

十七

三乙二醇

十八

三乙撑四胺

十七

2259

磷酸三乙脂

十七

亚磷酸三乙脂

十七

2323

三聚甲醛

1,3,5-三恶烷

十七

三甘醇

三乙二醇

十八

(2-羟乙基

三乙醇胺

十七

[2-羟乙基

三乙醇胺

十七

三羟基丙烷

甘油

十八

三羟基三乙基胺

三乙醇胺

十七

三异丙醇胺

十七

三异丙基苯磺酰磷酸盐

十七

三甲基乙酸

十七

三甲胺溶液(30%或以下

十七

1297

三甲基氨基甲烷

丁胺所有异构物

十七

三甲苯所有异构体

十七

1,2,3-三甲苯

三甲苯所有异构体

十七

1,2,4-三甲苯

三甲苯所有异构体

十七

1,3,5-三甲苯

三甲苯所有异构体

十七

2,6,6-三甲基双环[3.1.1]-2-

a-蒎烯

十七

三甲基甲醇

叔丁醇

十七

1,1,3-三甲基-3-环己烯-5-

异佛尔酮

十七

3,3,5-三甲基环己-2-烯酮

异佛尔酮

十七

3,5,5-三甲基环-2--1-

异佛尔酮

十七

3,3’-三亚甲基二氧二丙-1-

三聚丙烯二醇

十七

2,2,4-三甲基戊烷

辛烷所有异构体

十七

2,2,4-三甲基-1,3-戊乙醇二异丁酸酯

十七

2,2,4-三甲基戊烷-1,3-二醇二异丁酸酯

2,2,4-三甲基-1,3-戊乙醇二异丁酸酯

十七


MSC 79/23/Add.1

ANNEX 10

Page 142


索引名称

货品名称

UN编号

2,2,4-三甲基-1,3-戊乙醇-1-异丁酸酯

十七

2,4,4-三甲基戊烯-1

二异丁烯

十七

2,4,4-三甲基戊-1-

二异丁烯

十七

2,4,4-三甲基戊烯-2

二异丁烯

十七

2,4,4-三甲基戊-2-

二异丁烯

十七

2,4,6-三甲基-1,3,5-三氧杂环己烷

仲醛

十七

2,4,6-三甲基-s-三氧杂环己烷

仲醛

十七

三氧杂环己烷

1,3,5-三恶烷

十七

1,3,5-三恶烷

十七

三恶英

1,3,5-三恶烷

十七

三氧代亚甲基

1,3,5-三恶烷

十七

三聚丙烯

丙烯三聚物

十七

三聚丙烯二醇

十七

二甲基苯基磷酸酯

磷酸二甲苯酯

十七

N,N,N-(2-羟乙基

三乙醇胺

十七

(2-羟丙基

三异丙醇胺

十七

(2-羟基-1-丙基

三异丙醇胺

十七

三钠2-[羧酸酯甲基(2-羟甲基氨基乙 亚氨基二醋酸酯

-(羟乙基乙二胺三乙酸,三钠盐溶 液

十七

三钠 正-(羧甲基)-N’-(2-羟乙基)-N,N’-乙烯二氨基乙酸

-(羟乙基乙二胺三乙酸,三钠盐溶 液

十七

三钠 正-(羧乙基乙烯二胺-N,N,N’-三 醋酸酯

-(羟乙基乙二胺三乙酸,三钠盐溶 液

十七

三钠氮基三醋酸酯溶液

次氮基三乙酸,三钠盐溶液

十七

磷酸三甲酚酯, (含有1%或以上的原异 构体

磷酸三甲苯脂含有1%或以上的原 异构体

十七

磷酸二甲苯酯

磷酸二甲苯酯

十七

磷酸二甲苯酯

十七

桐油含量少于2.5%游离脂肪酸

十七

松节油

十七

1299

松节油

松节油

十七

松节油

松节油

十七

A型沸石

硅铝酸钠生料

十七

十一

烷烃(C10+)

十七

1-十一烷羧酸

十二酸

十七

十一烷酸

十七

十一烷-1-

十一醇

十七

十一碳-1-

1-十一碳烯

十七


MSC 79/23/Add.l

ANNEX 10

Page 143


索引名称

货品名称

UN编号

I-十一碳烯

十七

十一醇

十七

十一(烷)基苯

烷基(C9+)

十七

十一(烷)基酸

十一烷酸

十七

正-十一(烷)基酸

十一烷酸

十七

偏-三甲基苯

三甲苯(所有异构体)

十七

尿素,氨溶液

尿素用胃酸綴溶液(含氨水)

十七

尿素,核氨基甲酸酯

尿素确酸綴溶液(含氨水)

十七

尿素/5肖酸较溶液

十七

尿素储酸繊溶液(含氨水)

十七

尿素礦酸繊溶液

十七

尿素溶液

十七

戊醛

戊醛(所有异构体)

十七

戊醛(所有异构体)

十七 2058

正-戊醛

戊醛(所有异构体)

十七

戊酸

戊酸

十七

戊酸

戊酸

十七

正-戊酸

戊酸

十七

戊醛

戊醛(所有异构体)

十七

二异丁基(甲)酮

二异丁基甲酮

十七

植物蛋白溶液(水解的)

十七

醋酸

乙酸

十七

醋石脑油

乙酸乙酯

十七

乙酸乙烯

十七   1301

乙烯甲醇

丙烯醇

十七

乙烯氧化物

丙烯Ifi

十七

乙烯乙酸酯

乙酸乙烯

十七

乙烯基乙基酸

十七   1302

乙烯甲酸

丙烯酸

十七

二氯乙烯

十七   1303

新癸酸乙烯酯

十七

乙烯基甲苯

十七 2618

三氯化乙烯

1,1,2-三氯乙烷

十七

三氯化乙烯

1,1,2-三氯乙烷

十七

硫酸盐棕色油

发烟硫酸

十七

十八

硅酸钠

硅酸钠溶液

十七


MSC 79/23/Add.1

ANNEX 10

Page 144


索引名称

货品名称

UN编号

十七

高龄土

高龄土浆

十八

白苛性的

氢氧化钠溶液

十七

白焦油

(熔化的)

十七

葡萄酒

含酒精饮料,未另外说明的

十八

水杨酸甲酯

水杨酸甲酯

十七

甲醇

甲醇

十七

木挥发油

甲醇

十七

甲醇

甲醇

十七

二甲苯

十七

1307

二甲苯酚

十七

2261

2,3-二甲苯酚

二甲苯酚

十七

2,4-二甲苯酚

二甲苯酚

十七

2,5-二甲苯酚

二甲苯酚

十七

2,6-二甲苯酚

二甲苯酚

十七

3,4-二甲苯酚

二甲苯酚

十七

3,5-二甲苯酚

二甲苯酚

十七

二甲苯

二甲苯

十七

黄润滑油

(含量少于15%游离脂肪酸)

十七

烷基锌二硫代磷酸盐(C7-C16)

十七

烷基锌甲酰胺

十七

烷基锌二硫代磷酸盐(C3-C14)

十七

溴化锌钻井盐水

钻井盐水(含有锌盐)

十七

(Z)-十八-9-烷酸

油酸

十七

Z-十八-9-烷酸

油酸

十七

z-1,3-戊二烯

,3-戊二烯

十七


MSC 79/23/Add.1

ANNEX 10

Page 145


第二十章 液体化学废物的运输

20.1 前言

20.1.1 海上运输液体化学废物可能会对人类健康和环境构成威胁。

20.1.2 因此,液体化学废物的运输应按照有关的国际公约和建议,特别是在海上散 装运输时,应符合本规则的要求。

20.2 定义

就本章而言:

20.2.1 液体化学废物系指托运的含有一种或多种受本规则的要求约束的成份或被 该一种或多种成份污染的物质,并且该物质无直接的预期用途,只是为了倾倒、焚 烧或用其它海上以外的方法进行处理而载运。

20.2.2 跨境运输系指从一个国家管辖的区域驶往或通过另一个国家管辖的区域,或 者驶往或通过没有任何国家管辖的区域的海上废物运输,但此种运输至少应涉及两 个国家。

20.3 适用范围

20.3.1 本章的要求适用于使用海船以散装形式对液体化学废物进行的跨境运输,同 时,对本规则的所有其他要求也应一并考虑;

20.3.2 本章的要求不适用于:

.1   73/78 MARPOL公约》的要求所涵盖的船上操作所产生的废物;以

.2 含有或沾染了放射性材料的物质、溶液或混合物,它们受放射性材料 的适用要求的约束。

20.4 经许可的运输

20.4.1 仅在下述情况下才允许对废物进行跨境运输:

.1  始发国主管当局,或者废物的产生者或出口者通过始发国主管当局,

已向最终目的地国发出了通知;并且

.2  始发国主管当局在获得最终目的地国的书面同意,声明该废物将被安

全地焚烧或将由其他方式处理后,才可批准这种运输。

20.5 单证

20.5.1 除本规则第16.2段中所规定的文件外,从事液体化学废物跨境运输的船上


MSC 79/23/Add.1

ANNEX 10

Page 146

应备有始发国主管当局签发的废物运输文件。

20.6 液体化学废物的分类

20.6.1 为保护海洋环境,对于所有散装运输的液体化学废物,无论实际评估的类别 如何,均应作为X类有毒液体物质处理。

20.7 液体化学废物的载运和装卸

20.7.1 应按本规则第十七章中规定的对液体化学废物的最低要求,在船舶及液货舱 中载运液体化学品废物,除非有明确的理由说明废物的危害性可以使其:

.1  1型船舶的要求进行载运;或

.2  按本规则中适用于该物质或混合物中构成主要危害性的成分的任何

附加要求进行运输。


21.1


第二十



MSC 79/23/Add.1

ANNEX 10

Page 147


为受IBC规则约束的产品确定运输要求的指标 简介


21.1.1 下列指标是为那些正在审议是否归入《IBC规则》或MEPC.2/Circ通函附件 135中的散装液体货物确定污染等级和规定运输要求的指南。

21.1.2 在制定这些指标时,已尽一切努力遵循根据《全球协调系统(GHS)》制定的 指标和截止点。

21.1.3 尽管曾试图将指标规定得准确,以便取得统一性,但必须强调,它们仅仅是 指南,如果人们的经验或其他因素表明有必要作出替代性安排,也总是要考虑到这 些指标。如果认识到出现偏离指标的情况,应连同其理由予以妥善记录。

21.2 内容

21.2.1 本章包含下列内容:

.1  受《IBC规则》第十七章约束的货品的最低安全和污染指标;

.2  用于为那些符合使其受《IBC规则》第十七章约束的安全和污染指标

的货品确定最低载运要求的指标;

.3  用于将《IBC规则》第十五章中的特殊要求纳入到《IBC规则》第十

七章的o栏的指标;

.4  用于将《IBC规则》第十六章中的特殊要求纳入到《IBC规则》第十

七章的o栏的指标;

.5  本章中使用的货物特性的定义。

21.3 受《IBC规则》第十七章约束的货品的最低安全和污染指标

21.3.1 如果货品满足下述一项或多项指标,应被视为具有危害性并受到《IBC规则》 第十七章的约束:

.1    吸入剂量LC50=20 mg/l/4 h (见第21.7.1.1段的定义

.2   皮肤接触剂量LD50=2000 mg/kg (见第21.7.1.2段的定义

.3    口腔吸收剂量LD50=2000 mg/kg (见第21.7.1.3段的定义

.4   长期接触对哺乳动物的毒性见第21.7.2段的定义

.5   造成皮肤过敏见第21.7.3段的定义

.6   造成呼吸道过敏见第21.7.4段的定义

.7   灼伤皮肤见第21.7.5段的定义


MSC 79/23/Add.1

ANNEX 10

Page 148


.8   遇水反应指数(WRI)=1(见第21.7.6段的定义

.9  为防止危险反应必须进行惰化、抑制、稳定、温度控制或液舱环境控

见第21.7.10段的定义

.10  闪点<23C。,且爆炸/着火范围空气中体积百分比=20%

.11   自燃温度=200;

.12 污染类别属于XY类,或者符合第21.4.5.1段中的标度1113 的指标。

21.4 用于为那些符合使其受《IBC规则》第十七章约束的安全和污染 指标的货品确定最低载运要求的指标

21.4.1 a栏-产品名称

21.4.1.1 尽可能使用国际理论化学和应用化学联盟(IUPAC)的名称,但如果这样过 于复杂,也可使用一个技术上正确而且明晰的替代化学名称。

21.4.2 b栏-已删除。

21.4.3 c栏-污染类别

21.4.3.1 c栏确定了根据《73/78 MARPOL公约》附则II为各货品规定的污染类别。

21.4.4 d栏-危险品

21.4.4.1 如果货品符合第21.3.1.121.3.1.11段中所述的安全指标,则在d栏中为 “S”

21.4.4.2 如果货品符合第21.4.5段标度114所定义的确定13型船的指标,则 在d栏中为“P”

21.4.5 e船型


21.4.5.1 下表给出了基于 GESAMP危险性资料分确定船型的基本指标。对各栏中 的详细说明在《73/78 MARPOL公约》附则II的附录I中。本表中的选择标度在关 于确定具体船型的第21.4.5.2节中规定。


MSC 79/23/Add.1

ANNEX 10

Page 149


标度号

A1

A2

B1

B2

D3

E2

船型

1

=5

1

2

=4

NR

4

CMRTNI

3

=4

NR

CMRTNI

2

4

4

5

=4

3

6

NR

3

7

=1

8

Fp

9

CMRTNI

F

10

=2

S

11

=4

3

12

NR

13

=1

14

所有其他Y类物质

15

所有其他Z类物质 所有其他物质”(OS)


21.4.5.2 船型根据以下指标进行确定:


1型船舶:

吸入剂量LC50=0.5 mg/l/4 h;和/

皮肤接触剂量LD50=50 mg/kg;和/

口腔吸收剂量LD50=5 mg/kg;和/

自燃温度=65C。 ;和/

爆炸范围=50%空气浓度,且闪点<23;和/

21.4.5.1段表格中的标度1或标度2

2型船舶:

吸入剂量LC50>0.5 mg/l/4h=2 mg/l/4h;和/

皮肤接触剂量LD50>50 mg/kg=1000 mg/kg;和/或 口腔吸收剂量LD50>5 mg/kg=300 mg/kg;和/WRI=2

自燃温度=200;和/

爆炸范围=40%空气浓度,且闪点<23;和/

21.4.5.1段表格中的标度3至标度10

3型船舶:

任何不符合12型船的要求并且不符合第21.4.5.1段表格中的标度 15的受《IBC规则》第十七章约束的散装液体货物的最低安全或污染 指标。


MSC 79/23/Add.1

ANNEX 10

Page 150

21.4.6  f栏-液货舱类型

21.4.6.1 槽罐类型根据以下指标确定:

1G型液货舱:   吸入剂量LC50=O.5 mg/1/4h ;和/

皮肤接触剂量 LD50=200 mg/kg;和/

自燃温度=65;和/

爆炸范围=40%空气浓度,且闪点<23;和/

WRI=2

2G型液货舱: 任何不符合1G型液货舱的要求的受《IBC规则》第十 七章约束的散装液体货物的最低安全或污染指标。

21.4.7 g栏-液货舱透气

21.4.7.1 液货舱透气装置根据以下指标确定:

控制式透气:吸入剂量LC5o=IO mg/1/4h ;和/

长期接触对哺乳类动物的毒性;和/或 导致呼吸道过敏;和/

需要特殊载运控制;和/

闪点=60

皮肤腐蚀暴露=4小时

开放式透气: 任何不符合控制式透气要求的受《IBC规则》第十七章约束

的散装液体货物的最低安全或污染指标。

21.4.8 h栏-液货舱环境控制

21.4.8.1 液货舱环境控制条件根据以下指标确定:

情化:   自燃温度=200;和/

与空气反应产生危害;和/

爆炸范围=40%空气浓度,且闪点<23

干燥:   WRI=1

衬垫:  视具体情况而定,仅适用于特殊货品。

通风:  视具体情况而定,仅适用于特殊货品。

无:    以上指标均不适用根据《SOLAS公约》可能有惰化要求

21.4.9 i栏-电气设备

21.4.9.1如果产品的闪点为=60,或产品被加热至距闪点在15的范围内,贝IJ所 要求的电气设备根据下列指标确定,其他情况在旷栏和栏中为-

.1   栏-温度等级:


MSC 79/23/Add.1

ANNEX 10

Page 151


T1   自燃温度=450

T2    自燃温度=300但<450

T3   自燃温度=200但<300

T4   自燃温度=135但<200

T5   自燃温度=100但<135

T6   自燃温度=85但<100

.2   ,栏-设备组:


设备组

20oCMESG (毫米

MIC率 货品/甲烷

IIA

=0.9

>0.8

IIB

>0.5但<0.9

=0.45=0.8

IIC

=0.5

<0.45


.2.1  测试应根据IEC60079-1-1:2002IEC 79-3规定的程序进行。

.2.2 对于气体和蒸气,只要符合以下情况,只需确定试验最大安全间隙

(MESG)或最小点火电流(MIC)之一即可:

对于IIA组:  MESG0.9 mmMIC率>0.9

对于IIB组:  MESG=0.55 mm=0.9 mm;或MIC=0.5=0.8

对于IIC组:  MESG0.5 mmMIC率<0.45

.2.3 在以下情况必须确定MESGMIC率两项数值:

.1   如果只确定了MIC率,且该比值在0.80.9之间,则要求进行

MESG确定;

.2   如果只确定了MIC率,且该比值在0.450.5之间,则要求进

MESG确定;或者

.3   只得出了MESG,且其数值在0.5 mm0.55 mm之间,则要求

确定MIC率。

.3   栏一闪点:     60 :是

=60℃     :否

不燃   :无

21.4.10 j栏-测量

21.4.10.1 测量设备的类型根据下列指标确定:

封闭式: 吸入剂量LC50=2mg/l/4h;和/

皮肤接触剂量LD50=1000mg/kg;和/

长期接触对哺乳类动物有害;和/


MSC 79/23/Add.1

ANNEX 10

Page 152


导致呼吸道过敏;和/

皮肤腐蚀(暴露=3分钟)

限制式:  吸入剂量LC50>2mg/l/4h=10mg/l/4h;和/

需要特殊运输控制进行惰化;和/

皮肤腐蚀(暴露>3分钟但=1小时);和/

闪点=60


开放式: 任何不符合封闭式或限制式透气要求的受《IBC 规则》第十七 章约束的散装液体货物的最低安全或污染指标。


21.4.11 k栏-气体探测

21.4.11.1 所要求的气体探测设备根据下列指标确定:


毒性(T):     吸入剂量LC50=10 mg/l/4h;和/

导致呼吸道过敏;和/或 长期接触会中毒。

可燃性(F):  闪点=60

无:     上述指标不适用的情况。

21.4.12 l栏-消防设备


21.4.12.1 根据下述与货品特性有关的指标,确定适当的灭火剂是否合适:


可溶性>10%(>100000 mg/l)

可溶性=10%(<100000 mg/l)

WRI = 0                  

WRI=1                    

无                       :

注:应列出所有适当的灭火剂。

21.4.13 m栏-已删除

21.4.14 n栏-应急防护设备


A 耐醇性泡沫

A 耐醇性泡沫;和/

B 常规泡沫。

C 洒水(通常作为冷却剂,并可在 WRI=0时与A和、或B一起使用)

D 化学干粉

本规则无要求


21.4.14.1 根据下列指标,对n列中确定船上应急个人应急设备的要求列为


吸入剂量LC50=2 mg/l/4h;和/或 导致呼吸道过敏;和/或 灼伤皮肤(暴露=3分钟);和/

WRI = 2


MSC 79/23/Add.1

ANNEX 10

Page 153


无: 表示上述标准不适用。

21.5  将第十五章的特殊要求列入o栏的指标

21.5.1 o栏中规定特殊要求通常应遵循以报告表格中提供的数据为基础的明确 指标。如果认为偏离这些指标是合适的,应作出明确的记录,并且记录应能够在要 求时查阅。

21.5.2 用于参照第十五章和第十六章确定的特殊要求的指标确定如下,在相关时 有评论。

21.5.3 15.215.10段和第15.20

21.5.3.1 15.215.10段和第15.20段以名称确定了那些不能通过任何其他方式 来满足其特殊载运要求的特殊货品。

21.5.4 15.11段-酸类

21.5.4.1 15.11段适用于所有酸类,但下列除外:

.1   有机酸-当适用第15.11.215.11.4段以及第15.11.615.11.8

时;或者

.2  不产生氢气的酸-不必适用第15.11.5段时。

21.5.5 15.12段-有毒货品

21.5.5.1 根据下列指标将第15.12段全部增加到o栏中:

吸入剂量 LC50=2 mg/l/4h;和/或 导致呼吸道过敏;和/或 长期接触对哺乳类动物有害。

21.5.5.2 根据下列指标将第15.12.3段增加到o栏中:

吸入剂量LC50>2 mg/l/4h=10 mg/l/4h;和/或 皮肤接触剂量LD50=1000 mg/kg;和/或 口腔吸收剂量LD50=300 mg/kg

21.5.5.3 根据下列指标将第15.12.4段增加到o栏中

吸入剂量LC50>2 m g/l/4h=10 mg/l/4h

21.5.6 15.13段-由添加剂保护的货物

21.5.6.1 将第15.13段列入o栏的要求所依据的信息为:产品容易聚合、分解、氧 化或因其它化学变化可能在正常运输条件下产生危害,而该危害可通过加入适当添 加剂的方式来防止。

21.5.7 15.14段-37.8C。时蒸汽压力大于压力的货物

21.5.7.1 根据将第15.14段列入o栏的要求以下列指标为基础:


MSC 79/23/Add.1

ANNEX 10

Page 154


沸点=37.8

21.5.8 15.16段-货物粘染

21.5.8.1 15.16.1段已删除。

21.5.8.2 根据下列指标将第15.16.2段增加到o栏中:

WRI=1

21.5.9 15.17段-增加通风的要求

21.5.9.1 根据下列指标将第15.17段增加到o栏中:

吸入剂量LC50>0.5 mg/l/4h=2 mg/l/4h;和/

导致呼吸道过敏;和/

长期接触对哺乳类动物有毒;和/或 腐蚀皮肤暴露=1小时

21.5.10 15.18段-专用货泵舱的要求

21.5.10.1 根据下列指标将第15.18段增加到o栏中:

吸入剂量LC50=0.5 mg/l/4h

21.5.11 15.19段-溢流控制

21.5.11.1 根据下列指标将第15.19段增加到o栏中:

吸入剂量LC50=2 mg/l/4h;和/或 皮肤接触剂量LD50=1000 mg/kg;和/或 口腔吸收剂量LD50=300 mg/kg;和/或 导致呼吸道过敏;和/

灼伤皮肤暴露=1小时;和/

自燃温度=200;和/

爆炸范围=40%空气浓度,闪点<23;和/

根据污染确定为1型船舶。

21.5.11.2 如果货品有任何下列特性之一,则仅适用第15.19.6段:

吸入剂量LC50>2 mg/l/4h=10 mg/l/4h;和/

皮肤接触剂量LD50>1000 mg/kg=2000 mg/kg;和/或 口腔吸收剂量LD50>300 mg/kg=2000 mg/kg;和/或 皮肤过敏;和/

灼伤皮肤暴露>3分钟但=1小时;和/

闪点=60;和/

根据污染确定为2型船舶;和/

污染类别为XY


MSC 79/23/Add.1 ANNEX 10 Page 155

21.5.12 15.21

21.5.12.1 根据货品的热敏感性将第15.21段增加到o栏中。此项要求仅涉及到货泵 舱内的泵。

21.6  将第十六章的特殊要求列入o栏的指标

21.6.1   16.116.2.5段和第16.316.5

21.6.1.1 这些规定适用于所有货物,因此在o栏中没有专门列出。

21.6.2 16.2.6

21.6.2.1 对于符合下列指标的货品,将第16.2.6段增加到o栏:

污染类别为XY类,且在20时粘度=50 mPa.s

21.6.3 16.2.9

21.6.3.1 对于符合下列指标的货品,将第16.2.9段增加到o栏:

熔点=0

21.6.4 16.6段-不应过度受热的货品

21.6.4.1 对于已确定在运输过程中需要温度控制的货品,将第16.2.216.6.4段增 加到o栏。

21.7  定义

21.7.1  哺乳动物急性中毒

21.7.1.1 急性吸入中毒*


吸入毒

(LC50)

危险程度

mg/l/4 h

=0.5

较高

>0.5=2

中等

>2=10

轻微

>10=20

可忽略

>20


*


注:除非另行注明,假定所有吸入毒性数据是就蒸气而言,而非汽雾或喷雾。


MSC 79/23/Add.1

ANNEX 10

Page 156


21.7.1.2 急性皮肤中毒


皮肤接触毒性(LD50)

危险程度

mg/kg

=50

较高

>50=200

中等

>200=1000

轻微

>1000=2000

可忽略

>2000


21.7.1.3 误食急性中毒


口服毒

(LD50)

危险程度

mg/kg

=5

较高

>5=50

中等

>50=300

轻微

>300=2000

可忽略

>2000


21.7.2 长期接触对哺乳动物的毒性

21.7.2.1 如果某货品符合下列指标,则被确定为长期接触毒性类型:已知或疑似为 致癌物、诱导突变物、对繁殖有毒性作用、对神经有毒性作用、对免疫系统有毒性 或已知暴露于非致命剂量下引起具体的器质性系统毒性(TOST)或其他有关影响。

21.7.2.2 这种影响可通过GESAMP危险品档案或其他已知认可的信息来源确定。

21.7.3 皮肤过敏

21.7.3.1 有下述情况的货品被确定为皮肤过敏剂:

.1  如果人类有证据证明相当数量的人在与该货品进行皮肤接触后诱发

过敏;或

.2  通过适当的动物试验结果呈阳性。

21.7.3.2 如果采用佐剂型测试皮肤过敏的方法,至少有30%的动物的反应可认定为 阳性。如果采用无佐剂型试验方法,至少15%的动物的反应可认定为阳性。

21.7.3.3 如果从鼠耳肿大试验(MEST)或局部淋巴结化验(LLNA)中取得阳性结果, 即有充分根据可将该产品确定为皮肤过敏剂。

21.7.4 呼吸道过敏

21.7.4.1 有下述情况的产品被确定为呼吸道过敏剂:


MSC 79/23/Add.1

ANNEX 10

Page 157

.1  如果人类有证据证明该物质会导致具体的呼吸道过敏症状;和/

.2  如果适当的动物试验结果呈阳性;和/

.3  如果货品被确定为皮肤过敏剂并且没有能表明其不是呼吸道过敏剂

的证据。

21.7.5  灼伤皮肤*


危险程度

造成皮肤完全坏死的接触时间

观察时间

严重灼伤皮肤

=3分钟

=1小时

高度灼伤皮肤

>3分钟-=1小时

=14

轻度灼伤皮肤

>1小时-=4小时

=14


21.7.6 遇水反应的物质

21.7.6.1 这些物质分为以下三类:


遇水反应指 数(WRI)

定义

2

接触水后可能产生有毒、易燃或有腐蚀性气体或气雾的 任何化学品。

1

接触水后可能发热或产生无毒、不易燃或无腐蚀性气体 的任何化学品。

0

接触水后不发生上述12的反应的化学品。


21.7.7 空气反应物质

21.7.7.1 空气反应物质是指与空气发生反应并造成潜在危险的货品,例如形成可能 会引起爆炸反应的过氧化物。

21.7.8  电气设备-温度等级闪点=60C。或被加热至距闪点15C。内的货品

21.7.8.1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定义的温度等级如下:

在设备额定功率或有关的任何已知过载的实际工作状态下,任何表面的 任何部位达到的最高温度,如果暴露于爆炸性空气可能产生危险。

21.7.8.2 电气装置温度等级的确定通过选择最接近但低于货品自燃温度的最大表面 温度21.4.9.1.1

21.7.9  电气设备-设备组闪点=60。的货品

21.7.9.1 此处指固有安全和在爆炸气体空气中使用的相关电气装置,IEC将其分为 以下两组:

I组:  容易产生甲烷的矿物(IMO不使用


*


注:就确定相关的载运要求而言,会灼伤皮肤的货品同样被视作会灼伤呼吸道。


MSC 79/23/Add.1

ANNEX 10

Page 158


II组:  其它行业用的装置设备-根据最大试验安全上限(MESG)/

气体/蒸气的最小引燃电流(MIC)进一步分为IIAIIBIIC组。

21.7.9.2 该特性无法从该货品的其它相关数据中获取;必须经过测量或经过同一系 列相关货品的归类来确定参见第21.4.9.2.2

21.7.10 特殊载运控制条件

21.7.10.1 特殊载运控制条件系指为了避免危险反应而采取的特殊措施,包括:

.1  抑制:加入某种化合物通常为有机物来延缓或阻止一种不良化学

反应,如腐蚀、氧化或聚合;

.2  稳定:加入某种物质稳定剂来避免化合物、混合物或溶剂改变形

态或化学特性。这种稳定剂可延缓反应速率、保持化学平衡、防止 氧化、保持颜料和其它成分的乳化状态或防止胶体颗粒沉淀;

.3 惰化:在液舱的液面以上空间加入一种气体通常是氮气,以防止 形成可燃性货物/气体混合物;

.4  温度控制:将货物温度保持在特定范围内,以避免有害反应或者使

液体保持低粘度,以便由泵输送货物;以及

.5  衬垫和透气:仅适用于具体情况下的具体货物。

21.7.11 易燃货物

21.7.11.1 根据以下指标将货物确定为易燃:


IBC规则的表述

闪点摄氏度

高易燃

<23

易燃

=60=23


21.7.11.2 应该注意到,需要测量混合物和水溶液的闪点,除非其所有成分均为非易 燃物质。

21.7.11.3应该注意到,闪点低于60C。散装液体货物的载运要受《SOLAS公约》其他 规定的约束。


MSC 79/23/Add.1

ANNEX 10

Page 159


附录

《国际散装运输危险化学品适装证书》示范格式

国际散装运输危险化学品适装证书

官方印鉴

根据《国际散装运输危险化学品船舶构造和设备规则》MSC.176(79)

MEPC.119(52)号决议的规定,


由...................................................................………......................................政府授权

国家全名

由..............................................................................................................……….签发。


经主管机关认可的主管人员或组织的正式名称

船舶细节1

船名       ............................................................................................................

船舶编号或呼号 ............................................................................................................

IMO编号2      ............................................................................................................

船籍港     ............................................................................................................

总吨位      ............................................................................................................

船型规则第2.1.2)............................................................................................................

安放龙骨或船舶处于相应建造阶段的日期或 对于改装的船舶开始改装为化学品船的日期.......................................………………..

本船还完全符合该规则的下列修正案:


本船免除符合该规则的下列规定:


兹证明:

1   本船已按规则第1.5节的要求进行了检验;

2   检验表明本船的构造和设备及其状况在各方面都令人满意,符合规则的有关

规定;

1 船舶详情也可水平排列于表格内。

2 根据本组织以A.600(15)决议通过的IMO船舶识别编码制度。


MSC 79/23/Add.1

ANNEX 10

Page 160

3 本船已按照《73/78 MARPOL公约》附则II14条的要求配备了符合附则II 附录4的手册,且手册中规定的船舶布置及设备在各方面均令人满意。

4   只要能遵守本规则和《73/78 MARPOL公约》附则II的所有相关操作性规定,

本船符合散装运输以下货品的要求。


货品

载运条件液或舱编号等

污染类别

下接另经签署并注明日期的附件13

本表所指液货舱编号见经签署并注明日期的附件2液舱平面图。

下接另经签署并注明日期的附件13

本表所指液货舱编号见经签署并注明日期的附件2液舱平面图。


5   按照第1.42.8.23段的规定,该规则的要求对本船作了以下方面的修改:


6 本船的装载应符合:

.1  经批准的装载手册中规定的装载条件,该手册经主管机关的负责官员

或其认可的组织3签署、盖章,日期为..................;

.2   本证书所附的装载限制3

如果要求不按上述规定条件装船,应将证明所拟装载条件的必要计算情况提 交给发证主管机关,该机关可以书面批准所建议的装载条件4

此证书有效期至.............................................................................5,但取决于根据本

规则第1.5段的检验。

此证书基于检验的完成日期:……………………………………………………………

//

签发于....................................................………………………….

发证地点

.......... .............                         ................ .........…


3  不适用者划去。

4 该文件如经正式签署或盖印后可以附于证书后,而不必合并到证书里。

5  根据本规则1.5.6.1段插入主管机关规定的有效期限。除非根据本规则1.5.6.8的规定进行修

订,该日期的日和月应与本规则1.3.3定义的周年日相一致。


主管机关的公章或钢印


MSC 79/23/Add.1

ANNEX 10

Page 161


填写证书的注释:

1    此证书只可签发给有权悬挂既为《1974SOLAS公约》缔约国又为《73/78

MARPOL公约》当事国旗帜的船舶。

2   船型:本栏的任何条目必须与所有有关的建议相关联,例如:“22型船

舶在该规则中的所有方面。

3   货品:应填写本规则第十七章所列货品或主管机关按本规则第1.1.6段经过评

定的货品。关于后来的货品,应注明临时规定的任何特殊要求。

4   货品:船舶适于载运的货品清单应包括本规则没有覆盖的Z类有毒液体物质,

并应标示为第十八章Z


MSC 79/23/Add.1

ANNEX 10

Page 162


年度/中间检验的签注

兹证明,按规则第1.5.2段的要求进行的检验表明本船符合规则的有关规定。

年度检验:           签字.....................................…………………………

经授权的官员签字

地点.....................................…………………………

日期//).......................................…………….

主管机关的公章或钢印


年度/中间3检验:

签字................

经授权的官员签字

地点................

.....................…………………………

日期//)..

.....................................…………….

主管机关的公章或钢印

年度/中间3检验:

签字................

经授权的官员签字

地点..................

...................…………………………

日期//)..

.....................................…………….

主管机关的公章或钢印


年度检验:           签字.....................................…………………………

经授权的官员签字

地点.....................................…………………………

日期//).......................................…………….

主管机关的公章或钢印


3 不适用者划去。


MSC 79/23/Add.1 ANNEX 10 Page 163

1.5.6.8.3段进行的年度/中间检验

兹证明,按本规则第1.5.6.8.3段进行的年度/中间3检验表明本船符合公约的有关规 定。

签字.....................................…………………………

经授权的官员签字

地点.....................................…………………………

日期//).......................................…………….

主管机关的公章或钢印

适用第1.5.6.3段的有效期限少于5年的证书展期签注

本船舶符合本公约的相关规定,且本证书按规则第1.5.6.3段的规定将有效期限长 至……………………………止。

签字.....................................…………………………

经授权的官员签字

地点.....................................…………………………

日期//).......................................…………….

主管机关的公章或钢印

完成换证检验并适用第1.5.6.4段的签注

本船符合公约的相关规定,且此证书按规则第1.5.6.4段的规定将有效期限长 至…………………………………止。

年度检验:           签字.....................................…………………………

经授权的官员签字

地点.....................................…………………………

日期//).......................................…………….

主管机关的公章或钢印


3 不适用者划去。


MSC 79/23/Add.1

ANNEX 10

Page 164

适用第1.5.6.51.5.6.6段将证书有效期展期至驶抵检验港口 或给予宽限期的签注

本证书按规则第1.5.6.5/1.5.6.63段的规定将有效期限至……….………………..止。

签字.....................................…………………………

经授权的官员签字

地点.....................................…………………………

日期//).......................................…………….

主管机关的公章或钢印

适用第1.5.6.8段将周年日提前的签注

按本规则第1.5.6.8段的规定,新的周年日为....................................……………………

签字.....................................…………………………

经授权的官员签字

地点.....................................…………………………

日期//).......................................…………….

主管机关的公章或钢印

按照第1.5.6.8段的规定,新的周年日为.....................................………………………….

签字.....................................…………………………

经授权的官员签字

地点.....................................…………………………

日期//).......................................…………….

主管机关的公章或钢印


3 不适用者划去。


MSC 79/23/Add.1

ANNEX 10

Page 165


国际散装运输危险化学品适装证书》附件1

上接第4节中规定的货品清单及其载运条件。


货品

载运条件液货舱编号等

污染类别


日期


发证日期


发证官员签字和/或发证主管机关印章


MSC 79/23/Add.1

ANNEX 10

Page 166


国际散装运输危险化学品适装证书》附件2

液舱平面图样本

船名:.....................................................................……………………………………….

船舶编号或呼号:................................................………………………………………..



日期...................................... ........................................................................

发证日期)          (发证官员签字和/或发证主管机关印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