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13.100
CCS C77
备案号:*****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行业标准
AQ/T8003-XXXX
代替AQ 8003-2007
|
安全验收评价导则
Guidelines for safety assessment upon completion
(征求意见稿)
在提交反馈意见时,请将您知道的相关专利连同支持性文件一并附上
20╳╳—╳╳—╳╳发布 20╳╳—╳╳—╳╳实施 |
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 发布 |
目 次
前 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程序......................................................................... 1
5 内容与要求................................................................... 1
5.1 前期准备................................................................. 1
5.2 评价单元划分............................................................. 1
5.3 风险辨识与分析........................................................... 1
5.4 定性定量评价............................................................. 1
5.5 安全对策措施建议......................................................... 2
5.6 评价结果综述............................................................. 2
6 报告编制..................................................................... 2
6.1 报告编制的总体要求....................................................... 2
6.2 报告内容................................................................. 2
6.3 报告格式.................................................................. 3
附 录 A(资料性)............................................................... 4
A.1 项目概况............................................................... 4
A.2 设计依据............................................................... 4
A.3 设计文件............................................................... 4
A.4 风险分析............................................................... 4
A.5 安全管理措施资料....................................................... 4
A.6 安全验收评价所需的其他资料和数据....................................... 5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替代AQ 8003-2007《安全验收评价导则》,与AQ 8003-2007相比除结构性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统一修改本标准为本文件;“范围”中补充了“要求”,修改编制格式为“内容和要求”,删除了“工业园区建成完成后进行的安全验收评价”;
b)在“程序”将“辨识与分析危险、有害因素”改为“风险辨识与分析”,删除了“选择评价方法”,“做出安全验收评价结论”改为“评价结果综述”,将“评价单元划分”提到“风险辨识与分析”之前,增加了“现场复核、勘验”;
c)将“安全验收评价内容”修改为“内容与要求”,删除了“安全验收评价包括”和“安全验收评价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评价”,修改了“前期准备”内容;
d)删除了“划分评价单元应符合科学、合理的原则”,补充了“评价单元可按(但不限于)以下方式划分”;
e)删除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的预测”增加了“风险辨识与分析”;修改了“符合性评价实施”内容,主要包括:“勘验设计变更情况”;“对重大危险源进行辨识和评价。” “检查安全设施设计中提出的各项安全对策措施建议的落实情况,检查安全生产管理措施是否到位,安全责任制、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是否建立、健全、落实,是否建立了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在投产前是否开展应急演练情况。”“评价安全管理体系、制度建立和运行有效性,事故应急预案以及演练符合性。”“对项目存在的事故隐患进行分析和评价,列出事故隐患清单,并对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进行判定,提出隐患整改、降低风险的补偿措施”;
f)修改 “安全评价结论”为“评价结果综述”并修改了相应内容;
g)修改了“安全验收评价报告的总体要求”的内容;
h)附录中“危险、有害因素分析所需资料”修改为风险分析并修改了相应内容;在安全管理措施资料中补充了“工伤保险”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应应急管理部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8)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 ********。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07年首次发布为AQ 8003-2007;
——本次为首次修订。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安全验收评价的程序、内容与要求,以及安全验收评价报告编制的内容和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建设项目安全验收评价。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AQ/T 8001 安全评价通则
3 术语和定义
AQ/T 8001中界定是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 程序
安全验收评价程序,包括:前期准备,评价单元划分,风险辨识与分析,现场复核、勘验,定性定量评价,安全对策措施建议,评价结果综述,安全验收评价报告编制等。
5 内容与要求
5.1 前期准备
5.1.1 成立评价项目组,明确责任分工,明确评价对象、确定评价范围、制定评价计划。
5.1.2 收集与评价相关资料,参见附录A(资料性)。
5.1.3 实施现场勘察,记录勘察结果。
5.2 评价单元划分
评价单元可按(但不限于)以下方式划分:
1)项目选址;
2)总图布置;
3)工艺与设备设施;
4)公用工程;
5)安全管理。
5.3 风险辨识与分析
对每个评价单元,辨识危险源和重大危险源、识别各种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判断安全风险。
5.4 定性定量评价
5.4.1 评价方法选择
根据建设项目的特征,选择合理、适用的定性或定量评价方法并说明选择的理由。评价方法应符合AQ/T 8001附录A。
5.4.2 符合性评价实施
现场复核、勘验应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内容:
1)审查、确认主体工程及公辅设施建设是否满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行政规章、规范的要求。
2)检查安全设施、设备、装置是否已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3)选址与总图布置、建筑结构符合性;物料、产品安全性能;公用工程、辅助设施配套性;设施、设备、装置及工艺方面的符合性;
4)安全预评价和安全设施设计专篇中提出的安全设施和对策措施建议的落实情况。
5)检查各类安全生产相关证照是否齐全,对照检查安全设施与安全设施设计的符合性。
6)评价安全设施在试生产期间的合理有效性和安全设施的实际运行情况。
7)勘验设计、施工、监理等相关方的资质符合性。
8)勘验设计变更情况。
9)对重大危险源进行辨识和评价。
10)检查安全设施设计中提出的各项安全对策措施建议的落实情况,检查安全生产管理措施是否到位,安全责任制、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是否建立、健全、落实,是否建立了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在投产前是否开展应急演练情况。
11)评价安全管理体系、制度建立和运行有效性,事故应急预案以及演练符合性。
12)对项目存在的事故隐患进行分析和评价,列出事故隐患清单,并对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进行判定,提出隐患整改、降低风险的补偿措施。
5.5 安全对策措施建议
5.5.1 根据风险分析辨识、定性定量评价的结果及需要整改的内容,提出相对应的安全对策措施。
5.5.2 提出安全管理方面的对策措施。
5.5.3 根据国家有关新要求和标准中的建议项提出相应的安全对策措施建议。
5.5.4 安全对策措施建议应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和经济合理性。
5.6 评价结果综述
5.6.1 给出采取上述措施后建设项目存在的风险程度是否能够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5.6.2 列出应重点防控的危险源和危险有害因素。
5.6.3 列出整改项内容及整改落实情况。
5.6.4 给出建设项目是否具备安全验收条件的评价结论。
6 报告编制
6.1 报告编制的总体要求
应全面、概括地反映验收评价的工作,文字简洁、准确,可采用图表和照片,评价过程和结论清晰、明确。
6.2 报告内容
安全验收评价报告应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内容。
1)评价目的和范围。
2)评价依据应包括:
l 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规范性文件;
l 评价对象初步设计、安全设施设计、变更设计;
l 安全预评价报告;
l 相关的立项、批复文件等合法性评价依据。
3)建设项目概况应包括:介绍建设项目的选址、总图布置、生产规模、工艺来源、工艺流程、主要设备设施、主要原辅料、产品(中间产品)、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内外部运输、管理组织、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等概况。
4)评价单元划分。
5)风险辨识与分析。
6)评价方法选择,选用评价方法并说明理由,应包括:
● 评价方法的局限性;
● 可能出现的偏差。
7)定性定量评价。
8)安全对策措施建议。
9)应列出对项目整改情况的复查结果。
10)评价结果综述应包括:
l 评价对象与国家法律、法规、规章、标准的符合性;
l 项目选址和总图布置的安全性;
l 各单元评价结果,指出项目的重大风险和存在的事故隐患;
l 对项目是否具备安全验收条件的评估;
l 明确提出企业应承担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11)现场勘查记录、预测性计算过程等,可编入报告附录。
6.3 报告格式
安全验收评价报告的格式应符合AQ/T 8001的规定。
(资料性)
安全验收评价参考资料清单(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资料)
A.1.1 基本情况,包括隶属关系、职工人数、所在地区及其交通情况等
A.1.2 生产经营活动合法证明材料,包括:营业执照、相关合法性证照
A.1.3 自然条件(包括气象、水文、地质、地震等资料)
A.1.4 周边环境关系位置图
A.1.5 工艺流程
A.1.6 人员分布
A.2.1 立项批准文件、可行性研究报告
A.2.2 初步设计批准文件
A.2.3 安全预评价报告
A.3.1 初步设计、安全设施设计
A.3.2 工艺、功能设计文件
A.3.3 生产系统和辅助系统设计文件
A.3.4 各类设计图纸
A.3.5 生产及辅助系统安全说明
A.3.6 有关安全的重大设计变更
A.4.1 项目涉及的物料(原材料、中间产物、产成品及废弃物)
A.4.2 环境影响(气象条件、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和环境地质,周边相关方及敏感目标等)
A.4.3 工艺、设备、设施
A.4.4 劳动组织(劳动定员、工程制度、员工来源等)
A.5.1 安全管理机构设置及人员配置
A.5.2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清单(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A.5.3 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相关资料,包括培训记录与相关资格证书
A.5.4 劳动防护用品配备、应急设备设施装置清单
A.5.5 工伤保险
A.5.6 特种设备使用、特种设备作业、特种作业许可证明
A.5.7 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鉴定证明
A.5.8 安全、消防设施设备、特种设备检验、检测和相关验收资料
A.5.9 重大危险源管理资料(辨识、监测、评估和登记、建档、备案)
A.5.10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备案及演练记录
A.5.11 安全专项投资及其使用情况
A.5.12 安全设计、施工、监理单位资质
A.5.13 试生产运行资料、施工监理及验收资料
《安全验收评价导则》
编制说明
标准编制组
一、工作简况
(一)任务来源
本标准修订工作由应急管理部下达,中国安全生产协会组织相关单位及专家实施。
(二)主要工作过程
1.成立标准修订小组
2020年7月,中国安全生产协会召开安全评价四项标准起草和修订工作启动会,成立了AQ8002-2007《安全验收评价导则》修订小组,明确了修订工作的基本要求、任务分工和进度计划。
2.起草修订初稿
修订小组在汇集国内各地历年使用《安全验收评价导则》问题和意见的基础上,对AQ8003-2007《安全验收评价导则》的每一条款进行讨论,提出修订意见,并与《安全评价通则》《安全预评价导则》修订小组进行沟通,在用词和概念上取得一致,于2020年8月完成《安全验收评价导则》修订初稿。
3.意见征集和调整
《安全验收评价导则》修订初稿小范围征集意见,得到国内5个评价机构书面反馈,修订小组对反馈内容逐一讨论并回应。依据反馈和讨论的成果,对内容进行较大幅度的调整,于2020年10月形成《安全预评价导则》修订二稿。
4.完成征求意见稿
2020年11月,中国安全生产协会组织专家对安全评价四项标准进行研讨,修订小组根据研讨意见,对修订内容再次展开讨论,并与《安全评价通则》《安全预评价导则》修订小组协同修订条款,形成《安全验收评价导则》修订三稿。
2020年12月,在北京召开了全国部分安全评价机构的专家会议,修订小组根据专家对修订三稿提出意见和建议,对《安全验收评价导则》的整体逻辑结构、条款界限依据、文字表述规范等进行深入研究,完成《安全验收评价导则》征求意见稿的初稿。
5.小范围征求意见并规范标准格式
2021年上半年,协会面向部分会员单位征求意见,组织专家结合反馈意见对标准逐条进行研讨修改,并按照《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GBT 1.1-2020)的要求,重新梳理了标准格式,形成《征求意见稿》。
二、标准编制原则
(一)标准修订原则
1.一致性和统一性原则
安全验收评价在建设项目生命周期的试运行阶段,经现场勘验和信息采集,核查系统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的落实情况,考察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效果,评价整体系统的安全运行状况和安全风险控制效果,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风险控制对策措施建议,并做出评价结果综述的活动。因此对安全验收评价的规范应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并与安全风险的现行法律法规保持一致性。
2.系统性和协调性原则
《安全验收评价导则》是在《安全评价通则》《安全评价过程控制》的框架下编制,应该精准衔接,保持系统性,起到支撑作用;安全验收评价与安全预评价在建设项目生命周期的不同环节(阶段)进行,应该保持协调性,起到相互呼应作用。
3.可操作性原则
安全验收评价对项目是否具备安全验收条件的评估,应该坚持可操作性,考虑技术条件和经济成本。
(二)标准修订依据
1.修订的编写依据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
2.修订的政策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安全评价检测检验机构管理办法》应急管理部令第1号;
3.修订的内容依据
AQ8001《安全评价通则》(安全验收评价内容的依据);《安全评价过程控制》(评价程序规范的依据)。
(三)技术内容变化的理由
当前,我国安全生产工作正处于转型阶段,主要工作内容、政府监管要求和技术支撑需求已经发生了较大变化,2007年4月1日起执行的《安全验收评价导则》(AQ8003-2007)已远不能满足目前形势对于安全评价工作的要求,同时又有新的安全评价过程的规范性要求颁实施,原标准规定的有关内容已不适应安全验收评价工作的实际,通过修订本标准以满足安全验收评价工作的要求。
安全评价工作充分体现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是安全生产重要的技术保障措施。通过本标准的修订,对有关安全评价的程序、内容、方法、分类和基本要求等作出明确规定,对加强安全评价管理工作和确保安全评价业务活动的有效实施具有重要意义。提升安全验收评价工作的水平和质量,更好地发挥安全生产技术服务机构在安全生产工作的技术支撑作用。
(四)标准修订内容
本标准2007年首次发布,本次为第1次修订。
本标准替代AQ 8003-2007《安全验收评价导则》,与AQ 8003-2007相比除结构性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1 范围
对原规定的范围修改为“本文件规定了安全验收评价的程序、内容、方法和与要求”,修改编制格式为“内容和要求”,删除了“工业园区建成完成后进行的安全验收评价”;
2 术语和定义
根据GB/T1.1-2020增加了第三条“术语和定义”,内容为“AQ/T 8001中界定是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程序
将“安全验收评价程序”条款修改为“程序”。
安全风险的内涵还可以由下列基本要素构成(不限于):危险危害因素、危险有害因素、危险源、风险源、事故隐患等,故将“辨识与分析危险、有害因素”改为“风险辨识与分析”;删除了“选择评价方法”,“作出安全验收评价结论”改为“评价结果综述”,将“评价单元划分”提到“风险辨识与分析”之前。
验收评价工作主要是在现场进行的,增加了“现场复核、查验”。
4内容与要求
将“安全验收评价内容”条款修改为“内容与要求”。删除了“安全验收评价包括”和“安全验收评价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评价”。
4.1修改了“前期准备”内容。
4.2 删除了“划分评价单元应符合科学、合理的原则”,补充了“评价单元可按(但不限于)以下方式划分”。
4.3 删除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的预测”增加了“风险辨识与分析”。
4.4 修改了“符合性评价实施”内容,主要包括:“查验设计变更情况”;“对重大危险源进行辨识和评价。” “检查安全设施设计中提出的各项安全对策措施建议的落实情况,检查安全生产管理措施是否到位,安全责任制、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是否建立、健全、落实,是否建立了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在投产前是否开展应急演练情况。”“评价安全管理体系、制度建立和运行有效性,事故应急预案以及演练符合性。”“对项目存在的事故隐患进行分析和评价,列出事故隐患清单,并对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进行判定,提出隐患整改、降低风险的补偿措施”。
4.5验收评价的对策措施则应侧重于评价过程中发现的建设单位在对策措施落实中容易忽视的方面,和日常安全管理上的持续改进要求,是持续改进的安全对策措施,不同于预评价的必须落实的强制对策措施,修改了“安全对策措施建议”内容。
4.6修改 “安全评价结论”为“评价结果综述”;验收评价结果综述是最终得出具备安全验收条件的结论,修改了相应内容。
5 报告编制
将“安全验收报告”条款修改为“报告编制”。 修改了“安全验收评价报告的总体要求”的内容;修改了“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为“风险辨识与分析”;修改了“评价结论综述”的内容。
6 附录
“危险、有害因素分析所需资料”修改为风险分析并修改了相应内容;在安全管理措施资料中补充了“工伤保险”。
三、与国际、国外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水平的对比分析
本标准是为规范国内安全评价机构的安全预评价活动,而做出的相关程序、内容、方法的技术要求。国际、国外目前还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与之对比。
四、与有关现行法律、法规和其他相关标准的关系
本标准修订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安全评价检测检验机构管理办法》(应急管理部令第1号)等相关规定。
依据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进行修订编制。
本标准修订在AQ 8001《安全评价通则》框架和原则内进行;与规范建设项目生命周期另一环节(阶段)安全预评价活动的AQ 8002《安全预评价导则》,保持协调性和相互呼应。
本标准修订在安全验收评价程序上,引用《安全评价过程控制》;在文字表述上,引用GB/T 23694《风险管理术语》。
五、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过程、处理意见及其依据
无
六、作为强制性标准或推荐性标准的建议及理由
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安全评价检测检验机构管理办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等法律、法规对安全评价作了明确规定,安全评价机构出具的安全评价报告具有法律效力。因此,本标准为推荐性标准,建设项目安全验收评价工作及业务活动应遵守本标准的规定。
七、标准自发布日期至实施日期之间的过渡期的建议及理由
建议在征求意见和修改完善工作完成后,加快审批工作进度并尽快完成发布,标准发布3个月后正式实施,及时为全国安全评价工作的开展提供规范和指导。
八、实施标准的有关政策措施
无
九、废止现行有关标准的建议
本标准实施之时,废止AQ 8003-2007《安全验收评价导则》。
十、涉及专利的有关说明
无
十一、标准所涉及的产品、过程或者服务目录
不涉及。
十二、其他应予以说明的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