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程度:
广州市应急管理局文件办理表
文件分送
密级:
来文单位 |
省应急管理厅 |
收文日期 |
2024-04-22 | ||
文件标题 及文号 |
广东省应急管理厅关于印发基层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编 制模板的通知(粤应急〔2024〕37号) | ||||
分送单位 |
各区应急管理局 | ||||
【分送意见】 请各区应急管理局结合《应急管理部办公厅关于印发V乡镇(街 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参考 > 和‹村(社区)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编 制参考>的通知》(应急厅函〔2023〕231号)的有关要求,加强对基 层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的指导。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意见建 议,可向市应急管理局应急救援和预案管理处反馈。 《应急管理部办公厅关于印发V乡镇(街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编制参考>和<村(社区)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辞浚4&的通知》详见: https://www.mem.gov.cn/gk/ZfXXgkPt/fdzd,pr^^ɔ 盛2^^0825 4602 98.shtml?share_token=8b2d4849-7ba9-4fb5-a2de-a07989e7faf0o 0篇急9買局 ______20^^^ B ___ | |||||
联系人 |
廖毅 |
联系方式 |
83189530_____________________ |
广东省应急管理厅文件
粵应急(2024) 37号
广东省应急管理厅关于印发基层突发 事件应急预案编制模板的通知
各地级以上市应急管理局:
为进一步推动我省基层应急预案体系建设,省应急管理厅组 织编制了《乡镇(街道)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模板》《村(社 区)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模板》《村(社区)应急处置一页纸预案 模板》,现印发各地作为参考。各地在工作实际中,可适当简化 基层应急预案编制工作流程、内容,力求简明、实用。
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意见建议,请径向省应急管理厅应急支
援和预案管理处反馈。
-1 —
附件:1•乡镇(街道)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模板
2.村(社区)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模板
3•村(社区)应急处置一页纸预案模板
4.东莞市常平镇桥梓村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示范)
5.深圳市盐田区沙头角街道沙头角社区应急工作 明白卡(示范)
4年4月2‘
(联系人:刘汇,电话:020-831393 71 )
2 —
附件1
乡镇(街道)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模板
乡镇(街道)应急预案重点规范乡镇(街道)层面应对行动, 侧重明确突发事件的预警信息传播、任务分工、处置措施、信息 收集报告、现场管理、人员疏散‘与安置等内容。乡镇(街道)应 急预案的形式、要素和内容等,可结合实际灵活确定,力求简明 实用,突出人员转移避险,体现先期处置特点。
为简化乡镇(街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更快捷方便开 展编制工作,乡镇(街道)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可与不同种类 突发事件的专项应急预案合并编制,在"应急救援与处置”章节 或附件中分灾种详述不同突发事件的处置措施。
1总则
1.1目的依据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 工作部署,切实做好XX乡(镇、街道)突发事件应对处置工作, 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进一步促进平安乡镇建设,根据相 关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结合本乡(镇、街道)实际情况,特 制定本预案。
L2适用范围
本预案是全乡(镇、街道)应对突发事件的总纲,适用于本
-3 -
乡(镇、街道)行政区域内各类突发事件的防范应对工作。
1.3工作原则
内容简明扼要,体现出本地区的应急管理工作特点。如:坚 持党的统一领导;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快速反应、高 效应对;坚持资源整合,信息共享等。
2组织体系
2.1应急管理领导机构(应急指挥部)
明确应急管理相关责任人员。
主要职责:贯彻落实上级党委政府关于应急管理工作的决策 部署;建立完善乡(镇、街道)应急管理机制;组织开展风险排 查并督促落实防控措施;组织开展预警行动、先期处置,协助上 级部门开展应急处置和救援;组织做好应急设备设施维护以及应 急物资管理、使用和发放;开展应急培训、演练等。
2.2应急管理工作机构(应急指挥部办公室)
明确承担应急指挥部日常工作的机构及负责同志。
主要职责:负责收集汇总本地区发生的突发事件信息并上 报;组织编写、修订乡(镇、街道)总体应急预案;审核本乡(镇、 街道)应急预案并指导所辖村(社区)编制应急预案;组织开展 应急演练及宣教培训工作;完成应急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
2.3现场指挥部
突发事件发生后,乡(镇、街道)应急指挥部可根据实际需 要设立现场指挥部,现场指挥部负责人由乡(镇、街道)应急指 挥部指定。根据突发事件类型和现场应急处置工作需要,现场指
—4 —
挥部可设抢险救援、物资保障、医疗救护、治安交通、疏散引导、 工程抢修、协调联络、救灾救助等应急工作组,并明确职责分工 和负责人。
3运行机制
3.1风险防控与监测
简述本地区面临的主要风险Q
明确承担主要风险监测任务的队伍和人员及其职责。工作职 责可以包括风险隐患巡查、信息报告、先期处置、配合上级开展 灾情统计等工作。
3.2预警
321发布预警
收到上级人民政府预警信息后,乡(镇、街道)应急指挥部 应立即通过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短信、电子显示屏、警报 器、宣传车、大喇叭、微信群等方式,传递预警信息。对老弱病 残孕等特殊人群以及医院、学校、养老托幼机构等特殊场所和通 信、广播、电视盲区以及偏远地区的人群,要充分发挥基层信息 员的作用,逐户通知,采取一切措施传递预警信息。
322预警响应措施
①向社会公布反映突发事件信息的渠道,加强对突发事件发 生、发展情况的监测。
②有关负责人、应急工作组人员、应急救援队伍进入待命状 态。
③检查现有物资、装备的储备量和有效性,视情定向前置。
—5 —
如有需要,向相邻地区或上级人民政府请求调拨物资、装备。
④明确转移路线、地点、方式和转移工作负责人,及时转移、 疏散或者撤离易受突发事件危害的人员并予以妥善安置,转移重 要财产。
⑤关闭或者限制使用易受突发事件危害的场所,控制或者限 制容易导致危害扩大的公共场所的活动。
⑥加强对重点单位、重要部位、重要区域、重要基础设施的 安全保卫和巡查。
⑦其他必要性措施。
3.2.3预警解除
根据上级人民政府发布的预警解除信息,及时通知受影响的 相关区域和人员,解除已经采取的有关措施。
4应急处置与救援
4.1信息报告
明确突发事件信息报告渠道、流程和手段,公布应急值守电 话号码。明确建立基层信息报告网络,村(社区)及有关人员应 第一时间报送突发事件信息及苗头性信息,以及网格员、灾害信 息员、气象信息员、护林员、协管员等承担特定应急职责任务人 员的信息报告任务,鼓励群众及时报告相关信息。情况紧急时直 接拨打110、119、120等报警和急救电话。
明确向上级党委和政府、相关应急指挥机构报告信息的流 程、内容、时限和责任人。必要时,通报可能受影响的有关地区 和单位。信息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突发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
一 6 一
信息来源、简要经过、影响范围、人员伤亡情况、财产损失情况、 现场救援情况、请示支援事项、报告人的姓名和联系方式等。
4.2应急响应
4.2.1启动响应
明确应急响应启动的条件、程序、启动主体、启动形式等。
有条件的地区可以明确应急响应是否分级、如何分级和不同 的分级响应措施。
422处置措施
明确赶赴现场组织处置的负责人及有关机构、应急救援队 伍、事发地相关责任人员及职责任务。
明确主要处置措施,包括但不限于现场管理、抢险救援、人 员疏散与安置等内容。以下处置措施供参考:
①现场管理。明确警戒范围,迅速控制危险源,封锁危险场 所,实行交通管制、封闭管理及其他控制措施。.
②抢险救援。组织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社会应急力量、群众 参加应急救援和处置工作,营救和救治受害人员,抢修被损坏的 交通、通信、供水、排水、供电、供气、医疗卫生等公共设施, 实施医疗救护和卫生防疫及其他保障措施。
③人员疏散与安置。如需疏散转移的,明确负责人、被转移 安置人员、转移安置场所、转移路线,并向被转移安置人员提供 安置场所和生活必需品。
④其他必要的处置措施。
将乡(镇、街道)总体应急预案与不同种类突发事件的专项
—7 —
应急预案合并编制的,可在本章节中分灾种详述不同突发事件的 处置措施。
4.2.3联动支援
根据突发事件应对处置情况,协调相邻地区、有关专业应急 救援队伍、社会应急力量支援。
上级人民政府设立现场指挥部的,本级现场指挥部应当纳入 上级现场指挥部。上级应急指挥机构或派遣的工作组到达现场 后,本级现场指挥部负责人及时汇报现场情况,移交现场指挥权, 并做好保障工作。
4.2.4响应结束
明确应急响应终止的条件和程序。
5后期处置
5.1善后处置
明确现场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本级人民政府需开展的善后 处置措施。以下善后处置措施供参考:
①配合上级主管部门制定针对受灾人员的救助、补偿、慰问、 抚恤、安置等善后工作方案。
②根据善后工作方案,对伤亡人员、参加应急处置人员,给 予抚恤、补助,并提供必要的心理咨询和司法援助。
③配合上级主管部门做好疫病防治、环境污染消除等相关工 作。
④配合上级部门尽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5.2评估总结
-8 —
乡(镇、街道)应急指挥部办公室配合上级部门对突发事件 的起因、性质、影响、责任、经验教训和恢复重建等问题开展评 估,总结救援处置工作,提出改进建议。
6应急保障
6.1通信保障
明确可为本地区提供应急通信保障的相关单位、人员及其联 系方式。
6.2队伍保障
①明确本地区基层应急救援队伍,包括但不限于本地区公安 人员、医务人员、消防队员、民兵、预备役人员、企事业单位应 急队伍、志愿者等。
②明确本地区可协调支援的国家消防救援队伍、专业应急救 援力量、社会应急力量等。
③明确可参加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专家或有特定技术专长 的人员。
6.3物资保障
明确本地区的应急物资和装备的类型、数量、性能、存放位 置、管理责任人及联系方式等。
6.4场所保障
因地制宜,就近依托公共基础设施(符合条件的公园、广场 等)规划、建设应急避难场所。
以上应急保障内容可通过列表方式并入本预案附件中。
7预案体系
—9 —
明确本地区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构成,如不同种类突发事 件专项应急预案、所辖村(社区)应急预案、本地区企事业单位 应急预案等内容。明确应急预案编制、评估、修订等要求。
8附则
8.1发布实施
明确本预案发布和解释主体、施行日期。
8.2宣教培训
明确组织应急预案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
8.3预案演练
明确开展应急演练的频次、参加人员等工作要求。
9附件
根据工作实际,通过文本、列表、流程图等形式,展示本地 区行政区划图、风险点分布、应急救援队伍联系方式、应急物资 装备、应急避难场所、应急处置流程图、应急指挥机构联系方式 等。
将乡(镇、街道)总体应急预案与不同种类突发事件的专项 应急预案合并编制的,可在附件中分灾种详述不同突发事件的处 置措施。
—10 —
附件2
村(社区)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模板
村(社区)应急预案侧重明确风险点位、应急响应责任人、 预警信息传播与响应、人员转移避险、应急处置措施、应急资源 调用等内容。本预案模板要素齐全,仅供参考,或可采用《村(社 区)应急处置一页纸预案模板》。村(社区)应急预案的形式、 要素和内容等,可结合实际灵活确定,力求简明实用、通俗易懂, 突出人员转移避险,体现先期处置特点。
1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XX村(社区)行政区域内XX突发事件的应 对工作。
2应急组织机构
设立村(社区)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村(社区)党组织 书记担任组长,村(社区)党组织副书记担任副组长,村(社区) 党组织委员以及其他有关责任人员担任成员。应急领导小组办公 室设在村(社区)委会办公所在地,村(社区)值班室电话 XXXXXXXXo
应急领导小组可下设工作组,明确各工作组负责人、成员、 职责和联系方式。以下工作小组设置供参考:
①综合组。负责值班值守、向上级报告信息、传达上级指令、
—11 —
传递预警信息、综合协调、宣传引导、通讯联络等,配合上级部 门开展灾情核查、善后处置相关工作。
②抢险救援组。负责突发事件先期处置、组织村民开展自救 互救、转移安置受害人员、协助专业救援队伍开展人员搜救等。
③安保组。负责突发事件现场警戒、秩序维护、交通疏导工 作。
④保障组。负责保障突发事件先期处置过程中的应急物资、 装备,保障受灾转移群众的基本生活物资,灾后救助过程中协助 通知受灾人员领取救灾物资和款项。
因部分村(社区)面积小、工作人员少,可根据实际情况将 综合组、保障组等修改为综合岗、保障岗等由1-2人可完成的岗 位。
3风险防范
明确本区域主要风险隐患和危险源,明确风险监测与报告的 责任人,对于可能导致突发事件发生的风险和苗头性信息应当及 时报告。
4信息报送
明确突发事件信息报告的主体、对象、程序和要求等。如: 突发事件发生后,网格员、护林员、灾害信息员或其他村民应立 即报告村值班室(电话号码:XXXXXXXXXXX )o村(社区) 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应根据需要,向上级有关部门或者救援机构 紧急呼救或请求支援。
信息报告内容主要包括:突发事件发生时间、地点、性质、
—12 —
人员伤亡或失联被困等基本情况。
5预警
明确村(社区)值班制度,有关责任人员要保持通信联络畅 通,及时接收上级有关部门发布的预警信息,密切关注广播、电 视、互联网发布的预警信息。
接到预警信息后,需采取应急避险或组织人员疏散等行动 的,相关责任人要立即通过电话、微信群、大喇叭、铜锣、警报 器或逐户通知等方式将预警信息传递给村民,同时通知村(社区) 应急抢险救援组做好应急准备。
6应急处置
6.1先期处置要点参考
①相关责任人到岗到位,加强值班值守和灾情监测,及时向 上级应急指挥机构和村(社区)各相关安全责任人通报情况。
②在上级应急指挥机构或工作组赶到事发现场前,村(社区) 主要负责同志负责先期处置及现场指挥。
③各安全责任人密切关注所负责区域内危旧房屋、大型建筑 等情况,落实好各项风险防范措施。
④对易发灾害点重点住户及老弱病残孕等特殊人员加强联 系。如需转移避险,按照“先人员后财产,先老弱病残孕后一般 人员"的原则,开展人员转移工作。明确转移安置纪律,统一指 挥、安全第一。
⑤涉及到危险源的,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迅速组织人员关 闭阀门、切断电源、管控火源等,争取最短时间内控制事态扩展
-13 -
恶化。
⑥迅速封锁有关场所,划定警戒区,禁止无关人员、车辆进 入警戒区域,维护现场治安秩序。 ^
⑦第一时间向属地人民政府及其有关主管部门报告突发事 件相关信息。
⑧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组织人员力量,开展自救互救, 采取必要的分灾种处置措施。分灾种处置措施可在本章节或附件 中详述。
⑨做好应急物资保障。提供食品、饮用水、衣被等基本生活 物资,确保转移人员得到妥善安置。
⑩村(社区)卫生室负责对受伤人员现场救护,联系120急 救并协助进行伤员转移。
6.2应急支援
当突发事件超出村(社区)级应急处置能力时,村(社区) 应急领导小组立即向上级或相邻地区请求支援。当上级应急指挥 机构或工作组到达现场后,及时汇报现场情况,移交现场指挥权, 服从统一指挥和管理,协助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6.3响应结束
上级应急指挥机构宣布响应终止后,本村(社区)及时终止 有关应急措施。
7后期处置
应急处置结束后,协助上级有关部门做好灾情上报和善后处 置工作。
—14 —
8应急保障
通过表格形式,明确本村可用的应急救援力量、物资、医疗 保障、避难场所等。
9预案管理
明确应急预案发布主体、施行日期。
明确开展预案演练的形式、频次、参加人员等。
10附件
附件可以包括本村(社区)基本情况、相关负责人联系方式、 不同灾种处置措施、应急流程图、应急避难场所位置和疏散路线 等。
—15 —
附件3
村(社区)应急处置一页纸预案模板
(以森林火灾应急处置为例,仅供参考)
一、灾害事故类型
森林火灾
二、处置要点
(一)报警:讲清森林火灾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受灾情况。
(二)报告:向上级部门报告灾害情况和需要支援的事项等。 在应急处置过程中,及时续报有关情况。
(三)处置:
1•队伍集结:村(社区)应急领导小组立即调度村应急救援 力量携带相关装备赶赴现场开展先期处置。负责人:XXX,手 机 XXXXXXXXXXX
2•态势研判:抵达现场,迅速组织现场踏勘,确定危险区域 与范围,及时报告现场情况。做好舆情管理,谨防散播不实、夸 大的灾情信息。负责人:XXX,手机XXXXXXXXX
3•紧急扑救:组织分工,在确保人员安全情况下,组织扑救。 负责人:XXX,手机 XXXXXXXXXXX
4•治安警戒:划定警戒区域,组织村治安巡逻队等设置警戒 标识和岗哨,禁止无关人员、车辆进入警戒区域,维护现场秩序。
-16 一
负责人:XXX,手机 XXXXXXXXXXX
5•转移疏散:根据现场火势情况,组织受威胁的群众转移和 疏散到安全区域。负责人:XXX,手机XXXXXXXXXXX
6•医疗救护:村卫生室对伤员现场简单救护,拨打120并协 助伤员转移Q负责人:XXX,手机XXXXXXXXXXX
7•后勤保障:向被转移疏散和受灾人员提供饮用水、食物、 衣被等基本生活物资。负责人:XXX,手机XXXXXXXXXXX
三、物资储备
消防服X套、消防头盔X个、消防手套X付、灭火防护靴 X双、消防空气呼吸器X个、水带X米、干粉式灭火器X个、 手提式强光照明灯X个、铜锣X个、大喇叭X个;被褥X床、 饮用水X桶、方便面X箱…… .
储备地点:XX仓库
负责人:XXX,手机 XXXXXXXXXXX
四、转移疏散场所
XXX学校、XXX广场、XXX祠堂……
负责人:XXX,手机 XXXXXXXXXXX
五、联络电话
森林火灾报警电话:12119;火警:∏9;救护:120。
XX乡镇(街道)值班电话:XXXXXXXXXXX
XX 派出所:XXXXXXXXXXX ......
—17 —
附件4
东莞市常平镇桥梓村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1总则
1.1编制目的
L2编制依据
1.3适用范围
1.4工作原则
2区域概况
2.1基本情况
2.2河流水系
2.3企业情况
2.4人员分布
2.5历年突发事件统计分析
2.6风险分析与工作重点
3应急指挥体系及职责
3.1应急指挥体系
3.2村应急指挥工作领导小组
3.3村应急指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3.4各应急工作组
4预警预防
4.1预警预防信息
4.2采取的预防措施
4.3突发事件信息报告
4.4预警预防准备
4.5预警行动
5应急响应
—18 —
5.1总体要求
5.2应急联动机制
5.3启动程序
5.4先期处置
5.5应急响应的基本要求
5.6应急响应的指挥与联系协调
5.7应急响应转变或终止
5.8信息报告与发布
6应急保障
6.1通信与信息保障
6.2抢险与救援保障
6.3主要技术保障
6.4供电与交通保障
6.5治安与医疗保障
6.6应急队伍保障
6.7物资与资金保障
6.8应急抢险救灾人员安全防护保障
6.9转移安置保障
6.10宣传、培训及演练
7善后处置
7.1救灾救助
7.2恢复重建
7.3保险
7.4总结经验
8预案管理
8.1应急预案培训
8.2应急预案演练
8.3应急预案修订
—19 —
8.4应急预案实施
附件
1自然灾害应急救援处置行动方案
2事故灾难应急救援处置行动方案
3公共卫生类突发事件应急救援处置行动方案
4社会安全类突发事件应急救援处置行动方案
5桥梓村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组织指挥体系图
6桥梓村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流程图
7桥梓村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通讯录
8桥梓村平面示意图
9桥梓村卫星地图
10附近医院地理位置及路线图
11消防救援地理位置及路线图
12桥梓村应急避难场所示意图及台账
13桥梓村应急避险疏散路径规划
14桥梓村安全路线指示牌分布图
15桥梓村物资储备情况一览表
16桥梓村突发事件报告登记表
—20 —
1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实现常平镇应急管理工作关口前移,突出本村应急力量在 突发事件中的先期处置、自救互救、信息上报等作用,最大限度 避免和减少人员伤亡,减轻财产损失,在现有的工程设施条件下, 针对可能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预先制定本预案,为村委会实施 指挥、决策、调度和抢险救灾提供依据。
1.2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广东省突发事件应对 条例》《广东省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东莞市突发公共事件 总体应急预案》《常平镇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等。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东莞市常平镇桥梓村范围内自然灾害、事故灾 难、公共卫生类、社会安全类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应急处置。
(1)自然灾害
三防灾害:江河洪(潮)水、暴雨、渍涝、山洪、台风暴潮 灾害、干旱灾害,以及由此引发的水库垮坝、堤防决口、水闸倒 塌等次生衍生险情或灾害。
地质灾害: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地面沉降、地面 塌陷等。
地震。
(2)事故灾难
生产安全事故•:火灾、触电、机械伤害、高处坠落、中毒和 窒息等。
突发环境事故:水污染、大气污染。
交通事故:行人道路事故、非机动车交通事故、自驾机动车 交通事故。
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地下管线(包括给水、排水、燃气、
—21 —
电信等)及户外广告、路灯、公共卫生、公共体育等公共设施和 设备事故。
(3)公共卫生类突发事件
食物中毒事件、口蹄疫、手足口病、非典疫情、HIN1、HTN9、 新冠肺炎等。
(4)社会安全类突发事件
踩踏事故、治安事件、信息安全事件等。
1.4工作原则
(1)在桥梓村委会的领导下,坚持应急管理工作责任制, 落实抢险救灾责任,切实做好突发事件的紧急处置和善后工作, 千方百计确保我村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突出先期处置、自救互救和信息上报工作。
(3)预防为主,常备不懈,提高突发事件防范意识,落实 各项防范措施,做好应急储备工作。
(4)按照区域统一规划,坚持因地制宜、城乡统筹、突出 重点、兼顾一般,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Q
(5)坚持依法防灾,实行全民参与、协同应对、专群结合 原则。
(6)信息公开,正面引导舆论。
2区域概况
2.1基本情况
桥梓村地处广东省东莞市常平镇西部,距离常平镇政府3.4 公里,西面毗邻东坑镇政府6公里,南面毗邻大朗镇政府6.6公里。 本村东面与下墟村交界,南面与塘角村交界,西面与苏坑村交界, 北面与岗梓村交界。
交通四通八达,辖区面积约1.95平方公里,共有880户,户 籍人口2699人,外来务工人员约IoOoO人。
辖区内设有兼职消防队、警务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志愿服
—22 —
务队等应急救援救助机构,配置三轮消防车、消防器材、武装装 备等;村委会办公楼、喜庆堂、综合办公楼、图书馆等可作为应 急避难场所。
2.2河流水系
辖区内主要河流为寒溪河和改水河。易涝点有缸瓦塘、大湖 头。
2.3企业情况
辖区内企业约50家,主要集中在汽车销售、五金加工及电 子等行业,其中大多数企业是五金、电子;小作坊约280家,主 要是毛织服装和五金加工等。
2.4人员分布
辖区内人员密集场所有桥梓小学、桥梓幼儿园、翠景湾花园 等,其中人口密度最大的是翠景湾花园,人口密度最小的是旧围。
2.5历年突发事件统计分析
事件 类别 |
事件 小类 |
时间 |
地点 |
事件描述 及损失 |
事件处理 结果 |
自然 灾害 |
洪涝 灾害 |
2008 |
本村 |
部分受灾 |
加强我村 水利建设 |
台风 灾害 |
2018 |
本村 |
台风“山 竹”影响部 分居民 |
提升自然 灾害处理 能力 | |
事故 灾难 |
火灾 事故 |
2022/2021 |
桥梓三 泰工业 园 |
环保设备 过热导致 火灾 |
加强消防 措施整改 |
公共 卫生 类 |
无 ■ | ||||
安全 |
无 |
—23 —■
2.6风险分析与工作重点
2.6.1自然灾害
2.6.1.1三防灾害风险及工作重点
(1)洪涝风险及工作重点
辖区内主要易发洪涝点:本村各处的排渠、排水沟、集水井、 出水口等。
防御洪涝灾害工作重点:
①组织危险区域(包括山洪、泥石流、山体滑坡、城乡低洼 地区)人员安全转移;
②确保重要基础设施、重点企业等的防汛安全;
③及时向公众发布汛情信息;
④做好抢险救灾物资供应及抢险救灾队伍准备;
⑤做好汛情、灾情报送工作;
⑥做好村社会秩序的管控工作。
(2)干旱风险及防旱工作重点
常平镇雨量充沛、雨季时间长,干旱对我镇的影响相比内陆 小得多,但偶尔也会出现气象意义上的干旱。对农业生产和供水 来说,危害较大的是秋旱和冬旱,此时降水减少,江河水位较低, 对农业生产和部分地区的供水造成一定影响。
防旱工作重点:
①落实人畜饮水和农业灌溉用水等应急措施;
②做好旱情、灾情报送工作;
③保障枯水期供水安全。
—24 —
(3)台风风险及防风工作重点
台风风险主要是由台风引发的大风、强降雨和风暴潮等风 险,从影响形式看,有时是近距离直接风雨影响,有时是台风减 弱后的低压槽等所带来的强降雨。
防风工作重点:
①结合实际落实防台风预防工作;
②重大基础设施、建筑工地、广告牌、铁塔、行道树、电线 杆、天线等高空设施防风安全保障;
③做好交通安全管制工作;
④做好抢险救灾物资及抢险救灾队伍准备;
⑤及时向公众公布台风信息与会商决策;
⑥做好村社会秩序的管控工作。
2.6.1.2地质灾害、地震风险及工作重点
突发地质灾害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地面沉降、 地面塌陷等,桥梓村地理位置优越,不易发生较大以上地质灾害、 地震。
防突发地质灾害、地震工作重点:
①信息通讯组在易发突发地质灾害期间,实行24小时值班制 度,接到灾害事故报告,立即上报村应急指挥办公室;
②信息通讯组密切关注上级有关部门发布的预警信息,及时 通报村应急指挥办公室,为应急响应提供依据;
③加强应急抢险组应急装备使用和抢险救援培训;
④加强应急避难所建设;
—25 —
⑤加强自救互救、应急避险等安全知识的宣传。
262事故灾难
2.6.2.1生产安全事故风险及工作重点
(1)火灾事故
辖区内企业、工厂、商铺、学校、出租屋、三小场所等单位 违规用火,在禁烟区抽烟,电气线路老化、破损、过载,易燃易 爆场所未有效防范点火源等,均有可能造成火灾。
防火灾事故工作重点:
①加强消防安全知识宣传,督促企事业单位定期开展消防安 全知识培训教育;
②加强消防重点单位、易燃易爆场所消防安全检查,消除火 灾隐患;
③督促企事业单位落实消防应急器材配备、维护保养工作, 确保应急器材完好、有效;
④加强村应急抢险组灭火救援专项知识培训。
(2)触电事故
辖区内企业、工厂、商铺、学校、出租屋、三小场所等单位 违规用电、私拉乱接,未安装防触电保护器,电工未持证上岗, 检维修作业未落实审批、挂牌、断电等安全措施,均有可能发生 触电事故。
防触电事故工作重点:
①推行TNS配电系统,易发生触电危险的场所、设备安装 漏电保护开关或使用安全电压;
—26 —
②严查电工未持证、持假证上岗作业情况;
③杜绝使用花线、裸线,私拉乱接现象;
④督促企事业单位定期开展防触电专项安全教育培训。
(3)机械伤害事故
辖区内企业使用冲、剪、压等危险设备,这些设备安全设施 缺失或失效,员工违章操作等,极易造成机械伤害事故。
防机械伤害事故工作重点:
①严禁辖区内企业使用明令淘汰使用的工艺和设备,在用机 械设备必须达到本质安全;
②督促企业对机械设备的安全设施定期维护保养和检查,确 保有效;
③督促企业加强员工机械安全知识专项培训。
(4)高处坠落事故
辖区内建筑工程、零星工程等作业,涉及高处安装、维护、 拆除、登高架设,作业人员未持证上岗,违章作业;未严格落实 特种作业审批;未规范使用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绳等,易造成 高处坠落事故。
防高处坠落事故工作重点:
①辖区内建筑工程、零星工程等开工前,须到村委会备案, 涉及高处安装、维护、拆除、登高架设的作业人员须持证上岗;
②应急抢险组不定期对辖区内建筑工程、零星工程进行检 查,发现违章作业,未规范使用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绳等行为, 及时制止。
—27 —
(5)中毒和窒息事故
辖区内企事业单位受限空间作业,如化粪池、污水池、消防 水池等清污,地下管线铺设、维修、更换,密闭设备检修等,若 未落实受限空间作业审批,作业人员违章作业、监护人员擅离职 守等,极易造成受限空间中毒和窒息事故。
防中毒和窒息事故工作重点:
①加强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知识宣传;
②对辖区内涉受限空间作业的企业登记建档,掌握辖区内受 限空间类型、数量、作业状况、危害类型等;
③督促辖区内涉受限空间作业的企业配备受限空间作业所 需的检测、通风、作业、救援等装备并定期演练。
2.6.2.2突发环境事故风险及工作重点
(1 )水污染事故
辖区内企业污水直排、偷排,大量危险化学品泄漏等,可能 造成水污染事故。
防水污染事故工作重点:
①对辖区内涉废水的企业登记建档;
②依托镇生态环境分局、水务部门等,加强水质监测,发现 水质异常超标,立即上报,查找源头。
(2)大气污染事故
辖区内发生火灾或企业大量危险化学品泄漏、废气直排等, 可能造成大气污染事故。
防大气污染事故工作重点:
—28 —
①对辖区内涉废气的企业登记建档;
②依托镇环保部门,加强大气质量监测,发现大气质量异常, 立即上报,查找源头。
2.6.2.3突发交通事故风险及工作重点
本村地处常平镇西南面。桥梓路由村东向村西与环常西路相 交,易发生交通事故事故。村内有大围路、鲤鱼地堂街、英才街、 新井街、沙头路等公路,大部分已设置交通红绿灯,如行人闯红 灯或翻越道路隔离带、非机动车在机动车道行驶等,易发生行人 道路事故和非机动车交通事故。
防突发交通事故工作重点:
①加强道路交通安全知识宣传;
②严格依交通规则行车,时刻保持警惕;
③落实"禁摩限电”政策,骑乘电动车必须佩戴头盔;
④一旦发生交通事故,立即上报并救援,保护事故现场,做 好警戒工作。
2.6.2.4突发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风险及工作重点
(1)地下管线(包括给水、排水、燃气、电信等)突发事件
电、气、水关乎国计民生,一旦发生突发事件造成停电、停 水、停气,将对村民的正常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
防地下管线突发事件工作重点:
①依托供电、供水、供气部门定期对辖区内电力、供水、供 气系统进行维保、检修;
②严格管控断路、动土作业,请求地下管线主管部门委派专
—29 —
人现场指导、监护,防止施工作业挖断、损坏地下管线;
③对于突发的停电、停水、停气,立即上报相关部门,请求 处置,并通过广播、微信群等发布信息,稳定村民情绪。
(2)户外广告、路灯、公共卫生、公共体育等公共设施和 设备事故
户外广告、路灯、公共卫生、公共体育等公共设施的设计和 建造不符合安全性原则,为了降低成本偷工减料、以次充好,公 共设施的使用者对公共设施不爱护、人为破坏公共设施、损害原 有功能,可能引发事故或加剧事故的严重程度。
防户外广告、路灯、公共卫生、公共体育等公共设施和设备 突发事件工作重点:
①依托住建、城管等部门严格审查、审批公共设施的设计和 建造文件,杜绝偷工减料、以次充好,提高公共设施和设备安全 系数;
②切实履行公共设施和设备安全“守护人"的职责,及时、有 效维护、保养公共设施和设备;
③加强对公共设施使用者安全使用及公德素养方面的宣传 教育,提高民众安全意识及公德心。
2.6.3公共卫生类突发事件风险及工作重点
公共卫生类突发事件包括食物中毒事故、口蹄疫、手足口病、 HIN1、HTN9、新冠肺炎等重大传染性疾病。
防公共卫生类突发事件工作重点:
①加强食物中毒事故、口蹄疫、手足口病、HIN1、H7N9、
—30 —
新型冠状肺炎等重大传染性疾病的防疫知识宣传;
②督促企事业单位疫情期间落实加强疫情防控和检查工作;
③疫情期间,村委会严格审批、检查外来务工和返乡人员, 防止交叉感染。
2.6.4社会安全类突发事件
2.6.4.1拥挤踩踏事故风险及工作重点
商场、学校、幼儿园、娱乐场所等人员密集场所,如发生火 灾、暴力犯罪等突发事件,易造成人群恐慌,人流疏散不及时、 不正确,极易造成拥挤踩踏事故。
防拥挤踩踏事故工作重点:
①商场、企事业单位等举行聚集活动,须向公安机关和村委 会报备,落实消防、疏散等安全设施;
②人员密集场所须制定疏散方法、标志、路径并定期演练;
③加强消防安全知识宣传,提高村民自救互救能力。
2.6.4∙2治安事件及工作重点
我村治安环境良好,未出现抢劫、械斗等恶性事件,但偶有 失窃、肢体冲突等事件发生。
防治安事件工作重点:
①加强法治宣传,营造法治氛围;
②响应智慧城市建设,购置猫眼监控系统,利用网络视频实 时监控。
264∙3信息安全事件
.近期诈骗案频发,公民个人信息严重泄漏,村民稍有不慎,
—31 —
就会跌入诈骗陷阱,导致财产损失。
防信息安全事件工作重点:
①加强防诈骗知识和公民个人信息资料保护意识宣传;
②不定期对独居老人、赋闲村民等易被诈骗犯盯上的对象进 行防诈骗知识培训。
3应急指挥体系及职责
3.1应急指挥体系
桥梓村成立村应急指挥工作领导小组,统一指挥、组织与协 调全村应急工作。小组组长由村党委书记担任,负责突发事件应 急处置的全面工作;村党委副书记担任副组长,负责统筹防灾减 灾工作;两委干部为小组成员,协助做好防灾减灾的日常管理工 作。领导小组下设应急指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分设应急抢险 组、综合保障组、医疗救护组、信息通讯组4个工作组,采取综 合协调、明确任务、强化责任的方式,做好灾害风险预测、预报、 评估、防范,以及应急救援救助、人员转移安置、应急物资保障 等工作。
3.2村应急指挥工作领导小组
总指挥:周建安(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安全主任)
副指挥:周国良(党委副书记,安全主任) 周托恩(党委副书记,三防主任) 黄锦培(警务室警长)
成员:周孔怀(党委委员) 周艳霞(党委委员)
—32 —
周德驹(党委委员)
周均旺(党委委员) 任艳霞(党委委员) 周杨杰(党委委员)
3.3村应急指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村应急指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村委会办公所在地—— 桥梓党群服务中心一楼,简称村应急指挥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 党委副书记兼任,承担村应急指挥工作领导小组具体工作。
村应急指挥办公室联系方式:XXXXXXXXXXX
村应急指挥办公室工作职责:
(1)收集、分析和报告突发事件信息;
(2)传达上级部门的工作指示并监督落实.;
(3)组织制定突发事件抢险救助预案和应急措施;
(4)负责突发事件预测、预警、信息上报,为上级部门应 急响应提供依据;
(5)组织先期处置,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开展自救互救; 负责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宣传,整合村应急资源,开展突发 事件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提高群众应对突发事件的防灾意识和减 灾能力;
(6)完成上级部门交办的其它任务。
3.4各应急工作组
在启动应急响应时,根据工作需要,村应急指挥办公室设应 急工作组,各组实行组长负责制。各应急工作组在村应急指挥办
—33 —
公室的统一指挥下,按各自职责,分别做好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 作,主要分工如下:
(1)信息通讯组
①值班人员必须按时上下班,坚守岗位,认真完成值班任务。 灾害来临时,根据灾害等级安排值班,如汛期应执行24小时值班 工作制;及时收集灾情信息,做好灾情初报、续报等工作;接收 到预警信息要及时通知总指挥和副总指挥;
②负责电话接听及收发文工作,接到上级预警信息后,及时 向辖区内群众发布预警信息,做好紧急通知或公告信息的起草、 发布及报送;
③发生超出村应急处置能力的突发事件,立即向上级有关部 门上报突发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事件类型、人员伤亡、财产 损失等情况,请求支援;
④突发事件过后,配合上级部门开展灾情核查,建立灾情信 息内容,进行张榜公示;
⑤及时向辖区内群众宣传防灾减灾安全知识和防灾避险防 御技能。
(2)应急抢险组
①熟练掌握突发事件先期处置的措施和注意事项;
②负责对可能引发或已经造成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 生类、社会安全类突发事件的危险源、危险区域、安全隐患、矛 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进行检查,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开展先期处 置和自救互救;
—34 ~
③负责现场环境安全判断,设置警戒线和警戒区,禁止无关 车辆、人员进入;
④汇总现场救援处置情况,为上级决策提供依据。
(3)医疗救护组
①根据灾害评估、预测区域,安全疏散、转移受灾或可能受 灾群众;
②负责现场医疗救护工作;
③负责转移疏散群众,协助120开展医疗救护。
(4)综合保障组
①负责应急物资、器材的仓储、点检、更新工作;
②保障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过程中应急物资到位;
③保障受灾转移群众的基本生活,发放相应生活物资;
④负责灾后安置工作,在灾害救助中协助通知受灾人员领取 救灾物资和款项。
4预警预防
4.1预警预防信息
信息通讯组收集到发生或预测可能发生突发事件相关预警 预防信息时,应立即报告村应急指挥办公室,作为启动应急响应 和应急处置的决策依据。
4.1.1自然灾害信息
(1)暴雨信息
信息通讯组及时收集市气象局实时气象信息监测、预报、预 警与报告信息,及时报告村应急指挥办公室,通报各应急工作组,
--35 —
并通过广播、电视、互联网、微信群和手机短消息服务等多种形 式及时向村民发布。
(2)台风信息
信息通讯组及时收集市气象局发布的台风信息,包括台风的 中心位置、移动路径、风力,台风走向、移动速度、登陆地带和 影响地区、雨情信息等,及时报告村应急指挥办公室。
(3)水情信息
应急抢险组负责辖区内实时水情、雨情、水位等信息的监测 和报告。
(4)干旱信息
信息通讯组及时责收集市气象局发布的监测全镇连续无透 雨日、持续时间和发展趋势等气象干旱信息。
应急抢险组负责监测受旱面积等农业干旱信息。当作物受旱 面积占播种面积的15%以上时,及时向村应急指挥办公室报告农 业受旱情况,并报告当前农业需用水量和未来农业需用水量预测 情况。
(5)地质灾害信息
信息通讯组及时收集镇应急管理分局、自然资源分局、水务 工程建设运营中心等部门发布的预警预报,主动采取预防和避险 措施。
应急抢险组不定期对重点地质灾害隐患区、危险点开展检 查、巡逻,一旦发现强降雨引发泥石流、滑坡等灾害,立即上报 村应急指挥办公室,封锁灾区,转移受灾群众。
—36 —
4.1.2事故灾难信息
(1)生产安全事故信息
应急抢险组定期对辖区内企业及三小场所等进行检查,发现 安全事故隐患,及时上报镇应急管理分局,协助做好安全事故隐 患治理。重点监管易发、频发安全事故的单位、场所、工艺等。
信息通讯组对辖区内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进行统计分析,联 合镇应急管理分局以及安全生产中介机构,找出事故发生的规律 和原因,从源头治理,杜绝类似事故的发生。
(2)突发环境事件信息
应急抢险组发现辖区内河流异常变色、变臭,空气有异味,或 信息通讯组收到村民类似举报,应立即上报村应急指挥办公室, 查找源头。村应急指挥办公室将情况上报镇生态环境分局、水务 等部门,请求专业人员来检测、处置。
‘(3)突发交通事故信息
辖区内有桥梓路、大围路、鲤鱼地堂街、英才街、新井街、 沙头路等路段,主干道路口易发生交通事故。若发生异常塞车、 行人围观等,可初步认定发生了交通事故。信息通讯组接报后及 时上报村应急指挥办公室,村应急指挥办公室派出应急抢险组前 往处置。
(4)突发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风险信息
辖区内用户电压不稳、用电量激增、自来水浑浊、燃气压力 不足、公共设施和设备地基沉降、建筑墙面开裂等,都是突发公 共设施和设备事故的前兆。信息通讯组接报后,应立即通过村应
—37 ~
急指挥办公室向南方电网、水务局、新奥燃气、住建局等单位进 行核实,请求处置。
4.1.3公共卫生类突发事件信息
疫情爆发具有不确定性和突发性,对村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造成巨大隐患。疫情期间,村应急指挥办公室要严防死守,隔绝 传染源和传播途径。信息通讯组要严密关注疫情发展态势,一旦 有失守态势,要及时上报,扩大响应级别,请求上级有关部门援 助。
4.1.4社会安全类突发事件信息
企业、商场等单位举行店庆、周年庆等大型活动,未落实报 批备案手续,消防安全措施不到位,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在人员 疏散过程中极易造成拥挤踩踏事件。辖区内人员稀少、监控未全 方位覆盖的区域,易发生盗抢事件。网吧、沐足、KTV等娱乐场 所,无业游民、醉酒人员易滋生事端,发生打架斗殴,肢体冲突 事件。
4.2采取的预防措施
(1)成立专项工作小组,汇同各租赁单位安全生产负责人 对风险点、危险源进行深入排查、辨识,建立风险点、危险源数 据库及台账,制定风险管控措施,对已形成的隐患及时落实整治;
(2)积极开展防灾减灾避灾救灾工作宣传,利用公益广告 牌、宣传栏、宣传橱窗等宣传阵地和广播、微信等媒体,加强突 发事件应急避险、自救互救安全知识宣传教育,提高村民的防灾 意识和减灾能力;
—38 —
(3)建立村灾害脆弱人群清单,定期走访,解决灾害脆弱 人群在应对突发事件时可能遇到的难题;
(4)储备用于抢险救灾的应急物资,与常平镇供销社签订 应急器材、生活用品等物资储备协议,确保抢险救灾交通工具、 通讯工具等应急器材足量、完好、有效;
(5)落实"一对一"帮扶工作,实现精准救援和转移;
(6)定期开展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演练,提升村应急救援队 伍应急处置能力和水平;
(7)响应智慧城市建设,提高科学管理水平,购置猫眼监 控系统,覆盖出租屋、三小场所和工业区厂房等领域,实现网络 视频实时监控,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
(8)稳步推进家庭意外保险参保工作的有序开展,转移风 险,降低突发事件损失。
4.3突发事件信息报告
4.3.1突发事件信息
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内容包括突发事件基本情况、造成损失情 况、抗灾救灾部署和行动情况等。
(1)突发事件基本情况:突发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灾 害类别、致灾原因、发展趋势及可能引起的次生衍生灾害。
(2)造成损失情况:死亡人口、失踪人口、被困群众、受 灾范围、受灾面积、受灾人口、基础设施水毁情况、交通中断情 况等。其中死亡及失踪人口应有原因分析。
(3)抗灾救灾部署和行动情况:预警预报发布、启动预案、
—39 —
群众转移、抗灾救灾部署和行动情况等。
4.3.2报警、通信联络方式
桥梓村应急指挥办公室值班电话:0769-XXXXXXXX. 0769-XXXXXXXX
(1)外部通信联络手段:
火警:119;匪警:110;急救电话:120(医院)
常平镇应急管理分局值班电话:0769-XXXXXXXX
常平镇消防大队电话:0769-XXXXXXXX
常平镇公安分局电话:0769-XXXXXXXX
常平镇供电公司电话:0769-XXXXXXXX
常平镇供水公司电话:0769-XXXXXXXX
东莞市东部中心医院:0769-XXXXXXXX
(2)突发事件信息接收和通报程序及责任人
信息通讯组接到突发事件报告后,第一时间向村应急指挥办 公室报告。村应急指挥办公室研判后启动相应级别行动方案进行 处置。
4.3.3信息上报要求
突发事件发生后,信息通讯组及时收集汇总受灾情况,进行 动态更新,及时向村应急指挥办公室报告;村应急指挥办公室汇 总本村动态灾情,全面掌握受灾情况,及时向镇委、镇政府、常 平镇应急指挥部报告。
4.4预警预防准备
各应急工作组根据各自实际情况结合本行动预案,按照信息
—40 —
预警预防要求,做到预案在前、排查在前、调度在前、除险在前。
4.4.1组织准备
各应急工作组建立健全各类突发事件易发重点区域防御机 制和监测网络,落实责任人、抢险救灾队伍和预警措施,注重专 业培训与演练。
建立各应急工作组动态值班表,落实每日值班、值守人员应 急工作职责。
4.4.2预案体系准备
村应急指挥办公室组织编制与本预案配套的三防灾害、生产 安全事故、突发环境事件、突发交通事故、突发公共设施和设备 事故、突发地质、地震、公共卫生类突发事件、突发社会安全事 件应急处置行动方案。
4.4.3物资准备
根据辖区内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类型和影响人口数量,设置 应急物资储备室,按照应急物资的配备标准,储备足够的应急物 资,包括生活用品、应急药品、照明设备、应急通讯和抢险救援 工具等。为确保应急物资的质量符合标准,确保突发事件发生时 能够及时调动充分的应急物资,与常平镇供销社签订应急物资储 备供应协议,为综合保障组提供应急物资保障。
4.4.4督查检查
安全巡查:主要采取定期巡查与随机巡查相结合;联合巡查 与部门巡查相结合;领导巡查与巡查队伍相结合;安全巡查与隐 患整改相结合的方法。
—41 —
4.5预警行动
信息通讯组收到上级发布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后,应立即向村 应急指挥办公室报告,各应急工作组根据预警级别,做好人员、 物资等方面的相应准备措施,开展先期处置和自救互救。
5应急响应
应急响应根据突发事件严重级别,可从高到低分I级、II级。 I级由村应急指挥办公室报镇政府批准启动,II级由村应急指挥 办公室视情况启动。
5.1总体要求
(1)突发事件发生或可能发生时,根据预警信息、灾害严 重性、紧急程度和发展趋势,村应急指挥办公室启动II级应急响 应,组织、指导、督促实施各项应急处置工作,并及时向镇委、 镇政府和镇应急指挥部报告。
(2)当突发事件超过村应急救援处置能力,或者事故有扩 大、发展趋势时,村应急指挥办公室立即上报镇政府及有关部门, 请求支援。
5.2应急联动机制
当信息通讯组接到有关单位的预警信息,并经村应急指挥办 公室研究决定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时,各应急工作组按村应 急指挥办公室的统一部署,做好预案规定的准备和应对等工作。 根据抢险需要,村应急指挥办公室有权在我村范围内,调用物资、 设备、运输等抢险工具和人力;因抢险需要取土占地、砍伐林木、 清除阻水障碍物,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拦;公安、交警部门依
—42 —
法实行交通管制;根据紧急情况,需要其它支援时,村应急指挥 办公室请求镇应急指挥部协调。
5.3启动程序
(1)当达到∏级应急响应启动条件后,村应急指挥办公室 组织各应急工作组启动∏级应急响应。
(2)当达到I级应急响应启动条件后,村应急指挥办公室 报请镇委、镇政府同意后启动I级应急响应,并请求上级有关部 门支援。
5.4先期处置
发生突发事件,各应急工作组立即组织开展先期处置和自救 互救,对险情进行控制,对灾情进行处置,防止事态及其危害进 一步扩大。
5.5应急响应的基本要求
发生突发事件,村应急指挥办公室应组织有关应急工作组在 自身处置能力范围内全力处置和救护,采取有效措施切断灾害扩 大的传播链,防止次生或衍生灾害的蔓延,并及时向镇委、镇政 府和镇应急指挥部报告。
5.6应急响应的指挥与联系协调
(1)当发生突发事件后,村各应急工作组按照职责参与应 急处置工作。
(2)事发地的责任单位负责人及工程责任人、技术责任人 应迅速到岗,根据本单位规定的处置程序要求,组织指挥本单位 或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迅速采取处置措施,控制事态发展。
—43 —
(3)当突发事件超出村应急处置能力并有可能对抢险人员 造成伤害时,应及时撤出事故现场人员,并及时向上级指挥部报 告,请求支援。
5.7应急响应转变或终止
5.7.1应急响应转变
启动应急响应后,村应急指挥办公室根据突发事件的发展变 化情况,可按程序提高、结束或转换应急响应的级别或类别。
新的级别或类别发布后,原应急响应级别或类别自动转入新 启动的应急响应级别或类别。
5.7.2应急响应终止
当突发事件、衍生灾害得到有效控制,应急处置工作完成后, 村应急指挥办公室宣布结束应急响应。
5.8信息报告与发布
突发事件发生后,村应急指挥办公室应将信息及时准确、真 实全面上报镇委、镇政府及镇应急指挥部。
5.8.1信息报告
(1)任何单位(部门)或个人发现突发事件信息,应及时报告 村应急信息通讯组,必要时可直接报告村应急指挥办公室或上级 应急指挥部。
(2)信息报告和处理要快速、准确,原则上应以书面形式; 紧急情况下,可以采用电话或其他方式报告,也可以越级上报, 之后以书面形式按程序及时补报和续报。
(3)一般险情、灾情,由村负责处理和发布,经村主要负
—44 —
责同志审批后,及时上报镇委、镇政府和镇应急指挥部。
(4)较大以上重大险情、灾情,村应急指挥办公室在接到 报告后,立即对情况进行核实,经村应急指挥办公室负责人审批 后,及时报告镇委、镇政府和镇应急指挥部,并视情及时续报。 因客观原因无法立即准确掌握的信息,及时报告基本情况,之后 补报详情。
(5)突发事件涉及或影响到本村行政区域以外的其他地区 时,村应急指挥办公室应立即报告镇委、镇政府,并通知相关村 委;必要时由镇政府进行沟通与协调。本村行政区域以外其他地 区发生灾害对本村产生较大影响的,村应急指挥办公室应主动沟 通,及时掌握相关信息Q
(6)发生突发事件,信息通讯组及时将防御情况和因灾损 失情况等信息及时报告村应急指挥办公室,村应急指挥办公室及 时上报镇委、镇政府和镇应急指挥部。
5.8.2信息发布
(1)信息通讯组负责及时收集、审核本村突发事件信息, 并向村应急指挥办公室报告。
(2)村应急指挥办公室统一汇总、审核全村突发事件信息, 按规定上报并适时通过防灾减灾宣传栏、LED显示屏、微信群等 向村民发布。
(3)村应急指挥办公室决定启动应急响应后,立即通过广 播、微信群等下发防御通知,保证信息传递至"最后一公里、最 后一个人"。
—45 —
6应急保障
坚持分级管理、分级响应,点面结合,属地管理为主的原则, 各应急工作组各负其责,相互配合,做好应急保障措施。
6.1通信与信息保障
(1)村应急指挥办公室负责牵头,响应智慧城市建设,建立 统一的应急管理信息系统,完善信息传输和共享的渠道,建设和 运行风险监测预警系统。
(2)按照"统一、高效、共享"的原则,以公共通信(电话、 微信群、手机短信服务、广播等)为主,补充、完善现有突发事 件专用通信渠道,确保村应急指挥办公室与镇应急指挥部之间, 村应急指挥办公室与各应急工作组之间互联互通,信息共享。
6.2抢险与救援保障
编制各类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应急救援处置行动方案,发生 突发事件,村应急指挥办公室立即组织各应急工作组前往处置, 在村应急力量能力范围内开展自救互救。
6.3主要技术保障
各应急工作组在突发事件应急救援处置行动方案框架内组 织培训和演练,依托镇应急管理分局和安全生产中介机构技术力 量,不断提升村应急救援队伍应急处置能力,建造一支反应敏 捷、头脑灵活、技术娴熟的应急救援队伍。
6.4供电与交通保障
6.4.1供电保障
南方电网负责保障桥梓村应对突发事件的供电需求和应急 救援现场的临时供电,定期对村应急指挥办公室所在的办公场所 供电线路进行检修。
6.4.2交通保障
桥梓村配备应急救援公务车3辆、警用摩托车2辆,保障各应 急工作组迅速到达突发事件现场开展先期处置,转移受灾人员。
—46 —
交通运输、公安、交警等有关部门会协助村应急指挥办公室保障 交通运输畅通,保障抢险人员和救灾物资的优先快速通过,维护 路面交通秩序。
6.5治安与医疗保障
6.5.1治安保障
治安保障由受突发事件影响地区派出所负责。维持受影响地 区社会治安秩序和社会稳定,打击偷窃、破坏公共设施及哄抢物 资等违法犯罪行为。
6.5.2医疗防疫保障
医疗防疫保障主要由镇政府协调指挥本镇医疗卫生机构负 责,充分保障医疗救援和卫生防疫所需药品、设备和资金,确保 大灾之后无大疫。卫生健康分局做好行业指导,及时调配救助药 品、医疗器械等。
6.6应急队伍保障
(1)村委依托镇应急管理分局统筹应急救援力量建设,指导 村、社会应急救援力量建设,统一指挥协调全村各类应急队伍, 建立应急协调联动机制。
(2)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企事业单位应组建综合应 急抢险专业队伍。各单位将单位抢险队伍情况报村应急指挥办公 室备案。村应急指挥办公室组建专业应急抢险救灾队伍储备库, 根据抢险救灾需要,及时从储备库中调遣相关队伍支援事发地抢 险救灾工作。
(3)鼓励社会公众参加突发事件应急抢险志愿者队伍。突 发事件应急处置志愿服务队作为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对提高防 灾减灾救灾能力、维护社会社会安全、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 有重大意义。村应急指挥办公室负责协调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志愿 服务队,及时投入抢险救灾工作。
6.7物资与资金保障
—47 —
6.7.1物资保障
(1)应急物资储备的品种包括应急抢险类、安全生产事故 类、火灾事故类、公共卫生类、群体安全类及其它,村委负责制 定应急物资储备和应急救援装备规划并组织实施,落实应急物资 储茎情况,落实经费保障,科学合理确定物资储备的种类、方式 和数量。
(2)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做到"专业管理、保障 急需、专物专用"。
(3)应急物资应坚持公开、透明、节俭的原则,严格按照 采购制度、程序和流程操作,做到"谁采购、谁签字、谁负责"。 已消耗的应急物资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按调出物资的规格、数 量、质量重新购置。
(4)紧急情况下,村应急指挥办公室经村委授权可依法征 用单位或个人的物资、设备、交通运输工具等财产,事后应及时 归还。财产被征用或者征用后毁损、灭失的,应当给予补偿。
6.7.2资金保障
(1 )在巩固防灾减灾工作的基础上,经"两委”会议研究决 定,每年划拨出专项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救援工具维护、 食品物资更换,以及开展应急演练活动等经费的投入,确保防灾 减灾的日常工作持续稳定开展。
(2)鼓励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 公益事业捐赠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受灾地区、集体、 个人进行捐赠和援助。
6.8应急抢险救灾人员安全防护保障
在开展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时,应切实做好应急抢险救灾人员 的人身安全防护。各应急工作组负责本组人员的安全防护工作, 平时应注重安全作业培训。相关技术专家为应急抢险救灾人员的 安全防护提供专业指导。应急抢险救灾人员应配备相应的装备,
—48 —
遵守操作规程。
6.9转移安置保障
信息通讯组负责统计辖区内需转移人员数量,针对可能受洪 涝灾害、强风影响区域的转移人员设立台账、登记造册,每年汛 前、台风前更新并报村应急指挥办公室备案。
(1)医疗救护组负责编制人员转移方案,明确转移工作流 程、转移人员数量、转移线路、安置点设置和通知、转移、安置 等环节的责任人等。
(2)设立应急避难场所并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村其它有关 责任人协助做好安置人员的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和场所的管理工 作。
(3)人员转移、安置重点对象:防台风"六个百分百"所规 定人员、老屋留守及独居老人、留守儿童、新莞人、河边、山边 人员以及工矿企业、施工工地等人员。
(3)人员转移工作由医疗救护组负责,各应急工作组协助 组织实施。
6.10宣传、培训及演练
6.10.1宣传
(1)加强对各类突发事件抢险、避险及卫生科普知识的宣 传,提高群众的避险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2)突发事件信息由村应急指挥办公室通过广播、微信群 等向村民发布。
6.10.2培训
(1)村应急指挥办公室定期组织村应急指挥工作领导小组 和各应急工作组成员进行突发事件安全知识培训Q
(2)每车定期安排各应急工作组、志愿者队伍等应急力量 进行抢险救灾针对性训练。
6.10.3演练
—49 —
(1)村应急指挥办公室根据工作需要,举行不同类型的应 急演练,以检验、改善和强化突发事件应急准备,提升各应急工 作组协调能力和应急响应能力。
(2)专业抢险队伍应针对当地易发生的各类险情,定期开 展突发事件应急演练。
(3)演练内容主要包括针对特定突发事件采取的各项应急 响应措施以及常用的查险、探险、抢险方法。
7善后处置
7.1救灾救助
落实上级政府及部门制定的针对受灾人员的救助、补偿、慰 问、抚恤、安置等善后工作方案。
7.2恢复重建
配合上级政府及部门做好疫病防治、环境污染消除等相关工 作,尽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7.3保险
鼓励企事业单位、个人积极参加保险;提倡和鼓励保险公司 参与减灾保险。
7.4总结经验
突发事件处置结束后,村应急指挥办公室组织相关人员对突 发事件进行调查,分析原因,总结在应急处置工作中的经验和不 足,提出整改意见和措施。
8预案管理
8.1应急预案培训
村应急指挥办公室负责定期组织本预案的培训。
8.2应急预案演练
村应急指挥办公室负责定期组织本预案应急演练,每年至少 开展一次演练。根据实际情况,可采取实战演练、桌面推演等人
—50 —
员广泛参与、处置联动性强、形式多样、节约高效的形式。
8.3应急预案修订
(1)本预案由村应急指挥办公室组织编制,经村委批准后 组织实施,并报镇应急指挥部备案。
(2)本预案由村应急指挥办公室每3年组织一次评估,并视 情况变化,按照有关规定予以修订完善。
8.4应急预案实施
本预案由桥梓村村委会发布,并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附件:1•自然灾害应急救援处置行动方案
2•事故灾难应急救援处置行动方案
3•公共卫生类突发事件应急救援处置行动方案
4.社会安全类突发事件应急救援处置行动方案
5.桥梓村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组织指挥体系图
6•桥梓村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流程图
7•桥梓村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通讯录
8.桥梓村平面示意图
9.桥梓村卫星地图
10.附近医院地理位置及路线图
11 •消防救援地理位置及路线图
12.桥梓村应急避难场所示意图及台账
13 .桥梓村应急避险疏散路径规划
14.桥梓村安全路线指示牌分布图
15.桥梓村应急物资储备情况一览表
16.桥梓村突发事件报告登记表
—51 —
附件1
自然灾害应急救援处置行动方案
一、三防灾害应急救援处置行动方案
(一)洪涝灾害应急救援处置行动方案
(1)应急处置要点
信息通讯组:
①密切关注气象局、镇三防指挥所等部门的防洪、防风预 警、防御、灾情、应急响应和组织抢险救灾等信息,根据洪涝灾 害紧急程度,分别或同时采用电话、微信群、手机短信、广播、 敲锣、扩音器喊话、分头入户等方式将台风、暴雨、洪水和可能 出现灾情等汛情信息及时通知村民。
②汛期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负责雨情、水情、风情、灾情 和全村抗灾工作情况收集、统计,接到内涝等汛情报告,及时报 告村应急指挥办公室。当洪涝灾害超出村应急处置能力时,及时 向镇分管领导、镇三防指挥所、农林水务局等汇报。
③通知村委委员组织会商,开放应急避难场所。
应急抢险组:
①巡查主要排水渠、集水井、出水口、汇水口等,清理路面 集水井和排渠垃圾,补充道路缺损的井盖,确保排水畅通。巡查 建筑工地的工棚及建筑棚架,排查危房隐患等。
②负责路面监控、巡查广告牌和路边树木,重点注意水污染 黑点路段,协助交警做好交通疏导工作。
③巡查辖区内楼房、铁栅,特别是泥砖瓦房等建筑物,排查 危房倒塌隐患,协助医疗救护组做好危房处村民的迁移工作。巡
—52 —
查住宅区的排水沟,做好清理、疏通及警示工作。
④巡查各工厂、企业厂房及配套设施,协助供电部门巡查供 电线路,排查供电隐患。
⑤协助医疗救护组转移可能受灾情影响的村民。
⑥接到应急抢险组有关人员被困、大面积渍涝等情况,在自 身应急处置能力范围内开展抢险救援。
⑦超出自身应急处置能力时,由信息通讯组上报请求支援, 应急抢险组封锁现场、道路等,防止事故灾害扩大,等待救援。
医疗救护组:
①接到信息通讯组或灾情报告后,立即前往低洼、危房等可 能发生险情的场所转移村民。
②村民不愿撤离,劝说无效时,可强制撤离。
③撤离的村民,转移至应急避难场所妥善安置,发放生活用 品,进行心理疏导和简单的身体检查。
综合保障组:
①负责防汛应急物资调拨和输运,保障通信、车辆等完好有 效。
②保障受灾转移群众的基本生活,发放相应生活物资。
③负责与常平镇供销社保持联系,及时调动应急物资、生活 用品到位。
④负责灾后安置工作。
(2)注意事项
①应急抢险组在抢险中应首先保障自身安全,穿戴好防护装 备。
②医疗救护组在转移受灾人员过程中,应保障转移人员转移 过程中的安全。
③应急抢险组在巡查过程中,应保障自身安全,发现异常情 况,先进行判断,一旦危及自身安全,及时撤离并上报。
-53 -
(二)干旱灾害应急救援处置行动方案
(1)应急处置要点
应急抢险组:
①负责监测受旱面积等农业干旱信息。当作物受旱面积占播 种面积的15%以上时,及时向村应急指挥办公室报告。
②在村处置能力范围内尽全力协助村民抗旱救灾。
③干旱超出村处置能力,由信息通讯组上报请求支援后,应 急抢险组协助上级有关部门进行抗旱救灾。
综合保障组:
根据应急抢险组汇报的情况,会同村委预测当前农业需用水 量和未来农业需用水量情况。
信息通讯组:
①收集和跟进市气象局发布的监测全镇连续无透雨日、持续 时间和发展趋势等气象干旱信息。
②干旱程度超出村处置能力时,及时上报,请求支援。
(2)注意事项
村应急指挥办公室在应对可能发生的干旱灾害时,应提前做 好预判,提醒村民提前储备相应物资,降低干旱带来的影响。
(三)台风灾害应急救援处置行动方案
(1)应急处置要点
信息通讯组:
①密切关注气象局、镇三防指挥所等部门的台风预警、防 御、灾情、应急响应和组织抢险救灾等信息。
②负责台风和全村抗灾工作情况收集、统计,并及时向镇分 管领导、镇三防指挥所等汇报。
③台风期间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接到台风灾害报告,及时 报告村应急指挥办公室。根据台风等级,分别或同时采用电话、 手机短信、广播、敲锣、分头入户等方式将台风等灾害信息及时
—54 —
通知村民,提醒村民台风期间闭门入户。
应急抢险组:
①台风来临前巡查建筑工地的工棚及建筑棚架、广告牌、塔 吊等高耸设施,排查危房隐患等。
②巡查道路两旁枯死树木、松动的标志牌等。
③巡查辖区内楼房、铁栅,特别是泥砖瓦房等建筑物,排查 危房倒塌隐患,协助医疗救护组做好危房处村民的转移工作。
④巡查各工厂、企业厂房及配套设施,督促企业固定或拆除 房顶铁皮棚等加建构筑物。
⑥台风过后,在保障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对辖区内受影响的 区域进行检查。
⑥协助医疗救护组在台风来临前转移可能受灾情影响的村 民。
⑦台风过后,针对各应急抢险组排查出的险情,在村应急处 置能力范围内进行应急处置和救援。
⑧超出村自身应急处置能力时,由信息通讯组上报请求支 援,应急抢险组封锁现场、道路等,防止灾害事故扩大,等待救 援。
医疗救护组:
①接到信息通讯组或信息通讯组灾情报告后,在台风来临之 前,立即前往危房等可能发生险情的场所转移村民。
②村民不愿撤离,劝说无效时,可强制撤离。
③撤离的村民,转移至应急避难场所妥善安置,发放生活用 品,进行心理疏导和简单的身体检查。
综合保障组:
①负责防风应急物资调拨和输运,保障通信、车辆等完好有 效。
②保障受灾转移群众的基本生活,发放相应生活物资。
—55 —
③负责与常平镇供销社保持联系,及时调动应急物资、生活 用品到位。
④负责灾后安置工作。
(2)注意事项
①应急抢险组在抢险中应首先保障自身安全,穿戴好防护装 备。
②医疗救护组在转移受灾人员过程中,应保障转移人员转移 过程中的安全。
③应急抢险组在巡查过程中,应保障自身安全,发现异常情 况,先进行判断,一旦危及自身安全,及时撤离并上报。
二、突发地质灾害、地震应急救援处置行动方案
(1)应急处置要点
信息通讯组:
①信息通讯组及时收集上级有关部门发布的预警预报,主动 采取预防和避险措施。
②接到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地面沉降、地面塌陷 等突发地质灾害以及地震信息报告,立即上报村应急指挥办公 室,启动应急救援处置行动方案。
应急抢险组:
①不定期对重点地质灾害隐患区、危险点进行检查、巡逻, 发现强降雨引发的泥石流、滑坡等灾害后,立即上报村应急指挥 办公室。
②发生地质灾害、地震,出现人员受伤或人员被困,在保障 自身安全和村应急处置能力下,对受伤人员进行先期救援和转 移。
③超出村应急处置能力或不能保障自身安全的情况下,设立 警戒区,由信息通讯组上报请求支援。
医疗救护组:
—56 —
接到突发地质灾害、地震预警信息后,及时转移群众。
综合保障组:
①保障应急处置的车辆、应急物资到位。
②协助灾后重建工作。
(2)注意事项
接到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地面沉降、地面塌陷等 突发地质灾害和地震的预警或报告,村应急指挥办公室主动采取 预防和避险措施,安全转移村民。
-57 —
附件2
事故灾难应急救援处置行动方案
一、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处置行动方案
(一)火灾事故应急救援处置行动方案
(1)应急处置要点
信息通讯组:
①接到火灾事故报告,立即上报村应急指挥办公室,启动火 灾事故应急救援处置行动方案。
②突发火灾事故超出村应急处置能力时,立即上报镇应急指 挥部,请求支援。
应急抢险组:
①对火灾事故发生区域进行检查,预判可能影响的范围、危 害程度,为火灾事故现场指挥决策提供依据。
②初期火灾,根据火灾种类,选择合适的灭火剂进行灭火。
③火灾发展阶段,若超出村应急处置能力,应急抢险组撤离, 采用隔离法,防止火灾扩大并等待专业消防队灭火。
④发生人员被困,应急抢险组穿戴防火服开展救援,若救援 技术复杂,施救困难,应等待专业消防队救援。
医疗救护组:
根据应急抢险组预判火灾事故可能影响的范围,组织受火灾 影响人员撤离,并设置警戒区,疏散现场围观人员。
综合保障组:
①负责灭火和应急救援物资到位。
②火灾扑灭后,在自身能力下或协助上级有关部门采取封 闭、隔离、洗消、中和、检测等措施,防止次生衍生灾害和环境
—58 —
污染事故发生。
(2)注意事项
①带电火灾,先关闭电源,再进行灭火。
②不同火灾,选择相应消防器材。遇水发生反应的物质火灾, 禁止直接用水灭火。
③可燃、易燃液体、油品火灾,禁止直接用水灭火,以免形 成流淌火。
④液化石油气气瓶火灾,可以关闭瓶阀时,应首先关闭瓶阀, 并对瓶身进行降温。
⑤燃气设备烧红时,不能用水骤然冷却,以防管道和设备急 剧收缩造成变形和开裂。
⑥燃气着火扑灭后,房间可能残余大量燃气,要防止燃气中 毒。
⑦电视机和电脑着火,应该马上拔掉总电源插头,然后用湿 地毯或湿棉被等盖住。切勿向电视机和电脑泼水或使用任何灭火 器,以防温度的突然降低,使炽热的显像管发生爆炸。
⑧火灾可能导致爆炸事故时,应急抢险组等应急人员应立即 撤离。
③火灾事故应急处置过程中,所有应急工作组应首先保障自 身安全。
(二)触电事故应急救援处置行动方案
(1)应急处置要点
信息通讯组:
①接到触电事故报告,立即上报村应急指挥办公室,启动触 电事故应急救援处置行动方案。
②高压电触电,信息通讯组第一时间联系南方电网拉闸断 电。
③发生触电事故,呼叫IlO支援。
-59 -
应急抢险组:
①指挥触电事故发生单位关闭事故区域电源,或采用其它安 全方法,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②触电者发生电击丧失呼吸和意识,第一时间开展心肺复苏 急救。
③触电者发生电伤,根据现场伤害情况,呼叫120支援。
(2)注意事项
①触电事故施救前,先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②触电事故应急处置过程中,所有应急工作组应首先保障自 身安全。
(三)机械伤害事故应急救援处置行动方案
(1)应急处置要点
信息通讯组:
接到机械伤害事故报告,立即上报村应急指挥办公室,启动 机械伤害事故应急救援处置行动方案。
应急抢险组:
①冲、剪、压等重伤事故,发生肢体分离,应急抢险组指导、 协助事故发生单位立即对受伤人员进行止血处理,用生理盐水清 理创口,将离断的肢体用消毒敷料或浅色干净的棉布包裹好,放 入装有冰块或瓶装冷冻饮料的塑料袋内,随伤员送往医院救治。
②发生机械伤害出血事故,应急抢险组指导事故发生单位利 用现有止血带、绷带、大小辅料等进行先期处置,然后送往医院 做进一步治疗。
③发生机械伤害亡人事故,应急抢险组设立警戒区,禁止无 关人员靠近,并由信息通讯组按照事故报告程序进行上报。
综合保障组:
负责应急处置过程中车辆到位。
(2)注意事项
—60 —
①抢救卷绕入设备内受伤人员,应先关闭设备电源。
②应急抢险组在抢险中应首先保障自身安全。
(四)高处坠落事故应急救援处置行动方案
(1)应急处置要点
信息通讯组:
接到高处坠落事故报告,立即上报村应急指挥办公室,启动 高处坠落事故应急救援处置行动方案。
应急抢险组:
①发生高处坠落骨折事故,应急抢险组指导、协助事故发生 单位利用现有固定板、绷带等进行先期处置,然后送往医院做进 一步治疗。
②发生高处坠落亡人事故,应急抢险组设立警戒区,禁止 无关人员靠近,并由信息通讯组按照事故报告程序进行上报。
综合保障组:
负责应急处置过程中车辆到位。
(2)注意事项
①发生骨折,固定时应松紧适中,防止发生二次伤害。
②颈部骨折,应使用专用固定装置。
③应急抢险组在抢险中应首先保障自身安全。
(五)中毒和窒息事故应急救援处置行动方案
(1)应急处置要点
信息通讯组:
①接到中毒和窒息事故报告,立即上报村应急指挥办公室, 启动中毒和窒息事故应急救援处置行动方案。
②发生中毒和窒息亡人事故,按照事故报告程序进行上报Q 应急抢险组:
①指导、协助事故发生单位使用现有应急救援器材。
(D使中毒者脱离危险场所。
—61 —
③中毒者丧失呼吸和意识,第一时间开展心肺复苏急救,然 后送往医院进一步治疗。
④中毒者吸入、食入危险化学品中毒,口服牛奶、相应解毒 剂进行救治。
综合保障组:
保障应急救援车辆、应急救援器材到位。
(2)注意事项
①受限空间发生中毒和窒息事故,应急抢险组应穿戴相应救 援器材参与救援,如空气呼吸器等,禁止盲目施救。
②危险化学品中毒和窒息事故,立即将中毒者放置于安全、 通风场所,然后开展施救。
③应急抢险组施救过程中要全程穿戴防护用品,确保自身安 全。
二、突发环境事故应急救援处置行动方案
(一)水污染事故应急救援处置行动方案
(1)应急处置要点
信息通讯组:
①接到辖区内河流异常变色、变臭报告,立即上报村应急指 挥办公室,启动水污染事故应急救援处置行动方案。
②上报水务、环保等部门,请求派专业人员进行检测,处理。
③通过电话、微信群、广播等将水源污染情况向村民通报, 防止误用水。
④水源污染可能影响下游区域时,及时向下游村委通报。
应急抢险组:
①对事发区域进行检查,查找源头,关闭污染源。
②封锁污染区域,设置警戒区。
③协助水务、环保等部门对污染水源进行处理。
综合保障组:
—62 —
①保障应急处置的车辆到位。
②涉及饮用水污染的,筹备饮用水备用。
(2)注意事项
①做好舆论引导,避免造成恐慌。
②采用截流、隔离、中和等方法,及时处置污染水源,防 止事故扩大。
(二)大气污染事故应急救援处置行动方案
(1)应急处置要点
信息通讯组:
①接到辖区内空气有异味、刺激性气味等报告,立即上报村 应急指挥办公室,启动大气污染事故应急救援处置行动方案。
②上报环保等部门,请求派专业人员进行检测,处理。
③通过电话、微信群、广播等将大气污染情况向村民通报, 防止造成恐慌。
④污染大气可能影响到周边区域时,及时向周边村委通报。
应急抢险组:
①对事发区域进行检查,查找源头,关闭污染源。
②协助医疗救护组,转移受影响区域村民。
③协助环保等部门,进行洗消等处理,消除污染。
医疗救护组:
毒性气体污染,医疗救护组立即组织受影响区域村民向上风 口转移。
综合保障组:
保障应急处置的车辆、防护用品到位。
(2)注意事项
①应急抢险组、医疗救护组等应急工作组在应急处置过程中 应佩戴防护用品,确保自身安全。
②发现有鲜艳颜色烟雾形成的大气污染,及时组织受影响区
—63 —
域村民转移。
三、突发交通事故应急救援处置行动方案
(1)应急处置要点
信息通讯组:
①接到突发交通事故报告,立即上报村应急指挥办公室,启 动突发交通事故应急救援处置行动方案。
②发生重伤或亡人事故,上报交警等部门处理。
应急抢险组:
①事故轻微,责任事实明确的交通事故,应急抢险组协调事 故双方沟通、解决。
②发生重伤或亡人事故,应急抢险组对事发区域安全状况进 行检查,防止发生二次伤害,并封锁事发区域,设置警戒区。引 导社会车辆和人员绕行,等待交警等部门前来处理。
医疗救护组:
发生重伤或亡人事故,协助交警、医院转移事故车辆和受伤 人员。
综合保障组:
保障应急处置的车辆到位。
(2)注意事项
①各应急工作组在应急处置过程中首先要保证自身安全。
②做好事发区域社会车辆和人员的引流工作,防止交通堵 塞。
③发生人员伤亡,第一时间开展医疗救护并呼叫120支援。
四、突发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应急救援处置行动方案
(1)应急处置要点
信息通讯组: )
①接到突发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报告,如大面积停水、停 电、停气、公共设施和设备地基沉降、塌陷,建筑墙面开裂等,
-64 —
立即上报村应急指挥办公室,启动突发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应急 救援处置行动方案。
②对于突发的停电、停水、停气,立即上报相关部门,请求 处置,并通过村广播、微信群等发布相关信息,稳定村民情绪。
应急抢险组:
①停用相关公共设施和设备,设立警戒区,禁止无关人员靠 近。
②协助上级有关部门查找停水、停电、停气原因,确定受影 响区域范围。
③协助上级有关部门抢修供水、电力和燃气管道,在事发区 域设置警戒区。
④公共设施和设备塌陷,发生人员受伤,在确保自身安全的 情况下,开展救援。
医疗救护组:
①维护好治安秩序,做好交通保障、人员疏散、群众安置等 工作,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
②协助应急抢险组将受伤人员转移至安全区域并开展先期 处置,如止血、包扎、固定等。
综合保障组:
保障应急处置的车辆及医疗救援物资到位。
(2)注意事项
①突发停电,应急抢险组组织或指导电工关闭相应电闸,防 止突然来电,造成设备设施损毁。
②突发停水,信息通讯组通过村广播、微信群等发布相关信 息,避免引起恐慌和骚乱。
③突发停气,应急抢险组督促燃气用量大户及时关闭燃烧器 前端截止阀,防止突然来气造成燃气泄漏。
④发现人员伤亡,应先将受伤人员转移至安全区域。
-65 -
附件3
公共卫生类突发事件应急救援处置行动方案
一、应急处置要点
信息通讯组:
①收到食物中毒事故、口蹄疫、手足口病、HIN1、HTN9、 新型冠状肺炎等报告,立即上报村应急指挥办公室,启动公共卫 生类突发事件应急救援处置行动方案。
②密切关注辖区内外疫情发展态势,超出村应急处置能力, 及时上报,请求支援。
应急抢险组:
核实疫情影响区域和人群,向村应急指挥办公室报告。
①封锁事发区域,控制病原体,阻断疫情传播途径。
②协助上级卫生健康部门对事发区域进行消杀、消毒。
③对造成食物中毒的留样食品进行封存。
医疗救护组:
①协助上级卫生健康部门对事发区域人员进行检查,隔离疑 似患者O
②对疑似食物中毒的患者进行先期处置,包括给患者补充水 分、催吐、导泻、解毒等。
综合保障组:
①负责防疫防护物资,消杀、消毒物资到位。
②协助应急抢险组对疫情影响区域进行消杀、消毒。
二、注意事项
①督促企事业单位疫情期间落实加强疫情防控和检查工作。
②疫情期间,村委会严格审批、检查外来务工和返乡人员, 防止交叉感染。
—66 —
③食物吃下去1-2小时出现中毒症状,可采取催吐方法。如 用筷子、手指等刺激咽喉或饮用食盐水(食盐20克,开水200毫 升)、姜水(鲜生姜100克,捣碎取汁兑200毫升温水)引发呕吐。
④食物吃下去2小时以后出现中毒症状,精神尚好,可服用 泻药,促使中毒食物尽快排出体外。
G)食用变质的鱼、虾、蟹等中毒,可取食醋100毫升,加水200 毫升,稀释后一次服下解毒。误食变质饮料或防腐剂,可服用鲜 牛奶或其它高蛋白饮料解毒。
—67 —
附件4
社会安全类突发事件应急救援处置行动方案
一、踩踏事故应急救援处置行动方案
(一)应急处置要点
信息通讯组: ^
①接到踩踏事故报告,立即上报村应急指挥办公室和村警务 室,启动踩踏事故应急救援处置行动方案。
②上报上级有关部门并拨打120请求医疗支援。
应急抢险组:
①检查事发区域环境是否安全,避免二次伤害,
②在保障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将受伤人员转移至安全区域进 行先期医治。包括骨折固定、止血、心肺复苏等急救。
医疗救护组:
协助事发单位组织人员疏散。
综合保障组:
协助应急抢险组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援,保障车辆、应急救援 物资到位。
(二)注意事项
①踩踏事故应急处置过程中,所有应急工作组应首先保障自 身安全。
②采取一切手段控制人流,避免踩踏事故扩大。
③在拥挤的人群中,左手握拳,右手握住左手手腕,双肘撑 开平放胸前,形成一定空间保证呼吸。人群较拥挤时,可采取十 指交叉相扣,护住后脑和颈部,两肘向前,护住双侧太阳穴。
④陷入拥挤的人群,先站稳,避免失去重心,千万不能被绊 倒,发觉拥挤的人群朝着自己行走的方向拥来时,应迅速躲避到
—68 —
旁边,不能加入和尾随。若自己被推倒,要设法靠近墙壁,双手 紧扣脖子后面,以保护身体脆弱部位,如有可能,尽力抓住一样 坚固牢靠的东西。
二、治安事件应急救援处置行动方案
(一)应急处置要点
信息通讯组:
①接到治安事件报告,立即上报村应急指挥办公室和村警务 室,启动治安事件应急救援处置行动方案。
②对于恶性治安事件,立即上报上级公安机关,请求支援。
③通过广播、微信群等发布相关信息,避免流言四起,引起 恐慌和骚乱。
应急抢险组:
①了解治安事件原委,协助上级有关部门对行凶伤人、斗殴 等过激违法行为,进行说服、教育,化解矛盾,平息事态。
②对于恶性治安事件,由信息通讯组上报上级公安机关支 援,应急抢险组配合相关工作。.
③治安事件中有人受伤,对受伤人员进行先期包扎、医治处 理。
医疗救护组:
由村警务室辅警队员组成,维护事发现场秩序,劝退围观人 员,疏导交通。
综合保障组:
协助应急抢险组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援,保障车辆、应急救援 物资到位。
(二)注意事项
治安事件应急处置过程中,所有应急工作组应首先保障自身 安全。
三、信息安全事件应急救援处置行动方案
—69 —
(一)应急处置要点
信息通讯组:
①接到信息安全事件报告,立即上报村应急指挥办公室和村 警务室,启动信息安全事件应急救援处置行动方案。
②根据应急抢险组核实情况,统计分析诈骗伎俩及实施流 程,及时通过广播、电话、微信群、宣传栏等进行防诈骗教育培 训。
③整理材料,上报上级公安机关并协助网警对诈骗案件开展 侦破工作。
应急抢险组:
①核实辖区内受诈骗村民数量和分布情况,确定事件是群体 事件还是随机事件,将核查结果上报村应急指挥办公室。
②协助受诈骗村民冻结银行账号、微信、支付宝等移动支付 账号,尽力挽回损失。
(二)注意事项
信息安全重在预防,日常应加强防诈骗知识和公民个人信息 资料保护意识宣传。不定期对独居老人、赋闲村民等易被诈骗犯 盯上的村民进行防诈骗知识培训。
—70 —
附件5
桥梓村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 组织指挥体系图
桥样村应急指挥工作领导小组
桥梓村应急指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塞
综合保障组
—71 —
附件6
桥梓村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流程图
—72 —
附件7
桥梓村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通讯录
一、村应急指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及联系方式
序 一号 |
应急架构 职务 |
姓名 |
村内职务 |
联系方式 |
1 |
总指挥 |
周建安 |
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安 全主任)_____ |
180XXXX XXXX |
2 |
副指挥 |
周国良 |
党委副书记(安全主任) |
139XXXX XXXX |
周托恩 |
党委副书记(三防主任) |
139XXXX XXXX | ||
黄锦培 |
警长 |
199XXXX XXXX | ||
3 |
成员 |
周孔怀 |
党委委员 |
137XXXX XXXX |
4 |
成员 |
周艳霞 |
党委委员 |
135XXXX XXXX |
5 |
成员 |
周德驹 |
党委委员 |
137XXXX XXXX |
6 |
成员 |
周均旺 |
党委委员 |
134XXXX XXXX |
7 |
成员 |
任艳霞 |
党委委员 |
136XXXX XXXX |
8 |
成员 |
周杨杰 |
党委委员 |
13 5XXXX XXXX |
—73 —
二、各应急工作组成员及联系方式
序 号 |
岗位 |
姓名 |
职务 |
联系方式 |
职责分工 |
1 |
信息通讯组 |
周均旺 |
组长 |
134XXXXX XXX |
负责预警信 息发布、灾 情报送等工 作 |
周子龙 |
组员 |
137XXXXX XxX | |||
周龙发 |
组员 |
158XXXXX XXX | |||
周伟豪 |
组员 |
137XXXXX XXX | |||
2 |
应急抢险组 |
周国良 |
组长 |
135XXXXX XXX |
负责社会、 公共设施安 全,灾害防 御、抢险救 援等工作 |
周锡勋 |
组员 |
135XXXXX XXX | |||
周顺发 |
组员 |
137XXXXX XXX | |||
周云鸿 |
组员 |
156XXXXX XXX | |||
3 |
医疗救护组 |
周艳霞 |
组长 |
139XXXXX XXX |
负责医疗救 护、人员转 移等工作 |
周淑彬 |
组员 |
137XXXXX XXX | |||
谢桂莲 |
组员 |
139XXXXX XXX | |||
周杰英 |
组员 |
156XXXXX XXX | |||
4 |
综合保障组 |
任艳霞 |
组长 |
136XXXXX XXX |
负责应急物 资保障、灾 后安置等工 作 |
周翠珊 |
组员 |
137XXXXX XXX | |||
周晓锌 |
组员 |
132XXXXX XXX | |||
周德敏 |
组员 |
136XXXXX XXX |
—74 —
三、有关政府部门及周边单位应急联络电话
序 号 |
所在部门 |
电话 |
备注 |
~Γ |
火警 • |
119 | |
急救 |
120 | ||
公安指挥中心 |
110 | ||
国家化学事故应急咨询专线 |
0532-83889090 | ||
广东中毒急救中心 |
020-84198181 | ||
东莞市急救医疗中心 - |
0769-83227554 | ||
东莞市卫生健康局 |
0769-23281111 | ||
东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0769-22625292 | ||
东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
0769-26986301 | ||
^To^ |
东莞市生态环境局 「 |
0769-22463 425 |
12369 |
"IT" |
东莞市应急管理局 - |
0769-22229800 | |
12 |
东莞市应急管理局应急指挥科 (市应急指挥中心) |
0769-22229936 | |
东莞市应急值班室 |
0769-26261717 | ||
ɪ" |
东莞市应急管理局常平分局- |
0769-83333627 | |
东莞市生态环境局常平分局 |
0769-83 828917 | ||
^l6^ |
东莞市消防救援支队常平大队 |
0769-88757688 | |
东莞市公安局常平分局 |
0769-83336677 | ||
东莞市常平供电公司 |
0769-83330966 | ||
东莞市常平镇水务抢修 |
0769-83 3 31027 | ||
"ɪ |
东莞市东部中心医院 |
0769-83912333 | |
____下墟村村委会 |
0769-XXXXXXXX |
东面村 | |
-22~ |
塘角村村委会 |
0769-XXXXXXXX |
南面村 |
苏坑村村委会 |
0769-XXXXXXXX |
西面村 | |
岗梓村村委会一 |
0769-XxXXXXXX |
北面村 |
—75 —
四、桥梓村防汛抢险重点部位情况表(工厂)
灾害 |
厂名 |
受灾工厂情况 |
安 全 转 移 地 点 |
中心户长(负 责通知受灾户) | ||||
类 型 |
等级 |
厂长 |
工厂 人口 (人) |
联系方式 |
姓 名 |
联系 方式 | ||
低 洼 |
20年 一遇 |
三泰 工业 区 |
沈先生 |
360 |
138XXXX XXXX |
桥 梓 小 学 | ||
低 |
20年 |
厚达 工业 |
周植培 |
250 |
137XXXX XXXX |
冏 托 |
139XXX XXXXX | |
洼 |
一遇 |
园 |
恩 | |||||
低 洼 |
20年 ^■遇 |
凡尔 赛工 业区 |
周植培 |
150 |
137XXXX XXXX |
—76 —
五、桥梓村防汛抢险重点部位情况表(民房)
灾害 |
自 然 舟 (组) |
受灾户情况 |
中心户长(负责通 知受灾户) | |||||
类 型 |
等 级 |
户主姓 名 |
(人) |
联系方式 |
姓 名 |
电话 | ||
低 洼 |
20 年 遇 |
缸 瓦 塘 |
周焕培 |
4 |
XXXxXXXX |
桥 梓 小 学 |
周 托 恩 |
139XXXXX XXX |
周汝秋 |
2 |
XXXXXXXF | ||||||
周煜畴 |
3 |
XXXXXXXX | ||||||
周永轩 |
4 |
XXXXXXX式 | ||||||
周建仁一 |
2 |
XXXxXxXX | ||||||
周锡林I |
4 |
XXXXXXX)T | ||||||
周满林 |
2 |
XXXXXXXX | ||||||
周德林 |
5 |
XXXXXXXX | ||||||
周德秋 |
4 |
XXXXXXX)T | ||||||
国伟坤 |
4 |
XXXXXxXX | ||||||
周国维 |
4 |
XXXXXXXX | ||||||
周家满 |
2 |
XXXXXXX才 | ||||||
周永林 |
4 |
XXXXXXX)T | ||||||
周金诺 |
2 |
XXXXXxXX | ||||||
周锐新 |
5 |
XXXXXXXV | ||||||
低 洼 |
20 年 遇 |
桥 头 园 |
周亮尧 |
4 |
XXxXXxx£~ |
周 创 明 |
138XXXXX XXX | |
周永全 |
4 |
XXXxXXXX | ||||||
周达辉 |
4 |
XXXXXXx7 | ||||||
周集尧 |
5 |
XXXXXXXX | ||||||
周荫明 |
4 |
XXXXXXx7 |
—77 —
周建良 |
5 |
XXXXXXXX | ||||||
周永强 |
4 |
XXXXXxXX | ||||||
周永祥 |
4 |
XXXXXXXX | ||||||
周麟祥 |
4 |
XXXXXXXX | ||||||
周耀新 |
5 |
XXXXXXXX | ||||||
周耀芬 |
3 |
XXXXXxX式 | ||||||
周日就 |
6 |
XXXXXXXX | ||||||
周松柏 |
5 |
XXXxXxXX |
六、桥梓村其他易涝企业应急联系方式
序号 |
企业名称 |
_⅛急联 系人 |
联系方式 |
产品 |
1 |
合昌实业(东莞)有 限公司 |
房燕军 |
135XXXXX XXX |
铝合金制品 |
2 |
东莞市名枫家居有限 公司 |
辜国英 |
136XXXXX XXX |
木具加工 |
3 |
东莞市源恒心五金制 品有限公司 |
邓之新 |
159XXXXX XXX |
铁壳加工 |
4 |
东莞市澳群金属制品 有限公司 |
赵洪涛 |
186XXXXX XXX |
五金 |
5 |
漆莞市常平森杰电子 厂 |
高翠容 |
150XXXXX XXX |
五金 |
6 |
东莞市常平华益五金 塑胶厂 |
顾云强 |
137XXXXX XXX |
五金 |
7 |
东莞市利丽电子有限 公司 |
胡大利 |
0769-XXXX XXXX |
电子制品 |
—78 —
附件8
—79
附件9
桥梓村卫星地图
附件10
附近医院地理位置及路线图
附件11
消防救援地理位置及路线图
北
己广场
业园
O 东兴二业园
碧桂园,皆后必卅*•開
常平消防ʌ 主闘公园:3
—82 —
O 东这工业园
O 些明工业园
大堵丁uɪʌ.... 桥梓村委会
H 义 曲
甯近沾、
A
东竟冷;安医院
有複扱汚境,\ 电商产业园■J
附件12
桥梓村应急避难场所示意图及台账
—83
序 号 |
场所 地址 |
面积hf |
安置人数 |
安置区域 |
负责人 |
联系方式 |
1 |
爱莲广场 |
5000 |
3000 |
全区域 |
周国良 |
139XXXXXXXX |
2 |
桥梓小学 |
15000 |
8000 |
全区域 |
周艳霞 |
135XXXXXXXX |
3 |
治保会宿舍 |
200 |
100 |
全区域 |
周托恩 |
139XXXXXXXX |
4 |
村委会办公楼 |
2400 |
500 |
全区域 |
任艳霞 |
136XXXXXXXX |
—84 —
附件13
桥梓村应急避险疏散路径规划
—85 —
序 号 |
需安^_ 区域 |
人数 |
转移路 线 |
场所地址 |
转移 负责人 |
联系方式 |
安置点 负责人 |
联系方式 |
1 |
1区 |
8000 |
桥梓路、 大围路、 鲤鱼地 堂街 |
桥梓小学 |
周托恩 |
139XXXXX XXX |
周艳霞 |
135XXXXXXXX |
2 |
2区 |
3000 |
桥梓路、 大围路 |
爱莲广场 |
黄锦培 |
199XXXXX XXX |
周国良 |
139XXXXXXXX |
3 |
2区 |
500 |
新井街 |
村委会办公楼 |
周德驹 |
137XXXXX XXX |
任艳霞 |
136XXXXXXXX |
4 |
3E 4区 |
100 |
大围路 |
治保会宿舍 |
周托恩 |
139XXXXX XXX |
周艳霞 |
135XXXXXXXX |
—86 —
附件14
桥梓村安全路线指示牌分布图
图示说明:单为路标牌
—87 —
附件15
桥梓村应急物资储备情况一览表
序 号 |
物资名称 |
单位 |
备用数量 |
储存地点 |
1 |
救生衣 |
20 |
综合服务中心 | |
2. |
救生圈 |
一个 |
20 |
综合服务中心. |
3 |
水鞋 - |
25 |
综合服务中心一 | |
4 |
雨衣 |
20 |
综合服务中心 | |
5 |
安全帽 |
20 |
综合服务中心 | |
6 |
手电筒 - |
个 |
20 |
综合服务中心 |
7 |
铁铲 |
把 |
35 |
综合服务中心. |
8 |
锄头 |
把 |
35 |
综合服务中心. |
9 |
辆 |
3 |
综合服务中心 | |
10 |
雪糕筒 |
个 |
10 |
综合服务中心一 |
11 |
沙包编织袋 |
5000 |
综合服务中心 | |
12 |
抽水机(含水带了 |
2 |
综合服务中心 | |
13 |
铜锣 |
—面 |
10 |
综合服务中心 |
14 |
棉被 |
—张 |
50 |
综合服务中心 |
15 |
石丁(浴巾) |
条 |
50 |
一综合服务中心一 |
16 |
凉席 |
50 |
一综合服务中心一 | |
17 |
水桶 |
20 |
综合服务中心 | |
18 |
洗脸盆 一 |
个 |
50 |
综合服务中心一 |
19 |
i |
50 |
综合服务中心一 | |
20 |
支 |
50 |
综合服务中心 | |
21 |
牙膏 — |
支 |
50 |
综合服务中心. |
—88 —
序 α |
物资名称 |
单位 |
备用数量 |
储存地点 |
22 |
药箱 一 |
个 |
4 |
综合服务中心一 |
23 |
外伤用药一 |
套 |
4 |
综合服务中心~ |
24 |
纸巾 |
60 |
综合服务中心 | |
25 |
饮用矿泉水一 |
120 |
综合服务中心一 | |
26 |
枕头 |
个 |
50 |
综合服务中心 |
27 |
铁床 |
张 |
10 . |
综合服务中心• |
28 |
床垫 一 |
50 |
综合服务市心一 | |
29 |
牙杯 一 |
50 |
综合服务中心一 | |
30 |
^ |
个 |
10 |
综合服务市心一 |
31 |
拖鞋 - |
双 |
30 |
一综合服务中心一 |
32 |
雨伞 |
S |
20 |
综合服务中心 |
33 |
沐浴露 |
10 |
综合服务中心一 | |
34 |
洗发露 |
支 |
10 |
综合服务中心 |
35 |
洗衣粉 |
包. |
10 |
综合服务中心一 |
36 |
草帽 - |
10 |
综合服务中心- | |
37 |
水杯 |
个 |
10 |
综合服务中心. |
38 |
⅜⅛ |
块 |
10 |
综合服务中心一 |
39 |
蜡烛 一 |
10 |
综合服务中心一 | |
40 |
杯面 |
—个 |
24 |
综合服务中心 |
41 |
八宝粥 |
罐 |
10 |
综合服务中心. |
42 |
编织袋 一 |
个 |
IooO |
综合服务中心一 |
43 |
桩条 |
i |
100 |
综合服务中心 |
44 |
灭火器 — |
个 |
60 |
综合服务中心一 |
45 |
警戒线 — |
20 |
综合服务中心 | |
46 |
便携式工作而一 |
盏 |
5 |
综合服务中心. |
—89 —
序 号 |
物资名称 |
单位 |
备用数量 |
储存地点 |
47 |
扬声器 - |
⅛ |
10 |
综合服务中心 |
48 |
救生绳 |
条 |
10 |
综合服务中心 |
49 |
水带 - |
条 |
10 |
综合服务中心 |
50 |
防毒面具 |
个 |
10 |
综合服务中心 |
51 |
安全带 - |
-^i |
10 |
综合服务中心- |
52 |
安全绳 |
条 |
10 |
综合服务中心- |
53 |
千斤顶 一 |
个 |
2 |
综合服务中心一 |
—90 —
附件16
桥梓村突发事件报告登记表
年 月日
突发事件信 息 |
事发时间 |
事发地点 | ||
联系人 |
联系方式 | |||
突发事件基本: |
胃况及经过: | |||
可能发生原因: | ||||
突发事件涉及人数: | ||||
突发事件应 急处置过程 | ||||
报告人 | ||||
备注 |
—91 —
附件5
盐田区沙头角街道沙头角社区应急工作明白卡
(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 |
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火灾等。 |
防范重点 |
L危险边坡:云深处边坡。 2.挡土墙:云深处边坡、24小区、蓝色海安居、宝桐居、东和生活区、36 小区挡土墙。 3.易涝点:暂未发现。 4.巨型广告牌:暂未发现。 5.森林:梧桐山。 6.水库及河流:正坑水库。 7.老(危)房、烟筒:元墩头东村瓦房。 8∙其它:旅游公司宿舍(海沙楼外墙脱落)。__________________ |
防范措施 |
1.建立应急小组和应急队伍。 2.通过各种形式和活动,加强对公众应急知识教育,组织应急队伍进行培训 和训练。 3.熟悉自然灾害应急预案和各应急机构的职权。 4.建立社区资源库,掌握社区应急设备和物资的性能及分布。 5.掌握社区主要风险点分布情况及风险种类、数量;在重点地段设立警示牌。 6.加强巡查和检查,及时向有关部门提出防治意见。 |
应急要点 |
1.报警:报警时,要讲清受灾的时间、地点和受灾情况。 2.报告:向街道报告情况,除报警内容外,还应报告灾害原因、性质、救援 情况及采取的应急措施,需向上级部门请求的事项等。应急处置过程中,要 及时续报有关情况。 3.处置: (1)社区各应急工作组、片区责任人及时赶赴现场,疏散群众、疏导交通, 并在交叉路口接应或向导,确保救援队伍快速准确地赶赴受灾地点救灾; (2)处置时,应坚持先疏散、抢救人员的原则和老、幼、病、残、孕等特殊 人群优先的原则; (3)配合救援队伍抢险救灾,划定警戒线、维护现场秩序; (4 )协助做好善后工作。 4.避险中心:盐田区福利中心、沙头角社区四点半学校、林园小学。 |
报险电话 |
治安匪警:110;火警:119;救护:120;交通:122; - 沙头角街道办:25555369;沙头角派出所:25552180; 沙头角社区工作站:22379976;站长-陈碧惠:XXXXXXXX; 区住建局:25037732;区民政局:82638420; 区水务局:22358950、25036951;盐田规划和资源局:25551965 区委区政府总值班室:25228008; 区三防办:223202793;区森防办:2522928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2 —
盐田区沙头角街道沙头角社区应急工作明白卡
(事故灾难)
事故灾害 |
工商贸等企业的各类安全事故、交通运输事故、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环 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等。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防范重点 |
1.厂房:利比富制衣厂。 2.商场:乐知福商场。 3.娱乐场所:暂未发现。 4.建筑工地:元墩头旧改工地。 5.交通事故易发地:园林路、梧桐路交叉路段。 6.其它:深南燃气站。 |
防范措施 |
L建立应急小组和应急队伍。 2.通过各种形式和活动,加强对公众安全和应急知识教育,组织应急队 伍进行培训和训练。 3.熟悉事故灾害应急预案和各应急机构的职权。 4.建立社区资源库,掌握社区应急设备和物资的性能及分布。 5.掌握社区重大危险源分布情况及主要危险物资种类、数量和理化等特 性,在重点部位设立警示牌。 6.加强安全检查,对有安全隐患的单位和住户及时告示并督促整改。 |
应急要点 |
1.报警:根据不同性质的灾害,分别向公安、消防、卫健、应急等部门 报警。报警时,要讲清时间、地点和受灾情况。 2.报告:向街道报告情况,除报警内容外,还应报告事故原因、性质、 救援情况及采取的应急措施,需向上级部门请求的事项等。应急处置过程 中,要及时续报有关情况。 3. 处置: (1)社区各应急工作组、片区责任人及时赶赴现场,疏散群众、疏导交 通,并在交叉路口接应或向导,确保救援队伍快速准确地赶赴受灾地点救 灾; (2)处置时,应坚持先疏散、抢救人员的原则和老、幼、病、残、孕等 特殊人群优先的原则; (3)配合专业队伍进行处置,划定警戒线、维护现场秩序; (4)协助做好善后工作。 4.避险中心:盐田区福利中心、沙头角社区四点半学校、林园小学。 |
报险电话 |
治安匪督:110;火警:119;救护:120;交通:122; 沙头角街道办:25555369;沙头角派出所:25552180; 沙头角社区工作站:22379976;站长-陈碧惠:XXXXXXXX; 区住建局:25037732;区水务局:22358950、25036951; 盐田市场监督管理局:25251234;盐田生态环境局:25229739; 区应急管理局(区委区政府总值班室):25228008。______________ |
—93 —
盐田区沙头角街道沙头角社区应急工作明白卡 (公共卫生类突发事件)
公共卫生 事件 |
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和职业危害、动物疫情,以 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 |
防范重点 |
1.餐饮场所:潮记餐厅、新乐园餐厅、友记茶餐厅、宏兴砂锅粥。 2.医疗机构(诊所):沙头角社康中心。 3.学校:林园小学。 4.市场:乐知福超市、美宜多超市。 5.其它:暂未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防范措施 |
1.建立应急小组和应急队伍。 2.通过各种形式和活动,加强对公众卫生和应急知识教育,组织应急队 伍进行培训和训练。 3.熟悉公共卫生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各应急机构的职权。 4.建立社区资源库,掌握社区应急设备和物资的性能及分布。 5∙协助对社区餐厅酒楼和诊所的监督检查,发现无牌无证的现象及时向 有关部门报告。 6.加强卫生检查,确保社区清洁卫生。 |
应急要点 |
1.报警:向120急救中心报警,讲明性质、人数、地点等情况。 2.报告:向街道报告和区卫生部门报告情况。 3.处置: (1)协助参与处理; (2)根据需要调集本社区内各类人员、物资、交通工具和相关设施、设 备参加应急处理工作; (3)在本社区内采取限制或者停止人群聚集的活动,协助封闭或者封存 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公共饮用水源、食品以及相关物品等紧急措施; (4)对流动人口采取预防工作,落实控制措施; (5)协助卫生行政部门和其他部门、医疗机构,做好疫情信息的收集、 报告及人员的分散隔离; (6)协助做好善后工作。 |
报险电话 |
救护:120;治安匪警:110;火警:119;交通:122; 沙头角街道:25555369; 沙头角派出所:25552180; 沙头角社区工作站:22379976;站长-陈碧惠:XXXXXXXX; 区卫健局:25228513;区疾控中心:25552177 ( 25353013 ); 盐田市场监督管理局:25251234; 区应急管理局(区委区政府总值班室):25228008。______________ |
—94 —
盐田区沙头角街道沙头角社区应急工作明白卡 (社会安全类突发事件)
社会安全 事件 |
群体性的上访、冲击围攻党政机关、集会请愿、示威游行、罢工罢市、军 警民冲突、阻碍市政施工等影响较大的事件,以及恐怖袭击事件、经济安 全事件和涉外突发事件等。 |
防范重点 |
1.劳资纠纷:暂未发现。 3.在广场非法展销、摆卖:暂未发现。 4.旧改项目:元墩头旧改项目。 5.涉外企业、商场:暂未发现。 6∙其它:暂未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防范措施 |
1.建立应急小组和应急队伍。 2.通过各种形式和活动,加强对公众法制宣传教育,组织应急队伍进行 培训和训练。 3.熟悉社会安全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各应急机构的职权。 4.建立社区资源库,掌握社区应急设备和物资的性能及分布。 5.熟悉社区社情,及时化解家庭和邻里矛盾。 6.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分析研判社区各类动态。掌握重点人员的基 本情况,做好思想稳定工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应急要点 |
1.报警:根据实际情况向Iio指挥中心或辖区派出所报警,如有人员伤 亡、堵塞交通等情形,要重点报送;报警时,要讲清楚事件、时间、地点、 涉及人员,以及当时的现场情况。 2.报告:向街道报告情况,除报警的内容外,还应报告原因、性质及釆 取的应急措施,需向上级部门请求的事项等。应急处置过程中,要及时续 报有关情况。 3.处置: (1)社区各应急工作组、片区责任人及时赶赴现场,安抚当事者情绪, 劝散围观人员; (2)配合街道和区职能部门进行处置,划定警戒线、维护现场秩序; (3)协助做好善后工作。 |
报险电话 |
治安匪警:110;火警:119;救护:120;交通:122; 沙头角街道办:25555369;沙头角派出所:25552180; 沙头角社区工作站:22379976;站长-陈碧惠:XXXXXXXX; 区人力局(劳动监查大队):25228431;区委政法委:25228907; 区应急管理局(区委区政府总值班室):25228008; 区信访局(区长专线):25365365。 ________ |
—95 —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广东省应急管理厅办公室
2024年4月20日印发
公开方式:免予公开
抄送:市应急管理局综合协调处、综合减灾和物资保障处、
火灾防治管理处、汛旱风灾害救援处、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处、 安全生产基础处、市地震局、市防汛防旱防风应急救援指挥中心。